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老教授如此剖析嗜酸性粒細胞性胃腸炎(EG),這樣你還不懂?

2017年12月23日, 在“2017中國兒科整合消化及消化內鏡學論壇”上, 來自陝西省人民醫院的李增烈教授作《嗜酸性粒細胞性胃腸炎:診斷及治療的進展》的報告, 83歲高齡的李增烈教授是中國消化內鏡技術的泰斗, 小編簡要整理他的報告, 以饗讀者。

來源丨醫學界消化肝病頻道

李增烈教授

為何要講嗜酸性粒細胞性胃腸炎(EG)?

李增烈教授列出了4個原因:

1.兒童中EG並不少見, 約20%或更多;

2.與過敏性疾病或狀況有許多聯繫, 潛伏者;

3.臨床症狀、內鏡下表現五花八門, 易誤診;

4.大家對這個疾病不太熟悉。

認識“主角”

光鏡:9~14μm, 常2葉有帶相連, 胞漿中多高折光率顆粒可做類似阿米巴運動, 可吞噬免疫複合物、肥大細胞顆粒, 細菌等;

電鏡:胞漿內多圓形、橢圓形顆粒, 單膜圍繞, 其內又有細小顆粒, 中央有電子密度, 矩形核心(S顆粒)、無核緻密成分(A顆粒);

生化:顆粒中含鹼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過氧化物酶吸引中性粒細胞因數及組胺, 能吸引嗜酸性粒細胞。

病名“解碼”

EG的英文名稱為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 gastroenteritis很好理解, 即胃腸炎, 而Eosinophilic有些難懂。 Eos在希臘語中有曙光、黎明之意, 或者曙(光)紅、伊紅, 化學成分四溴黃光素, Philede的意思是去親近、愛、喜好, 那麼Eosinophilic是不是可以理解為嗜曙紅(粒)細胞呢?

原來, Eosin是一種淡紅色的酸性染料, 在鐵蘇木精染色後再染用, 為顆粒成分所愛, 故名嗜酸性(粒)細胞。 (僅僅是一個英文名稱, 老教授都能如此的鑽研, 你做的到嗎?)

致病機制的認識

以往對此類疾病的機制並不清楚, 現如今已經比較明瞭。 主要是由IgE介導的過敏反應、Th-2參加的遲髮型變態反應所引發。

病變範圍廣泛

嗜酸性粒細胞性胃腸炎可波及消化系統的各個部位:

臨床症狀“五花八門”

李增烈教授認為, EG的臨床症狀與病變的深度有關, 不同的症狀可能提示我們病變的深度有所不同。

臨床症狀頻度

過往對於EG的報導不多見, 一般都是幾例, 而楊素芳等2017年在《中華消化內鏡雜誌》發表了一篇關於廣州地區《76例兒童嗜酸性粒細胞性胃腸炎的臨床、內鏡及病理學特點分析》, 著實罕見。

報導顯示, EG症狀中腹痛患者的比例55.3%, 嘔吐39.5%, 便血38.2%, 面色蒼白10例, 腹脹7例, 體重下降7例,體重下降、蛋白質-熱能營養不良5例,嘔血4例,反酸噯氣3例,皮疹、乏力各2例,給于我們一定啟發。

內鏡下表現多種多樣

李增烈教授認為,EG內鏡下的表現也與病變深度有關:

楊素芳等報導了內鏡下所見的頻度:

☆部分病例有兩種或兩種以上改變

診斷標準

國內外研究中多採用Talley診斷標準:

①存在消化系統症狀;

②組織學證據表明嗜酸性粒細胞浸潤於一或多處胃腸道組織;

③除外其他可以導致組織及血液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的疾病

鑒別診斷

可引起嗜酸性粒細胞增高的疾病較多,主要包括:

①寄生蟲感染

②炎症性腸病

③幽門螺桿菌(HP)感染

④特發性高嗜酸粒細胞血症

⑤多發性結節性動脈炎及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

⑥藥物:硫唑嘌呤、依那普利、利福平、干擾素—α、他克莫司、金製劑等

治療

1藥物治療

糖皮質激素

機制:誘導嗜酸性粒細胞凋亡、抑制趨化;

優點:起效快、誘導緩解率高(90%),持續維持緩解狀態,再用藥仍有效;

方法:潑尼松0.5-1 mg/kg/d,2周後逐漸減量,6-8周內逐漸減量,激素依賴者可長期維持治療(小劑量),或定期衝擊治療;

注意:激素不良反應。

布地奈德

優點:誘導緩解及維持治療均有效,不良反應低,用於激素依賴型好;

方法:起始量9 mg/d→6 mg/d。

2其他治療方法

①注射丙球

②注射干擾素

③糞菌移植:特別是腹瀉患者,激素治療前應用

④外科手術:症狀重、內科治療無效,有穿孔、腸梗阻等,手術治療後仍要內科治療

3飲食治療

評價:可用於首先試驗治療,或輔助治療,單獨應用效果有限;

適應證:食物過敏史(+),病變在黏膜層以上者;

方法:奶類——肉類——蛋類要素飲食的應用,請臨床營養師協助。

預後及結論

預後因素及判斷:

①低齡(<20歲)復發率高

②已知復發因素者

③血清中嗜酸性粒細胞絕對值可預測復發,升高提示預後不良,復發風險高

李增烈教授強調,本病的正確爭端需要多學科共同努力,也是整合醫學的重要性例子,需要消化臨床、內鏡、病例、免疫學、化驗室、影像學、藥物、臨床營養、外科的共同努力。

體重下降7例,體重下降、蛋白質-熱能營養不良5例,嘔血4例,反酸噯氣3例,皮疹、乏力各2例,給于我們一定啟發。

內鏡下表現多種多樣

李增烈教授認為,EG內鏡下的表現也與病變深度有關:

楊素芳等報導了內鏡下所見的頻度:

☆部分病例有兩種或兩種以上改變

診斷標準

國內外研究中多採用Talley診斷標準:

①存在消化系統症狀;

②組織學證據表明嗜酸性粒細胞浸潤於一或多處胃腸道組織;

③除外其他可以導致組織及血液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的疾病

鑒別診斷

可引起嗜酸性粒細胞增高的疾病較多,主要包括:

①寄生蟲感染

②炎症性腸病

③幽門螺桿菌(HP)感染

④特發性高嗜酸粒細胞血症

⑤多發性結節性動脈炎及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

⑥藥物:硫唑嘌呤、依那普利、利福平、干擾素—α、他克莫司、金製劑等

治療

1藥物治療

糖皮質激素

機制:誘導嗜酸性粒細胞凋亡、抑制趨化;

優點:起效快、誘導緩解率高(90%),持續維持緩解狀態,再用藥仍有效;

方法:潑尼松0.5-1 mg/kg/d,2周後逐漸減量,6-8周內逐漸減量,激素依賴者可長期維持治療(小劑量),或定期衝擊治療;

注意:激素不良反應。

布地奈德

優點:誘導緩解及維持治療均有效,不良反應低,用於激素依賴型好;

方法:起始量9 mg/d→6 mg/d。

2其他治療方法

①注射丙球

②注射干擾素

③糞菌移植:特別是腹瀉患者,激素治療前應用

④外科手術:症狀重、內科治療無效,有穿孔、腸梗阻等,手術治療後仍要內科治療

3飲食治療

評價:可用於首先試驗治療,或輔助治療,單獨應用效果有限;

適應證:食物過敏史(+),病變在黏膜層以上者;

方法:奶類——肉類——蛋類要素飲食的應用,請臨床營養師協助。

預後及結論

預後因素及判斷:

①低齡(<20歲)復發率高

②已知復發因素者

③血清中嗜酸性粒細胞絕對值可預測復發,升高提示預後不良,復發風險高

李增烈教授強調,本病的正確爭端需要多學科共同努力,也是整合醫學的重要性例子,需要消化臨床、內鏡、病例、免疫學、化驗室、影像學、藥物、臨床營養、外科的共同努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