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乾貨|治療冠心病經典藥對,兩兩配伍化生奇跡!

冠心病是目前困擾人類的常見、高發疾病, 可劃入中醫學“心痹”或“胸痹”的範疇。 痹者, 不通之義。 對於冠心病的治療, 中醫名家嚴世芸教授的幾個經驗藥對, 聯合配伍, 可增強藥效, 具有意想不到的神奇療效。 一起去看看吧~

1.生曬參與生地黃

生曬參, 《本草匯言》雲“惟其氣壯而不辛, 所以能固氣;惟其味甘而純正, 所以能補血”, 其入脾肺經, 補氣迅速, 為補氣培元第一要藥。 生地黃, 《本草經疏》贊其“補腎家之要藥, 益陰血之上品”, 《本經》雲其“逐血痹, 填骨髓, 長肌肉”。 二者相伍, 一氣一血, 一陽一陰, 一動一靜, 生地黃以其甘寒質潤之性, 滋陰補血之能, 充於心脈;生曬參以其陽動迅捷之力, 益氣之能, 行于陰血之中, 催動血行, 使陰生陽長, 心氣旺盛, 血流不息,

胸痹自除。

2.葛根與淫羊藿

冠心病多發生于中老年人群, 老年人身體衰老, 腎精漸虛, 骨髓化源不足, 骨質由堅硬轉為脆弱, 故胸痹合併“骨萎”“骨痹”者甚多, 臨床多見全身或腰背酸痛、頸項板滯、頭暈頭痛、雙手麻木等症狀。 因此, 治療胸痹的同時不能忽視骨痹的治療。 嚴教授治療骨痹的代表藥對是葛根和淫羊藿。 葛根有升陽解肌之功, 仲景用其治“太陽病, 項背強幾幾, 無汗惡風”, 《別錄》謂其“解肌, 發表, 出汗, 開腠理, 止痛”, 《本草思辨錄》雲其“能入陽明起陰氣, 潤澤其骨節, 而又能化肌表之熱”。 淫羊藿入肝腎經,

《綱目》謂其“性溫不寒, 能益精氣, 真陽不足者宜之”, 《日華子本草》言其“治一切冷風勞氣, 補腰膝, 強心力……筋骨攣急, 四肢不任”。 二藥相伍, 葛根以其解肌升陽、活血通脈之力, 淫羊藿憑其益腎壯陽、祛風散寒除濕之能, 共奏補腎健骨、舒柔項背、活血通脈之功而解項痹、胸痹。

3.黃連與阿膠

嚴教授在臨床中發現,冠心病患者多數伴有睡眠障礙,程度有輕有重,陰虛火旺是其中重要的一型。腎陰虧虛,不能上奉于心,水不濟火,心火獨亢而見心煩失眠口幹,舌紅,脈細數。嚴教授的代表藥對是黃連與阿膠,取黃連阿膠雞子黃湯之意。張潔古謂黃連“氣味俱厚,可升可降,陰中陽也,而入心尤專任也”,仲景用其“治少陰病……心中煩,不得臥”,《本草匯言》雲“驚悸、怔忡、煩亂、恍惚而神志不寧…邪熱有餘,黃連為必用也”。阿膠,味甘性平,《本草匯言》載“阿膠,清金養肺,滋木養肝,濟水養腎,平火養心,潤土養脾,培養五臟陰分不足之藥也”,《本草求真》亦雲“阿膠,氣味俱陰,既能入肝經養血,複入腎經滋水,水補而熱自製”。二者相伍,黃連以其大苦大寒之性直折少陰心火,阿膠以其甘潤之能滋膩之功,下趨少陰腎經,既可上清心火,又可下填腎水,且能除黃連傷陰之弊,使水升火降,水火既濟,臥寐得安。

4.全蠍與蜈蚣

嚴教授指出,胸痹一證,初則在氣在經,久則入血入絡,他讚賞葉天士絡病理論,遵循“留者攻之”之訓,“取用蟲蟻迅速飛走諸靈,俾飛者升,走者降,血無凝著,氣可宣通”,代表藥對全蠍與蜈蚣。蜈蚣,有良好的通絡止痛作用,《別錄》雲其“去惡血”,《醫學衷中參西錄》雲“蜈蚣,走竄之力最速,內而臟腑,外而經絡,凡氣血凝聚之處皆能開之”。全蠍性善走竄,有較好的通絡止痛作用,為治風之要藥,《醫學衷中參西錄》載其“善入肝經……為蜈蚣之伍藥,其力相得益彰也”。全蠍、蜈蚣相伍,以其善行走竄之性,深入邪結之處,搜剔疏拔絡脈瘀血,鬆動病根,使瘀血去,新血生,胸痹獲愈。

好書推薦: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第一位死亡原因,也是我國居民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具有高死亡率、高致殘率、高患病率等特點,嚴重影響著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 中醫藥作為我國獨具特色的衛生資源和有效防治疾病的手段,與現代醫學共同擔負著維護和增進人民健康的重要使命。半個多世紀以來,我國中醫藥界和中西醫結合界的醫療研究人員在研究和運用中醫藥防治心血管疾病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付出了艱辛的勞動,使中醫在與時俱進中保持著獨特的優勢,展現了強大的生命力和發展前景。 任何學術進步和學科發展都離不開繼承和創新,都是在繼承前人理論的基礎上總結經驗,創造新理論,使之不斷完善和發展。名老中醫是在業界能夠代表國家軟實力的優秀群體,他們的中醫藥文化素養、對中醫藥經典的承啟、對疾病診療的思辨等,是經過長期不斷的學習、歷練和積累而形成的,具有現實的指導性。 本書對全國47位名老中醫診治冠心病的臨證經驗進行了系統研究,並由名中醫本人或學術繼承人進行了修訂,較高水準的反映當代祖國醫學對冠心病的認識,可以更好的指導臨床實踐。 (詳情請點擊下方“瞭解更多”)

本文部分內容選自《當代名中醫診治冠心病臨證經驗集要》(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毛靜遠、張伯禮主編),最終解釋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悅讀中醫”(大眾喜愛的50個閱讀微信公眾號中唯一一個醫藥類公眾號),每日推送,及時獲取中醫藥知識和養生常識。

嚴教授在臨床中發現,冠心病患者多數伴有睡眠障礙,程度有輕有重,陰虛火旺是其中重要的一型。腎陰虧虛,不能上奉于心,水不濟火,心火獨亢而見心煩失眠口幹,舌紅,脈細數。嚴教授的代表藥對是黃連與阿膠,取黃連阿膠雞子黃湯之意。張潔古謂黃連“氣味俱厚,可升可降,陰中陽也,而入心尤專任也”,仲景用其“治少陰病……心中煩,不得臥”,《本草匯言》雲“驚悸、怔忡、煩亂、恍惚而神志不寧…邪熱有餘,黃連為必用也”。阿膠,味甘性平,《本草匯言》載“阿膠,清金養肺,滋木養肝,濟水養腎,平火養心,潤土養脾,培養五臟陰分不足之藥也”,《本草求真》亦雲“阿膠,氣味俱陰,既能入肝經養血,複入腎經滋水,水補而熱自製”。二者相伍,黃連以其大苦大寒之性直折少陰心火,阿膠以其甘潤之能滋膩之功,下趨少陰腎經,既可上清心火,又可下填腎水,且能除黃連傷陰之弊,使水升火降,水火既濟,臥寐得安。

4.全蠍與蜈蚣

嚴教授指出,胸痹一證,初則在氣在經,久則入血入絡,他讚賞葉天士絡病理論,遵循“留者攻之”之訓,“取用蟲蟻迅速飛走諸靈,俾飛者升,走者降,血無凝著,氣可宣通”,代表藥對全蠍與蜈蚣。蜈蚣,有良好的通絡止痛作用,《別錄》雲其“去惡血”,《醫學衷中參西錄》雲“蜈蚣,走竄之力最速,內而臟腑,外而經絡,凡氣血凝聚之處皆能開之”。全蠍性善走竄,有較好的通絡止痛作用,為治風之要藥,《醫學衷中參西錄》載其“善入肝經……為蜈蚣之伍藥,其力相得益彰也”。全蠍、蜈蚣相伍,以其善行走竄之性,深入邪結之處,搜剔疏拔絡脈瘀血,鬆動病根,使瘀血去,新血生,胸痹獲愈。

好書推薦: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第一位死亡原因,也是我國居民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具有高死亡率、高致殘率、高患病率等特點,嚴重影響著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 中醫藥作為我國獨具特色的衛生資源和有效防治疾病的手段,與現代醫學共同擔負著維護和增進人民健康的重要使命。半個多世紀以來,我國中醫藥界和中西醫結合界的醫療研究人員在研究和運用中醫藥防治心血管疾病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付出了艱辛的勞動,使中醫在與時俱進中保持著獨特的優勢,展現了強大的生命力和發展前景。 任何學術進步和學科發展都離不開繼承和創新,都是在繼承前人理論的基礎上總結經驗,創造新理論,使之不斷完善和發展。名老中醫是在業界能夠代表國家軟實力的優秀群體,他們的中醫藥文化素養、對中醫藥經典的承啟、對疾病診療的思辨等,是經過長期不斷的學習、歷練和積累而形成的,具有現實的指導性。 本書對全國47位名老中醫診治冠心病的臨證經驗進行了系統研究,並由名中醫本人或學術繼承人進行了修訂,較高水準的反映當代祖國醫學對冠心病的認識,可以更好的指導臨床實踐。 (詳情請點擊下方“瞭解更多”)

本文部分內容選自《當代名中醫診治冠心病臨證經驗集要》(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毛靜遠、張伯禮主編),最終解釋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悅讀中醫”(大眾喜愛的50個閱讀微信公眾號中唯一一個醫藥類公眾號),每日推送,及時獲取中醫藥知識和養生常識。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