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家電企業是時候重選零售管道

到底是電商為主, 還是實體店為主?電商與實體店是三七分, 還是五五分?以大中型城市為主, 還是新農村為主?站在歲末年初的起點上,

所有家電企業來說, 是時候重新選擇零售管道, 定義管道戰略了。

賀揚||撰稿

從十年前以雙寡頭國美、蘇甯為代表的“賣場為王”;到五年前以京東、阿裡為首電商巨頭的“品類為王”;

再到現在, 不管是家電企業巨頭自建管道觸網, 還是電商零售巨頭染指實體門店, 還是為勢所逼的大型區域實體店線上線下雙線零售佈局;或是騰空冒出的廣電系、金融系、家裝系、圖書系……舊城邦開始瓦解升級, 新力量頻頻萌芽試探, 是時候重做家電零售管道了。

家電企業們, 為何要重定零售管道, 並確立新的管道新戰略合作夥伴?關鍵要看, 時代在拋棄什麼, 用戶擁躉什麼, 產業重塑什麼, 同行標榜什麼。

拋棄什麼, 擁躉什麼?

當前, 靜態的售賣方式在被使用者拋棄,

不變就是死路、慢變還是死胡同。 這個時代, 也許你什麼都沒做錯, 唯一的錯誤就是沒做對, 比如說傳統的、靜態的家電售賣方式。

在資訊化時代, 靜態的擺賣, 或想利用資訊不對稱對家電使用者進行遊說售賣已經不可能了。 那種縣城代理商開著小貨車, 載滿貨, 沿著鄉鎮一路鋪貨、售賣, 空車歸來的那種貨郎模式, 也都開始失效了。

追根到底, 是人變了。 消費者變得越來越精明, 越來越理性, 越來越多要求。 其根本原因是, 家電行業的規模經濟已經徹底結束, 現在是用戶經濟時代。

單一家電實體管道或轉型, 或縮水, 正被主流力量一步一步擠壓、拋棄。

“賣場為王”時代, 國美、蘇寧風頭無兩, 主宰了近十年家電零售的KA江湖,

伴隨著電商的衝擊土崩瓦解。 在電商的衝擊下, 區域性的單一型家電連鎖賣場被清算、被退出:騰達電器欲規模擴張未果被收編;五星電器尋求轉型委身京東;威震湖北的武漢工貿, 也逃不過電商的衝擊……

經過最近幾年來的一系列變革、衝擊和震盪, 家電行業的零售管道格局已經從單邊線下的KA連鎖、區域連鎖、代理商、分銷商體系, 演變成在家電消費升級超級週期中, 線上與線下博弈下的大電商、大連鎖、大生態的競爭。

這個時候, 家電企業如果還抱著傳統的思維, 選擇線上為重, 或者線下為重的單邊思維, 無疑是哪個有被淘汰的命運。

重塑什麼, 標榜什麼?

重審用戶影響力, 重塑朋友圈, 成為家電管道變革中的重中之重。

一方面, 電商巨頭們紛紛轉戰線下, 建立線下實體店、發展加盟店, 從線上的低價搶市到線下的貼身肉搏;另一方面是, KA巨頭主動求變, 多元轉型, 要麼傍上電商大腿, 要麼從家電向外延展;而更低調且務實的是, 中國家電大品牌跑馬圈地, 加快自建管道。

不管是電商巨頭還是曾經的KA寡頭, 都紛紛整合線上社會化管道、線上年輕化流量和線下百貨、超市等零售管道, 圍繞用戶, 不斷擴大朋友圈, 打造另一種家電零售的“互聯生態圈”。 體驗制勝、核心優先, 是家電管道價值的未來標榜。

當下家電零售掀起“線上線下雙線佈局”, 實際上是新零售的實踐。 在新零售版圖中, 開啟的是互聯網+實體的全場景即時零售, 體驗制勝是關鍵。

伴隨著智慧家電興起, 體驗式行銷與場景式行銷方興未艾, 線下門店作為吸引消費者體驗後埋單的場景所在, 重新成為家電零售管道行業的戰場。 通過智慧家居的理念, 將傳統銷售門店升級為智慧家居生活的體驗店, 加速智慧家居時代的到來, 而這是純電商管道難以實現的。

更多的家電品牌商瞄準高端、成套的智慧家庭體驗場景, 大舉興建一大批有格調、有場景的智慧家庭體驗店。 據瞭解, 海爾將在2018年建成至少1000家體驗店, 將讓用戶通過親身體驗感受智慧生活帶來的便捷, 更加精准地匹配用戶的需求, 為人們提供合乎需求的智慧生活整套解決方案。

雖體驗式消費是趨勢, 但與日韓等發達國家相比, 中國家電行業消費升級才剛剛開始。因此家電管道的變革也必須有核心優先原則。短期來說,核心為品牌展示門面,優先為產品推廣門店;長期來說,核心為灌輸品牌主張、打通用戶心智的品牌文化體驗館,優先為與用戶的深度體驗關係建立的一體化旗艦店。

此時不搏,更待何時?!

====

家電圈:中國家電覆蓋面廣闊、內容專業、觀點鮮明的價值分享平臺。文章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

中國家電行業消費升級才剛剛開始。因此家電管道的變革也必須有核心優先原則。短期來說,核心為品牌展示門面,優先為產品推廣門店;長期來說,核心為灌輸品牌主張、打通用戶心智的品牌文化體驗館,優先為與用戶的深度體驗關係建立的一體化旗艦店。

此時不搏,更待何時?!

====

家電圈:中國家電覆蓋面廣闊、內容專業、觀點鮮明的價值分享平臺。文章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