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陸師專欄」形意拳中的“手、眼、身、法、步”

文:陸功翰

典傳國術館執行館長

典傳國術聯合會會長

筋骨訓練體系傳承人

典傳國術公益授拳品牌發起人和組織者

手法

俗語說“拳從口出打死人”, 關鍵並不是從哪個點出, 而是行程路線能否集中人體最大的重量, 人身體最大的能量在於自己的體重, 拳從中線出, 自然就能夠做到夾肘合肩, “夾合”的目的一方面是整合肢節與軀幹的整體性, 使之渾然一體。 更重要的是兩肘夾合, 可以驅動內臟, 用內臟帶動身體重心快速位移, 產生身體軀幹的衝擊力, 再如果可以把這種衝擊力完整傳遞到打擊的梢節上, 這樣的勁力就是最霸道, 最具備殺傷力的。

所以說, 當我們能夠在“夾合”的狀態下, 拳走中線, 能夠帶動身體重量打擊, 我們稱之為將身體掛在手上, 是傳武的一個核心要領, 不得不懂!同時如果我們同步做到肘夾膝磨, 也就具備了手腳合, 肘膝合,

肩胯合。

步法

用犁地來形容其實就是摧根的意思, 無論怎麼進, 先破了對方的根, 自然就容易得手, 所謂手腳齊到方為真, 將對方的根節給破了, 手上自然就能夠顯示出效果, 跟以前所講的“推門而入”的意思差不多, 門開了, 人也就進去了, 身體軀幹進門才算真的進門,

能夠把“闖意”用上。

文中說:“犁在土底下, 向前要有準頭, 比武時腳在身子底下, 也要有準頭。 不知道犁行, 就不知道身法是如何變的”。

俗話說:腳踩中門地位, 就是神仙也難防, 說明了腳下用時, 准度是很重要的, 能夠切入對方中門, 即使切不進中門, 也要能夠破壞對方的重心, 這樣在手法上才能出奇效。 反之, 如果對方穩穩的, 要想憑藉兩手開門而入, 則是難上加難了。 形意拳中有步步都是刮地風之說, 專踢對方脛骨, 被踢中以後, 痛入骨髓, 並且如抽筋狀, 腳不能離地, 令對方轉換不靈, 而被我所乘, 與“犁行”一般, 從根節限制了對方行動, 可見摧根在實際運用中的重要性!

身法

盤拳練藝時, 開發的是身體的關節, 撐拔的是大筋, 身體的動作會儘量依靠身體骨節的開合來實現, 而不提倡身體有大的動, 這時候打出來的勁力, 我們稱之為關節勁, 能夠借助大筋的瞬間崩彈實現身形變化的, 就是筋骨勁。 這樣的發勁模式, 可以在身體保持好固定支撐, 架子不動的狀態下發勁,

是勁力最整合的。

平時練習的重心是開發人體, 所以身體哪裡彆扭就往哪裡練, 當身體最彆扭的動作變得順暢, 一旦使用時, 就能夠做到隨心所欲, 練拳的過程就是身體不斷開發的過程, 身體開發程度越高, 就越能夠應付複雜的情況, 在實際運用中, 往往能夠出奇招, 每一下都是渾然天成, 不但實用, 還非常有藝術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