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社論」紙面上的家庭醫生再多也沒用!

“張廣有·紙面上的家庭醫生再多也沒用, [530].醫師報,2017-12-21(2)”

國家衛生計生委的資料顯示, 截至11月底, 全國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已經覆蓋5億人, 全人群簽約率達到35%。 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裡能取得如此驚人的成績, 這離不開各級部門的鼎力支持和廣大醫務工作者的辛勤努力。

但是, 記者調研發現, 部分地區出現一些急功近利的做法:一些單位“攤派”簽約指標, 醫生護士齊動員, 人人進社區下農村搞簽約。 還有單位乾脆資料注水, 大筆一揮, 將幾百戶人口分配在一名醫生身上, 居民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被簽約”。

問題是, 在現有全科醫生20多萬名缺口的矛盾仍未解決、基層醫療機構服務能力仍然跟不上的現實情況下, 我們的家庭醫生簽約率資料卻屢屢“暴漲”, 形勢一片大好, 這樣“紙面上的家庭醫生”再多有何用?

家庭醫生模式簽約的主力軍是全科醫生。 因此, 落實家庭醫生簽約服務, 關鍵不是簽約了多少戶人口, 簽約率有多高, 而是我們培養或轉崗了多少合格的全科醫生。

此外, 簽約率並不代表家庭醫生的任務就完成了, 後續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才是重中之重。 問題是現有薄弱的基層醫療服務能力與實際的簽約服務需求難以匹配, 如果群眾簽約了家庭醫生, 發現無法滿足自己的醫療保健需求, 是否會產生上當受騙的感覺,

進一步激化醫患之間的矛盾?

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要想真正落地, 惠及廣大人民群眾, 我認為應該做到兩點:

一是按照實際需求, 以居民需求定家庭醫生數量, 加快培養匹配基層需求的家庭醫生隊伍;

二是落實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標準和激勵措施, 對家庭醫生進行規範化培訓, 提升服務能力, 並在財政、晉升等方面給予支持, 讓家庭醫生知道怎麼幹, 如何干出效果, 幹了有什麼回報。 讓群眾感受到切實的利益, 使醫生的價值得到體現, 家庭醫生服務才能真正發揮作用。

《醫師報》12月21日2版

掃碼查看往期報紙

往期回顧

▶ 譴責醫鬧千遍, 不如追責一次!興平市政府終於行動了!

▶ 中國醫師協會法律事務部致陝西省興平市市委:全國醫務人員在等待回應!

▶ 不輸液的村醫獲7.6萬!我就問問你們眼不眼紅!

▶ 妥協換不來和諧!山東惡性“醫鬧”續: 惠民縣公安局長被免職, 醫院30萬賠款被追回!

▶ 行醫半生, 臨終獻光明! 貴陽醫生遺願清單:把眼角膜給農村15歲以下的孩子

▶ 我不嘩眾取寵, 我叫醫師報,

這是我的新名片!

編輯、排版:《醫師報》 畢雪立

過往的君子幫點贊哈~~老闆說點贊滿 500 給小編加雞腿~~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