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脫貧攻堅)藏在秦嶺紅豆杉裡的脫貧良方

新華社西安12月20日電陝西省商洛市的柞水縣和鎮安縣位於秦巴山區, 是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之一。 近年來, 兩地鼓勵農民利用土地、資本、勞動力等資源, 與企業合作聯營發展紅豆杉等新興產業, 將農民帶上一條經濟利益與生態效益雙贏的脫貧致富路。

柞水縣的梨園村風景秀麗, 群山環繞, 一條乾淨的水泥路蜿蜒起伏, 路邊建有一排排兩層的小洋樓, 院中擺放著紅豆杉盆景, 為蒼白的冬日點染了綠意。 很難想像, 10年前髒亂差的梨園村, 現在成了產業扶貧和美麗鄉村的樣板。

2006年, 梨園村與陝西天行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開展深度合作,

在村裡建起紅豆杉基地。

今年40歲的馬方賢, 是梨園村的貧困戶。 曾經, 家中6口人就靠著6畝山地和打零工生存, 每年每畝地種植糧食的純利潤還不到200元, 日子過得很窘迫。 馬方賢告訴記者, 自從把土地租借給紅豆杉基地之後, 每年靠租地收入就有4000多元。 再通過扶貧的政策性貸款5萬元入股, 股權分紅每年6000元。 “現在, 每年的務工和林果收入, 一家人的收入加起來能有兩萬多元, 快要脫貧了。 ”馬方賢興奮地說。

梨園村村支書袁正華展示了這樣一組數字:目前村裡共栽植紅豆杉840畝, 規劃種植2400畝, 紅豆杉產業精准扶貧項目, 為村裡解決了收入和環境的難題。 “10年前, 我們村貧困戶有154戶, 村裡又窮又髒。

紅豆杉來到我們村後, 貧困戶降到39戶, 2016年我們村人均純收入11702元。 村民們不光收入提高了, 村裡環境也好了。 ”

依託柞水縣梨園村在產業精准扶貧上的經驗, 鎮安縣雲蓋寺鎮從今年3月份起與天行健公司合作, 欲利用當地千年紅豆杉古樹和古鎮名寺等旅遊資源, 以紅豆杉生態博覽園為核心, 打造一個全域旅遊紅豆杉氧吧特色小鎮。

在已建成的紅豆杉生態博覽園裡, 有紅豆杉苗木展示區、水培溫室展示區、盆景展示區, 20多名附近的村民正在紅豆杉育苗棚裡鋤草、鬆土、澆水。

天行健公司負責人劉志明說:“紅豆杉產業是勞動力密集型產業, 我們對貧困戶有特殊的優惠政策, 貧困村民只要有一定的勞動能力, 都可以安排在紅豆杉基地就近務工。

在鎮安縣雲蓋寺鎮岩灣村, 村民彭顯平和老伴正帶著孫女在屋子裡生爐子取暖。 彭顯平家是村裡的貧困戶, 57歲的他患有塵肺病、冠心病和高血壓。 老伴做過乳腺癌手術, 夫妻二人都幹不了重活。

從今年3月份紅豆杉氧吧特色小鎮專案啟動後, 彭顯平把家裡的二畝四分地以每年1700元的價格流轉出去, 每當他身體好一點時, 就會去附近的紅豆杉生態博覽園打工, 一個月平均能掙1000多元。 “把土地租借、打零工和股權分紅加起來, 現跟以前比我家收入增加了一倍。 ”彭顯平高興地說, “對我這樣的病人來說, 能在家附近幹活方便多了, 家庭生活也改善許多。 ”

陝西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有關負責人介紹說,

近年來, 陝西通過發展紅豆杉、油用牡丹、文冠果等新興產業, 已惠及近10萬貧困人口。 貧困戶以土地流轉、股權分紅和就業等形式進入產業鏈, 和企業利益有效地捆綁在一起, 這樣的機制保證了貧困戶有長期、穩定的收入。 (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