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評論|特朗普將中國定位為競爭對手,如何應對?

美國當地時間18日, 北京時間今天淩晨, 美國總統特朗普發佈了他上臺後的首份《國家安全戰略報告》。 隨後, 特朗普就這份報告發表演講, 並在演講中稱:中國和俄羅斯是美國的對手國家(rival powers), 挑戰了美國影響力和價值。

△圖/視覺中國

我國駐美使館回應:與雙方努力背道而馳

對於美國這份報告, 中國駐美國大使館發言人18日表示, 中國將始終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和國際秩序的維護者。 中美合作則共贏, 對抗必雙輸, 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事實和必然趨勢。 美方一方面宣稱“要同中國發展夥伴關係”, 一方面把中國放在對立面, 是自相矛盾的, 不僅不符合中美兩國利益交融, 相互依存的現實, 與雙方在雙邊和國際領域開展合作的努力也背道而馳。

外交部再回應:合作是中美唯一正確選擇

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19日的發佈會上再次對此事回應:中國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

堅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贏的對外開放戰略。 國際社會對此是有目共睹的, 任何國家、任何一個什麼報告想歪曲事實、惡意詆毀都是徒勞的。 中國絕不會以犧牲別國利益為代價發展自己, 也絕不放棄自己的正當權益。 我們敦促美方停止故意歪曲中方戰略意圖, 摒棄冷戰思維和“零和”博弈等過時觀念, 否則只會損人害己。

△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

美國這份報告稱美國進入全球競爭新時代, 對美國來說, 這個新時代是個什麼時代?美國將中國定位為競爭對手, 這意味著什麼?中國外交部回應稱中美經貿合作是互利雙贏, 美國要強化競爭, 中國如何應對?

央視評論

報告反映特朗普個人政策傾向

美國當地時間18日, 特朗普總統發佈了他就任後首份《國家安全戰略》報告。 根據1986年美國通過的《戈德華特-尼古拉斯國防部調整法》第603 款的規定, 美國總統應向國會提交《國家安全戰略》報告, 說明其安全外交的總體戰略。

特朗普首份《國家安全戰略》報告,

經他本人審閱和修改後更多反映出其個人的政策傾向, 而非純粹的官方立場。

△特朗普在競選時提出“美國優先”策略, 欲讓美國再次偉大

美重視國際地位 “競爭”成為關鍵字

報告中明確指出, 美將應對日益增加的政治、經濟、軍事競爭,

核心目標是保護美國國家利益。 “競爭”一詞在報告中多次出現, 展示出特朗普對美內外政策走向的判斷。

首先, “美國優先”不意味著孤立主義。 報告明確美將致力於提升國際影響力, 並將與中俄開展競爭。 這與此前有人認為美對外政策全面收縮、聚焦國內政策的判斷明顯不同。 其次, “美國優先”強調目標導向, 而非基於意識形態。 美國家安全戰略將圍繞“美國優先”原則。 最後, 美需要在國際事務中發揮關鍵作用。 儘管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的發文及其若干表態似乎出現立場搖擺, 但在國家安全戰略的制定方面卻保持穩定性。

將中國視為“對手” 實屬“庸人自擾”

相比起2015年奧巴馬發佈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 特朗普的首份報告篇幅增加了近一倍, 其中提及中國的次數增加了不止一倍(特朗普報告中33次提及中國)。奧巴馬政府關注中美關係未來是否會走向戰略衝突,中國在主權爭議問題上採取何種政策,中國崛起是在國際體系之中還是另起爐灶。而特朗普的報告則直接將中國視為美國領導力的挑戰者。

這一轉變與中國發展態勢相關。美看到,中國崛起勢不可擋,正在走向國際舞臺中央,任何國家都無法遏制這一勢頭。同時,美認識到,不可能按照自身意願來塑造中國。報告指出,過去20年,美試圖與中俄等對手進行接觸,將其納入美主導的國際體系,並將其改造成“良性的行為體”和“可信賴的夥伴”。當前,美認為,這一嘗試已宣告失敗。

鑒於中國不會按美指揮棒起舞,美只能無奈地將中國定位為競爭對手,實屬“庸人自擾”。

△圖/視覺中國

中國應一如既往 展示戰略定力

美對華政策兩面性長期存在。一方面,美重視中國發展態勢,看到中國國際影響力提升,與中國開展合作已成為剛性需要。另一方面,美對話防範戒備加深。儘管美仍是世界唯一超級大國,但從發展趨勢看,美主導的單極世界正在被一個多中心的世界所取代。在此過程中,美憑藉其優勢和特權遲滯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力量的崛起。在戰略佈局上,美加大力度投棋布子應對中國發展。

面對美國“庸人自擾”,中國對中美關係有客觀理性判斷。中國認為兩個大國間存在分歧和矛盾純屬正常,要求兩國步調一致不切實際。關鍵是要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妥善處理分歧和敏感問題。只有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兩國才能有意願和有能力防止誤判、避免正面相撞。

文 | 央視新聞特約撰稿 蘇曉暉

其中提及中國的次數增加了不止一倍(特朗普報告中33次提及中國)。奧巴馬政府關注中美關係未來是否會走向戰略衝突,中國在主權爭議問題上採取何種政策,中國崛起是在國際體系之中還是另起爐灶。而特朗普的報告則直接將中國視為美國領導力的挑戰者。

這一轉變與中國發展態勢相關。美看到,中國崛起勢不可擋,正在走向國際舞臺中央,任何國家都無法遏制這一勢頭。同時,美認識到,不可能按照自身意願來塑造中國。報告指出,過去20年,美試圖與中俄等對手進行接觸,將其納入美主導的國際體系,並將其改造成“良性的行為體”和“可信賴的夥伴”。當前,美認為,這一嘗試已宣告失敗。

鑒於中國不會按美指揮棒起舞,美只能無奈地將中國定位為競爭對手,實屬“庸人自擾”。

△圖/視覺中國

中國應一如既往 展示戰略定力

美對華政策兩面性長期存在。一方面,美重視中國發展態勢,看到中國國際影響力提升,與中國開展合作已成為剛性需要。另一方面,美對話防範戒備加深。儘管美仍是世界唯一超級大國,但從發展趨勢看,美主導的單極世界正在被一個多中心的世界所取代。在此過程中,美憑藉其優勢和特權遲滯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力量的崛起。在戰略佈局上,美加大力度投棋布子應對中國發展。

面對美國“庸人自擾”,中國對中美關係有客觀理性判斷。中國認為兩個大國間存在分歧和矛盾純屬正常,要求兩國步調一致不切實際。關鍵是要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妥善處理分歧和敏感問題。只有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兩國才能有意願和有能力防止誤判、避免正面相撞。

文 | 央視新聞特約撰稿 蘇曉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