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傳統報紙在網路社會還有活路嗎

共青團河南省委證實:《河南青年報》“暫時停刊”。

“暫時停刊”, 說明對於管理決策層來說, 讓《河南青年報》“停刊”, 是心不甘情不願的。

河南青年報,

也曾有過輝煌。 不要說當地人, 就連我這個外省人, 也曾經訂閱過, 也曾在上面發表過文章, 只是當時叫《青年導報》。

問題是, 在今天這個網路社會, 傳統的紙質報紙還有活路嗎?

沒有看到具體的調查統計資料, 不知今天到底還有多少人在看紙質報紙。 但從我身邊的情況來看, 幾乎是沒有人看報紙的。 儘管, 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 辦公室訂了幾種報紙, 可是沒有人翻看, 堆成一大摞之後, 歸宿就是當成廢紙買。

報紙沒有人看, 這報紙還辦得下去嗎?

每年一到11月份, 機關單位, 甚至是每個“體制內”的人, 都會為訂報紙而皺眉頭吐苦水。 或許, 就是一些報紙還辦得下去的原因。

當然, 這也只是少數報紙享有這種地位。 沒有這種地位的報紙,

使出渾身的力氣, 用了各種招式來吸引人們訂閱, 也是在“死亡線”上掙扎。

即便是有“托底”, 報紙勉強辦得下去, 辦出的報紙沒有人看, 還有必要辦麼?

傳統的紙質報紙, 早就受到現代傳媒的衝擊。

以前, 是廣播, 廣播的特點是傳播快。 但廣播只有聲音, 對報紙的衝擊, 確實很有限。

後來是電視, 電視的傳播也很快, 而且音形並茂。 人們看電視的興趣, 就要遠遠大於看報紙。 但是, 報紙可以做深度報導, 可以做評論, 這是電視的弱項。 因此, 報紙還可以有一線生存之機。

到現在, 電腦, 特別是智慧手機的普及, 進入了網路社會。 比起網路上傳播的資訊, 論傳播速度, 論內容的豐富, 論傳統形式的多樣化, 就是論深度報導, 報紙都已經毫無優勢可言。

可以說, 在網路社會, 報紙必然走向窮途末路, 這是無法挽回的趨勢。

報紙在網路社會的衰頹, 不僅是在中國, 全世界都是這樣。 就連美國大名鼎鼎的《紐約時報》, 都敵不住特朗普半夜發的推特。

面對強勢發展的網路, 傳統紙質報紙的消亡, 是必然的趨勢。

《河南青年報》選擇“停刊”, 應該說是明智的選擇。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