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那一片古色古香—上海蘇州無錫6日遊

作者:Una芸(旅行家)

曾經多次往返上海, 都是匆匆來, 匆匆去剩下的印象僅在於高樓聳立、霓虹璀璨的繁華這一次, 貓兒特意留出時間陪我走進這片地帶的腹地感受不一樣的味道

上海 - 繁華外灘

外灘可謂是上海的一道標誌性風景, 曾經的十裡洋場周圍還有位於黃浦江對岸浦東的東方明珠、金茂大廈、上海中心、上海環球金融中心、正大廣場等地標景觀, 是去上海觀光遊客的必到之地正因為其風華絕代的地位, 所以每年節假日, 無數國內外遊客蜂擁而至, 水泄不通能夠這樣安安靜靜的觀賞實屬難得

現在外灘大樓大都經過改建, 但基本風格不變除了各大銀行爭相展示外, 也可以尋得餐廳、酒吧之類喝上一杯小酒, 靜靜地品味這片繁華

沿著外灘走, 還能看到外白渡橋就是當年“情深深雨濛濛”跳橋那個畫面

上海 - 南京路

上海的南京路離外灘非常近, 步行可到這是上海開埠後最早建立的一條商業街狹義的南京路即1945年以前的南京路則專指今天的南京東路150年前, 由麟瑞洋行大班霍克等人發起, 在南京東路麗華百貨公司附近建起了上海第一個跑馬場, 同時搞了一條通往外灘的小路, 因為國人經常看到外國人在這路上騎馬, 故稱此路為馬路它的正式名字為花園弄(PARKLANE), 上海人便根據其發音習慣稱其為派克弄其中最有名的飯店坐落於此街,

當年蔣介石與宋美齡在長江飯店完婚而南京西路則是現代化的繁華商廈, 總是人山人海

南京路上白天夜晚各有風格白天可以走街串巷, 去尋找本地百姓們日常生活的弄堂文化兩種風格迥異的文化交相呼應, 這就是上海特色

走累了, 可以找到“老興隆”餐廳, 品嘗地道的本邦菜這是一家老上海風格的本幫餐館, 桌上的杯子和燈具都是濃濃的懷舊風

“老興隆”家的本邦菜非常地道, 連我平時不怎麼吃甜菜的人, 都吃了很多只是, 上海菜, 你懂的, 不宜吃太多, 會膩

上海 - 田子坊

“田子坊”其名其實是畫家黃永玉幾年前給這舊弄堂起的雅號據史載, “田子方”是中國古代的畫家, 取其諧音,

用意自不言而喻使得曾經的街道小廠, 巷子廢棄的倉庫, 石庫門里弄的平常人家, 抹上了“蘇荷”(SOHO)的色彩、多了藝術氣息薰染田子坊是里弄民居味道, 弄堂裡除了創意店鋪和畫廊、攝影展, 最多的就是各種各樣的咖啡館在閒散的下午, 就著弄堂裡的習習涼風, 明媚的陽光鋪在地上, 空中滿是慵懶的咖啡香味, 真個是大有“偷得浮生半日閑”的意境

走出田子坊, 在對面找了一家餐廳慢慢的一邊品味美食, 一邊享受窗外那一片弄堂和潮氣蓬勃的藝術氣息

上海 - 新天地

用過晚餐, happy evening time來到新天地它以上海近代建築的標誌石庫門建築舊區為基礎, 首次改變了石庫門原有的居住功能, 創新地賦予其商業經營功能, 把這片反映了上海歷史和文化的老房子改造成餐飲、購物、演藝等功能的時尚、休閒文化娛樂中心漫步新天地,

仿佛時光倒流, 有如置身於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上海, 但一步跨進每個建築內部, 則非常現代和時尚, 親身體會新天地獨特的理念, 這有機的組合與錯落有致地巧妙安排形成了一首上海昨天、明天、今天的交響樂

尋得一處酒吧, 品酌一杯小酒伴隨著歡快的音樂和放縱的人群喧鬧聲偷得浮生半日閑

上海 - 梅賽德斯-賓士文化中心

睡到日上三竿, 貓兒領我來到梅賽德斯-賓士文化中心共進午餐這裡位於上海市世博園區, 與中國館遙相呼應是一個集綜合演藝、藝術展示、時尚娛樂于一體的文化集聚區

用餐時, 還可以觀賞黃浦江的美景

上海 - 宋慶齡故居

用過午餐, 我們搖到淮海路上的宋慶齡故居宋慶齡長期居住和從事國務活動的地方這是一幢紅瓦白牆的小洋房, 原是一個希臘船主的私人別墅從1949年到1963年, 宋慶齡在這裡工作、生活達14年之久1963年開始, 宋慶齡就搬到北京, 上海的這邊故居只有每年過年過節才會回來居住

故居占地面積4300多平方米, 分為前花園, 主樓和後花園樓前有寬廣的草坪, 樓後是花木茂盛的花園周圍有常青的香樟樹掩映, 環境優美清淨

樓下車庫裡還停放著史達林贈送的一輛“吉姆”牌轎車

居所旁邊是小型博物館, 這裡留下了許多珍貴的歷史瞬間和大量文物

上海 — 多倫路名人街

下午我們飄來頗具上海民國特色的多倫路這是上海於1990年代開放後最早規劃的一條文化街, 曾經是中國近代文學的重要據點在上世紀的二三十年代,魯迅、瞿秋白、丁玲、茅盾、郭沫若、夏衍、葉聖陶等三十多位左翼文化人均聚居在這條長僅550米的小街上,其中巴金的《滅亡》,丁玲的《夢珂》,茅盾的第一篇小說《幻滅》葉聖陶主編的《小說月報》都是在這裡完成的噢,濃濃的文化氣息撲面而來

吸收了一天的文化精氣晚上,我們倒轉畫面,來到中西合璧的頗具個性化設計的1933老場坊這是在1933年,由工部局出資興建,著名英國設計師設計,中國當時的知名建築營造商建造的上海工部局藥廠在上海虹口區沙涇路正式建成

據史料記載,建造這個宰牲場光建築和設備就花費白銀三百三十多萬元,全部採用英國進口的混凝土結構,牆體厚約50公分,兩層牆壁中間採用中空形式,在缺乏先進技術的30年代,巧妙利用物理原理實現溫度控制,即時在炎熱的夏天依然可以保持較低的溫度,可見這棟建築當時工藝設計的前瞻性和先進性現在這裡面有格調的餐廳,個性設計師作品店,法拉利車友俱樂部,劇場等等

電影《小時代1》的Fashion Show 場地真人秀節目《奔跑吧,兄弟》第七期撕名牌場地

想到這是個曾經的屠宰場,晚上走在其中,竟有種陰森森的感覺

在上海虹橋坐動車去往蘇州無錫等周邊十分方便上海-無錫,動車只需1個小時貓兒因為工作關係,已經先去往無錫,說在那裡等我,然後我們再一路開車遊覽無錫、蘇州,回到上海我便乘上動車,歡快地去找貓兒當天晚上,我們便在無錫古色古香的酒吧街放空暢聊

這裡的建築風格仍然保留著江南水鄉的特色,加上明亮的霓虹隨手都能拍出一副重彩的油畫

第二天,貓兒帶我到惠山古鎮遊覽惠山古鎮歷史悠久,古跡眾多,文化底蘊豐厚,號稱無錫歷史文化的露天博物館被認為是無錫市現存的唯一具有申報世界文化遺產資格條件的項目我們去的時候並不是節假日,所以遊人很少,很清靜慢慢遊歷期間,發現這裡的建築保存非常原汁原味歷史的沉澱並沒有淡化其原有的色彩

這裡有家傳統小吃店,味道蠻不錯的說

我們一路向東行駛,穿過人群喧嘩的街道終於找到沿河的平江路是蘇州古城迄今為止保存最為完整的一個區域,堪稱古城縮影對照南宋《平江圖》及明末《蘇州府城內水道總圖》,平江路基本延續了唐宋以來的城坊格局

平江路是一條傍河的小路,北接拙政園,南眺雙塔

一位正坐船遊覽的外國老先生很開心地比起一個二

沿街不少老宅實已充作酒吧、會所只是外表並不張揚,悄悄掩隱在木制門板之下,乍看起來與普通民居並無二致,只有從格外精緻的雕花門廊上可以窺出些端倪

網路上搜索到一家比較出名的餐廳,叫“魚食飯稻",就在平江路上他家菜色挺有特色,而且樓上還能觀景

平江路有不少分岔路,往裡走可以找到“中國昆曲博物館”,張家巷全晉會館內館內有蘇州地區最精美的古戲臺,每星期有昆曲星期專場演出可惜我們去的時間不對,錯過了演出日子,好遺憾

久久流連於此,倘若能在此聽上一曲《牡丹亭》,應是何等愜意

蘇州園林,在漢族建築中獨樹一幟,有重大成就的古典園林建築起始于春秋時期吳國建都姑蘇時,到清末蘇州已有各色園林一百七十多處,現保存完整的有六十多處,對外開放的園林有十九處沒辦法一一走完,便選擇了與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蘇州留園並稱為中國四大古典名園,被譽為"中國園林之母"的拙政園因為它最大

難怪江南多才子,如此良辰美景,自然詩意靈感如潮水

請念出以下四個字

這塊書法台讓我想起星星那部“唐伯虎點秋香”中的“紅燒雞翅膀。。。

你在窗邊看別人,別人在橋上看你

假如我有這樣一座院子。。。哎,哪裡有假如。。。

蘇州 - 金雞湖

蘇州除了園林多,湖也蠻多的金雞湖邊散散步,清爽的微風帶來一絲愜意

晚上逛逛金雞湖,吹吹風也不錯

蘇州 - 寒山寺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 《楓橋夜泊》沖著這首詩,多年不見的同學毅然帶我前往寒山寺

這就是傳說中的楓橋

新年鐘聲:寒山寺素以鐘聲聞名天下每年除夕陽或元旦晚上,寒山寺都會舉行敲鐘儀式,鐘敲108下每一下代表一個煩惱,聽完鐘聲,來年煩惱便隨風而去據說當年唐代詩人張繼夜泊楓橋,在客船聽鐘聲,也是因為屢試不中,聽人指點也前來掃除煩惱

在江南古刹寒山寺的碑廊裡,有一塊石碑上面鐫著唐代大詩人張繼那首膾炙人口的《楓橋夜泊》詩

寺中“和合二仙”的傳說為寒山寺增光添彩寒山、拾得二仙深得本地人的愛戴兩人的問答名句在佛教界和民間廣為流傳,影響甚廣:“寒山問拾得世間有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如何處治乎?拾得曰:只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敬他,不要理他,過十年後,你且看他!”

大雄寶殿南側有一圓洞門,上有隸書磚雕門額“性空世界”透過門洞,可以看到著名的鐘樓,形成絕妙的對景 在“性空世界”磚額上方的簷脊立有一尊塑像,頭戴破僧帽,身披破衲衣,手執破蕉扇,嘴角歪斜,癡癡顛顛一望而知,是聖僧俠侶濟公因為不是正神,所以給了他一個符合他的位置

此行短小精幹,意在品味隱藏在繁華都市中的那一片古色古香意猶未盡,還待慢慢開發

曾經是中國近代文學的重要據點在上世紀的二三十年代,魯迅、瞿秋白、丁玲、茅盾、郭沫若、夏衍、葉聖陶等三十多位左翼文化人均聚居在這條長僅550米的小街上,其中巴金的《滅亡》,丁玲的《夢珂》,茅盾的第一篇小說《幻滅》葉聖陶主編的《小說月報》都是在這裡完成的噢,濃濃的文化氣息撲面而來

吸收了一天的文化精氣晚上,我們倒轉畫面,來到中西合璧的頗具個性化設計的1933老場坊這是在1933年,由工部局出資興建,著名英國設計師設計,中國當時的知名建築營造商建造的上海工部局藥廠在上海虹口區沙涇路正式建成

據史料記載,建造這個宰牲場光建築和設備就花費白銀三百三十多萬元,全部採用英國進口的混凝土結構,牆體厚約50公分,兩層牆壁中間採用中空形式,在缺乏先進技術的30年代,巧妙利用物理原理實現溫度控制,即時在炎熱的夏天依然可以保持較低的溫度,可見這棟建築當時工藝設計的前瞻性和先進性現在這裡面有格調的餐廳,個性設計師作品店,法拉利車友俱樂部,劇場等等

電影《小時代1》的Fashion Show 場地真人秀節目《奔跑吧,兄弟》第七期撕名牌場地

想到這是個曾經的屠宰場,晚上走在其中,竟有種陰森森的感覺

在上海虹橋坐動車去往蘇州無錫等周邊十分方便上海-無錫,動車只需1個小時貓兒因為工作關係,已經先去往無錫,說在那裡等我,然後我們再一路開車遊覽無錫、蘇州,回到上海我便乘上動車,歡快地去找貓兒當天晚上,我們便在無錫古色古香的酒吧街放空暢聊

這裡的建築風格仍然保留著江南水鄉的特色,加上明亮的霓虹隨手都能拍出一副重彩的油畫

第二天,貓兒帶我到惠山古鎮遊覽惠山古鎮歷史悠久,古跡眾多,文化底蘊豐厚,號稱無錫歷史文化的露天博物館被認為是無錫市現存的唯一具有申報世界文化遺產資格條件的項目我們去的時候並不是節假日,所以遊人很少,很清靜慢慢遊歷期間,發現這裡的建築保存非常原汁原味歷史的沉澱並沒有淡化其原有的色彩

這裡有家傳統小吃店,味道蠻不錯的說

我們一路向東行駛,穿過人群喧嘩的街道終於找到沿河的平江路是蘇州古城迄今為止保存最為完整的一個區域,堪稱古城縮影對照南宋《平江圖》及明末《蘇州府城內水道總圖》,平江路基本延續了唐宋以來的城坊格局

平江路是一條傍河的小路,北接拙政園,南眺雙塔

一位正坐船遊覽的外國老先生很開心地比起一個二

沿街不少老宅實已充作酒吧、會所只是外表並不張揚,悄悄掩隱在木制門板之下,乍看起來與普通民居並無二致,只有從格外精緻的雕花門廊上可以窺出些端倪

網路上搜索到一家比較出名的餐廳,叫“魚食飯稻",就在平江路上他家菜色挺有特色,而且樓上還能觀景

平江路有不少分岔路,往裡走可以找到“中國昆曲博物館”,張家巷全晉會館內館內有蘇州地區最精美的古戲臺,每星期有昆曲星期專場演出可惜我們去的時間不對,錯過了演出日子,好遺憾

久久流連於此,倘若能在此聽上一曲《牡丹亭》,應是何等愜意

蘇州園林,在漢族建築中獨樹一幟,有重大成就的古典園林建築起始于春秋時期吳國建都姑蘇時,到清末蘇州已有各色園林一百七十多處,現保存完整的有六十多處,對外開放的園林有十九處沒辦法一一走完,便選擇了與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蘇州留園並稱為中國四大古典名園,被譽為"中國園林之母"的拙政園因為它最大

難怪江南多才子,如此良辰美景,自然詩意靈感如潮水

請念出以下四個字

這塊書法台讓我想起星星那部“唐伯虎點秋香”中的“紅燒雞翅膀。。。

你在窗邊看別人,別人在橋上看你

假如我有這樣一座院子。。。哎,哪裡有假如。。。

蘇州 - 金雞湖

蘇州除了園林多,湖也蠻多的金雞湖邊散散步,清爽的微風帶來一絲愜意

晚上逛逛金雞湖,吹吹風也不錯

蘇州 - 寒山寺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 《楓橋夜泊》沖著這首詩,多年不見的同學毅然帶我前往寒山寺

這就是傳說中的楓橋

新年鐘聲:寒山寺素以鐘聲聞名天下每年除夕陽或元旦晚上,寒山寺都會舉行敲鐘儀式,鐘敲108下每一下代表一個煩惱,聽完鐘聲,來年煩惱便隨風而去據說當年唐代詩人張繼夜泊楓橋,在客船聽鐘聲,也是因為屢試不中,聽人指點也前來掃除煩惱

在江南古刹寒山寺的碑廊裡,有一塊石碑上面鐫著唐代大詩人張繼那首膾炙人口的《楓橋夜泊》詩

寺中“和合二仙”的傳說為寒山寺增光添彩寒山、拾得二仙深得本地人的愛戴兩人的問答名句在佛教界和民間廣為流傳,影響甚廣:“寒山問拾得世間有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如何處治乎?拾得曰:只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敬他,不要理他,過十年後,你且看他!”

大雄寶殿南側有一圓洞門,上有隸書磚雕門額“性空世界”透過門洞,可以看到著名的鐘樓,形成絕妙的對景 在“性空世界”磚額上方的簷脊立有一尊塑像,頭戴破僧帽,身披破衲衣,手執破蕉扇,嘴角歪斜,癡癡顛顛一望而知,是聖僧俠侶濟公因為不是正神,所以給了他一個符合他的位置

此行短小精幹,意在品味隱藏在繁華都市中的那一片古色古香意猶未盡,還待慢慢開發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