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他是中國最牛老師,培養7位兩彈一星功勳,2位諾貝爾獎得主

在美國留學時

說起趙忠堯大師, 可能諸位不是太熟悉, 但是說起他的學生, 大家肯定耳熟能詳。 他的學生中有7位是“兩彈一星”功勳人物,

有2位元是諾貝爾物理獎得主。 1902年6月, 中國核子物理學家趙忠堯出生于諸暨城關鎮趙家弄堂。 他不僅是第一個在實驗上發現了正電子存在的物理學家, 也是中國核子物理學科的奠基人之一, 為中國核子物理學發展做出巨大的貢獻。

1923年冬與南京高師同學合影

出於對物理的熱愛和對祖國科研未來的期許, 趙忠堯在1927年決定前往美國深造。 正是在這次美國之旅中, 他完成了一個被後人認為是諾貝爾獎級別的科研工作——通過實驗發現正電子的存在。 趙忠堯在美國進行的實驗研究中首先發現:當硬g射線通過重元素時, 存在著反常吸收, 並產生一種特殊輻射。 趙忠堯的這些工作, 是正電子發現的先驅。

1927年趙忠堯(二排左五)在美國加州理工大學留學

然而, 193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卻頒發給了1932年在雲霧室中發現正電子徑跡的安德遜。

安德遜在半個世紀之後的1983年也寫出了當年的故事:在加州理工學院時, 他與趙忠堯同為研究生, 二人辦公室只有一牆之隔。 當時他就瞭解並意識到趙的實驗結果表明存在一種人們尚未知道的新物質, 他的研究是受趙的啟發才做的。 曾任諾貝爾物理學獎評委主任的瑞典皇家學會愛克斯朋教授, 在解密諾貝爾獎評選過程時就此評論道, 這是一個“很令人不安的、沒法再彌補的疏漏”。

1935年清華大學物理系部分師生在大禮堂前合影, 前排左三趙忠堯

近代物理學研究的一段歷史至此形成公論, 有媒體甚至報導:“世界欠中國一個諾貝爾獎”。

1946年趙忠堯以觀察員身份前去參觀美國在太平洋比基尼島上試爆原子彈

1931年, 趙忠堯學成回國後到清華大學擔任物理系教授。 趙忠堯開設了中國首個核子物理課程, 主持建立了中國第一個核子物理實驗室。 趙忠堯與他的老師葉企孫一起, 還培養了一批後來為中國的原子能事業做出重要貢獻的人才:王淦昌、彭桓武、錢三強、鄧稼先、朱光亞、周光召、程開甲、唐孝威, 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楊振寧和李政道也都曾經受業于趙忠堯。

趙忠堯(前排中)與高能所實驗物理部同志合影

他與正電子的奇妙邂逅是科學歷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而他與中國核子物理科學的休戚與共,更是一個令人感慨的傳奇。

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楊振寧和李政道也都曾經受業于趙忠堯。

趙忠堯(前排中)與高能所實驗物理部同志合影

他與正電子的奇妙邂逅是科學歷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而他與中國核子物理科學的休戚與共,更是一個令人感慨的傳奇。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