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這孩子,管不住!”如果您的孩子現在還不聽話,看看這篇文章!

作者:父母學習課堂, 筍乾老師

“你這頂帽子真好看, 能不能送給我啊?”

“這是媽媽送給我的生日禮物, 不能給你。 ”

“那借我帶幾天吧!”

“嗯......我在考慮一下......”

“你有沒有幫我當成好朋友?連個帽子都不給, 真小氣!”

“好啦好啦, 我借你帶幾天, 記得要還我哦。 ”

這樣的場景在我們生活中十分常見, 孩子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 就想法設法問別人要, 哪怕是不熟悉的人。 即使他們口口聲聲說“借”, 但是, 孩子一旦得到就很難再還回去了。

01

不是管不了, 而是您沒管

筍乾老師班裡有個小女孩, 特別愛拿同學的物品, 也不管別人是不是同意。

比如可愛的橡皮、卡通的彩筆, 甚至還會向老師“要”東西, 讓老師們哭笑不得又深感無奈。

某次家長會, 我找來家長瞭解事情原委, 結果人家媽媽毫不在意, 甚至還有點得意地跟我說:“在家裡孩子要什麼我們都滿足她, 好幾次發現她拿別人東西, 叫她還回去就哭。 怎麼說都不管用, 管不了, 我也不想管了, 這孩子, 就這樣吧!”

原來孩子變成這樣, 多半是家長慣的。 家長一味的滿足孩子的各種要求, 不管合理還是不合理, 導致孩子想得到什麼就會毫無顧忌地拿, 而不知道私自拿別人的東西是不對的。

02

孩子還小, 從來都不是理由

自古“慈母多敗兒”不是沒有道理的, 大人們面對孩子屢教不改的不良行為一臉無奈, 覺得孩子還小, 長大後就懂了。 可是, 就算孩子再小, 原則性的問題不能似是而非。

作為父母, 因溺愛孩子忽視身為家長的育人之責是多麼可怕的一件事情。 嬌慣孩子索取不屬於自己的東西, 任由其性子, 只會讓他們越來越無法無天。

兩周前一個新聞引起了我的關注,

故事發生在地鐵列車箱裡, 一名七八歲模樣的男孩突然伸手抓向小程手裡的蛋捲, 一邊往懷裡拽一邊說:“你給我, 我要吃。 ”

“你不要搶, 我給你就是。 ”男孩吃著搶到的蛋捲, 還盯著小程手裡的袋子。 家長見狀不僅沒有指責, 反而還對孩子說:吃完再要。

原來孩子問人索取得理直氣壯的背後, 是父母無所謂的態度在默許和縱容所致。 當孩子發現不征得父母同意就可以“搶”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而且可以不受責備時, 就會認為這是可以允許的行為。

長此以往, 孩子從不把別人放在眼裡, 只知一味索取而不知足, 更不懂得付出、分享和感恩。 一旦別人不滿足自己的要求就大喊大叫, 情緒和行為失控。

03

教育孩子, 請堅守自己的原則

小孩子做錯了事, 一般都會用“哭”來蒙混過關, 碰見心慈手軟的家長在孩子哭的時候會說“沒事沒事”而不了了之, 今後必然愈演愈烈。

孩子發生這樣的行為, 如果發現了, 家長要及時向孩子瞭解原因, 是在哪兒拿的, 拿誰的;讓孩子知道隨便拿別人的東西會給別人帶來不方便和煩惱,

是一種不好的行為。

除了父母一般的口頭提醒以外, 一定要親自和孩子一起做到物歸原主, 用實際行動來示範正確的行為, 告訴孩子如何說、如何做, 嚴格監督。

借別人的東西, 記得要物歸原主

教孩子向別人借東西, 要態度謙和。 先問對方願不願借給他, 如果對方拒絕, 就不要強人所難。 借到手的物品小心保管, 用好後或臨近歸還日期要按時將原物歸還。

如有損壞, 先道歉, 之後讓孩子用自己的零花錢賠償, 以此培養孩子的物品所有權和妥善保管的責任心。

別人不主動提出贈送, 不能索要

“孩子”這個身份, 絕不能成為向別人“伸手”的理由。 必須讓孩子有任何物質、經濟的要求, 只能跟父母提出根據合理性而定。

除此之外,像輩分較高的長輩、其他人給的東西,不能拿也不能去主動開口要。培養孩子的自製力來抵擋“誘惑”,多為他人考慮。

教導孩子,父母要樹立好榜樣

如果孩子有強烈的“佔有欲”,父母就要認真分析原因,尋找教育對策,並給予適當的懲罰,警惕謊言。

古語雲:“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育好孩子的秘訣,是父母每天對孩子耳濡目染的影響。

而且,只有充滿正能量的優秀性格和習慣,才能被更多人所喜愛和接受。

除此之外,像輩分較高的長輩、其他人給的東西,不能拿也不能去主動開口要。培養孩子的自製力來抵擋“誘惑”,多為他人考慮。

教導孩子,父母要樹立好榜樣

如果孩子有強烈的“佔有欲”,父母就要認真分析原因,尋找教育對策,並給予適當的懲罰,警惕謊言。

古語雲:“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育好孩子的秘訣,是父母每天對孩子耳濡目染的影響。

而且,只有充滿正能量的優秀性格和習慣,才能被更多人所喜愛和接受。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