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同為大學老師,為什麼待遇卻千差萬別?

近日, 福建省教育廳就高校人才流動下發通知明確, 要科學合理統籌人才薪酬待遇, 高校之間不得片面依賴高薪酬高待遇競價搶挖人才, 不得簡單以“學術頭銜”“人才頭銜”確定薪酬待遇、配置學術資源。

但事實是, 同為傳道授業解惑的教師, 待遇卻千差萬別。 那麼, 是什麼導致他們身價大相徑庭?

2012年, 美國波士頓學院國際高等教育中心主任菲利浦·艾爾巴克發佈《大學教授薪酬面面觀》一書。 其中關於中國教授薪資在世界排名中墊底引發的討論曾一度甚囂塵上。 人們一邊哂笑“中國教師課外收入宇宙第一”,

一邊好奇外國教師薪資幾何?在美國, 高校教師因出身不同、身份懸殊, 薪資差異巨大。 偏重公司化運營的學校甚至將創收能力納入考量範圍, 因此造成的貧富差距令人咋舌。

學銜決定等級

年限和學術成果是美國高校教授聘任考核的主要品質標準。 任教者需要在一定年限內評上更高級的學銜, 否則就會被解聘。 這就是所謂的“非升即走”制度, 以競爭和淘汰機制保證教師活力和品質。 被分作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講師的學銜是他們努力結果的體現, 這不僅決定了他們是否能繼續留任, 更是決定他們薪酬的首要因素。

一般而言, 學銜越高, 收入越高。 專職從事于美國高等教育人力資源工作的CUPA-HR發佈的2011—2012年全國大學教師薪資調查顯示,

美國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與講師薪資差異巨大。 以調查年薪最高的法律與法學學科教師來說, 私立大學教授年薪約為私立大學的副教授、助理教授、講師的薪資的124%、154%、195%。 換言之, 私立大學法律與法學教授薪資分別為副教授、助理教授和講師的薪資的1.24、1.54、1.95倍。

出身的光環

出身決定“貴賤”, 不同類型院校間教師薪資層級鮮明。 美國大學教授協會(American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y Professors, 簡稱AAUP)每年都對全國範圍的諸多高校教授薪資進行統計分析, 共有1142所機構參與了2012—2013年調查。 按照慣例, 該協會分別將大學分為授予博士學位的一級大學、授予碩士學位的二級大學、授予學士學位的三級大學和兩年制四級大學。

調查結果顯示, 一級院校的大學教師的薪資明顯高於其他等級大學教師的薪資。

對於可能初為人師、學銜最低的講師來說, 年薪最高的一級院校是二級、三級、四級院校的146%、144%、162%。 一級院校的副教授和助理教授的薪資也大幅度地高於其他類型。 即便已經晉升為教授, 其中的貧富差距也十分明顯。 年薪最高的一級院校教授薪資能夠達到212300美元, 而這差不多是二級、三級、四級院校的141%、123%、179%。

不同類型的院校間薪酬層次分明的這種特點, 很明確地反映了校際薪酬差異的特徵。 這可能與不同類型院校為新入職教師提供的起薪密切相關, 儘管奮鬥多年, 來自較低層級的大學教師依然無法改變出身決定的命運。

“公”“私”有別

除了學銜、學校類型, 公立和私立大學的區別對高校教師的薪資也存在一定影響。

很多公立大學的教授年薪是9個月, 私立大學年薪基本是12個月。 所以單從薪資來看, 私立大學教師薪資普遍高於公立大學。 追根溯源, 這與美國高校經濟來源密切相關。 學費、政府資助、捐贈收入及投資與經營創收等方面是高校收入的主要來源。 近年來, 公立高校從政府獲得的資助日漸降低, 以密西根大學為例, 20世紀60年代, 該校80%的資金來源於州政府撥款。 但到了2012年, 州政府撥款在該校財政預算所占的比例已經降至17%。 財政吃緊讓公立大學, 特別是非頂級公立大學的教師薪資深受影響。

與依靠政府撥款的公立大學不同的是, 私立大學因為與政府關係相對疏遠, 需要自謀生路。 所以對它們而言,

學費、捐贈收入和投資與經營創收是其收入的重要內容, 而師資力量是影響這三方面的一大賣點。 優秀的教師不僅是招攬學生的砝碼, 俘獲投資者的心, 更容易幫助學校經營創收, 賺取科研經費。 因此, 私立大學更願意, 或者說也更有實力在提升師資力量上面花血本。 一方面是公立大學財政吃緊無力提供更好的薪資待遇, 一方面是私立大學心甘情願以高薪籠絡人心, 這就自然地形成了公立大學與私立大學教師薪資差異。 所以, 在教授年薪最高的十所大學中, 甚至沒有公立大學的一席之地。

熱不熱?教授市場來把脈

來自教授市場的壓力驅動著高校變革,競爭讓學銜之間的薪酬差距逐漸減小,是否有助於招生和獲得科研基金成為影響教師薪資的市場化因素,熱門學科的確存在。在年薪最高的學科排名中,法律和法學一直名列前茅,其次為商業、管理、市場行銷及相關服務和工程學。由於較高的經濟回報,儘管學費高昂,法律和法學學科曾一度是學生報考的熱門學科,這促使高校對該學科教師薪資待遇方面表現得十分大方。商業、管理、市場行銷及相關服務和工程學與之情況類似,而以英語與文學、歷史、視覺與表演藝術等為代表的人文學科教師的薪資在排行榜中墊底。輕人文、重理工的理念在高校的薪資調配上再次凸顯。

“人文學者永遠依賴學校,自然科學家永遠四處狩獵和籌集資金”,這是威廉·M·查斯在《查斯校長的100個學期》中對美國高校特殊的科研資助現狀的描述,也側面反映了不同學科教師的待遇。能四處籌集資金的教師自然更容易獲得青睞,其薪資高於人文科學教師也在意料之中。

另外,由於美國各地區的經濟發展水準存在差異,不同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地區所屬大學教師的薪資差距也相對較大。上述種種是導致大學教師薪資待遇不同的主要原因。儘管這些將彼此貧富差距拉大的原因屬不可抗因素,但他們在對自己薪資存有不滿時,仍然可以通過相關協會組織集體談判,獲得相應的權利。在聯邦政府的大力推動下,隨著教師績效工資制度和評價體系逐步完成,與學生成績掛鉤的教師工資改革路線日漸明晰。

連結:

眾多的研究已評估了集體談判對教師工資的影響,這種評估是相對於那些沒有被納入集體談判協定的教師工資而言的。這種研究的結果表明,教師工會至多是小幅度地增加了其成員的平均工資;有些研究發現,教師工會沒有起作用。這些發現不足為奇,原因在於:工會合同中所覆蓋的絕大多數教師都受雇於公立高等教育機構,大多數公立高等教育機構中的工會成員沒有罷工的合法權利,並且用於發放教師工資的兩大主要收入來源——學費和政府撥款——通常是由州長和州議會控制,而不是由學校董事控制。如此一來,工會幾乎沒有談判的權力,也根本沒有資金壟斷權,它能對教師工資產生的影響是微乎其微的。的確,許多享有最高聲望的公立研究型大學中的教師享有最大的個人談判權力,他們一般不會借助工會來代表自己與學校進行談判。

——《美國的大學治理》,[美] 羅奈爾得·G·埃倫伯格 主編

麥可思研究所有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對於使用產生的一切侵權問題,我們將保留依法追究的權利。專注高等教育,微信搜索“麥可思研究”查看更多內容。

熱不熱?教授市場來把脈

來自教授市場的壓力驅動著高校變革,競爭讓學銜之間的薪酬差距逐漸減小,是否有助於招生和獲得科研基金成為影響教師薪資的市場化因素,熱門學科的確存在。在年薪最高的學科排名中,法律和法學一直名列前茅,其次為商業、管理、市場行銷及相關服務和工程學。由於較高的經濟回報,儘管學費高昂,法律和法學學科曾一度是學生報考的熱門學科,這促使高校對該學科教師薪資待遇方面表現得十分大方。商業、管理、市場行銷及相關服務和工程學與之情況類似,而以英語與文學、歷史、視覺與表演藝術等為代表的人文學科教師的薪資在排行榜中墊底。輕人文、重理工的理念在高校的薪資調配上再次凸顯。

“人文學者永遠依賴學校,自然科學家永遠四處狩獵和籌集資金”,這是威廉·M·查斯在《查斯校長的100個學期》中對美國高校特殊的科研資助現狀的描述,也側面反映了不同學科教師的待遇。能四處籌集資金的教師自然更容易獲得青睞,其薪資高於人文科學教師也在意料之中。

另外,由於美國各地區的經濟發展水準存在差異,不同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地區所屬大學教師的薪資差距也相對較大。上述種種是導致大學教師薪資待遇不同的主要原因。儘管這些將彼此貧富差距拉大的原因屬不可抗因素,但他們在對自己薪資存有不滿時,仍然可以通過相關協會組織集體談判,獲得相應的權利。在聯邦政府的大力推動下,隨著教師績效工資制度和評價體系逐步完成,與學生成績掛鉤的教師工資改革路線日漸明晰。

連結:

眾多的研究已評估了集體談判對教師工資的影響,這種評估是相對於那些沒有被納入集體談判協定的教師工資而言的。這種研究的結果表明,教師工會至多是小幅度地增加了其成員的平均工資;有些研究發現,教師工會沒有起作用。這些發現不足為奇,原因在於:工會合同中所覆蓋的絕大多數教師都受雇於公立高等教育機構,大多數公立高等教育機構中的工會成員沒有罷工的合法權利,並且用於發放教師工資的兩大主要收入來源——學費和政府撥款——通常是由州長和州議會控制,而不是由學校董事控制。如此一來,工會幾乎沒有談判的權力,也根本沒有資金壟斷權,它能對教師工資產生的影響是微乎其微的。的確,許多享有最高聲望的公立研究型大學中的教師享有最大的個人談判權力,他們一般不會借助工會來代表自己與學校進行談判。

——《美國的大學治理》,[美] 羅奈爾得·G·埃倫伯格 主編

麥可思研究所有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對於使用產生的一切侵權問題,我們將保留依法追究的權利。專注高等教育,微信搜索“麥可思研究”查看更多內容。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