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習慣是否壓抑創造性”對安全管理的要求?

在大多數情況下, 習慣的培養通常是從具體的行為規範開始, 經過反復的訓練和強化, 最終使行為定型並自動化。 在這一過程中, 人們經常擔心的問題是:過於強調習慣培養, 會不會使人變得機械, 而影響創造力的發展。 這種擔心不無道理。 如果行為規範過於複雜, 習慣培養過於嚴格, 勢必會壓抑人的個性, 使人變得比較機械, 從而損害創造力的發展。

那麼, 怎樣做才能使習慣的培養與創造力的發展相協調?如何通過習慣的培養使創造力得到更好的發展呢?我們認為, 只要注意以下這些問題, 習慣的養成就可能增強創造力,

至少不會壓抑創造性。

首先, 應正確看待習慣培養在教育和少年兒童發展中的地位。 無論在兒童成長的任何年齡階段, 培養良好習慣是教育和兒童發展中的重要內容, 但不是全部內容。 因此, 在對少年兒童的教育中, 習慣的培養不能泛化、絕對化, 而更應該注重針對性和靈活性。

其次, 在制定具體的行為規範時, 不應過於複雜、細微, 規定過於呆板, 給少年兒童過分的限制, 以避免他們機械地反應或者無所適從。 比較好的做法是制定一些基本的原則, 並給予一定的行為示範或樹立榜樣。

再次, 在習慣培養的類型上應有所側重。 總的來說, 依據前文對習慣的分類, 我們認為, 重點應放在基本行為習慣的培養上,

側重社會性習慣、智慧性習慣、一般性習慣和時代性習慣的培養, 使習慣培養人格化。

最後, 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是, 在習慣培養中要發揮少年兒童的主動性, 避免他們被動地、機械地接受。 總的來說, 讓少年兒童做到“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 正如著名兒童教育家陳鶴琴所說:“……凡是學生能夠自己做的, 你應該讓他們自己做。 凡是兒童自己能夠想的, 應當讓他自己想。 最危險的, 就是兒童沒有思想的機會。 我們人一天到晚所做的事情, 所有的活動, 十之八九都是習慣。 早上起來, 穿衣是習慣, 吃飯是習慣, 走路是習慣, 寫字是習慣, 運動是習慣, 睡是習慣, 一切的一切, 都受習慣的支配, 思想的時間卻是很少。 凡百事情做父母和教師的,

切不可一手包辦, 或橫加干涉, 應當從旁觀察, 相機指導。 直接經驗, 自己思想, 是學習中的惟一門徑。 ”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