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濟南,從“大明湖時代”邁向“黃河時代”

2017年4月1日, 山東省濟南市第十一次黨代會閉幕。 會議首次提出了濟南要努力實現從“大明湖時代”邁向“黃河時代"的歷史性跨越, 將強力推進攜河發展。

齊魯大地, 處於母親河黃河的下游。 似乎對省會城市濟南格外垂青, 河流穿城而過。 愛好攝影以後, 黃河濟南段是我經常光顧的地方。

最喜歡唐朝詩人劉禹錫的《浪淘沙》:九曲黃河萬里沙, 浪淘風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 同到牽牛織女家。 這首詩既有對黃河波瀾壯闊的描述, 更有對寧靜田園牧歌生活的憧憬, 浪漫的畫卷, 令人神往。

拍攝著這美麗的母親河, 想起古人的詩句, 也不免有暢想著如果生活在詩人描繪的意境裡, 那是多麼美妙的事情。

濟南黃河大橋於1982年7月竣工, 是當時亞洲跨徑最大的橋樑。 那時晚上約著同事騎著自行車專門去欣賞這座宏偉的橋。

濟南洛口黃河鐵路橋建於1912年, 是建國前我國最大跨度的橋樑。

經多次修復, 現仍在使用, 已被列為全國文物保護單位。

《人生如霞》:來到世上, 應該如黃河, 奔流不息, 活出人生的精彩。 拼搏後, 尤如這一段平靜的水面, 過上牛郎織女式平凡的生活, 此生如晚霞, 紅火過, 平淡過。

《享受母親河》:母親河恩澤于祖國的半壁江山,哪怕是在河邊散散步,也好像是依偎在母親的懷抱裡。

夕陽灑金母親河,一家人河邊遊玩,多麼愜意的事情。

《夕陽紅》:想起了一位老帥的詩:老夫喜作黃昏頌,滿目青山夕照明。

《晨牧》:其實起名《晨沐》也比較合適。耕牛沐浴著清晨的陽光,在黃河大壩悠閒地吃草。這張圖片似乎並不起眼,但除了報紙外,還有三本雜誌用它作封面或插圖,這是我沒想到的。

《晨戀》:人有七情六欲,牲畜也一樣。美好時光,初生牛犢熱戀上了。拍到這張難得的圖片,除了巧合的因素,也是對我執著於熱愛的攝影而經常天不亮就出現在黃河邊上的一個獎勵吧?

冬季,萬物凋零。黃河卻依然奉獻著她的美麗。尤其是雪後的黃河景色,別具一格。下雪之後,"須晴日,看紅裝素裏,分外妖嬈”。

大濟南正在起飛,今年是“兩年有看頭‘’之年,攜河發展的戰略將也會使母親河真正成為城中河。

《遠眺第一高樓》:很快就不是濟南第一高了,泉城正在迅速變化。

《衝破黎明前的黑暗》:我是後半夜打計程車去的黃河大橋,計程車司機產生了疑慮:深更半夜這人到黃河幹嘛?會不會......直到我支上三角架,進行拍攝,這位司機才放心離去。謝謝這位好心的計程車司機,世界上還是好人多。

《雲蒸霞蔚母親河》:拍攝於去年9月份。

《大自然調色板》:細心觀察,我們的身邊不缺乏美。

《建邦大橋夜色》:濟南建邦黃河大橋建成於2008年5月。這幾年我去拍建邦大橋十多次,拍了幾百張,只有這一張還算滿意。

《黃河晨霧》:這是受平流霧的影響所形成的美景。黃河大壩尤如在仙境一般。

《漸露水面魚悲情》:由於上游生態的惡化,黃河下游處於嚴重缺水狀態。涓涓細流,訴說著母親河的淡淡憂傷。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以後有充裕的時間後,我會分專題拍攝母親河,到黃河兩岸村莊、企業等去發現日新月異的變化,用手中的相機,記錄歷史,並見證從"大明湖時代"邁向“黃河時代"的巨大變化。

《享受母親河》:母親河恩澤于祖國的半壁江山,哪怕是在河邊散散步,也好像是依偎在母親的懷抱裡。

夕陽灑金母親河,一家人河邊遊玩,多麼愜意的事情。

《夕陽紅》:想起了一位老帥的詩:老夫喜作黃昏頌,滿目青山夕照明。

《晨牧》:其實起名《晨沐》也比較合適。耕牛沐浴著清晨的陽光,在黃河大壩悠閒地吃草。這張圖片似乎並不起眼,但除了報紙外,還有三本雜誌用它作封面或插圖,這是我沒想到的。

《晨戀》:人有七情六欲,牲畜也一樣。美好時光,初生牛犢熱戀上了。拍到這張難得的圖片,除了巧合的因素,也是對我執著於熱愛的攝影而經常天不亮就出現在黃河邊上的一個獎勵吧?

冬季,萬物凋零。黃河卻依然奉獻著她的美麗。尤其是雪後的黃河景色,別具一格。下雪之後,"須晴日,看紅裝素裏,分外妖嬈”。

大濟南正在起飛,今年是“兩年有看頭‘’之年,攜河發展的戰略將也會使母親河真正成為城中河。

《遠眺第一高樓》:很快就不是濟南第一高了,泉城正在迅速變化。

《衝破黎明前的黑暗》:我是後半夜打計程車去的黃河大橋,計程車司機產生了疑慮:深更半夜這人到黃河幹嘛?會不會......直到我支上三角架,進行拍攝,這位司機才放心離去。謝謝這位好心的計程車司機,世界上還是好人多。

《雲蒸霞蔚母親河》:拍攝於去年9月份。

《大自然調色板》:細心觀察,我們的身邊不缺乏美。

《建邦大橋夜色》:濟南建邦黃河大橋建成於2008年5月。這幾年我去拍建邦大橋十多次,拍了幾百張,只有這一張還算滿意。

《黃河晨霧》:這是受平流霧的影響所形成的美景。黃河大壩尤如在仙境一般。

《漸露水面魚悲情》:由於上游生態的惡化,黃河下游處於嚴重缺水狀態。涓涓細流,訴說著母親河的淡淡憂傷。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以後有充裕的時間後,我會分專題拍攝母親河,到黃河兩岸村莊、企業等去發現日新月異的變化,用手中的相機,記錄歷史,並見證從"大明湖時代"邁向“黃河時代"的巨大變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