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京津冀加強建設產業轉移承接平臺 雄安新區將重點發展高端高新產業

國際線上報導:近日, 北京、天津、河北三省市共同發佈《加強京津冀產業轉移承接重點平臺建設的意見》, 初步明確了“2+4+46”平臺建設格局, 也就是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區兩個集中承載地, 四大戰略合作功能區及46個專業化、特色化承接平臺。 其中, 雄安新區將重點發展高端高新產業。

今年是實現京津冀協同發展近期目標的節點之年。 在20日舉行的發佈會上, 北京市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劉伯正介紹, 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實施三年多來, 三省市以搭建產業合作平臺為抓手,

開展形式多樣的對接活動。 增強北京新“兩翼”高端產業吸引力, 是平臺的主要發展方向, “緊緊圍繞北京城市副中心、河北雄安新區功能定位, 嚴控中低端產業發展, 積極吸納和集聚創新資源要素, 打造創新產業集群, 促進產城融合、職住平衡。 其中, 城市副中心主要考慮是圍繞市屬行政事業單位整體或部分轉移, 大力發展行政辦公、商務服務、文化旅遊、科技創新等主導產業。 河北雄安新區重點發展高端高新產業, 打造創新高地和科技新城。 ”

對於雄安新區周邊產業佈局, 河北省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綜合二處處長朱文治介紹, 要強化“一盤棋”的思路, 提高產業轉入門檻, 禁止佈局高耗能、高污染項目,

同時搞好產業深度對接, “高水準高標準編制新區規劃, 推進體制機制創新, 保護好生態環境, 努力將雄安新區建設成為綠色生態宜居新城區、創新驅動引領區、協調發展示範區、開放發展先行區, 積極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 ”

《意見》還提出, 要打造46個專業化、特色化承接平臺。 其中, 協同創新平臺15個, 現代製造業平臺20個, 服務業平臺8個, 農業合作平臺3個。

北京市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劉伯正表示, 《意見》提出, 合力打造一批高水準協同創新平臺和專業化產業合作平臺。 為“推動構建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 北京市將充分發揮全國科技創新中心的引領作用, 促進區域創新鏈、產業鏈、資源鏈、政策鏈深度融合,

“北京市將引導創新資源在京津交通沿線主要城鎮集聚發展, 打造科技研發轉化、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帶, 推進節能環保等創新資源向天津寶坻等區域集聚, 打造沿海產業帶, 支援天津建設產業創新中心和現代研發成果轉化基地。 充分發揮中關村、濱海兩個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優勢, 對接河北要素成本比較優勢和承接產業轉型升級需求, 支持河北創建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試驗區。 ”

《意見》還進一步明確了曹妃甸協同發展示範區、北京新機場臨空經濟區、天津濱海新區、張承生態功能區等四大戰略合作功能區的產業承接方向, 加快形成集聚效應和示範作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