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途牛三劍客: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

【品橙旅遊】11月17日, 途牛CEO於敦德在公司內部網站發佈了一封長信《致牛人們的一封信》。

各位牛人大家好:今天, 公司宣佈了上市來首次單季度Non-GAAP盈利。 這是大家無數個日日夜夜共同奮鬥的成績, 滲透著每一個牛人的汗水和努力, 是公司成長和發展的見證, 也是通往我們新的發展階段的開始。

另外, 鋒鋒和Conor因個人原因辭去公司現任職務, 我代表公司全體同事衷心感謝兩位夥伴對途牛的貢獻和付出。 鋒鋒將繼續擔任公司董事, Conor將擔任公司高級顧問, 繼續為公司發展出謀劃策、貢獻力量。 ……

伴隨著這篇長信的公開,

或許有關盈利消息的釋出奪去了更多關注的目光, 但於敦德、嚴海鋒、楊嘉宏——途牛三劍客就此永遠成為了傳說。 再回首三人從交集、碰撞、融合到其中兩人出走的歷史, 也是途牛從無名小卒一躍成為納斯達克上市公司、中國線上休閒旅遊領跑者的歷史。

從老於和鋒鋒開始說起

嚴海鋒, 這位被於敦德頗為親昵地稱為鋒鋒的人, 曾任途牛的聯合創始人、總裁兼COO, 參與了於敦德到目前為止的人生歷程中的近半程。

兩人在東南大學時期便是校友, 數學系的於敦德和低一屆的金融系的嚴海鋒同在學生社區網站“先聲網”工作。 以此為契機, 兩人成為了配合默契的拍檔, 這也是故事的開頭。

畢業之後, 兩人短暫地分道揚鑣, 各自打拼著自己的創業事業。 2006年初, 兩人再度在國內知名母嬰網站“育兒網”會師。 一個是COO, 一個是CTO, 以“半創業”的狀態把育兒網做得風生水起, 直指行業第一。

儘管如此, 於敦德內心最真實的想法仍是“育兒是跟年輕媽媽們有著千絲萬縷聯繫的行業,

不應該是七尺男兒的最終歸宿”。

從先聲網、博客網到育兒網, 于敦德不願輕易離開自己鍾愛的互聯網領域, 同時將目光鎖定在旅遊業這塊大蛋糕上。 “突然有一天, 老於找到我說想創業, 想做線上旅遊, 問我要不要一起幹。 我一聽還行, 就答應了。 ” 嚴海鋒是這麼回憶當年在南京珠江路上一個小餐館的一幕的, 聽上去回復絲毫沒有遲疑。

2006年10月, 途牛正式註冊成立。 這一年, 於敦德25歲, 嚴海鋒24歲, 拿著從朋友那兒籌來的幾十萬塊錢, 年輕的兩人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創業征程, 也難逃幾乎所有創業故事中千篇一律的初期的艱辛。

條件有限、環境簡陋, 幾十平米的小房子裡坐滿了人, 就連於敦德和嚴海鋒兩人商量要事也只能在過道或者樓梯口聊一聊。 甚至有前來談合作的客戶誤以為自己走錯了地方, 進到了網吧。

不過, 比起這些, 在當時最要緊的是, 攜程和藝龍兩家獨大, 面臨左右夾擊, 途牛該走一條怎樣的路?不碰機票酒店、專注休閒旅遊, 不碰批發、專注零售, 於敦德幾經審時度勢,

選擇了比同行更具差異化的定位。 一貫低調冷靜的於敦德每每談及此也不免流漏出些許傲氣。

起初, 途牛也是一家做內容的網站。 途牛投資人王繼平曾稱, 兩位創始人在途牛是做社區還是馬上賺錢的問題上有過激烈的討論, 過往在創業中的歷練最後還是讓他們決定更實際一點, 離生意更近一點。

在於敦德身上充分體現了大眾對理科男的標籤式定義, 內斂、嚴謹、誠懇甚至還有點樸實系的羞澀。 而嚴海鋒, 從他在公開場合演講時一邊手插口袋、一邊隨意地走來走去, 再不時地開著玩笑, 便可以看出, 他活潑、風趣, 與於敦德在性格上形成了很強的互補。

這也是為什麼總有業內人士說, 對於途牛而言, 如果嚴海鋒是“踩油門”的人, 那麼於敦德就是在旁邊負責“踩刹車”的人。

楊嘉宏又成功IPO了,這一次是途牛

2008年,於敦德和嚴海鋒遭遇了創業以來的最大危機,公司啟動資金用完了,資金嚴重短缺,而網站軟體升級、品牌行銷、員工發工資都急需用錢。也是在同一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大環境每況愈下,讓途牛如履薄冰。

嚴海鋒曾回憶稱,他們那段時間見了幾十個投資人,但都碰壁了,“我們當時的生活是很拮据的,真的是一分錢掰成兩半花。在去上海見蔣濤之前,我還在和老於商量,要不要省點錢別去了。”幸運的是,嚴海鋒還是去了,與戈壁創投的蔣濤一拍即合,順利拿下了200萬美元的A輪融資。

公司漸漸步入正軌,並建立了“網站+呼叫中心+落地”的經營模式,越做越大,獲得了更多投資人的青睞。2009年途牛拿到了DCM領投的近千萬美元的B輪投資;2011年獲得紅杉資本、DCM、高原資本等C輪聯合投資5000萬美元;2013年完成D輪6000萬美元融資,由淡馬錫、DCM等聯合投資。

途牛上市的腳步已經很近了,套用於敦德十分贊同的嚴海鋒的一句話——“互聯網創業就是找錢和找人”,錢到位了,還差一個人。這個人就是在途牛上市路上舉足輕重的前CFO楊嘉宏。

楊嘉宏於2013年1月加入途牛,此前曾就職於摩根士丹利、雷曼兄弟、高盛(亞洲)等企業,也是助力航美傳媒和當當網上市的核心人物。所以在當時楊嘉宏的加入,也被業界解讀為是途牛上市準備的強烈信號。

即使是對於IPO經驗豐富的楊嘉宏而言,途牛上市節奏之快,也超出了他的預想。2013年下半年,途牛董事會認為IPO視窗打開;2013年12月,開始正式籌備上市;2014年5月9日,途牛在納斯達克敲響了開市鐘。

與之前參與的兩次上市不同的是,楊嘉宏在加入時,途牛並沒有明確上市時間,更關鍵的是,途牛在當時是一家虧損的公司。儘管駕輕就熟,楊嘉宏也絲毫不敢掉以輕心,甚至有些緊張。

但于敦德和楊嘉宏對線上休閒旅遊業務的龐大市場始終有信心,相信資本市場不會輕易錯過途牛這支潛力股。事實證明他們的預判是對的。楊嘉宏實現了幾乎所有CFO職業生涯的終極追求。

無論是外部團隊的承銷商、律師團隊還是會計師團隊、投資者和基金經理,抑或是內部團隊,楊嘉宏對這些工作夥伴有十足的信服力,工作起來能夠一拍即合。甚至有同事一路從當當網追隨他到途牛。

毫無疑問,楊嘉宏是之于途牛的那個對的人,尤其是經歷過上市一役。楊嘉宏對兩位元80後創始人評價頗高,“CEO於敦德是學數學的,頭腦冷靜,邏輯思維非常強;白羊座的COO嚴海鋒很有衝勁,觸覺非常靈敏。他們兩個互補性很好,並且充分信任我。這樣搭配在一起工作就會比較愉快。”

是一拍兩散,還是未完待續

途牛在虧損的情況下上市了,資本市場對途牛寄予的厚望卻並未改變它連續虧損的狀態,“燒錢換市場”的做法一直以來飽受詬病。

在品牌行銷上途牛傾注得太多,歷數近年來各大衛視的熱門綜藝,像《非誠勿擾》、《中國好聲音》、《最強大腦》等,都能看到途牛作為贊助商的身影。尤其是《奔跑吧兄弟》第四季的特約贊助,途牛一擲千金,大手筆花掉了1.485億。

途牛走向盈利與市場費用的大幅度削減有一定關係。然而,也正如於敦德在內部信中所強調的,“我們三季度的盈利不是來自於簡單的削減費用,而是來自於類似上述實踐的業務突破和結構調整”,途牛的虧損是結構性的,各條線齊頭並進才使得途牛的盈利情況逐漸好轉。其中,金融業務不得不提。

探索金融保險的OTA不止途牛一家,因為單純售賣旅遊產品獲利空間有限,而金融業務可以很好地彌補這一點,已經是業內公認的事實。從2014年底推出活期理財產品“途牛寶”開始到現在,途牛已經構建了針對B端和C端的較為系統化的金融產品和服務體系。

金融業務對於途牛扭虧功不可沒。2016年11月8日,途牛召開了十周年戰略發佈會。彼時,於敦德和嚴海鋒分別追憶了途牛的十年創業路,也對下一個十年做出了展望,宣佈途牛將成為集團化公司,並將拆分為旅遊度假子公司和金融科技子公司。

如今,主導了途牛核心戰略之一的金融體系的嚴海鋒出走,途牛金融業務前路幾何?

有趣的是,嚴海鋒和楊嘉宏開啟的又一次創業征程——小黑魚,據相關資訊顯示,是南京途牛金融資訊服務有限公司旗下的一款消費分期產品,小黑魚科技的功能變數名稱xhy.com於今年4月正式完成交易過戶到途牛網名下。

此外,據中國經營報在今年9月的報導顯示,小黑魚科技的實際控制人即為嚴海鋒和前途牛金服總經理陳傑。當時便有傳言稱嚴海鋒將帶領金融業務團隊“另起爐灶”,搬離途牛大廈。

據最新披露的小黑魚科技的創始團隊名單顯示,除了嚴海鋒和楊嘉宏,前途牛CMO陳福煒赫然在列。有業內人士稱,在嚴海鋒和楊嘉宏未到位前,途牛陸續有人出走提前入局小黑魚。小黑魚科技和途牛金服的關係以及各自未來的走向愈加撲朔迷離。

或許投資者們對於途牛的盈利等了太久,久到即使是Non-GAAP盈利,在公司高層人事震盪的情況下,消息流出的當日途牛股價也久違地暴漲了21.27%。

途牛的筵席真的散了嗎?沒有了“途牛”作為定語的“三劍客”,也許依然會共同加持在盈利路上任重道遠的途牛。(品橙旅遊 Iris Liu)

轉載請注明:品橙旅遊

那麼於敦德就是在旁邊負責“踩刹車”的人。

楊嘉宏又成功IPO了,這一次是途牛

2008年,於敦德和嚴海鋒遭遇了創業以來的最大危機,公司啟動資金用完了,資金嚴重短缺,而網站軟體升級、品牌行銷、員工發工資都急需用錢。也是在同一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大環境每況愈下,讓途牛如履薄冰。

嚴海鋒曾回憶稱,他們那段時間見了幾十個投資人,但都碰壁了,“我們當時的生活是很拮据的,真的是一分錢掰成兩半花。在去上海見蔣濤之前,我還在和老於商量,要不要省點錢別去了。”幸運的是,嚴海鋒還是去了,與戈壁創投的蔣濤一拍即合,順利拿下了200萬美元的A輪融資。

公司漸漸步入正軌,並建立了“網站+呼叫中心+落地”的經營模式,越做越大,獲得了更多投資人的青睞。2009年途牛拿到了DCM領投的近千萬美元的B輪投資;2011年獲得紅杉資本、DCM、高原資本等C輪聯合投資5000萬美元;2013年完成D輪6000萬美元融資,由淡馬錫、DCM等聯合投資。

途牛上市的腳步已經很近了,套用於敦德十分贊同的嚴海鋒的一句話——“互聯網創業就是找錢和找人”,錢到位了,還差一個人。這個人就是在途牛上市路上舉足輕重的前CFO楊嘉宏。

楊嘉宏於2013年1月加入途牛,此前曾就職於摩根士丹利、雷曼兄弟、高盛(亞洲)等企業,也是助力航美傳媒和當當網上市的核心人物。所以在當時楊嘉宏的加入,也被業界解讀為是途牛上市準備的強烈信號。

即使是對於IPO經驗豐富的楊嘉宏而言,途牛上市節奏之快,也超出了他的預想。2013年下半年,途牛董事會認為IPO視窗打開;2013年12月,開始正式籌備上市;2014年5月9日,途牛在納斯達克敲響了開市鐘。

與之前參與的兩次上市不同的是,楊嘉宏在加入時,途牛並沒有明確上市時間,更關鍵的是,途牛在當時是一家虧損的公司。儘管駕輕就熟,楊嘉宏也絲毫不敢掉以輕心,甚至有些緊張。

但于敦德和楊嘉宏對線上休閒旅遊業務的龐大市場始終有信心,相信資本市場不會輕易錯過途牛這支潛力股。事實證明他們的預判是對的。楊嘉宏實現了幾乎所有CFO職業生涯的終極追求。

無論是外部團隊的承銷商、律師團隊還是會計師團隊、投資者和基金經理,抑或是內部團隊,楊嘉宏對這些工作夥伴有十足的信服力,工作起來能夠一拍即合。甚至有同事一路從當當網追隨他到途牛。

毫無疑問,楊嘉宏是之于途牛的那個對的人,尤其是經歷過上市一役。楊嘉宏對兩位元80後創始人評價頗高,“CEO於敦德是學數學的,頭腦冷靜,邏輯思維非常強;白羊座的COO嚴海鋒很有衝勁,觸覺非常靈敏。他們兩個互補性很好,並且充分信任我。這樣搭配在一起工作就會比較愉快。”

是一拍兩散,還是未完待續

途牛在虧損的情況下上市了,資本市場對途牛寄予的厚望卻並未改變它連續虧損的狀態,“燒錢換市場”的做法一直以來飽受詬病。

在品牌行銷上途牛傾注得太多,歷數近年來各大衛視的熱門綜藝,像《非誠勿擾》、《中國好聲音》、《最強大腦》等,都能看到途牛作為贊助商的身影。尤其是《奔跑吧兄弟》第四季的特約贊助,途牛一擲千金,大手筆花掉了1.485億。

途牛走向盈利與市場費用的大幅度削減有一定關係。然而,也正如於敦德在內部信中所強調的,“我們三季度的盈利不是來自於簡單的削減費用,而是來自於類似上述實踐的業務突破和結構調整”,途牛的虧損是結構性的,各條線齊頭並進才使得途牛的盈利情況逐漸好轉。其中,金融業務不得不提。

探索金融保險的OTA不止途牛一家,因為單純售賣旅遊產品獲利空間有限,而金融業務可以很好地彌補這一點,已經是業內公認的事實。從2014年底推出活期理財產品“途牛寶”開始到現在,途牛已經構建了針對B端和C端的較為系統化的金融產品和服務體系。

金融業務對於途牛扭虧功不可沒。2016年11月8日,途牛召開了十周年戰略發佈會。彼時,於敦德和嚴海鋒分別追憶了途牛的十年創業路,也對下一個十年做出了展望,宣佈途牛將成為集團化公司,並將拆分為旅遊度假子公司和金融科技子公司。

如今,主導了途牛核心戰略之一的金融體系的嚴海鋒出走,途牛金融業務前路幾何?

有趣的是,嚴海鋒和楊嘉宏開啟的又一次創業征程——小黑魚,據相關資訊顯示,是南京途牛金融資訊服務有限公司旗下的一款消費分期產品,小黑魚科技的功能變數名稱xhy.com於今年4月正式完成交易過戶到途牛網名下。

此外,據中國經營報在今年9月的報導顯示,小黑魚科技的實際控制人即為嚴海鋒和前途牛金服總經理陳傑。當時便有傳言稱嚴海鋒將帶領金融業務團隊“另起爐灶”,搬離途牛大廈。

據最新披露的小黑魚科技的創始團隊名單顯示,除了嚴海鋒和楊嘉宏,前途牛CMO陳福煒赫然在列。有業內人士稱,在嚴海鋒和楊嘉宏未到位前,途牛陸續有人出走提前入局小黑魚。小黑魚科技和途牛金服的關係以及各自未來的走向愈加撲朔迷離。

或許投資者們對於途牛的盈利等了太久,久到即使是Non-GAAP盈利,在公司高層人事震盪的情況下,消息流出的當日途牛股價也久違地暴漲了21.27%。

途牛的筵席真的散了嗎?沒有了“途牛”作為定語的“三劍客”,也許依然會共同加持在盈利路上任重道遠的途牛。(品橙旅遊 Iris Liu)

轉載請注明:品橙旅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