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際華集團首次收到“僵屍企業補助” 今年政府補貼已超10億

每經實習記者 肖達明 每經記者 岳琦 每經編輯 陳俊傑

在北京證監局出具警示函後, 際華集團, 其中佔據絕對大頭的是數億元的搬遷補助——2016年至今, 際華集團旗下項目、企業搬遷活動頻繁。 相比之下, 2016年, 際華集團歸母淨利超過12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 補助中還存在一筆超過一億元的“僵屍企業補助資金”。 際華集團方面人士告訴記者, 該補助針對的是集團旗下兩、三家個別企業, 原因則是“歷史包袱”。 “我們最早的一家企業主體已經有上百年歷史了, 其背後的離退休人員遠遠超過在職員工, 所以歷史包袱特別重,

這個成本負擔下來造成經營結果不太好……所以才會有僵屍企業的補助。 ”上述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 國資委今年出臺了系列針對“僵屍企業”的處置政策。 政策是“一企一策”, 不能一概而論。

壞賬成扣非淨利潤虧損誘因

作為軍需行業企業, 際華集團曾公告表示, 其客戶依賴來自軍隊和武警訂單的問題, 受目標市場容量、佔有率及採購方式的制約, 增長空間受限。 隨著軍品採購向全面市場化競標轉變, 市場競爭激烈, 利潤空間受到擠壓。

2014年開始, 際華集團營業效益逐步下降, 2015、2016年扣非淨利潤皆為負數, 今年前三季度扣非淨利潤僅略超100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 今年前三季度, 際華集團經營活動產生現金淨流出超17億元,

從財報來看, 這或是受到高達29.8億元的應收賬款影響。

記者注意到, 際華集團近幾年來都受壞賬所困。 2016年, 際華集團營業利潤為-1.42億元, 比2015年減少0.57億元, 比2014年減少4.17億元。 際華集團在2016年年報中表示, 壞賬原因之一公司部分所屬子公司受煤炭、服裝等傳統行業環境影響, 應收賬款和其他應收款回款進度遲緩, 壞賬準備同比增加, 當年計提劃壞賬損失2.51億元。

2017年上半年, 際華集團壞賬準備已達1.52億元, 若在今年計提損失, 扣非淨利或又難為正。 而在主業盈利能力不能得到提升的情況下, 每年過百億的營業收入, 只要小部分應收賬款成為壞賬, 就會對業績產生影響。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