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全國有哪些城市有漢中路?

記得還是做小學生的時候,處於亂翻地圖亂看城的年齡, 完全出於好奇心。 那時候地球上還沒有出現互聯網, 電視機也少有, 在地圖冊中發現了一個秘密——中國的許多城市都有一條漢中路。 當時真的十分自豪, 仿佛一下子明白, "漢中是如此名震九州"。 我想很多漢中人, 在成長過程中, 都有過類似的經歷。 後來, 漸漸長大了, 那種自豪感也逐漸淡化了、淡薄了, 甚至還為別人“不知漢中在何處”有些淡淡的煩惱。 的確像一個普通的地級市, 在許多城市有路名出現, 我想其它的地市級絕少有這樣的待遇。 漢中肯定有他不一般的地方。

當然也有些雖名為“漢中路”其實與陝西漢中沒關係, 更不能把人家的“武漢中路”剪裁為“漢中路”, 等等有些好笑。 不管好笑也罷,不好笑也罷,更多的漢中人都寧願相信,那是因為我們漢中知名度很高的表現。 下面是我整理的有“漢中路”的城市, 歡迎補充。

1上海有漢中路漢中廣場, 閘北區更一片繁榮, 那邊地的地價無懸念地能買下整個漢中。 記得那年帶兒子去那裡, 就對他講“你看看我們漢中多有名!”, 上海素有以全國省市縣名做路名的傳統, 足在上海的胸懷更超過北京。 在漢中的上海人或者在上海的漢中人, 都會多那麼一絲絲的親切感。 也有人說:辛亥革命時, 為配套“漢、滿、蒙、回、藏”而起的“漢中路”。

2南京"漢中路是中國南京的一條交通幹道, 東西走向, 東到新街口, 西到漢中門, 全長1931米。 路南屬於白下區, 路北屬於鼓樓區。 漢中路是1930年代首都計畫的一部分, 新街口廣場開闢以後, 1931年到1932年, 從新街口向西, 在原有狹窄的旱西門大街(石鼓路)以北, 新開闢一條筆直的東西道路,

寬40米, 兩旁種植懸鈴木。 漢中路漢中門地處南京繁華市區,在秦淮河邊上,我去過那裡,還有漢西門。 因陝西漢中而命名的可能性不大。 "

3臺北臺北市萬華區 漢中街漢中街和峨眉街上小吃店雲集:名稱源自陝西省漢中, 這一點毫無疑問。

因為老蔣敗退臺灣, 胸懷祖國, 二為慰藉跟隨的陸籍將士, 可以說全國各地的縣名都有, 何況漢中在民國時候的知名度頗高。

4武漢漢中路漢中街, 繁榮鬧市區南面就是著名的漢正街, 漢江與漢中路平行, 在漢中路的南面。 飲水思源, 命名一條漢中路是應該的。 我住漢江頭, 你在漢江尾。

5天津沒有漢中路, 但有天津市南開區延安路漢中裡, 里弄小地方, 漢中的朋友千萬要淡定, 新中國成立後, 延安真地漢中的知名度高很多。

6銀川漢中路不大, 位置不錯。

7寶雞"漢中路一直是寶雞的一條重要街道, 是當年漢寶公路的寶雞起終點。 寶雞, 西北重鎮, 城區道路格局北方特色, 橫平豎直, 但漢中路卻曲曲折折。 隨著寶雞城市的發展, 新市區就是沿著現在的漢中路發展起來的, 漢中路一直就是寶雞的市中心, 漢中路的商業中心的位置依然如故。 鄉里鄉親, 遠親不如近鄰, 只要有個由頭, 以兄弟城市的名字命名, 是一樁美事。

8廣元廣元漢中的鄰居, 有條漢中路, 地圖上很難找, 不知道現在還有沒有?請熟悉廣元市區的人講一下:

9風縣G316國道上,從縣城向漢中方向的這段就叫漢中路,從縣向天水方向的那段就叫天水路。初中時的冷老師就是鳳縣人,所以對風縣特有好感。

10高郵江蘇省揚州市高郵市漢留鎮有條漢中路,地圖上沒有找到,在鄉下。但推算可能與陝西漢中無關,與漢留的“漢”有關。 相傳,漢留村是一個有著3000年歷史的古村。據說,此地之名來自於西漢,當時,韓信率軍打仗於此,遇一婦人背大孩子,拖小孩子。韓信問之,婦人答:“大孩子是叔侄,父母雙亡,小孩子是自己的。”韓信感佩婦人之仁,叫她回家在門前插芝麻秸保平安。婦人照此言而做,且叫全村人門前皆插芝麻秸。韓信手下遵令不擾門前插芝麻秸者,故此村(鎮)留下來了,美其名曰“漢留”。

11昌平四川省巴中市昌平縣的漢中路的歷史形成已無從查考,據說在三國時,諸葛孔明率兵六出祁山,部分兵力曾由重慶經達川路過平昌江口鎮到達陝西漢中,漢中路的名稱由此而來。

12成都成都沒有漢中路,只有一條叫成漢中路的,在武侯區。

13漢中在漢中,漢中路還一條比較漂亮的路,當然同現在沒法比。那時的漢中路北起體育場,南接南大街以鐘樓為界,天漢大道北段以前叫寶漢公路,從汽車站到鐘樓是漢中路,鐘樓到大橋是南大街,現在大河坎天漢大道南段叫天漢大道。“漢中路”是不是真地從漢中的地圖消失了,我認為不應該。

14 請朋友補充……

9風縣G316國道上,從縣城向漢中方向的這段就叫漢中路,從縣向天水方向的那段就叫天水路。初中時的冷老師就是鳳縣人,所以對風縣特有好感。

10高郵江蘇省揚州市高郵市漢留鎮有條漢中路,地圖上沒有找到,在鄉下。但推算可能與陝西漢中無關,與漢留的“漢”有關。 相傳,漢留村是一個有著3000年歷史的古村。據說,此地之名來自於西漢,當時,韓信率軍打仗於此,遇一婦人背大孩子,拖小孩子。韓信問之,婦人答:“大孩子是叔侄,父母雙亡,小孩子是自己的。”韓信感佩婦人之仁,叫她回家在門前插芝麻秸保平安。婦人照此言而做,且叫全村人門前皆插芝麻秸。韓信手下遵令不擾門前插芝麻秸者,故此村(鎮)留下來了,美其名曰“漢留”。

11昌平四川省巴中市昌平縣的漢中路的歷史形成已無從查考,據說在三國時,諸葛孔明率兵六出祁山,部分兵力曾由重慶經達川路過平昌江口鎮到達陝西漢中,漢中路的名稱由此而來。

12成都成都沒有漢中路,只有一條叫成漢中路的,在武侯區。

13漢中在漢中,漢中路還一條比較漂亮的路,當然同現在沒法比。那時的漢中路北起體育場,南接南大街以鐘樓為界,天漢大道北段以前叫寶漢公路,從汽車站到鐘樓是漢中路,鐘樓到大橋是南大街,現在大河坎天漢大道南段叫天漢大道。“漢中路”是不是真地從漢中的地圖消失了,我認為不應該。

14 請朋友補充……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