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不讓貧困阻斷兒童未來

·為了公平而有品質的教育⑥

家長學歷低下造成家庭貧困, 家庭貧困造成兒童學力低下, 如此惡性循環形成“學力落差、健康落差、經驗落差、希望落差”——這就是貧困兒童的真實寫照。 那麼, 兒童的貧困問題, 尤其是貧困的連鎖, 是基於怎樣的結構又是如何發生的呢?

這裡有一個巨大的關鍵點是“社會慣性”(Social Inheritance, 或譯“社會惰性”)的概念。 根據哈佛大學安德森(G.E.Andersen)教授的解釋, “社會慣性同經濟收入同樣甚至更加重要。 ”“只要社會慣性的不平等不能消解, 機會的不平等就會激化。 ”家長對子女將來所必需的自立能力是以種種方式傳遞的。

從本質上說, 所謂“社會慣性”是指自立的傳遞行為。 家長傳遞給子女的慣性(惰性)因素包括:給子女的資金、給子女的時間、同周邊親戚的關係、父母的生活習慣、家長的價值觀等。 當然, “社會慣性”的承擔者也有不是家長的, 而是親戚或近鄰的成人、學校教師與社會機構的職員等。

兒童通過因襲“社會慣性”, 或者得到適切的扶助, 或者以某種扭曲的方式持續。 兒童生長的家庭環境良好與否, 可能產生不同的“社會慣性”。 比如, 貧困家庭子女目睹家長缺失正規的職業、沒有規則的生活甚至遊手好閒, 或許會給兒童的職業觀帶來消極影響, 這是負面的“社會慣性”。 家庭貧困→學力低下→學歷低下→家庭愈益貧困, 造成惡性循環的連鎖。

這樣, 以貧困為背景, “社會慣性”一旦扭曲, 兒童就可能難以掌握正面的自立能力, 導致貧困的連鎖。 另一方面, 扭曲的“社會慣性”, 借助可信賴的第三者可以得到修補”, 從而斬斷貧困的連鎖。 不同于財產的繼承, “社會慣性”不限於一次, 可以借助適當的支援, 提升兒童自立能力。 我國古時“孟母三遷”的故事生動地詮釋了環境對於兒童發展的重要性。 從減輕社會慣性的不利因素出發, 要防止貧困在世代間的連鎖, 當務之急是採取除發放現金之外的社會服務舉措。

“社會慣性”既然是一種“‘自立能力’的傳遞行為”, 那自立能力有哪些要素呢?根據日本的研究, 自立的要素包括社會交際能力、思考·判斷·表達力、知識與技能、學習積極性、學習習慣與方略、生活習慣等。

自立的第一要素是助學金。 一提起金錢, 人們往往立刻會聯想到經濟的貧困, 亦即“窮困潦倒”。 沒有錢, 樣樣會受到制約。 受調查的少年, 因為沒有錢染髮去偷竊, 被收入少年院, 改變了整個人生。 可是, 有了錢能否自我約束?也未必。 日本有個志願者問一個社會低保家庭的小學一年級學生:“將來想從事什麼職業”, 回答是“去辦公室, 領取工資, 不幹活就行”。 顯然, 這名兒童目睹家長能夠領取政府的補助金才做這種回答。 助學金是構成自立的重要要素。 但是, 助學金不可能斬斷貧困的連鎖、促進自立能力的培育。

自立能力的第二要素是學力。 今日時代可以說是一個“學力社會”。 學力是決定未來收入的重大要素。

家庭的經濟狀況導致教育的落差是屢見不鮮的。 貧困家庭的文化資源匱乏, 導致兒童種種經驗積累的困難與缺失。 即便是家庭環境優越的兒童, 能力是否能夠得到發展, 也是一個問題。

自立能力的第三個要素是除認知能力之外的“非認知能力”。 所謂“非認知能力”不是語文、數學、科學、社會之類的認知能力, 而是指積極性、自製力、忍耐力、交際力等認知能力之外的能力。

貧困的連鎖會斷絕兒童未來的選擇可能, 淪為低學力與低學歷。 這種狀況很容易產生失業的結果, 唯有教育才能斬斷這種連鎖。 教育落差的糾正是消解貧困的關鍵。 賓夕法尼亞大學的達克沃斯(A. Duckworth)說:“在種種的狀況中, 某個特徵會左右著巨大的成功。

但這不是社會知性。 既不是體貌特徵, 也不是身體健康, 也不是智商, 而是堅毅的精神。 ”“只有天賦是不夠的, 你必須具備堅毅的精神。 堅毅是激情與毅力的集合。 這種精神的韌性能夠幫助你掃清面對的障礙。 ”培養這種堅毅精神的條件是:一要有充滿激情的興趣, 二要有年復一年的訓練, 三要有矢志不渝的目標, 四要有不脫離實際的希望。

助學金、學力、非認知能力——是貧困兒童自立不可或缺的三個要素。 在這些有助於兒童自立的社會慣性不足或者扭曲的場合, 第三者的積極干預會對社會、經濟處境不利的貧困兒童的自立產生巨大影響。

《中國教育報》2017年12月20日第5版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