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人民日報:解析“平安中國”密碼

解析“平安中國”密碼

——第三屆連雲港論壇側記

本報記者 王玉琳 宋 宇

戴口罩的動態人臉被精准識別, 海量資料中瞬間搜索出目標車輛, 無人機在山區自動巡航排查森林火災隱患……本屆連雲港論壇上, “安防”黑科技悉數亮相。

“在中國的日子是我這一生中最快樂的日子, 每當我看到在中國學習的照片和錄影, 都忍不住流淚……”在12月11日至13日舉行的連雲港論壇上, 新疆員警學院院長李娟把一封外警學員的來信帶到會上並當眾朗讀,

與會者無不動容。

連雲港論壇由公安部主辦, 江蘇省公安廳協辦, 連雲港市公安局承辦。 本屆論壇以“攜手共建執法安全命運共同體”為主題, 35個國家、3個國際組織的300余名中外代表參會。

“連雲港論壇是為推動國際執法安全合作機制化、實體化而搭建的綜合平臺。

我們還希望通過論壇, 把平安中國建設的經驗分享給世界, 推動各國的安保合作方案落地生根。 ”連雲港副市長、公安局長王永生分享舉辦連雲港論壇的初衷。

打通國際警務“綠色通道”

簽署《上海合作組織反極端主義公約》、打擊走私販毒“蓑鮋行動”……本屆論壇評選的10個“2016—2017年度國際執法安全合作最有影響力案(事)例”, 展示了當前國際安保合作的實踐成果。

今年夏天, 拉脫維亞警方拘捕了110餘名臺灣電信詐騙犯, 涉案金額高達1700萬元人民幣。 “但是, 受限於本國法律規定, 我們沒能把這些犯罪分子移交中國警方。 ”拉脫維亞國家員警總署代表西納溫斯提出, 需要構建更加暢通的警務合作“綠色通道”。

這一觀點得到與會者的回應。 雲南省公安廳廳長助理趙仲忱提出, 應當建立警方合作長效機制, 通力解決跨境“破案難、抓捕難、取證難、追贓難、引渡難、審訊難”等問題。

黑龍江省公安廳副廳長何建民提出, 跨國油氣輸送是我國進口能源的大動脈,

中國先後建設了中哈、中亞、中俄、中緬等多條跨國油氣管道, “這些管道里程長、範圍廣, 面臨多種治安隱患, 需要引起高度重視”。

今年論壇期間, 首次舉行跨國油氣管道國際安保合作會議, 相關國家和地區安全機構的高級官員就搭建平臺、聯合執法等問題進行探討, 並通過共同聲明。

“論壇達到很高水準,通過這個平臺,參會各方成為油氣管道安保的良好夥伴。”塔吉克斯坦內務部副部長烏瑪爾佐達點贊。

中外合作培養警官

本屆論壇發出成立論壇智庫、建立員警院校協會的倡議,打造安全學術的交流平臺。120余名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員警院校長、企業界代表參加了智庫分論壇,從建好論壇、加強交流、轉化成果等3方面展開交流研討。

“剛才一位馬達加斯加警官主動用漢語和我交流,讓我很驚訝。他在北大上過兩年學。”參加完智庫分論壇的國際關係學院院長陶堅說,“任何合作,都應建立在充分瞭解與信任的基礎上。”

17期、319人、24個國家,這是雲南警官學院今年承辦外警培訓的成績單。員警院校長分論壇上,近40名外國員警院校負責人、27位中國員警院校長及國際組織代表進行了交流。

白俄羅斯內務部員警學院副院長亞歷山大·克拉夫琴克說:“今年,我們的國外合作夥伴名單中,首次出現了中國的學校——連雲港公安局警校和公安部中國刑警學院。”

“距離永遠不會成為合作的障礙”“把‘一帶一路’建成安全的經濟合作大通道”……外方嘉賓的真誠話語和務實觀點,在論壇上引起共鳴。

破案用上圖像大資料

戴口罩的動態人臉也能被精准識別,海量資料中可以瞬間搜索出目標車輛,無人機在山區自動巡航排查森林火災隱患……諸多安防“黑科技”,在第三屆連雲港論壇警用裝備和安防設施博覽會上悉數亮相,讓中外嘉賓驚喜連連。

這一展會與論壇同步舉行,此前舉辦的兩屆共達成26項合作意向,涉及金額1.7億元。本屆展會,參展企業達218家,包括中石油、中石化等大型央企,以及海康威視、中德宏泰等國內知名安防公司。

走進安防設施展廳,一張“人臉牆”顯示著每位元入場嘉賓不同角度的頭像。“這是我們與連雲港市公安局共建的圖像大資料研判平臺。”東方網力的工作人員介紹。

今年6月,某市公安機關追蹤的一輛嫌疑車來到連雲港,因其更換了牌照,此前搜尋一周都沒找到。連雲港警方借助這一平臺,對嫌疑車圖像進行特徵分析,憑藉車窗及車內掛件等細微特徵,迅速鎖定目標,成功抓獲嫌疑人,大大縮短了破案時效。

在大型重裝警務設備展廳,浙江大華展示了四旋翼、六旋翼無人機。這些無人機可搭載高清可見光變倍攝像機、紅外熱成像攝像機等設備。在廈門金磚會議、中俄蒙“固邊—2017”聯合執法演練等重大活動中,大華的無人機一展身手。

依託連雲港論壇這個平臺

把平安中國建設的經驗分享給世界

共同推進構建

執法安全命運共同體的偉大進程

從連雲港揚帆起航

並通過共同聲明。

“論壇達到很高水準,通過這個平臺,參會各方成為油氣管道安保的良好夥伴。”塔吉克斯坦內務部副部長烏瑪爾佐達點贊。

中外合作培養警官

本屆論壇發出成立論壇智庫、建立員警院校協會的倡議,打造安全學術的交流平臺。120余名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員警院校長、企業界代表參加了智庫分論壇,從建好論壇、加強交流、轉化成果等3方面展開交流研討。

“剛才一位馬達加斯加警官主動用漢語和我交流,讓我很驚訝。他在北大上過兩年學。”參加完智庫分論壇的國際關係學院院長陶堅說,“任何合作,都應建立在充分瞭解與信任的基礎上。”

17期、319人、24個國家,這是雲南警官學院今年承辦外警培訓的成績單。員警院校長分論壇上,近40名外國員警院校負責人、27位中國員警院校長及國際組織代表進行了交流。

白俄羅斯內務部員警學院副院長亞歷山大·克拉夫琴克說:“今年,我們的國外合作夥伴名單中,首次出現了中國的學校——連雲港公安局警校和公安部中國刑警學院。”

“距離永遠不會成為合作的障礙”“把‘一帶一路’建成安全的經濟合作大通道”……外方嘉賓的真誠話語和務實觀點,在論壇上引起共鳴。

破案用上圖像大資料

戴口罩的動態人臉也能被精准識別,海量資料中可以瞬間搜索出目標車輛,無人機在山區自動巡航排查森林火災隱患……諸多安防“黑科技”,在第三屆連雲港論壇警用裝備和安防設施博覽會上悉數亮相,讓中外嘉賓驚喜連連。

這一展會與論壇同步舉行,此前舉辦的兩屆共達成26項合作意向,涉及金額1.7億元。本屆展會,參展企業達218家,包括中石油、中石化等大型央企,以及海康威視、中德宏泰等國內知名安防公司。

走進安防設施展廳,一張“人臉牆”顯示著每位元入場嘉賓不同角度的頭像。“這是我們與連雲港市公安局共建的圖像大資料研判平臺。”東方網力的工作人員介紹。

今年6月,某市公安機關追蹤的一輛嫌疑車來到連雲港,因其更換了牌照,此前搜尋一周都沒找到。連雲港警方借助這一平臺,對嫌疑車圖像進行特徵分析,憑藉車窗及車內掛件等細微特徵,迅速鎖定目標,成功抓獲嫌疑人,大大縮短了破案時效。

在大型重裝警務設備展廳,浙江大華展示了四旋翼、六旋翼無人機。這些無人機可搭載高清可見光變倍攝像機、紅外熱成像攝像機等設備。在廈門金磚會議、中俄蒙“固邊—2017”聯合執法演練等重大活動中,大華的無人機一展身手。

依託連雲港論壇這個平臺

把平安中國建設的經驗分享給世界

共同推進構建

執法安全命運共同體的偉大進程

從連雲港揚帆起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