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年前新業務要上線,說好的詩和遠方在哪兒?

美好的事物使人憧憬,

就好像那詩和遠方的田野。

而小明心裡也正在默默地

盤算著該如何度過一個月後的假期...

回想我5年的程式猿生活,

每天和機器打交道, 日復一日, 難免枯燥。 還記得去年國慶日, 伺服器設備出現故障, 業務宕機, 結果假期提前結束。 前年新業務上線, 預估3天時間, 結果整整用了1個多星期, 佔用假期一半時間。 然後, 據說年前又有新業務要上線, 不好的預感湧上心間, 說好的詩和遠方在哪兒啊……

公司不少硬體設備已經進入“淘汰期”, 領導要求儘快出一套新的規劃方案。 “要結合實際, 著眼于未來, 穩定壓倒一切”, 當然還有最重要的是“預算緊張”。 想想這些, 小明心裡苦啊。

不過, 辦法總比困難多!小明突然想到上次參加D公司會議, 他們有不少案例可以借鑒, 抓起電話, 打給小D說明情況後, 小D同學娓娓道來......

虛擬化平臺的兩種實現方式

傳統應用系統與底層硬體之間存在“豎井式”結構。 而虛擬化技術打破傳統, 將分散的硬體改為虛擬化的共用資源池, 實現了資源的彈性計算。 原有多台老舊伺服器可以整合到幾台高性能伺服器上。 通過虛擬化計算、存儲、網路等IT資源, 提高資源利用率、實現IT資源動態按需分配、提供業務的高可用和連續性。

小明對此表示肯定:“這個毋庸置疑, VMware虛擬化我們也在使用, 我們本期還是會考慮的”。

綜合平臺架構的性能, 安全, 可擴展性等。 虛擬化平臺有兩種實現方式, 傳統共用存儲方案和超融和Server-SAN方案。

1、共用存儲方案

多台伺服器組成計算資源池, 至少兩台存儲組成集群, 架構成熟穩定。

2、Server-SAN方案

最新的超融和技術趨勢, 是指在同一套單元設備(x86伺服器)中不僅僅具備計算、網路、存儲和伺服器虛擬化等資源和技術, 而且還包括緩存加速、重復資料刪除、線上資料壓縮、備份軟體、快照技術等元素, 而多節點可以通過網路聚合起來, 實現模組化的無縫橫向擴展(scale-out), 形成統一的資源池。

其實兩種方案各有優勢。 小D連連說到, 當然考慮預算情況, Server-SAN前期投入較少, 後期性能和容量都可以線形擴展。 作為虛擬化平臺的領導者VMware , 就有VMware vSAN超融和解決方案, 可以與現有vCenter實現統一管理。

一體機方案才是“詩和遠方”

vSAN可在所有伺服器節點之間提供一個資料存儲, 資料可以與供虛擬機器及其VMDK磁片檔使用。 可以在同一個vSAN資料存儲實施多種策略(冗餘、性能)。 同時vSAN提供資料服務:快照、連結克隆、複製、VMware HA、DRS、VDP等。

vSAN集群配置中支援兩種Server-SAN結構。它們可以為各種正常的應用工作負載提供支援。

1、混合架構解決方案

SSD充當分散式讀寫緩存,並不用於永久保存資料。每個磁片組只支援一個SDD:70%的SSD容量用於緩存讀取,其餘30%用於寫入。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節點之間鏡像緩存寫入來對該緩存寫入進行保護。也可以使用多節點鏡像來防止發生磁片故障和節點故障。

2、全快閃記憶體架構解決方案

全快閃記憶體架構的存儲容量也用固態硬碟實現,性能往往不存在瓶頸,緩存層SSD 100%用於寫入。借助于全快閃記憶體架構,支援更關鍵,更核心的應用。

當然資料安全還是要從整體架構上考慮,比如資料容災。vSAN能夠在位於不同地理位置上的兩個網站間創建延伸集群並同步複製資料(RPO=0),一個網站發生故障時系統會自動切換到另外一個網站,從而實現網站層面的保護,幾乎能夠實現零停機,延伸集群架構圖如下所示。

vSAN的延伸集群需要Witness節點,這個節點只存放中繼資料,不存儲業務資料,它的作用是和兩個網站建立心跳機制。

在延伸集群上,vSAN支持跨網站的實現vMotion,靈活的遷移虛擬機器,同時支持HA高可用,進而實現災難規避和恢復。

此外,vSAN延伸集群還可以結合VMware Replication和SRM實現兩地三中心的高級容災。

說到這裡,小明有些心動,前期投入少,後期靈活擴展,架構成熟穩定,資料安全有保證。不過這個誰能來實施。如果以後出現問題,軟體和硬體“踢皮球”怎麼辦。

小D說,這個當然不用擔心,我們提供vSAN Ready Node一體機整體解決方案。作為一個集團下的兩個公司,硬體和軟體我們結合最好,出廠就預裝相應的作業系統,最大限度避免硬體相容性問題。同時,專業技術工程師服務,上門安裝,同時開箱即用,保證業務系統快速上線。一攬子解決後續軟體/硬體問題。

我們還提供Dell OpenManage管理工具,可以與VMware vCenter集成,可以通過vCenter直接查看OpenManage,即時關注主機等硬體資源運行狀況,最大限度保證平臺穩定。

明白了,一體機方案才是“詩和遠方”!

夢想總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想到這裡,小明對假期又充滿信心。

vSAN集群配置中支援兩種Server-SAN結構。它們可以為各種正常的應用工作負載提供支援。

1、混合架構解決方案

SSD充當分散式讀寫緩存,並不用於永久保存資料。每個磁片組只支援一個SDD:70%的SSD容量用於緩存讀取,其餘30%用於寫入。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節點之間鏡像緩存寫入來對該緩存寫入進行保護。也可以使用多節點鏡像來防止發生磁片故障和節點故障。

2、全快閃記憶體架構解決方案

全快閃記憶體架構的存儲容量也用固態硬碟實現,性能往往不存在瓶頸,緩存層SSD 100%用於寫入。借助于全快閃記憶體架構,支援更關鍵,更核心的應用。

當然資料安全還是要從整體架構上考慮,比如資料容災。vSAN能夠在位於不同地理位置上的兩個網站間創建延伸集群並同步複製資料(RPO=0),一個網站發生故障時系統會自動切換到另外一個網站,從而實現網站層面的保護,幾乎能夠實現零停機,延伸集群架構圖如下所示。

vSAN的延伸集群需要Witness節點,這個節點只存放中繼資料,不存儲業務資料,它的作用是和兩個網站建立心跳機制。

在延伸集群上,vSAN支持跨網站的實現vMotion,靈活的遷移虛擬機器,同時支持HA高可用,進而實現災難規避和恢復。

此外,vSAN延伸集群還可以結合VMware Replication和SRM實現兩地三中心的高級容災。

說到這裡,小明有些心動,前期投入少,後期靈活擴展,架構成熟穩定,資料安全有保證。不過這個誰能來實施。如果以後出現問題,軟體和硬體“踢皮球”怎麼辦。

小D說,這個當然不用擔心,我們提供vSAN Ready Node一體機整體解決方案。作為一個集團下的兩個公司,硬體和軟體我們結合最好,出廠就預裝相應的作業系統,最大限度避免硬體相容性問題。同時,專業技術工程師服務,上門安裝,同時開箱即用,保證業務系統快速上線。一攬子解決後續軟體/硬體問題。

我們還提供Dell OpenManage管理工具,可以與VMware vCenter集成,可以通過vCenter直接查看OpenManage,即時關注主機等硬體資源運行狀況,最大限度保證平臺穩定。

明白了,一體機方案才是“詩和遠方”!

夢想總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想到這裡,小明對假期又充滿信心。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