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大醫精誠卓爾不群 錦江區評選出十位名中醫護航群眾健康

沒有全民健康, 就沒有全面小康, 如今中醫在促進全民健康工作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為弘揚中醫藥文化, 激勵中醫人才成長, 樹立中醫藥業務尖子和行業標兵, 錦江區開展了首屆名中醫、中青年優秀中醫師評選活動, 共評選出10位名中醫和10位中青年優秀中醫師。

堅守匠心品質 打造中醫兒科品牌

“肖醫生, 快幫我娃兒看一下吧, 燒了一天了還沒退燒, 已經39度了。 ”一位母親抱著幾近暈厥的孩子跑進肖量的診室, 神態緊張, 著急地望著肖量。 肖量一邊安撫著患者母親的情緒, 一邊為孩子把脈, 大約三兩分鐘便寫下方子。

孩子的母親嘴裡說著感謝, 緊張的情緒放鬆了不少, 她告訴筆者:“肖醫生開的藥效果好, 見效快, 孩子生病了我都是帶他到肖醫生處看, 而且都是只吃中藥就好了。 ”話音未畢, 這位母親便趕著去給孩子揀藥了。

肖量繼承父親肖正安的衣缽, 已從事中醫兒科工作30餘年。 只要是地道的成都人, 一提起中醫兒科, 首先就會想到“肖小兒”。 在上世紀90年代, 肖正安(老肖小兒)教授創辦了成都西城蕭氏中醫兒科診所, 肖量白天在學校學習中醫理論知識, 晚上在診所學習識別中藥材, 並試著抓藥、採購藥材、潛心學習炮製中藥材的方法。 “父親時常教育我說, 醫藥不分家, 所以這麼多年過去了, 肖小兒國醫館一直堅持對藥材品質的嚴格要求,

肖量仍然堅持親自採購藥材的傳統, 一定要選取道地中藥材, 因為好品質的藥材是確保療效的第一重保障。 ”肖量說道。

25歲獨立執業, 經過三十載的積累與鑽研, 肖量在治療小兒咳嗽、小兒腹瀉、鼻炎等疾病方面已經獨樹一幟,

治癒的患者更是數不勝數。 長期咳嗽的孩子在肖量處治療, 常常只需一副藥, 便能藥到病除, 效果立竿見影。 針對鼻炎患者, 肖量通過鼻部給藥、按摩、內服藥等方式綜合治療, 一個療程便能有效緩解病情, 一個月即可斷根。 去年, 肖量接收了一位患有地中海貧血的孩子, 孩子只有6個月大, 因家長添加輔食失當, 孩子吃東西不吸收不消化, 重度營養不良, 瘦的跟皮包骨似的。 家長帶孩子到華西附二院治療, 卻被下了病危通知書。 保下命來後, 家長報著一線希望找到了肖量。 肖量對孩子的脾胃進行了長期調理, 逐漸的孩子的情況一點點好了起來, 如今孩子已經恢復了健康。

儘管已經榮譽滿載、口碑盛讚, 但肖量仍在不斷提升技藝,

攻堅克難。 他成立了集中醫學術、中醫疑難病症研究、名老中醫學術經驗的總結、繼承和創新、中藥丸劑及新藥研發製造生產于一體的肖小兒技師工作室, 重點攻關免煎中藥顆粒、哮喘及小兒驚厥的斷根治療的藥物研發, 並已經取得斷哮丸、杜癇散等新型中藥的創新成果。 為弘揚並傳承中醫精髓, 肖小兒國醫館每年從成都中醫藥大學遴選佼佼學子悉心栽培, 作為“肖小兒”的繼承者和接班人, 培養高水準的中醫臨床人才, 提高中醫藥傳承創新能力。

堅持經驗積累 專攻疑難雜症

“最不易的就是堅持, 但熱愛便會讓你窮盡一生為夢追逐。 ”說起如何一步步的超越自我, 成為名中醫, 成為錦欣中醫醫院的院長, 李賢軍感慨良多。

在剛剛踏出校園時, 李賢軍猶如一張白紙, 面對收入不高, 治療效果不佳的壓力, 他坦言, “我也曾動搖過, 但想著這是自己熱愛的事業, 便鼓勵自己堅持”。 隨著經驗的積累, 李賢軍的醫術不斷提升, 施治的效果越來越好, 自信心也逐漸增強。 就這樣, 他在每一步的堅持中形成了良性迴圈, 精湛的醫術和高尚的醫德逐漸讓李賢軍聲名遠播。

在從醫20餘年後,李賢軍將精力放在了疑難雜症的治療上。80多歲的侯大爺患有肺癌,嚴重咳血,且有氣緊心累的症狀,曾在省中醫醫院呼吸科住院治療,療效不佳轉至了腫瘤科,但效果仍然不甚理想。在朋友介紹下,侯大爺找到了李賢軍。李賢軍診斷侯大爺的病情是因肺陰虛導致,對症施治,果然侯大爺吃了兩張方子的藥,出血便止住了,只2個星期時間氣緊心累的症狀就緩解了。另一名在醫院附近工作的女性,半年前開始全身發疹,奇癢難耐,經西藥治療無效,便報著試一試的心理找到了李賢軍。李賢軍發現該名女性全身發豌豆大小的紅疙瘩,高於皮膚1-2毫米,病症十分少見。在西醫的治療中未找到致病根源,止癢只浮於表面。經過對患者既往病史的深入瞭解,李賢軍判斷其為由淤血引起的結節性癢疹。患者在服用了一周活血化瘀的中藥後,癢感減輕了一半,第二次複診時鼓起來的疙瘩變得扁平了,第三次複診時扁平的紅點也消失了,折磨了患者半年的癢疹完全治癒了。從癢感的減輕到疾病的治癒,每一次治療情況都在好轉,讓患者連連稱讚,“李醫生見解獨到,藥到病除,沒想到中醫藥的療效如此之好。”。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身為院長如何在醫院發展中傳承名醫風範,提升醫院中醫服務水準,李賢軍也有著自己的思考。他告訴筆者:“醫院將找准定位,按照小而精而專的發展思路,在現有的科室下進一步細分,讓青年醫生在專病診療中提升技術,逐步向全科診療進階。將錦欣中醫醫院打造成為具有傳統中醫特色、專科優勢明顯、具有較高口碑的精品中醫院。”

自主創新精益求精 發揚中醫骨科

潘良春出生于中醫世家,中學讀書時,其外公外婆就在學校旁的醫館行醫,從小耳濡目染走上了學醫之路。1995年潘良春被分配到錦江區成都骨科醫院,加入楊天鵬骨傷科學派,拜師已故省市名中醫周太安教授後,對該學派的學術思想、傳承路線和恩師的學術經驗進行了系統總結,在治療痛風和股骨頭壞死等方面深有造詣。

隨著老百姓的經濟條件越來越好,越來越多愛喝酒、愛吃海鮮的人患上了痛風,潘良春的幾位好友也不例外。每次看著朋友們痛苦的向自己尋求幫助,潘良春總是於心不忍。朋友們足部突然紅腫熱痛,痛如刀割,舉步維艱的苦楚,深深地映入他的腦海。起初潘良春通過楊氏骨科治療痛風的方法為朋友進行治療,但該療法耗時長,為了找到立竿見影又不復發的治療方法,潘良春用自己做實驗,將研製的外敷藥敷在自己身上,用保鮮膜包裹48小時,確保藥物安全後再用於患者。並對原本的痛風丸進行優化,研製了可長期服用的痛風丸,解除痛風患者的痛苦。藥物改良後,通過外敷內服,急性痛風患者24小時之內便能下地走路。

在治療股骨頭壞死方面,潘良春也曾推崇手術療法,時值恩師周太安正在推廣中醫藥治療理念,師徒二人產生了激烈的學術爭論。看著中醫藥治療股骨頭壞死的成效顯著,且痛苦更少,性價比更高,潘良春轉變了想法,開始繼承發揚純中醫的技術。當他開始進行初步探索時,一名因扭傷髖關節損傷血管,導致股骨頭壞死的患者前來就診,因患者年齡尚小,不適合手術治療,潘良春便採用了中醫藥療法。通過內服中藥和限制活動,兩個月後,骨頭壞死的地方長出了新骨頭。這讓正在轉型期的潘良春備受鼓舞,讓他堅定了信心發揚純中醫治療技術。現在潘良春已經熟練運用中醫治療技術治癒了眾多股骨頭壞死的患者,並大力推廣傳播該治療方式,得到了同行的廣泛認同。

文:陳玉婷

圖:陳玉婷

在從醫20餘年後,李賢軍將精力放在了疑難雜症的治療上。80多歲的侯大爺患有肺癌,嚴重咳血,且有氣緊心累的症狀,曾在省中醫醫院呼吸科住院治療,療效不佳轉至了腫瘤科,但效果仍然不甚理想。在朋友介紹下,侯大爺找到了李賢軍。李賢軍診斷侯大爺的病情是因肺陰虛導致,對症施治,果然侯大爺吃了兩張方子的藥,出血便止住了,只2個星期時間氣緊心累的症狀就緩解了。另一名在醫院附近工作的女性,半年前開始全身發疹,奇癢難耐,經西藥治療無效,便報著試一試的心理找到了李賢軍。李賢軍發現該名女性全身發豌豆大小的紅疙瘩,高於皮膚1-2毫米,病症十分少見。在西醫的治療中未找到致病根源,止癢只浮於表面。經過對患者既往病史的深入瞭解,李賢軍判斷其為由淤血引起的結節性癢疹。患者在服用了一周活血化瘀的中藥後,癢感減輕了一半,第二次複診時鼓起來的疙瘩變得扁平了,第三次複診時扁平的紅點也消失了,折磨了患者半年的癢疹完全治癒了。從癢感的減輕到疾病的治癒,每一次治療情況都在好轉,讓患者連連稱讚,“李醫生見解獨到,藥到病除,沒想到中醫藥的療效如此之好。”。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身為院長如何在醫院發展中傳承名醫風範,提升醫院中醫服務水準,李賢軍也有著自己的思考。他告訴筆者:“醫院將找准定位,按照小而精而專的發展思路,在現有的科室下進一步細分,讓青年醫生在專病診療中提升技術,逐步向全科診療進階。將錦欣中醫醫院打造成為具有傳統中醫特色、專科優勢明顯、具有較高口碑的精品中醫院。”

自主創新精益求精 發揚中醫骨科

潘良春出生于中醫世家,中學讀書時,其外公外婆就在學校旁的醫館行醫,從小耳濡目染走上了學醫之路。1995年潘良春被分配到錦江區成都骨科醫院,加入楊天鵬骨傷科學派,拜師已故省市名中醫周太安教授後,對該學派的學術思想、傳承路線和恩師的學術經驗進行了系統總結,在治療痛風和股骨頭壞死等方面深有造詣。

隨著老百姓的經濟條件越來越好,越來越多愛喝酒、愛吃海鮮的人患上了痛風,潘良春的幾位好友也不例外。每次看著朋友們痛苦的向自己尋求幫助,潘良春總是於心不忍。朋友們足部突然紅腫熱痛,痛如刀割,舉步維艱的苦楚,深深地映入他的腦海。起初潘良春通過楊氏骨科治療痛風的方法為朋友進行治療,但該療法耗時長,為了找到立竿見影又不復發的治療方法,潘良春用自己做實驗,將研製的外敷藥敷在自己身上,用保鮮膜包裹48小時,確保藥物安全後再用於患者。並對原本的痛風丸進行優化,研製了可長期服用的痛風丸,解除痛風患者的痛苦。藥物改良後,通過外敷內服,急性痛風患者24小時之內便能下地走路。

在治療股骨頭壞死方面,潘良春也曾推崇手術療法,時值恩師周太安正在推廣中醫藥治療理念,師徒二人產生了激烈的學術爭論。看著中醫藥治療股骨頭壞死的成效顯著,且痛苦更少,性價比更高,潘良春轉變了想法,開始繼承發揚純中醫的技術。當他開始進行初步探索時,一名因扭傷髖關節損傷血管,導致股骨頭壞死的患者前來就診,因患者年齡尚小,不適合手術治療,潘良春便採用了中醫藥療法。通過內服中藥和限制活動,兩個月後,骨頭壞死的地方長出了新骨頭。這讓正在轉型期的潘良春備受鼓舞,讓他堅定了信心發揚純中醫治療技術。現在潘良春已經熟練運用中醫治療技術治癒了眾多股骨頭壞死的患者,並大力推廣傳播該治療方式,得到了同行的廣泛認同。

文:陳玉婷

圖:陳玉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