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辛鳴:創造無愧於偉大時代的業績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 在現代社會, 知識份子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和文明進步的重要力量, 是決定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因素。

黨的十八大以來, 習近平同志多次就人才工作發表重要講話。 在今年兩會上看望參加政協會議的民進、農工党、九三學社委員時, 他再次強調, 知識份子要主動擔當、積極作為, 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多作貢獻。 習近平同志的系列重要論述, 既對知識份子建功立業寄予殷切希望, 又對知識份子擔當使命提出明確要求, 還對如何更好地把知識份子凝聚起來作出戰略部署, 是新時期做好知識份子工作的重要遵循, 是廣大知識份子健康成長、創造無愧於偉大時代的業績的行動指南。

偉大時代為知識份子提供了廣闊舞臺

當今時代, 人才資源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第一資源的特徵和作用更加明顯, 人才競爭已經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核心,

人才紅利已經成為經濟社會發展最大的紅利。 知識就是力量, 人才就是未來。 誰能培養和吸引更多優秀人才, 誰就能在競爭中佔據優勢。 正因如此, 習近平同志強調, 我國廣大知識份子是社會的精英、國家的棟樑、人民的驕傲, 也是國家的寶貴財富。

高度重視知識份子, 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 毛澤東同志當年就反復講, 對於知識份子的正確的政策是革命勝利的重要條件之一, 沒有知識份子的參加, 中國革命的勝利是不可能成功的。 習近平同志指出, 全社會都要關心知識份子、尊重知識份子, 營造尊重知識、尊重知識份子的良好社會氛圍。 要以識才的慧眼、愛才的誠意、用才的膽識、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

廣開進賢之路, 把各方面知識份子凝聚起來,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黨的十八大以來, 黨和國家對知識份子政治上充分信任、思想上主動引導、工作上創造條件、生活上關心照顧, 努力為知識份子提供建功立業的舞臺, 不斷為知識份子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 各級黨委、政府響應習近平同志的號召, 遵循知識份子工作的特點和規律, 大力構建有利於知識份子幹事創業的體制機制, 尋覓人才求賢若渴, 發現人才如獲至寶, 使用人才各盡其能;各級領導幹部主動同知識份子打交道, 做知識份子的摯友、諍友。 我們黨的重要工作和重大決策, 都盡可能徵求知識份子的意見和建議。 對來自知識份子的意見和批評,

只要出發點是好的, 都熱忱歡迎並積極採納;即使個別意見有偏差甚至是錯誤的, 也儘量包涵、儘量寬容。 對此, 習近平同志還特別說明:“人不是神仙, 提意見、提批評不能要求百分之百正確。 ”對知識份子的尊重之意、信任之心、關愛之情溢於言表。

“魚無定止, 淵深則歸;鳥無定棲, 林茂則赴。 ”党和國家的知識份子政策不斷完善, 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入實施, 加之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體量所帶來的巨大發展空間與發展機遇, 為廣大知識份子築造了“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寬廣舞臺。 黨的十八大以來, 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水準不斷提高, 已經從人口大國轉變成為人力資源大國,

正在向人力資源強國邁進。 3325萬人的各類高等教育總規模穩居世界第一, 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知識份子由2000年的3800多萬人上升至目前的1.2億人。 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2.7年以上, 勞動者快速知識化、普遍知識化、深度知識化的態勢方興未艾。 在築巢引鳳方面也實現了由“出國熱”到“回國潮”的歷史性變遷, 大量青年學子把學成回國作為第一選擇。 通過在創新實踐中發現人才、在創新活動中培育人才、在創新事業中凝聚人才, 我國建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科技人員隊伍, 為產生世界級科技大師、領軍人才、尖子人才打下了厚實基礎。 在一些領域, 中國科技已開始從“跟跑者”向“並行者”“領跑者”轉變。 我國哲學社會科學領域形成了包括高等院校、黨校(行政學院)、部隊院校、科研院所、黨政部門研究機構在內的五路大軍齊頭並進的喜人局面, 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毫無疑問,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進入了一個催人奮進的偉大時代、一個創造奇跡的偉大時代,正經歷著歷史上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正在進行人類歷史上最為宏大而獨特的實踐創新。這是一個需要知識份子的時代,更是一個知識份子健康成長、建功立業的時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召喚知識份子建功立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召喚知識份子建功立業,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召喚知識份子建功立業。

偉大時代對知識份子提出了更高要求

偉大時代為知識份子提供了廣闊舞臺,也對知識份子寄予更高期待、提出了更高要求。習近平同志指出:“我國知識份子歷來有濃厚的家國情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重道義、勇擔當。一代又一代知識份子為我國革命、建設、改革事業貢獻智慧和力量,有的甚至獻出寶貴生命,留下了可歌可泣的事蹟。”當代中國知識份子應秉承這一優良傳統,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涵養兼濟天下、擔當道義的家國情懷。孟子說:“先立乎其大者,則其小者不能奪也。”司馬光說:“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對於知識份子來說,這個“大”、這個“德”就是兼濟天下、擔當道義的家國情懷。“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些思想為一代又一代知識份子所推崇。在今天的時代條件下,家國情懷具有了新內涵,這就是習近平同志提出的:“廣大知識份子要堅持國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始終胸懷大局、心有大我。”知識份子要自覺把個人價值實現同國家和民族發展緊緊聯繫在一起,同人民群眾的期待緊緊聯繫在一起。以國家繁榮昌盛為己任、以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以人民幸福安康為己任,因祖國強盛而驕傲、因民族復興而自豪、因人民幸福而滿足。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做有損國家民族尊嚴、有損知識份子良知的事。

鑄就勇立潮頭、敢為人先的創新品格。知識份子的創新品格既體現在瞄準科技前沿,也體現在宣導先進思想,還體現在引領社會風尚。面對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習近平同志強調,要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域的核心位置,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和其他各方面創新。創新常常意味著改變現狀,意味著打破既有。如果沒有一種義無反顧的決絕,沒有一種“雖千萬人吾往矣”的豪邁氣概,是很難取得成功的。因此,習近平同志強調:“廣大知識份子要增強創新意識,敢於走前人沒有走過的路,敢於搶佔國內國際創新制高點。”當代中國知識份子要不計毀譽、不計得失,積極投身創新發展實踐,想國家之所想、急國家之所急,緊緊圍繞增強國際競爭力的核心關鍵、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制約、國家安全面臨的重大挑戰,不斷增加知識積累,不斷強化創新意識,不斷提升創新能力,不斷攀登創新高峰。

彰顯理性平和、開放包容的胸懷氣度。理性是知識份子最鮮明的特色與標誌。在複雜多元的時代,知識份子要更加高揚理性的旗幟,做到理性平和、開放包容。正像習近平同志所指出的:“立足我國國情,放眼觀察世界,不妄自菲薄,不人云亦云。”要有理論自信和理論自覺,不能一味以西方的理論、技術和標準為圭臬。歷史和現實都表明:一些號稱具有“普世價值”的東西並不見得真的具有普遍性,以往被西方視為異類的“中國方案”倒是越來越受到國際社會的讚賞與認同。知識份子面對複雜的、有爭議的問題不要偏激、不能狹隘,“要實事求是、客觀公允,重實情、看本質、建真言”。

培育業精於勤、精益求精的敬業精神。“褚小者不可以懷大,綆短者不可以汲深。”社會尊重知識份子,是因為知識份子在專業知識和技能上有超過普通人的精深造詣,能做普通人做不了的事情、研究普通人很難涉足的問題。習近平同志指出,知識份子能力強、水準高,可以一個人帶起一個學科,形成一個產業,從而提高國家的綜合實力,直至影響國際競爭格局。我國最高科技獎獲得者王選被稱為“當代畢昇”,就是因為他發明的漢字雷射排版技術,使漢字印刷告別了“鉛與火”,進入到“光與電”的新時代。在科技領域是如此,在哲學社會科學、文化教育以及其他領域同樣是如此。這樣的能力來自業精於勤、精益求精的敬業精神。就像習近平同志宣導的那樣,當老師就要心無旁騖,甘守三尺講臺,“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做研究就要甘於寂寞,或是皓首窮經,或是紮根實驗室,“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寫一句空”;搞創作就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思想,深入實踐、深入群眾、深入生活,努力創作人民群眾喜愛的精品力作;等等。知識份子不論在哪個行業、從事什麼職業,也不論學歷、職稱、職位高低,只要秉持求真務實精神,只要不斷精進,只要肯下功夫,就能成為該領域的佼佼者,就能為社會作出更大貢獻。

做党執政的堅定支持者

知識份子術業有專攻,可以“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但知識份子作為一個群體,在投身偉大事業的過程中擁有一個共同的身份,這就是“黨執政的堅定支持者”。這既是當代中國知識份子的政治自覺,又是推進偉大事業的邏輯必然。習近平同志在與高校教師和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座談時反復強調了這一點。知識份子做党執政的堅定支持者,就要與黨同心、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同行、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同進。

與黨同心。歷史經驗表明,不論是黨內知識份子還是黨外知識份子,要在偉大事業中大顯身手,而不是做旁觀者、不拖後腿,就一定要自覺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積極擁護中國共產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自覺做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模範,從自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日常生活做起,身體力行帶動全社會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關注的問題,就是知識份子應該關注的問題;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遇到的難題,就是知識份子要著力攻克的難題。與党同心,要求廣大知識份子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為任何干擾所惑、不為各種噪音所擾、不為各種暗流所動。

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同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項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它所帶來的當代中國的偉大社會變革,不是簡單延續我國歷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簡單套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設想的範本,不是其他國家社會主義實踐的再版,也不是國外現代化發展的翻版,不可能找到現成的教科書,沒有現成的路線圖。知識份子要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發現新問題、提出新觀點、構建新理論、開闢新實踐,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寬廣,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更加系統完善,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成熟定型,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更加繁榮興盛。

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同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這個夢想凝聚了幾代中國人的夙願,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期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項光榮而艱巨的事業,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共同為之努力,知識份子更要擼起袖子加油幹。當代中國是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背景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在發展中國家的基礎上建設現代化,是在13億多人口的國度實現共同富裕,是在西方主導的世界格局中實現大國的和平發展。所有這些,都是過去從來沒有過的全新事物、全新探索、全新實踐。在這個意義上,中國夢也是人類社會前所未有的嶄新的夢。這就要求知識份子不能滿足于尋常的做法,更不能因循守舊,而要以創新精神尋找新方法、探索新路徑、積累新經驗、採取新舉措,用創新走出新路,用創新實現新夢。

*** ***

偉大的時代發出了熱烈的召喚,偉大的事業築就了廣闊的舞臺。身處這樣的時代,面對這樣的事業,知識份子大有可為,也必將大有作為。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用忠誠和奉獻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波瀾壯闊實踐中建功立業。

(作者為中共中央黨校教授)

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毫無疑問,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進入了一個催人奮進的偉大時代、一個創造奇跡的偉大時代,正經歷著歷史上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正在進行人類歷史上最為宏大而獨特的實踐創新。這是一個需要知識份子的時代,更是一個知識份子健康成長、建功立業的時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召喚知識份子建功立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召喚知識份子建功立業,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召喚知識份子建功立業。

偉大時代對知識份子提出了更高要求

偉大時代為知識份子提供了廣闊舞臺,也對知識份子寄予更高期待、提出了更高要求。習近平同志指出:“我國知識份子歷來有濃厚的家國情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重道義、勇擔當。一代又一代知識份子為我國革命、建設、改革事業貢獻智慧和力量,有的甚至獻出寶貴生命,留下了可歌可泣的事蹟。”當代中國知識份子應秉承這一優良傳統,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涵養兼濟天下、擔當道義的家國情懷。孟子說:“先立乎其大者,則其小者不能奪也。”司馬光說:“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對於知識份子來說,這個“大”、這個“德”就是兼濟天下、擔當道義的家國情懷。“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些思想為一代又一代知識份子所推崇。在今天的時代條件下,家國情懷具有了新內涵,這就是習近平同志提出的:“廣大知識份子要堅持國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始終胸懷大局、心有大我。”知識份子要自覺把個人價值實現同國家和民族發展緊緊聯繫在一起,同人民群眾的期待緊緊聯繫在一起。以國家繁榮昌盛為己任、以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以人民幸福安康為己任,因祖國強盛而驕傲、因民族復興而自豪、因人民幸福而滿足。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做有損國家民族尊嚴、有損知識份子良知的事。

鑄就勇立潮頭、敢為人先的創新品格。知識份子的創新品格既體現在瞄準科技前沿,也體現在宣導先進思想,還體現在引領社會風尚。面對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習近平同志強調,要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域的核心位置,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和其他各方面創新。創新常常意味著改變現狀,意味著打破既有。如果沒有一種義無反顧的決絕,沒有一種“雖千萬人吾往矣”的豪邁氣概,是很難取得成功的。因此,習近平同志強調:“廣大知識份子要增強創新意識,敢於走前人沒有走過的路,敢於搶佔國內國際創新制高點。”當代中國知識份子要不計毀譽、不計得失,積極投身創新發展實踐,想國家之所想、急國家之所急,緊緊圍繞增強國際競爭力的核心關鍵、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制約、國家安全面臨的重大挑戰,不斷增加知識積累,不斷強化創新意識,不斷提升創新能力,不斷攀登創新高峰。

彰顯理性平和、開放包容的胸懷氣度。理性是知識份子最鮮明的特色與標誌。在複雜多元的時代,知識份子要更加高揚理性的旗幟,做到理性平和、開放包容。正像習近平同志所指出的:“立足我國國情,放眼觀察世界,不妄自菲薄,不人云亦云。”要有理論自信和理論自覺,不能一味以西方的理論、技術和標準為圭臬。歷史和現實都表明:一些號稱具有“普世價值”的東西並不見得真的具有普遍性,以往被西方視為異類的“中國方案”倒是越來越受到國際社會的讚賞與認同。知識份子面對複雜的、有爭議的問題不要偏激、不能狹隘,“要實事求是、客觀公允,重實情、看本質、建真言”。

培育業精於勤、精益求精的敬業精神。“褚小者不可以懷大,綆短者不可以汲深。”社會尊重知識份子,是因為知識份子在專業知識和技能上有超過普通人的精深造詣,能做普通人做不了的事情、研究普通人很難涉足的問題。習近平同志指出,知識份子能力強、水準高,可以一個人帶起一個學科,形成一個產業,從而提高國家的綜合實力,直至影響國際競爭格局。我國最高科技獎獲得者王選被稱為“當代畢昇”,就是因為他發明的漢字雷射排版技術,使漢字印刷告別了“鉛與火”,進入到“光與電”的新時代。在科技領域是如此,在哲學社會科學、文化教育以及其他領域同樣是如此。這樣的能力來自業精於勤、精益求精的敬業精神。就像習近平同志宣導的那樣,當老師就要心無旁騖,甘守三尺講臺,“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做研究就要甘於寂寞,或是皓首窮經,或是紮根實驗室,“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寫一句空”;搞創作就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思想,深入實踐、深入群眾、深入生活,努力創作人民群眾喜愛的精品力作;等等。知識份子不論在哪個行業、從事什麼職業,也不論學歷、職稱、職位高低,只要秉持求真務實精神,只要不斷精進,只要肯下功夫,就能成為該領域的佼佼者,就能為社會作出更大貢獻。

做党執政的堅定支持者

知識份子術業有專攻,可以“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但知識份子作為一個群體,在投身偉大事業的過程中擁有一個共同的身份,這就是“黨執政的堅定支持者”。這既是當代中國知識份子的政治自覺,又是推進偉大事業的邏輯必然。習近平同志在與高校教師和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座談時反復強調了這一點。知識份子做党執政的堅定支持者,就要與黨同心、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同行、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同進。

與黨同心。歷史經驗表明,不論是黨內知識份子還是黨外知識份子,要在偉大事業中大顯身手,而不是做旁觀者、不拖後腿,就一定要自覺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積極擁護中國共產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自覺做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模範,從自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日常生活做起,身體力行帶動全社會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關注的問題,就是知識份子應該關注的問題;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遇到的難題,就是知識份子要著力攻克的難題。與党同心,要求廣大知識份子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為任何干擾所惑、不為各種噪音所擾、不為各種暗流所動。

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同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項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它所帶來的當代中國的偉大社會變革,不是簡單延續我國歷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簡單套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設想的範本,不是其他國家社會主義實踐的再版,也不是國外現代化發展的翻版,不可能找到現成的教科書,沒有現成的路線圖。知識份子要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發現新問題、提出新觀點、構建新理論、開闢新實踐,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寬廣,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更加系統完善,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成熟定型,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更加繁榮興盛。

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同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這個夢想凝聚了幾代中國人的夙願,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期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項光榮而艱巨的事業,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共同為之努力,知識份子更要擼起袖子加油幹。當代中國是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背景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在發展中國家的基礎上建設現代化,是在13億多人口的國度實現共同富裕,是在西方主導的世界格局中實現大國的和平發展。所有這些,都是過去從來沒有過的全新事物、全新探索、全新實踐。在這個意義上,中國夢也是人類社會前所未有的嶄新的夢。這就要求知識份子不能滿足于尋常的做法,更不能因循守舊,而要以創新精神尋找新方法、探索新路徑、積累新經驗、採取新舉措,用創新走出新路,用創新實現新夢。

*** ***

偉大的時代發出了熱烈的召喚,偉大的事業築就了廣闊的舞臺。身處這樣的時代,面對這樣的事業,知識份子大有可為,也必將大有作為。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用忠誠和奉獻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波瀾壯闊實踐中建功立業。

(作者為中共中央黨校教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