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謝文亮:倔強的父親

倔強的父親 作者//謝文亮

我的父親, 三十年代出生在陝北志丹縣金鼎鎮謝灣村, 沒有文化, 一生務農。 十九歲結婚, 三十七歲喪妻後一直單身至今。

我們兄妹七人, 母親去世時, 大哥只有十七歲, 最小的妹妹剛出生。

父親為了維持一家的生存, 起早貪黑, 勤儉持家,

學木匠, 會蓋房子;縫補衣服, 會做鞋子;推滾碾磨, 家常便飯, 裡裡外外, 樣樣能手。 風裡來雨裡去受盡人間的煎熬。 既做爹又做娘, 含辛茹苦養大了七個兒女。

現在他年過八旬, 父親倔強的性格還是沒有改變。 他勤勞一生, 不願拖累兒女, 又愛和政策做對, 每日上山放羊, 抽空田裡種地, 兒女阻止不了, 誰的勸說也不聽。

改革開放以來,志丹縣推行封山禁牧,退耕還林,農民進城政策。羊不讓放了,地不讓種了,父親理解不了政策,看不慣社會。認為農民‘‘以食為天,種地是本。’’陝北的經濟只能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退耕還林,發展果業,只能一時,不能一世。

為了阻止父親放羊,兒女們只能背著父親,裡應外合一次次把羊賣掉,父親倔強的再次買回來。我們絞盡腦汁阻止不了父親放羊的決心,一直到他老人家八十三歲那年病倒癱瘓,不能上山,才放棄了繼續放羊的念頭。

父親一生沒有進過醫院,在他病倒癱瘓時,兒女們為了盡孝心,將他送進醫院,住院檢查為腦出血,傷度為70%以上。為了確診,我們將CT片傳送到省市大醫院進行複查,大夫共同確診為需做開顱手術,否則癱瘓不起。我們告知父親,準備開顱,誰知父親堅決反對。認為他自己意志堅強,只是得了感冒、風濕類的病,吃吃藥打打針就會站起來。給他析釋析釋就可以了,我們考慮他年歲大了,就隨他意了。兒女們基本不報啥希望了,以為他永遠站不起來,癱定了。不曾想住院半個月,奇跡出現了,父親身體能動了,每天喊著要起來走路。經過半年的診治和父親堅強不斷的努力,走路鍛煉,真是神奇,現在已會走路,很讓人羡慕。

為了報答他的養育之恩,我將八十五歲的老父親從鄉下接到縣城,讓他享受生活,過幾天城裡人的幸福生活,安度晚年。可是父親住不慣城裡的樓房,用不慣城裡的坐便器,呼吸不慣城裡的霧霾,看不慣城裡人的著裝打扮。我只能將父親送在縣城小石山姐姐家住,我給姐姐買米、買面,只要有空,我就去看望,送水送飯,隔三差五領著父親上街轉轉。

隨著時間的推移,歲月的流失,父親越來越老了,跟不上時代,看不懂電視。我見他無聊,給他解悶放電視看新聞,若看到新聞聯播播放什麼會議開幕了。他便逢人就說,中央讓‘“開牧”放羊了。我給他放電視劇,若有戰爭,他說:"又要打仗了,你們做好防備"。我給他放古裝劇,他說:“社會動盪了,紅寶坐朝也。”我給他放動畫片,他說:“日本人要打來了,真人不敢出現,讓熊大熊二做皮影,糊弄人心。”我給他放說書磁帶,他說:“胡宗南敲鑼打鼓快要來了,讓婦女們趕緊藏起來。”

遇見走街竄巷做廣告宣傳,上門發宣傳單的,他說:“那是送雞毛信的,你們不要多嘴管閒事。”聽到走街竄巷、騎摩托帶著擴音器收破爛的、喊著收長頭髮的、收廢舊手機的,他說:“那還是送雞毛信的,長頭髮是女人,暗示人們要多生女兒,女兒孝順,能養老送終。”我理解為父親認為計劃生育政策還緊。

有時父親心情好了給我說:"我能活百歲,兒女都成家了,沒有拖累了,我要找老伴。"

每當我想起這一時時、一幕幕,對父親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父親的一生是偉大的,經歷是堅難曲折的,意志是堅定的,無論遇到什麼困難,他都呵護自己的兒女,而他卻過著孤苦伶仃的生活。現在他什麼也得不到,也理解不了,只有幻想和妄想,我心裡久久不能平靜,這就是我倔強父親的一生。

改革開放以來,志丹縣推行封山禁牧,退耕還林,農民進城政策。羊不讓放了,地不讓種了,父親理解不了政策,看不慣社會。認為農民‘‘以食為天,種地是本。’’陝北的經濟只能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退耕還林,發展果業,只能一時,不能一世。

為了阻止父親放羊,兒女們只能背著父親,裡應外合一次次把羊賣掉,父親倔強的再次買回來。我們絞盡腦汁阻止不了父親放羊的決心,一直到他老人家八十三歲那年病倒癱瘓,不能上山,才放棄了繼續放羊的念頭。

父親一生沒有進過醫院,在他病倒癱瘓時,兒女們為了盡孝心,將他送進醫院,住院檢查為腦出血,傷度為70%以上。為了確診,我們將CT片傳送到省市大醫院進行複查,大夫共同確診為需做開顱手術,否則癱瘓不起。我們告知父親,準備開顱,誰知父親堅決反對。認為他自己意志堅強,只是得了感冒、風濕類的病,吃吃藥打打針就會站起來。給他析釋析釋就可以了,我們考慮他年歲大了,就隨他意了。兒女們基本不報啥希望了,以為他永遠站不起來,癱定了。不曾想住院半個月,奇跡出現了,父親身體能動了,每天喊著要起來走路。經過半年的診治和父親堅強不斷的努力,走路鍛煉,真是神奇,現在已會走路,很讓人羡慕。

為了報答他的養育之恩,我將八十五歲的老父親從鄉下接到縣城,讓他享受生活,過幾天城裡人的幸福生活,安度晚年。可是父親住不慣城裡的樓房,用不慣城裡的坐便器,呼吸不慣城裡的霧霾,看不慣城裡人的著裝打扮。我只能將父親送在縣城小石山姐姐家住,我給姐姐買米、買面,只要有空,我就去看望,送水送飯,隔三差五領著父親上街轉轉。

隨著時間的推移,歲月的流失,父親越來越老了,跟不上時代,看不懂電視。我見他無聊,給他解悶放電視看新聞,若看到新聞聯播播放什麼會議開幕了。他便逢人就說,中央讓‘“開牧”放羊了。我給他放電視劇,若有戰爭,他說:"又要打仗了,你們做好防備"。我給他放古裝劇,他說:“社會動盪了,紅寶坐朝也。”我給他放動畫片,他說:“日本人要打來了,真人不敢出現,讓熊大熊二做皮影,糊弄人心。”我給他放說書磁帶,他說:“胡宗南敲鑼打鼓快要來了,讓婦女們趕緊藏起來。”

遇見走街竄巷做廣告宣傳,上門發宣傳單的,他說:“那是送雞毛信的,你們不要多嘴管閒事。”聽到走街竄巷、騎摩托帶著擴音器收破爛的、喊著收長頭髮的、收廢舊手機的,他說:“那還是送雞毛信的,長頭髮是女人,暗示人們要多生女兒,女兒孝順,能養老送終。”我理解為父親認為計劃生育政策還緊。

有時父親心情好了給我說:"我能活百歲,兒女都成家了,沒有拖累了,我要找老伴。"

每當我想起這一時時、一幕幕,對父親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父親的一生是偉大的,經歷是堅難曲折的,意志是堅定的,無論遇到什麼困難,他都呵護自己的兒女,而他卻過著孤苦伶仃的生活。現在他什麼也得不到,也理解不了,只有幻想和妄想,我心裡久久不能平靜,這就是我倔強父親的一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