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腫瘤科主任告訴你哪些習慣易引發食管癌,怎樣預防,如何早發現!

本期嘉賓:第105醫院腫瘤四科主任蘆東徽

食管癌屬於我國四大高發特色腫瘤之一, 據統計我國每年新發病例約47.8萬, 位居高發腫瘤病例第三,

約占全球50%, 且5年生存率僅為20.9%。 為瞭解食道癌怎樣引起, 如何預防, 筆者採訪了第105醫院腫瘤四科主任蘆東徽, 就一些網友關注的問題進行了瞭解。

問:網上流傳食管癌的發病呈現一定的地域性, 這種說法有現實依據嗎?

蘆:我國食管癌發病率確實存在地域差異。 據統計高發省份為河北、河南、重慶、福建;其次為江蘇、甘肅、山西和安徽等, 且中國食管癌以鱗癌為主。 有近75%的患者, 發現時已發展為晚期或伴隨遠處轉移。

這與我們的進食習慣與食物的性狀都有關係。 如果進食過熱、偏硬、吞食過快、製作粗糙、辛辣刺激, 或者食物本身經過醃制、發生了黴變, 缺乏動物蛋白、缺乏維生素等都可能加劇食道負擔, 誘發食道癌。

問:食管癌的臨床表現有哪些?

蘆:食管癌的早期表現主要有:食管有內異物感、食物通過緩慢和停滯感、胸骨後疼痛、悶脹不適或咽下痛, 疼痛的性質可呈燒灼樣、針刺樣或牽拉摩擦樣疼痛。 初始階段症狀較輕微, 只是間斷出現, 每次持續時間可能很短,

用藥物治療可能緩解。 以後症狀逐漸加重, 反復發作, 持續時間延長。 咽部也會有乾燥與緊縮感, 劍突下或上腹部疼痛, 表現為持續性隱痛或燒灼樣刺痛, 多在咽下食物時出現, 食後減弱或消失, 與病變部位不一致。

中晚期食管癌表現, 首先是進行性吞咽困難, 這是進展期食管癌的主要症狀;其次是疼痛, 部分病人在吞咽食物時有咽下疼痛、胸骨後或肩胛間疼痛, 性質為隱痛、灼痛或刺痛, 每次飲食時加重;第三是聲音嘶啞。 部分病人還可能出現呃逆, 常常是食管癌本身、轉移性縱隔淋巴結侵犯(壓迫)膈神經並導致膈肌麻痹及其運動功能障礙的表現;嘔吐, 常在吞咽困難加重時出現, 初起每當哽噎時吐, 以後每逢進食即吐,

嚴重時不進食也吐, 嘔吐物多是下嚥不能通過之物, 主要為瀦留在食管狹窄部位上方的黏液和食物。

晚期病人的表現主要有食管進食梗阻, 流食及水都無法通過, 腫瘤過大還可壓迫或直接侵犯氣管和支氣管, 出現咳嗽、呼吸困難及胸膜炎樣胸痛, 壓迫喉返神經引起飲水嗆咳及聲音嘶啞等症狀, 晚期食管癌病人或出現明顯的惡液質狀態, 體重減輕, 全身消瘦。

問:應該如何有效預防食管癌?

蘆:有效預防食管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一是不要吃過燙的食物。 不吃熱燙和過於粗糙的食物;不要進食過快, 不狼吞虎嚥, 避免誤吞魚刺、骨頭等硬物;不吸煙, 少飲酒;不蹲著進食, 避免蹲著飲食導致腹腔內壓力增加, 食物通過賁門受阻, 增加食管輸送食團的壓力。 二是不要吃發黴, 少吃醃制的食物。 其中要特別注意, 食用油久存易被黃麴黴菌污染;蔬菜保管不好會長白黴菌, 這些都是誘發食管癌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是注重從食物中攝入足夠的核黃素。 核黃素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維生素B2,近年來國內外研究發現核黃素缺乏與食管癌的發生關係密切, 是食管癌促發的條件;常服用維生素C,可以減少胃內亞硝胺的形成。四是注意飲水的處理,比如用漂白粉處理過的飲水可使水中亞硝酸鹽含量減低。五是注意發現早期先兆。凡是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尤其是來自或生活在食管癌高發地區的人尤其是男性,平時有食用酸菜、飲酒等習慣者,近期出現吞咽困難、胸骨後疼痛或不適等一種或多種先兆者不可掉以輕心,應及時就醫,並進行食管脫落細胞學檢查、X線鋇餐檢查、食管與活組織檢查,以便能夠早期發現病情。只要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就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問:目前在臨床上,食管癌的治療主要有哪些方法?

蘆:目前主要採取的治療方式有外科治療、放射治療和化療。早期主要通過碘染色聯合內鏡下活檢方式診斷,可進行微創治療,進行食管鏡下食管粘膜切除術(EMR)或病變剝離切除術(ESD);此外還包括食管鏡下食管粘膜癌組織燒灼破壞技術:氬離子體凝固術(APC)、光動力治療(PDT)、射頻消融(RFA)內鏡鐳射治療等。

食管粘膜切除術(EMR)主要適應于病灶長度小於3cm,寬度小於1/2食管周徑;食管粘膜上皮內癌(m1癌),粘膜內癌(mm癌),未侵及粘膜下層,不伴有淋巴結轉移者;食管上皮重度不典型增生,Barrett's食管粘膜高度腺上皮不典型增生等患者。

食管粘膜下剝離切除術(ESD),指利用電刀對>2cm不規則病變進行粘膜下剝離切除術;其優點是可實現較大病變的整塊切除,並提供準確的病理診斷分期,已成為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變的首選治療方法。適應于食管上皮重度不典型增生,Barrett's食管粘膜高度腺上皮不典型增生;病變局限于上皮或粘膜固有層(M1、M2、M3、T1a),不伴有淋巴結轉移者;病變浸潤深度超過粘膜固有層(SM1、T1b)不伴有淋巴結轉移者。

這兩個治療方法主要有微創、療效好、恢復快、費用低、不影響患者生活品質等優點;但也存在不能清掃淋巴結,並可能發生出血、穿孔、食道狹窄等併發症。目前內鏡下切除已經T1a型早期食管癌的常規治療手段,相比手術切除,圍術期死亡風險低,5年生存率相當。然而,術前需要對局部淋巴結進行全面評估,同時需要和患者進行詳細溝通。

外科手術適應於早期食管癌,中期(Ⅱ)、中下段食管癌病變在5cm內,上段在3cm內,全身情況好者;中期(Ⅲ)、病變在5cm以上,無明顯遠處轉移,全身條件允許,可採用術前放化療與手術綜合療法;放射治療後復發,病變範圍尚不大,無遠處轉移,全身情況良好者。外科手術禁忌證主要有,臨床及X線造影示食管癌病變廣泛或累及鄰近器官如氣管、肺、縱隔等者;已有鎖骨上窩淋巴結等遠處轉移者;有嚴重心、肺或肝功能不全者;嚴重惡病質者。

問:在什麼情況下應該採取放療的措施?

蘆:通常情況下,頸段和上胸段放療療效優於手術治療,應以放療為主;中胸段食管癌放療與手術的療效無明顯差別,可根據具體情況選用放療、手術或綜合治療;對縮窄型、嚴重梗阻、有出血傾向者首選手術;下胸段食管癌手術的療效優於放療,應以手術治療為首選。

問:放療在食管癌治療中佔有什麼作用?

蘆:早期或病期能行手術治療,但因有內科疾病不能手術或不願手術通常採取放療;局部病期偏晚,但無淋巴結轉移者術前放射治療能提高手術切除率和降低術後淋巴結轉移率;對已失去手術機會的中晚期病人,可根據病人的情況行根治性或姑息性放射治療。

問:放療治療食管癌效果怎樣?

蘆:單純放射治療後總體5年生存率10%左右;同步放化療5年生存率30%左右;單純手術的5年生存率30%左右;Ⅰ期食管癌的生存率(無論放射治療或手術)可高達90%;放療失敗病例中,未控和復發者占84.9%,遠地轉移僅占4.5%。

蘆主任指出,目前食管癌外科的熱點主要集中在微創手術方面,而放射治療特別是同步放化療的開展也明顯的提高了中晚期食管癌及早期無法手術的食管癌患者的局控率和生存期,將來通過國內共同致力於食管癌治療的同道們共同努力,多學科合作的推動,有望使我國食管癌患者得到更加符合中國國情的最佳治療,並在取得良好治療效果的同時,也能獲得良好的生活品質。

是食管癌促發的條件;常服用維生素C,可以減少胃內亞硝胺的形成。四是注意飲水的處理,比如用漂白粉處理過的飲水可使水中亞硝酸鹽含量減低。五是注意發現早期先兆。凡是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尤其是來自或生活在食管癌高發地區的人尤其是男性,平時有食用酸菜、飲酒等習慣者,近期出現吞咽困難、胸骨後疼痛或不適等一種或多種先兆者不可掉以輕心,應及時就醫,並進行食管脫落細胞學檢查、X線鋇餐檢查、食管與活組織檢查,以便能夠早期發現病情。只要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就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問:目前在臨床上,食管癌的治療主要有哪些方法?

蘆:目前主要採取的治療方式有外科治療、放射治療和化療。早期主要通過碘染色聯合內鏡下活檢方式診斷,可進行微創治療,進行食管鏡下食管粘膜切除術(EMR)或病變剝離切除術(ESD);此外還包括食管鏡下食管粘膜癌組織燒灼破壞技術:氬離子體凝固術(APC)、光動力治療(PDT)、射頻消融(RFA)內鏡鐳射治療等。

食管粘膜切除術(EMR)主要適應于病灶長度小於3cm,寬度小於1/2食管周徑;食管粘膜上皮內癌(m1癌),粘膜內癌(mm癌),未侵及粘膜下層,不伴有淋巴結轉移者;食管上皮重度不典型增生,Barrett's食管粘膜高度腺上皮不典型增生等患者。

食管粘膜下剝離切除術(ESD),指利用電刀對>2cm不規則病變進行粘膜下剝離切除術;其優點是可實現較大病變的整塊切除,並提供準確的病理診斷分期,已成為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變的首選治療方法。適應于食管上皮重度不典型增生,Barrett's食管粘膜高度腺上皮不典型增生;病變局限于上皮或粘膜固有層(M1、M2、M3、T1a),不伴有淋巴結轉移者;病變浸潤深度超過粘膜固有層(SM1、T1b)不伴有淋巴結轉移者。

這兩個治療方法主要有微創、療效好、恢復快、費用低、不影響患者生活品質等優點;但也存在不能清掃淋巴結,並可能發生出血、穿孔、食道狹窄等併發症。目前內鏡下切除已經T1a型早期食管癌的常規治療手段,相比手術切除,圍術期死亡風險低,5年生存率相當。然而,術前需要對局部淋巴結進行全面評估,同時需要和患者進行詳細溝通。

外科手術適應於早期食管癌,中期(Ⅱ)、中下段食管癌病變在5cm內,上段在3cm內,全身情況好者;中期(Ⅲ)、病變在5cm以上,無明顯遠處轉移,全身條件允許,可採用術前放化療與手術綜合療法;放射治療後復發,病變範圍尚不大,無遠處轉移,全身情況良好者。外科手術禁忌證主要有,臨床及X線造影示食管癌病變廣泛或累及鄰近器官如氣管、肺、縱隔等者;已有鎖骨上窩淋巴結等遠處轉移者;有嚴重心、肺或肝功能不全者;嚴重惡病質者。

問:在什麼情況下應該採取放療的措施?

蘆:通常情況下,頸段和上胸段放療療效優於手術治療,應以放療為主;中胸段食管癌放療與手術的療效無明顯差別,可根據具體情況選用放療、手術或綜合治療;對縮窄型、嚴重梗阻、有出血傾向者首選手術;下胸段食管癌手術的療效優於放療,應以手術治療為首選。

問:放療在食管癌治療中佔有什麼作用?

蘆:早期或病期能行手術治療,但因有內科疾病不能手術或不願手術通常採取放療;局部病期偏晚,但無淋巴結轉移者術前放射治療能提高手術切除率和降低術後淋巴結轉移率;對已失去手術機會的中晚期病人,可根據病人的情況行根治性或姑息性放射治療。

問:放療治療食管癌效果怎樣?

蘆:單純放射治療後總體5年生存率10%左右;同步放化療5年生存率30%左右;單純手術的5年生存率30%左右;Ⅰ期食管癌的生存率(無論放射治療或手術)可高達90%;放療失敗病例中,未控和復發者占84.9%,遠地轉移僅占4.5%。

蘆主任指出,目前食管癌外科的熱點主要集中在微創手術方面,而放射治療特別是同步放化療的開展也明顯的提高了中晚期食管癌及早期無法手術的食管癌患者的局控率和生存期,將來通過國內共同致力於食管癌治療的同道們共同努力,多學科合作的推動,有望使我國食管癌患者得到更加符合中國國情的最佳治療,並在取得良好治療效果的同時,也能獲得良好的生活品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