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美國海軍“聖安東尼奧”級“波特蘭”號服役

據美國海軍海上系統司令部發佈的消息稱, 當地時間12月14日, "聖安東尼奧"級兩栖船塢運輸艦“波特蘭”號(LPD-27)離開密西西比州帕斯卡古拉的亨廷頓英格爾斯造船廠, 前往位於加州聖地牙哥的母港, 明年4月份將正式加入美國海軍服役。

“波特蘭”號是由亨廷頓英格爾斯造船廠為美國海軍建造的第5艘"聖安東尼奧"級兩栖船塢運輸艦, 也是美國海軍第11艘"聖安東尼奧"級兩栖船塢運輸艦。 該艦於2013年8月2日開工建造, 2016年2月13日下水, 在完成舾裝和建造商海試任務後, 在2017年9月19日移交給美國海軍。

“波特蘭”號兩栖船塢運輸艦長208米, 寬32米, 滿載排水量24900噸, 吃水7米, 由四台柯爾特-皮爾斯蒂克2.5 STC中速渦輪增壓柴油機提供動力, 最大輸出功率為41600軸馬力, 最大航速可以達到22節。 “波特蘭”號的主要武備也是兩具MK46 model1 30毫米艦炮、兩座拉姆(RAM)導彈發射器和10挺.50口徑重機槍。

相較於以往的兩栖艦艇, 聖安東尼奧級著重于減少對友軍岸上設施的依賴、降低人力需求、減低作業成本、保留未來改良空間以及提高獨力作戰能力, 特別是自衛能力。 且由於其優異的艦體設計可衍生出兩栖作戰版(Amphibious Warfare)、聯合指揮管制(Joint Command and Control)、醫院船(Hospital Ship)以及彈道導彈防禦(Ballistic Missile Defense)型等, 稱之為多功能艦艇平臺(LPD Flight 2)。

本級艦最初預計採用類似伯克級驅逐艦的傾斜式輕質合金桅杆, 但後來改成先進的封罩式桅杆/雷達系統(AEM/S), 把包括SPS-48E對空搜索雷達在內的收發天線藏在由FSS頻率選擇材料製作的AEM/S塔狀外罩內, 大幅增加隱身性, 也可避免裝備受海水鹽害或外物損傷。 本級艦擁有高度的隱身造型, 艦上各裝備也儘量採取隱藏式設計, 大幅降低了雷達截面積, 此外也致力於降低紅外線等其他訊號。 聖安東尼奧級的上層構造分為前、後兩部分, 前部船樓包含艦橋、前部AEM/S桅杆以及一號煙囪等, 後部船樓包含機庫、庫房、後部煙囪以及後部AEM/S桅杆等,

兩船樓之間的空隙也由兩側舷牆包圍, 中間形成的天井空間可用來停放小艇, 而且側面受到舷牆遮蔽, 可降低雷達截面積(RCS)。

相較於老一代的船塢運輸艦, 聖安東尼奧級的飛行甲板與機庫收容設施進一步擴大, 能操作海軍陸戰隊各型航空器,包括CH-46中型運輸直升機、CH-53重型運輸直升機或下一代運輸主力──MV-22傾斜旋翼機。機庫設置於船艛末段,能容納一架CH-53重型直升機或一架MV-22傾斜旋翼機,如果是CH-46中型直升機則可容納2架,如果是UH-1Y或AH-1Z則可容納3架;艦尾的大型飛行甲板能同時操作兩架CH-53或MV-22等級的重型旋翼機,或者是4架CH-46或UH-1Y等級的中/輕型直升機,必要時還可讓AV-8B等STOVL戰鬥機降落。

能操作海軍陸戰隊各型航空器,包括CH-46中型運輸直升機、CH-53重型運輸直升機或下一代運輸主力──MV-22傾斜旋翼機。機庫設置於船艛末段,能容納一架CH-53重型直升機或一架MV-22傾斜旋翼機,如果是CH-46中型直升機則可容納2架,如果是UH-1Y或AH-1Z則可容納3架;艦尾的大型飛行甲板能同時操作兩架CH-53或MV-22等級的重型旋翼機,或者是4架CH-46或UH-1Y等級的中/輕型直升機,必要時還可讓AV-8B等STOVL戰鬥機降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