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藏地密碼:燃燈節

燃燈節, 是為了紀念宗教改革家、藏傳佛教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大師圓寂成佛而舉行紀念活動的宗教節日, 其正式名稱是“甘丹五供節”, 藏語稱為“甘丹昂曲”。

“甘丹”藏語字面意思為佛教殊勝之地, 與宗喀巴大師創建甘丹寺並圓寂於該寺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昂”為藏曆10月25日的簡稱, 是宗喀巴大師圓寂成佛之日;

“曲”意為供養。 在藏傳佛教中, 燈供和火供具有與施捨同樣的功德, 有的寺廟和家庭, 還在佛像前供奉饃、糖、鮮果等五種供品, 因此俗稱五供節。

起源:

▲ 燃燈節曬佛-甘丹寺(攝影:李珩)

西元1420年的藏曆10月25日, 宗喀巴大師在拉薩甘丹寺圓寂一周年時, 他的弟子們在甘丹寺燃起酥油燈, 舉行了供養法會, 甘丹寺的諸位金剛阿闍黎和數百名僧眾, 各修多種密法, 廣行供養, 紀念離開人間一年了的上師宗喀巴。

▲ 攝影:李珩

傳說供養法會當天和次日, 天降瑞相, 空中不斷飄落各種顏色的寶花, 花色如珍珠, 晶瑩剔透, 花分六瓣, 花梗具全。 從此之後, 每年的這一天, 大師的弟子們都會點燃無數的酥油燈, 向三界法王宗喀巴虔誠祈禱, 賜于自己智慧。 痛失導師的人們也開始在每一年的藏曆10月25日供燈紀念。

▲ 酥油燈塔(攝影:艽野)

在康定, 人們將“燃燈節”稱之為“元根燈會”。 相傳, 坐落在城內的由後藏羅桑格勒等五僧所建的安覺寺竣工後, 選擇燃燈節這天舉行開光典禮。 當時所需千供(花、香、燈、水、食物等各滿千數的供品)的銅、銀質燈盞不夠, 於是便將本地盛產的元根(蕪菁)中心剜空,

插燈蕊, 倒融酥, 製成元根燈供佛, 解了燃眉之急。 從此, 康定區域的燃燈節就被稱為“元根燈會”, 成為沿襲至今的獨具康定特色的藏族傳統節日。

時間

▲ 攝影:燦燦

每年藏曆10月24至26日為燃燈節的主祭期, 燃燈日在10月25日舉行, 為期一天。

宗喀巴大師圓寂後,

由於當時交通不便, 資訊傳遞困難, 消息傳至各地的時間也不一樣, 於是“燃燈日”在各地舉辦的時間也就不同。 比如昌都和四川甘孜、阿壩一帶的燃燈節比拉薩晚了5天;內地的內蒙、甘肅等地因為不通曉藏曆, 一般把漢地農曆的10月25日定為“燃燈日”。

▲ 燃燈節-尼泊爾博達哈大佛(攝影:燦燦 )

尼泊爾、不丹等地的燃燈日與拉薩基本一致。

由於宗喀巴的兩大弟子絳欽卻傑1435年藏曆10月24日圓寂、絳央卻傑1449藏曆10月26日圓寂,甘丹寺第二任甘丹赤巴賈曹傑·達瑪仁欽又是1432年藏曆10月27日圓寂,所以有些地方如拉蔔楞寺的燃燈節,雖同樣從10月25日開始,但卻延續3天。

活動

燃燈日這一天沒有過多的歡慶,更多的是思念與緬懷。信眾在寺院內外的神壇上,家中的經堂裡,窗臺、樓頂燃起無數盞酥油燈,念經祈福,許願佛法長明不滅、宗喀巴大師的聖教不衰,讓象徵著智慧的光明,照破愚癡黑暗,令智慧與福德增長。

▲ 燃燈節-尼泊爾(作者:燦燦)

在佛教中,“燈”是光明,智慧的象徵。“燃燈節”這一天,人們會超出平常地大量供燈。所以在燃燈節前幾天,寺廟裡的喇嘛和信徒們就開始做酥油燈,一般都是幾十上百盞。到了燃燈節的晚上,家家戶戶的窗臺上都會放滿點燃的酥油燈。

▲ 攝影:李珩

燃燈日當天,寺廟內所有僧人一般從下午5時開始舉行法會、念誦大師的恩澤、潛心領悟大師的教誨,其後才開始點酥油燈,並舉行誦經、磕頭、燈供祈福儀式等祭祀活動,以此紀念藏傳佛教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大師。

▲ 宗喀巴大師祈禱文(藏)

▼ 宗喀巴大師祈禱文(漢)

無緣慈悲大海觀世音,無障智慧總主文殊師,

破除一切邪魔密藏主,雪域聖者之首宗喀巴,

羅桑紮巴我向您祈禱,加持心事如願得成就。

▲ 甘丹寺曬佛(攝影:李珩)

燃燈日當天,甘丹寺會舉行曬佛儀式。印度、尼泊爾等地的一些寺廟和信眾也會燃燈並開展一些紀念活動。

拉薩的燃燈節

燃燈節的拉薩是座不夜城。

▲ 燃燈節-八廓街(攝影:陳婷婷)

這一天,各家點燃的酥油燈將整夜通明。虔誠的藏族民眾會在家中圍桌吃“吐巴”(用糌粑面、茶葉末和少量鹽巴等煮成的藏式面疙瘩),吃過“吐巴”後,就加入街上浩浩蕩蕩的轉經隊伍中。

▲ 燃燈節-大昭寺廣場(攝影:胖哥 )

燃燈節當晚8點鐘,大昭寺門前,水泄不通。法號,法螺、金嗩呐聲響起,僧人們在道路兩側、佛塔周圍、殿堂屋頂、窗臺、室內佛堂、佛龕、供桌等以及凡能點燈的臺階上,數萬盞酥油燈全數點燃。

▲ 點燈(攝影:艽野)

特別是大昭寺寺頂圍牆上那一圈圈閃閃爍爍、連成一片的酥油燈光,遠遠眺望,猶如繁星落地,把夜空照得通亮。此時,信徒們齊聲唱起經文,悼念宗喀巴大師,場面肅穆、莊重。

▲ 燃燈節-瑪姬阿米(攝影:陳婷婷)

八廓街有來自西藏各地的信眾,他們摩肩接踵,扶老攜幼,手搖轉經筒,繞著大昭寺順時針轉經,口中傳出嗡嗡不絕的誦經聲。

▲ 燃燈節-八廓街(攝影:陳婷婷)

轉經的人潮如滾滾波濤,湧流向前。信徒手裡的經筒飛轉,誦經聲嗡嗡不絕。大昭寺周邊的煨桑爐,白煙蒸騰,直升夜空。

▲ 燃燈節-八廓街(攝影:胖哥)

無盡的燈火便象徵著大師無盡的智慧,遍照世間!所有人都對宗喀巴大師無限的崇敬,不僅是格魯派,寧瑪派、薩迦派、噶舉派乃至所有的藏人都會在這一天燃燈祈禱,表達對智慧聖者的敬仰與懷念!

▲ 點燈(攝影:燦燦)

先聖大德點燃智慧燈燭,照耀前行道路。我們除了點燃酥油燈,更重要的是點燃心燈,光明自我光明世界。

▼ 攝影師李珩連續4年跟蹤拍攝的一組燃燈節照片

溫馨提示

1、按照藏傳佛教教義,“燃燈日”當天,點燈是供往生者,因此供有仍在世的活佛、上師像的佛堂不能點燃酥油燈。

2、因為在藏族人觀念裡,單數的數字有吉祥之意,所以,酥油燈盞的數量都是單數。

文:紮西(整編)

圖:李珩、燦燦、胖哥、陳婷婷、艽野

審校:央央·羽蒙

▲ 燃燈節-尼泊爾博達哈大佛(攝影:燦燦 )

尼泊爾、不丹等地的燃燈日與拉薩基本一致。

由於宗喀巴的兩大弟子絳欽卻傑1435年藏曆10月24日圓寂、絳央卻傑1449藏曆10月26日圓寂,甘丹寺第二任甘丹赤巴賈曹傑·達瑪仁欽又是1432年藏曆10月27日圓寂,所以有些地方如拉蔔楞寺的燃燈節,雖同樣從10月25日開始,但卻延續3天。

活動

燃燈日這一天沒有過多的歡慶,更多的是思念與緬懷。信眾在寺院內外的神壇上,家中的經堂裡,窗臺、樓頂燃起無數盞酥油燈,念經祈福,許願佛法長明不滅、宗喀巴大師的聖教不衰,讓象徵著智慧的光明,照破愚癡黑暗,令智慧與福德增長。

▲ 燃燈節-尼泊爾(作者:燦燦)

在佛教中,“燈”是光明,智慧的象徵。“燃燈節”這一天,人們會超出平常地大量供燈。所以在燃燈節前幾天,寺廟裡的喇嘛和信徒們就開始做酥油燈,一般都是幾十上百盞。到了燃燈節的晚上,家家戶戶的窗臺上都會放滿點燃的酥油燈。

▲ 攝影:李珩

燃燈日當天,寺廟內所有僧人一般從下午5時開始舉行法會、念誦大師的恩澤、潛心領悟大師的教誨,其後才開始點酥油燈,並舉行誦經、磕頭、燈供祈福儀式等祭祀活動,以此紀念藏傳佛教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大師。

▲ 宗喀巴大師祈禱文(藏)

▼ 宗喀巴大師祈禱文(漢)

無緣慈悲大海觀世音,無障智慧總主文殊師,

破除一切邪魔密藏主,雪域聖者之首宗喀巴,

羅桑紮巴我向您祈禱,加持心事如願得成就。

▲ 甘丹寺曬佛(攝影:李珩)

燃燈日當天,甘丹寺會舉行曬佛儀式。印度、尼泊爾等地的一些寺廟和信眾也會燃燈並開展一些紀念活動。

拉薩的燃燈節

燃燈節的拉薩是座不夜城。

▲ 燃燈節-八廓街(攝影:陳婷婷)

這一天,各家點燃的酥油燈將整夜通明。虔誠的藏族民眾會在家中圍桌吃“吐巴”(用糌粑面、茶葉末和少量鹽巴等煮成的藏式面疙瘩),吃過“吐巴”後,就加入街上浩浩蕩蕩的轉經隊伍中。

▲ 燃燈節-大昭寺廣場(攝影:胖哥 )

燃燈節當晚8點鐘,大昭寺門前,水泄不通。法號,法螺、金嗩呐聲響起,僧人們在道路兩側、佛塔周圍、殿堂屋頂、窗臺、室內佛堂、佛龕、供桌等以及凡能點燈的臺階上,數萬盞酥油燈全數點燃。

▲ 點燈(攝影:艽野)

特別是大昭寺寺頂圍牆上那一圈圈閃閃爍爍、連成一片的酥油燈光,遠遠眺望,猶如繁星落地,把夜空照得通亮。此時,信徒們齊聲唱起經文,悼念宗喀巴大師,場面肅穆、莊重。

▲ 燃燈節-瑪姬阿米(攝影:陳婷婷)

八廓街有來自西藏各地的信眾,他們摩肩接踵,扶老攜幼,手搖轉經筒,繞著大昭寺順時針轉經,口中傳出嗡嗡不絕的誦經聲。

▲ 燃燈節-八廓街(攝影:陳婷婷)

轉經的人潮如滾滾波濤,湧流向前。信徒手裡的經筒飛轉,誦經聲嗡嗡不絕。大昭寺周邊的煨桑爐,白煙蒸騰,直升夜空。

▲ 燃燈節-八廓街(攝影:胖哥)

無盡的燈火便象徵著大師無盡的智慧,遍照世間!所有人都對宗喀巴大師無限的崇敬,不僅是格魯派,寧瑪派、薩迦派、噶舉派乃至所有的藏人都會在這一天燃燈祈禱,表達對智慧聖者的敬仰與懷念!

▲ 點燈(攝影:燦燦)

先聖大德點燃智慧燈燭,照耀前行道路。我們除了點燃酥油燈,更重要的是點燃心燈,光明自我光明世界。

▼ 攝影師李珩連續4年跟蹤拍攝的一組燃燈節照片

溫馨提示

1、按照藏傳佛教教義,“燃燈日”當天,點燈是供往生者,因此供有仍在世的活佛、上師像的佛堂不能點燃酥油燈。

2、因為在藏族人觀念裡,單數的數字有吉祥之意,所以,酥油燈盞的數量都是單數。

文:紮西(整編)

圖:李珩、燦燦、胖哥、陳婷婷、艽野

審校:央央·羽蒙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