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好人365」“熱心老人”郝積勤 發揮餘熱 真情奉獻社區十餘載

點擊上方“文明濟南” 可以訂閱哦!

如果不說已經71歲, 怎麼也看不出來郝積勤已經進入古稀之年, 除了頭髮花白, 他說話中氣十足, 走路有勁穩健, 問起他是如何保持好身體的, “多和孩子們相處, 多幫助周圍的人, 保持一個好心情, 身體自然就好。 ”郝積勤說。 2000年從教學崗位退休後, 郝積勤就在寧夏銀川西夏區甯朔南路社區裡發揮餘熱, 一面當孩子們的課外輔導老師, 一面在社區書畫院教大家練習書法修身養性, 一做就是17年。

郝積勤老人經常參加社區志願服務。

義務幫社區辦壁報

12月1日早上9點, 記者見到郝積勤時, 他已經義務巡邏完, 在社區門口辦起壁報, “實幹鋪平幸福路, 人民享受好生活……”他邊寫邊向記者介紹, 為了慶祝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社區組織居民作詩寫詞, 並選出優勝者, 將作品謄抄到壁報上, 讓大家閱讀。

郝積勤老人為社區辦壁報。

對於這塊黑板, 郝積勤太熟悉了, 從2000起從教學崗位內退後, 他每隔10天都會出一期黑板報。

“有一次, 我到社區辦公室找報紙看, 發現社區裡電腦、印表機等配備還不完善, 很多通知、標語都需要手寫, 當時工作人員又少, 每個人都身兼數職忙得不可開交, 而我又有這方面的特長,

就主動提出來幫忙辦壁報、抄專欄、寫標語。 ”郝積勤說, 這一寫, 就寫了17年, 從未間斷。

從素材選取到壁報設計, 一系列工作, 都由他一個人完成, 開始, 他以時下流行要素為創作重點, 不斷更新壁報素材, 宣傳黨的方針政策、社區當前重點工作和社區好人好事等。 後來, 他把銀川近幾年來獲得國內外榮譽獎項的新聞全都收集起來, 寫了《誇銀川》《寧夏旅遊詩組》等近百首作品, 他將作品抄在壁報中, 宣傳著銀川的美。

“郝老師出的黑板報, 寫的標語, 字體規範、優美, 設計的版面圖文並茂, 內容豐富, 很受居民們的歡迎。 ”社區工作人員對郝積勤的壁報嘖嘖稱讚, “尤其是一些養生資訊, 很多居民還會拿筆抄下來, 每每見到有居民駐足,

站在遠處的郝老師便一臉欣慰。 ”

注重教育 關注青少年成長

郝積勤從事教育工作數十年, 多年的責任和習慣, 讓他對青少年的成長特別關注。

有一次, 他瞭解到社區的許多中小學生在雙休日為學藝術特長, 要由家長送到離家很遠的地方, 十分費時, 他征得家人的同意後, 在自己家辦起了書法輔導班。 當時老伴沒有工作, 自己一個月只有200多元工資, 家庭並不富裕, 其他書法班學習一次20元, 可他決定, 學生每次學習只收5元的筆墨和水電錢, 由於收費低, 教得好, 輔導班由最初四五個學生增加到四五十人。 “一邊教孩子們學寫書法, 一邊還會教他們一些簡單的做人道理, 讓他們從心出發練書法、學國粹。 ”郝積勤說。

郝積勤練習書法“不忘初心”。

因為社區的打工子女較多, 小學生每天下午4點半放學後, 沒有人輔導作業, 社區為解決這一問題, 開辦了四點半課堂, 聽到消息後, 郝積勤主動當起老師, 每週二到社區為孩子輔導作業。

其實, 在孩子們眼中, 郝積勤除了是老師, 也像自己的親爺爺,他經常給孩子們的父母打電話,瞭解情況,他將孩子們每次參加活動的資料、答寫的試卷、撰寫的活動心得以及學習成績單都整理歸檔,方便針對性輔導。

在郝積勤的輔導下,孩子們不但成績有所提高,責任心也變強了,變得更懂事了。

“其實不光是我幫助了他們,他們也幫助了我,給了我很多快樂。雖然我年紀大了,但是我還能夠教育下一代,覺得自己還是很有用的。”郝積勤說。

用心活躍居民文化生活

2015年,郝積勤參加書法比賽,不少居民都到場為他加油打氣。在現場,大家們都被書法的魅力所吸引,回來後,紛紛表示想跟郝積勤學習。隨後,社區成立了書法班,由郝積勤每週五進行義務輔導。

郝積勤給社區居民上書法課。

“我們幾個年齡大了,學得慢,他都不厭其煩地細心指導。”61歲的王玉芬告訴記者,一撇一捺、一橫一豎、橫豎彎鉤,郝積勤從最基礎的開始教,握筆、坐姿、研墨,一樣都不落。

他還向每位學員贈送了字帖、墨台、毛筆,並把國學、對聯、燈謎等知識融入到課堂中,讓學員們學的更有興趣。

每年過年,他都協助社區開展“迎春送福”活動,書寫春聯送到低保戶、殘疾人家中,還花錢把自己的作品裝裱好,送給書法愛好者及轄區單位。

“自己也沒有什麼能耐,但是只要還有精力,大家願意學,我就願意教,大家需要幫忙,我就去。”郝積勤說。

(寧夏文明辦供稿 責任編輯 王 越)

快評

退休多年,郝積勤依然保持著工作時的那股韌勁兒和年輕人都沒有的熱情,執著的人生信念,讓這位古稀老人更顯矍鑠。

“一個人活在世上,一要對得起自己,二要對得起社會,能為社會做一點有益的事情,才能體現人生的價值,能為他人帶來幫助,是我最大的快樂。”郝積勤的心裡話綻放著正能量的光芒,感動著你我,溫暖著人心。

其實在銀川,道德模範及身邊好人層出不窮,點滴細節之間,有一種力量在生長,這力量,來自於這座城市逐漸深刻的文明氣質,城市也因文明而幸福。

以上圖文來自中國文明網

文明濟南

wenmingjn

長按識別左側二維碼,關注我們

也像自己的親爺爺,他經常給孩子們的父母打電話,瞭解情況,他將孩子們每次參加活動的資料、答寫的試卷、撰寫的活動心得以及學習成績單都整理歸檔,方便針對性輔導。

在郝積勤的輔導下,孩子們不但成績有所提高,責任心也變強了,變得更懂事了。

“其實不光是我幫助了他們,他們也幫助了我,給了我很多快樂。雖然我年紀大了,但是我還能夠教育下一代,覺得自己還是很有用的。”郝積勤說。

用心活躍居民文化生活

2015年,郝積勤參加書法比賽,不少居民都到場為他加油打氣。在現場,大家們都被書法的魅力所吸引,回來後,紛紛表示想跟郝積勤學習。隨後,社區成立了書法班,由郝積勤每週五進行義務輔導。

郝積勤給社區居民上書法課。

“我們幾個年齡大了,學得慢,他都不厭其煩地細心指導。”61歲的王玉芬告訴記者,一撇一捺、一橫一豎、橫豎彎鉤,郝積勤從最基礎的開始教,握筆、坐姿、研墨,一樣都不落。

他還向每位學員贈送了字帖、墨台、毛筆,並把國學、對聯、燈謎等知識融入到課堂中,讓學員們學的更有興趣。

每年過年,他都協助社區開展“迎春送福”活動,書寫春聯送到低保戶、殘疾人家中,還花錢把自己的作品裝裱好,送給書法愛好者及轄區單位。

“自己也沒有什麼能耐,但是只要還有精力,大家願意學,我就願意教,大家需要幫忙,我就去。”郝積勤說。

(寧夏文明辦供稿 責任編輯 王 越)

快評

退休多年,郝積勤依然保持著工作時的那股韌勁兒和年輕人都沒有的熱情,執著的人生信念,讓這位古稀老人更顯矍鑠。

“一個人活在世上,一要對得起自己,二要對得起社會,能為社會做一點有益的事情,才能體現人生的價值,能為他人帶來幫助,是我最大的快樂。”郝積勤的心裡話綻放著正能量的光芒,感動著你我,溫暖著人心。

其實在銀川,道德模範及身邊好人層出不窮,點滴細節之間,有一種力量在生長,這力量,來自於這座城市逐漸深刻的文明氣質,城市也因文明而幸福。

以上圖文來自中國文明網

文明濟南

wenmingjn

長按識別左側二維碼,關注我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