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為你朗讀丨愛逐漸老去的父母,正如愛年輕時候的他們一樣

花無缺 番禺台

正在聆聽的你, 今天過得好嗎?

這裡是番禺台的全新欄目——為你朗讀, 我是今天的朗讀者鄧芳。 今晚, 我收到了一封讀者寇曉紅的投稿, 這篇文章名為《愛逐漸老去的父母, 正如愛年輕時候的他們一樣》。

聽完後, 希望大家可以在文末留言, 分享你們的感受。

Hi, 我是今天的朗讀者鄧芳。 今晚讓我們放鬆心情、放慢腳步, 一起聆聽, 聆聽你的故事, 分享你的心情——我, 為你朗讀。

全文:1924字 預計閱讀時間:5分鐘

夜讀4來自番禺台00:0014:06

導讀

就像《背影》裡朱自清對他的父親的看法一樣, 很多人大概都會覺得上了年紀的父母, 越來越糟糕。

但其實不是父母變了, 而是我們慢慢的接過了生活的重擔, 成為家庭的頂樑柱。

所以, 我總是告訴自己, 愛逐漸老去的父母, 正如愛年輕時候的他們一樣。

1

很少上醫院看病的父親, 這一次, 在醫院躺了二十餘天。 從ICU病房轉到普通病房,

從普通病房到可以出院回家, 終歸是越來越好。 虛驚一場, 成了最美麗的字眼。

剛開始, 情況很不好。 我密集奔波于上饒南昌兩地, 乘高鐵就像是坐公交。 頓時深刻體會到什麼叫“父母在, 不遠遊”, 無比的羡慕那些回到老家工作的同學。 而一個人的蒼老, 不是漸漸發生的, 而是在那一瞬間。

從醫院回到住處, 腦海裡閃現的全是父親的身影。 高考後, 他大老遠地騎著自行車來縣中幫我搬東西回家;領到大學錄取通知書後, 帶我去市里買衣服;第一次和父親一起坐火車, 去大學報到;臨近開學, 他必花上半天工夫, 特意去市里為我買火車票, 怕臨時買沒有座位……

想起的總是高中大學這一段。

初中以前, 我的世界裡, 父親是一個模糊的驕傲的影子。

他常年不在家, 陪伴的日子屈指可數。 而我參加工作後, 漸漸的, 就覺得父親不大如前, 他的很多思想和做法, 也不以為然。

就像《背影》裡朱自清對他的父親的看法一樣, 很多人大概都會覺得上了年紀的父母, 越來越糟糕。 他們越來越不注重外在形象,

反應越來越遲鈍, 越來越和社會脫節……

其實不是父母變了, 是我們慢慢的從父母身上接過生活的重擔, 成為家庭的頂樑柱, 經濟貢獻力決定了話語權。 有一天我們漸漸老去, 退居二線, 也會被孩子們如此這般的嫌棄。

2

誰不曾有過意氣風發的青春呢?

在我出生成長的那個小村莊, 父親和其他的農民不一樣。 其他的農民大字不識, 一輩子和黃土地打交道, 忙時下田下地, 閒時做點收破爛收鴨毛鵝毛的小生意, 走得最遠的不過是市里。 他們的一生是單純的, 是安分的, 是適命的。

而父親是經歷他所謂的風光十年後才成為一個地道的農民。 年輕時那十年的經歷, 經常在他失意的時候提起, 轉而會自嘲地說, 大丈夫能曲能伸!我想,

父親之後的很多年都生活在回憶中。

父親年輕時候的十年並非成就了什麼豐功偉績, 只是做了他自己喜歡做的職業——在福建做導遊。

父親十年導遊生涯伴隨著的, 還有母親的十年辛勞。 雖說家境稍微殷實了起來, 但母親照常節儉, 家裡的田、地、山, 她哪樣都不捨得荒掉。 遇上乾旱時節, 村裡唯一的一台抽水機應付不過來, 輪到給我們家抽水時, 已經是深夜了。 我給母親做伴, 一直等, 等到田裡水都到位了才披星戴月地回家。

每年過年, 我們已經習慣了缺少父親的年夜飯。 一起和母親擁坐床上看春節聯歡晚會, 中間會插播華人華僑在國外過年的場景, 聽到他們齊聲喊“祝祖國人民新年快樂”時, 竟然激動得哭了, 我淚眼婆娑地問母親,他們為什麼不回來過年啊。母親沒有回答,長歎一聲後說,不知道你爸爸是怎麼過的年。

父親常年難得回來,我在外面玩耍時,有些大人跟我說,你爸爸不要你們了,在外面娶過老婆了;還有人說,你爸爸是個騙子。我聽了,朝他們翻白眼,拼死也不信,但還是覺得很委屈,不是為自己,為的是母親,如果這是真的,那該怎麼辦呀。我回家告訴母親,母親說,別聽他們胡說八道,你爸爸不久就要回來了。

母親只是隨口說的,卻應了驗。那時候還沒有電話,不能事先知悉,那時候回來就回來了,給身邊的一群人帶來了喜氣。奶奶這時常掂著小腳說,我說了吧,昨天還聽見喜鵲叫呢。

父親回來,那是外面的世界來到了家裡。父親展示給我們的禮物,鮮豔時髦的衣服、好吃的零食、稀奇的玩具。父親回來,比我們過任何一個節日還開心。我問父親,你是怎麼做導遊的呀。父親一本正經地站好,整整領帶,清清喉嚨,右手握拳放在嘴巴前做喇叭狀,用普通話說著:“各位來賓,各位朋友,大家好,歡迎你們來武夷山旅遊觀光,首先我自我介紹一下,我叫……”我羡慕地看著,覺得眼前這個人儼然已經是外面的人了。

父親在家的時間總是很短。要出發的前一天晚上,父親撿好行李,一一叮囑我們三姐弟在家要乖乖的,要我帶好弟弟們,為母親多分擔家務,然後叫我們早點睡,因為一早起來我們要送他。第二天天還沒亮,在睡夢中就可以聽見母親為父親準備早餐的聲音,我也跟著叫弟弟們起來了。

吃完早飯,天剛亮,父親就要出發了,母親通常只送到門口,剩下的路由我們送去,我們跟在父親後面,走到村口的小店鋪,父親會給我們買想要的東西,弟弟們要的是零食,而我想要一本本子和一支好點的圓珠筆。東西拿到手,我們姐弟三人就用稚氣的童聲一齊說道:爸爸,慢慢走,一路平安,生意好一點,賺五千元回來。

這是母親教的,我那時壓根還不能明白全部的意思。父親滿意地笑著說,好,都回去吧,要聽話啊。然後就走了,不知道下一次回來又是什麼時候。

我讀大學時,讀到《古詩十九首》裡遊子思婦的詩句時就經常想起父親和母親,他們的經歷也是可以入詩的。“行人懷遠路,起視夜何其?”“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這一路去山山水水,斷無消息石榴紅。行人只管駸駸而去,但不是出門人的傷情,而是閨中人的愁念,想著他此刻在路上,長亭短亭,漸去漸遠漸無信,可是被裡余溫,他動身時吃過的茶碗,及自己早晨起來給他送行,忙忙梳頭打開的鏡奩,都這樣在著。她要把家里弄得好好的,連她自己的人,等他回來。

在父親的多次回家中,印象比較深刻的還有一次。我那時讀初一,寄宿在小學同學的外婆家,中午在學校旁邊的人家裡花錢打飯吃。一天中午,父母一起來學校看我,我看著久違的父親,還有母親,他們都很年輕,衣著講究,儼然是農村裡的一對璧人,我自己看著心裡都歡喜。父親說,我回家沒見著寶貝女兒就找到學校來了,有什麼願望需要爸爸實現的,儘管說。我不客氣地說,我想吃炒粉,想去照相,然後買一件連衣裙。要求都不高,也很實惠,那一天就這樣幸福地過去了。

……

3

收拾舊物時,偶然看到了一張老照片。照片裡,年輕帥氣的父親騎馬淺笑,驚豔了時光。我不覺怔怔的看著出神。父親曾有過那麼美好的青春。現在的他和當時判若兩人,這中間隔著的,是數十年不如意生活的磨礪和風霜。

周國平曾說,父母是一個人走進這個世界的門戶,走出這個世界的屏障。父親在我心目中的形象曾是那樣的無人可及,經歷過無數體面的場合,也吃過最下層貧苦人的苦,他有他的平常心。

父親就像是一堵高牆,我依在牆根下,可以免受寒風的侵襲。而現在,我們成了他遮風擋雨的港灣。

我總是告訴自己,愛逐漸老去的父母,正如愛年輕時候的他們一樣。

今天的為你朗讀到此結束,感謝您的聆聽。

您是否也有關於生活、情感、內心感悟和創業心路的故事呢?歡迎投稿,我們期待與您見面。

我是今天的主播鄧芳,下週三晚7點30分,我們不見不散。

主播丨鄧芳

我淚眼婆娑地問母親,他們為什麼不回來過年啊。母親沒有回答,長歎一聲後說,不知道你爸爸是怎麼過的年。

父親常年難得回來,我在外面玩耍時,有些大人跟我說,你爸爸不要你們了,在外面娶過老婆了;還有人說,你爸爸是個騙子。我聽了,朝他們翻白眼,拼死也不信,但還是覺得很委屈,不是為自己,為的是母親,如果這是真的,那該怎麼辦呀。我回家告訴母親,母親說,別聽他們胡說八道,你爸爸不久就要回來了。

母親只是隨口說的,卻應了驗。那時候還沒有電話,不能事先知悉,那時候回來就回來了,給身邊的一群人帶來了喜氣。奶奶這時常掂著小腳說,我說了吧,昨天還聽見喜鵲叫呢。

父親回來,那是外面的世界來到了家裡。父親展示給我們的禮物,鮮豔時髦的衣服、好吃的零食、稀奇的玩具。父親回來,比我們過任何一個節日還開心。我問父親,你是怎麼做導遊的呀。父親一本正經地站好,整整領帶,清清喉嚨,右手握拳放在嘴巴前做喇叭狀,用普通話說著:“各位來賓,各位朋友,大家好,歡迎你們來武夷山旅遊觀光,首先我自我介紹一下,我叫……”我羡慕地看著,覺得眼前這個人儼然已經是外面的人了。

父親在家的時間總是很短。要出發的前一天晚上,父親撿好行李,一一叮囑我們三姐弟在家要乖乖的,要我帶好弟弟們,為母親多分擔家務,然後叫我們早點睡,因為一早起來我們要送他。第二天天還沒亮,在睡夢中就可以聽見母親為父親準備早餐的聲音,我也跟著叫弟弟們起來了。

吃完早飯,天剛亮,父親就要出發了,母親通常只送到門口,剩下的路由我們送去,我們跟在父親後面,走到村口的小店鋪,父親會給我們買想要的東西,弟弟們要的是零食,而我想要一本本子和一支好點的圓珠筆。東西拿到手,我們姐弟三人就用稚氣的童聲一齊說道:爸爸,慢慢走,一路平安,生意好一點,賺五千元回來。

這是母親教的,我那時壓根還不能明白全部的意思。父親滿意地笑著說,好,都回去吧,要聽話啊。然後就走了,不知道下一次回來又是什麼時候。

我讀大學時,讀到《古詩十九首》裡遊子思婦的詩句時就經常想起父親和母親,他們的經歷也是可以入詩的。“行人懷遠路,起視夜何其?”“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這一路去山山水水,斷無消息石榴紅。行人只管駸駸而去,但不是出門人的傷情,而是閨中人的愁念,想著他此刻在路上,長亭短亭,漸去漸遠漸無信,可是被裡余溫,他動身時吃過的茶碗,及自己早晨起來給他送行,忙忙梳頭打開的鏡奩,都這樣在著。她要把家里弄得好好的,連她自己的人,等他回來。

在父親的多次回家中,印象比較深刻的還有一次。我那時讀初一,寄宿在小學同學的外婆家,中午在學校旁邊的人家裡花錢打飯吃。一天中午,父母一起來學校看我,我看著久違的父親,還有母親,他們都很年輕,衣著講究,儼然是農村裡的一對璧人,我自己看著心裡都歡喜。父親說,我回家沒見著寶貝女兒就找到學校來了,有什麼願望需要爸爸實現的,儘管說。我不客氣地說,我想吃炒粉,想去照相,然後買一件連衣裙。要求都不高,也很實惠,那一天就這樣幸福地過去了。

……

3

收拾舊物時,偶然看到了一張老照片。照片裡,年輕帥氣的父親騎馬淺笑,驚豔了時光。我不覺怔怔的看著出神。父親曾有過那麼美好的青春。現在的他和當時判若兩人,這中間隔著的,是數十年不如意生活的磨礪和風霜。

周國平曾說,父母是一個人走進這個世界的門戶,走出這個世界的屏障。父親在我心目中的形象曾是那樣的無人可及,經歷過無數體面的場合,也吃過最下層貧苦人的苦,他有他的平常心。

父親就像是一堵高牆,我依在牆根下,可以免受寒風的侵襲。而現在,我們成了他遮風擋雨的港灣。

我總是告訴自己,愛逐漸老去的父母,正如愛年輕時候的他們一樣。

今天的為你朗讀到此結束,感謝您的聆聽。

您是否也有關於生活、情感、內心感悟和創業心路的故事呢?歡迎投稿,我們期待與您見面。

我是今天的主播鄧芳,下週三晚7點30分,我們不見不散。

主播丨鄧芳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