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Airbnb“打臉”小豬 是苦情戲還是劇情反轉?

近日有媒體曝出小豬慘遭airbnb打臉, 打臉原因竟然是Airbnb發言人否認了小豬短租CEO陳馳對外宣稱的正與Airbnb洽談合作事宜。

掰扯不清

陳馳接受採訪時表示,

雙方正在洽談包括在日本和韓國等海外市場進行資料和資源方面的合作。 雙方的合作也有可能包括中國市場在內, 但目前談判還處在初期階段。

但Airbnb發言人Nick Papas則通過電郵對外媒表示, “這是不實報導, 並沒有在進行任何商談。 ”截至目前, 小豬短租尚未對Airbnb的“打臉”作出回應, 與Airbnb的關係也更加撲朔迷離。

陳馳還否認了小豬短租被Airbnb收購的傳聞。 陳馳稱, “我們希望獨立運營。 畢竟, 中國市場如此巨大, 我們希望深入這一行業, 並帶來新的創意。 ”

早在去年9月, Airbnb獲得5.5億美元新一輪融資之後便開始了在中國市場的加速佈局, 此後的10月便有媒體曝出Airbnb有意收購小豬短租, 消息一出雙方並未的就此事做出表態, 直到前幾日陳馳首次否認了收購傳聞。

而此前陳馳曾公開宣稱小豬未來存在並購的可能性, 似乎是在暗指被Airbnb收購的傳聞, 如今又表示“希望獨立運營”, 因此不少媒體猜測小豬短租與Airbnb的聯姻失敗。

局勢緊張

先是曝出與Airbnb的曖昧關係, 再是被對方無情打臉, 在小豬短租與Airbnb的這段“關係”中, 小豬短租的地位似乎有些被動。

來看看國內的短租行業, 早在去年民宿共用經濟的競爭態勢似乎已經十分激烈。 2015年, 途家並購C2C民宿短租的螞蟻短租, 成為小豬短租最大的競爭對手。 2016年, 途家在整合了攜程系內部的度假短租業務後, 已經擁有了超過40萬間房源, 並已從投資者募集逾4億美元, 而默默耕耘了數年的小豬目前的房源數是10萬多套, 1000多萬活躍用戶。

除了咄咄逼人的攜程系對手對市場的蠶食, 小豬短租的融資能力也不容樂觀。

儘管去年11月小豬短租傳出用於完成體驗和品牌升級的6500萬美元融資的喜訊, 但有業內人士指出, 小豬短租的次輪融資是先前持股的投資人提供了大部分資金, 其未來的融資能力尚待考量。

該人士還表示, 小豬遲遲沒有找到適合自身的平臺發展模式, 於是造成的問題是運營效率與投入產出比不高等問題, 因此需要更多資金提高自身知名度。

面對複雜的市場狀況, 途家選擇了投靠攜程, 螞蟻短租選擇了投靠途家, 小豬短租會否選擇一直單打獨鬥下去?

優勢互補?

旅界君認為, 儘管小豬否認了與Airbnb聯姻的傳聞, 但也不排除未來雙方合作的可能性,

因為他們有著共同的敵人——OTA,無論是小豬還是Airbnb, 如果繼續單打獨鬥, 將會遭遇更為殘酷的競爭。

其實, 隨著Airbnb在中國的深入佈局, 生意已經不僅僅局限在短租、民宿這樣的非標住宿業務上了。 去年年底, Airbnb宣佈將突破原有的分享住宿界限, 推出全新的“Trips”平臺。 “Trips”平臺包含體驗(Experiences)、攻略(Places)和房源(Homes)三大主要功能, 而未來, 這一平臺還計畫增添航班和服務兩項功能。

如果Airbnb這一計畫進展順利, 無疑將顛覆以Expedia、Priceline、攜程為代表的傳統OTA模式。 此外, 隨著攜程收購天巡, 其國際化佈局的趨勢也日益明顯, 與Airbnb在全球範圍內正面遭遇也是遲早的事情。

對於雙方目標的一致性, 陳馳則一直都深信不移, 他認為與途家的競爭只是表像, 最後短租平臺要面臨的競爭,

有很大程度上是和OTA的競爭, “未來如果以分享經濟為核心的非標住宿體量要超過傳統的酒店, 使用者規模也超過的話, 當然會影響到OTA的生意。 反過來, 這個產業越大越成熟, OTA介入的深度與廣度也會越大。 從全球來看, Airbnb最大的對手就是booking與Expedia, 原因就是這樣”。

從目前來看, Airbnb與小豬在品牌調性、發展目標上比較趨同, 小豬有其本土化的優勢, Airbnb有著國際視野和創新基因, 而且在國內市場都遭遇到了攜程系的威脅, 兩者的結合完全可以實現優勢互補。

———— END ————

行業爆料、加入讀者交流群

———— END ————

行業爆料、加入讀者交流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