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瀋陽公安派出所警務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果

自今年7月31日瀋陽市公安局全面啟動公安派出所警務機制改革工作以來, 全市公安派出所工作作風得到明顯改變, 工作效率得到明顯提高, 隊伍的戰鬥力得到明顯提升, 全市社會治安秩序得到明顯改觀。 今年8至11月份, 全市刑事案件發案率同比下降7.4%, 其中, 入室盜竊、入室搶劫、盜竊機動車等三類可防性案件發案同比下降9.3% , 全市人民群眾的安全感、獲得感和幸福感得到了顯著增強。

全新模式運行以來, 正式確立了以派出所勤務指揮室為引領, 社區民警專職化、治安民警專業化為依託的“一室引領兩隊”的工作模式。

“人往基層走、勁往基層使、錢往基層花、幹部從基層出”的理念已經在全域上下牢固樹立, 特別是在重大安保工作中, 派出所警務改革工作經受住了實戰考驗, 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有力推動了基層基礎建設提檔升級, 全市公安派出所在以下九個方面發生了顯著變化:

——打造了派出所警務新機制。

規範了派出所十項主要職責, 解決了派出所工作“幹什麼”的問題。 為派出所減壓減負, 將刑事犯罪打擊處理職能、各類繁雜勤務從派出所剝離出來, 解決了派出所工作 “任務重”的問題。 規範派出所業務管理, 理順管理體制, 解決了派出所工作“怎麼幹”的問題。

——建立了派出所考核新體系。

困擾派出所建設多年的多頭考核、重複考核、考核標準不統一等難題得到了初步解決,

公安派出所基礎工作考評統一由市、區兩級社區警務部門負總責, 對派出所勤務指揮、社區警務、治安管理等7個方面進行科學規範考核, 受到了一線基層民警的廣泛歡迎。

——形成了派出所思維新方式。

改革後, 社區民警不再承擔刑事犯罪打擊處理職能和各類繁雜勤務, 社區警務、治安管理工作也隨之轉變為派出所的中心和主業, 派出所民警可以扎扎實實、心無旁騖地主動開展基層基礎工作。

——實現了派出所打防新格局。

改革後, 派出所的工作重心發生了徹底改變, 以“發案少, 秩序好, 社會穩定, 群眾滿意”為工作目標, 集中力量投入到實有人口管理、基礎資訊採集、社區安全防範等基礎工作。 初步形成了派出所“主防”, 責任區刑偵中隊“主打”的新型基層防控體系建設新格局, 實現了“打防並舉, 兩輪齊轉”, 湧現出了明廉派出所“引入社會化管理力量打造平安社區”等一批先進典型派出所。 12月5日, 皇姑分局黃河派出所珠東社區民警王明輝在長江街106號經典生活社區開展人口資訊登記過程中,

發現瀋陽某資訊諮詢服務公司員工張某某為網上逃犯(涉嫌開設賭場案)。 民警立即將此情況上報所領導及責任區刑偵中隊, 及時將其抓獲。

——推進了派出所工作新模式。

改革後, 通過派出所勤務指揮室的資訊收集、資訊匯總、圖文流轉和綜合研判、指令下發等功能, 大幅度提升了警務效能, 形成了市局、分局、派出所三級上下貫通、閉合銜接的警務指揮流。 派出所民警的工作、思維方式也從“所長派工式”、“備勤值班式”變為“資訊引領式”和“主動防範式”, 為夯實公安基層基礎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夯實了派出所基礎新根基。

專職化的社區民警隊伍建立後, 社區民警不再參加派出所值班、不再參與執法辦案和其它勤務, 通過“深耕細作”社區這塊“責任田”, 基礎工作“根須”更粗、更深、更實、更廣, 真正成為了社區警務工作“小發動機”, 而且馬力增大, 功率加強, 效率提升, 做到了“走百家門, 識百家人, 知百家事”。 11月27日,沈河分局東陵派出所副所長吳剛帶領社區民警在水晶城社區採集人口資訊過程中,發現13樓一住戶房門虛掩且有數台電腦,其他居民也向民警反映該住戶形跡可疑。針對這一情況,派出所立即組織警力進行突擊檢查,一舉將涉嫌特大網路賭博犯罪的方某某等8人抓獲。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審理中。

——取得了派出所執法新成效。

改革前,派出所每個值班班次裡要由刑偵、治安、社區等多個警種民警組成,有各種案件需要處理,做不到專業辦理案件。改革後,派出所每個班次民警均由專業的治安民警組成,辦理治安案件的人員數量、專業程度、協助配合程度、辦案責任心都大大加強,提升了110接處警及治安案件處理的品質和效率,治安案件的辦結率也明顯提升。

——開拓了派出所服務新手段。

通過抓實“互聯網+社區警務”這一全新便民手段,全市100個城市公安派出所全面建設了“微警務”工程,精心打造了老百姓“指尖上的派出所”,實現了服務群眾工作從“面對面”向“鍵對鍵”轉變。轄區百姓通過派出所微信公眾平臺,能夠與派出所民警即時溝通,辦理各項公安業務、諮詢各類問題、提供各種線索資訊、提出工作意見建議。大東分局大東門派出所為7名社區民警建立了手機“掌上警務室”,每名民警都組建了百人以上的資訊員微信群。

——提升了派出所群眾滿意率。

改革後,社區民警全身心地投入社區各項工作中,能夠紮根社區提升群眾見警率和滿意度,使社區警務戰略得到深入貫徹實施,徹底解決了社區民警下不去的客觀問題。群眾紛紛感歎:現在隱患有人消了,矛盾有人調了,事情有人辦了,心裡感覺更踏實了;以前只在大門口告示欄上見過社區民警照片,很少見過真人,現在每天都能見到社區民警,民警是“咱的貼心人和好管家”。

11月27日,沈河分局東陵派出所副所長吳剛帶領社區民警在水晶城社區採集人口資訊過程中,發現13樓一住戶房門虛掩且有數台電腦,其他居民也向民警反映該住戶形跡可疑。針對這一情況,派出所立即組織警力進行突擊檢查,一舉將涉嫌特大網路賭博犯罪的方某某等8人抓獲。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審理中。

——取得了派出所執法新成效。

改革前,派出所每個值班班次裡要由刑偵、治安、社區等多個警種民警組成,有各種案件需要處理,做不到專業辦理案件。改革後,派出所每個班次民警均由專業的治安民警組成,辦理治安案件的人員數量、專業程度、協助配合程度、辦案責任心都大大加強,提升了110接處警及治安案件處理的品質和效率,治安案件的辦結率也明顯提升。

——開拓了派出所服務新手段。

通過抓實“互聯網+社區警務”這一全新便民手段,全市100個城市公安派出所全面建設了“微警務”工程,精心打造了老百姓“指尖上的派出所”,實現了服務群眾工作從“面對面”向“鍵對鍵”轉變。轄區百姓通過派出所微信公眾平臺,能夠與派出所民警即時溝通,辦理各項公安業務、諮詢各類問題、提供各種線索資訊、提出工作意見建議。大東分局大東門派出所為7名社區民警建立了手機“掌上警務室”,每名民警都組建了百人以上的資訊員微信群。

——提升了派出所群眾滿意率。

改革後,社區民警全身心地投入社區各項工作中,能夠紮根社區提升群眾見警率和滿意度,使社區警務戰略得到深入貫徹實施,徹底解決了社區民警下不去的客觀問題。群眾紛紛感歎:現在隱患有人消了,矛盾有人調了,事情有人辦了,心裡感覺更踏實了;以前只在大門口告示欄上見過社區民警照片,很少見過真人,現在每天都能見到社區民警,民警是“咱的貼心人和好管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