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李永宏:經濟攝影報導中人物表現的探索

12月24日, 由遼寧省攝影家協會主辦的探索與創新:遼寧工業攝影理論研討會, 在東北大學國際學術交流中心舉行。 會上來自北京及省內的攝影界大咖就工業攝影話題進行了理論研討。 在座談交流中有人提到工業攝影中應注重人物情感表達。 想起自己多年前曾在《中國記者》雜誌上發表過“經濟攝影報導中人物表現的探索”的業務文章, 經濟攝影中有很大的一部分屬工業攝影範疇, 且在人物表達上也有很多共性的地方, 今特翻出這篇舊文。

經濟攝影報導中人物表現的探索

李永宏

隨著我國現代化建設和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

社會經濟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化, 因而反映經濟生活的攝影報導也逐漸增多。 有些報導成為時代的見證, 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有些報導則平淡無味, 過目即忘。 人是社會經濟的主體, 報導成敗的關鍵, 在於是否善於表現人。 不僅表現人的活動, 而且表現人所處的特定環境、精神面貌的思想情感;不僅表現群體的人, 而且表現具體的特定的人。 因此, 拍好經濟新聞照片, 注重人的表現是一個很值得深入探索的問題。

注重人與表現主題的關係

我們把鏡頭對準人, 並不是隨意的任何人, 而是特定的某人或某群人。 人使照片有深度, 人物表現與主題和諧統一, 需認真做好調查研究工作,

仔細觀察琢磨, 對於當今的經濟現象、經濟規律的反映, 都必須通過對具體人的行為, 即對人與人、人與物、人與社會之間的關係深入進行觀察、採訪, 然後獵取典型的瞬間拍攝。 當我們對一個企業時行報導時, 不能只看到產量、產值、百分比, 拍攝的照片也不能局限於廠房、車間、生產線, 而應把著眼點放在人的身上, 挖掘人與企業的關係、人與環境的關係、人與表現主題的關係。 通過特定環境、特定的人來表現企業變化。 大中型企業轉換機制, 強化管理是一個無形的工程, 制度管理都是抽象的、無形的, 但並不是說它所產生的效益只能用數位報表加“圖為車間一角”來表現。 如果深入到工人中去觀察, 可能發現一些更為深刻的東西。
例如我最近發表的一組攝影報導《國企被兼併之後》, 報導了瀋陽一家私營企業, 跨行業、跨所有制兼併瀋陽一家國有企業。 通過前後幾次到工廠調研、採訪, 我把報導重點並未放在兼併這一新聞點上, 而是以兼併之後看變化為切入點, 報導了這家負債達3500萬元的國有企業起死回生過程。 其中有職工實行打卡上下班, 由最初的不適應到適應;產品最後一道工序是質檢員站在那裡嚴把品質關, 不讓不合格產品出廠;企業生產規模擴大;職工由在家待業到重新上崗, 不僅拿到了工資還可領到獎金, 這組報導反映了這家國有企業被兼併後企業及職工觀念發生的變化, 符合十五大提出的鼓勵兼併, 規範破產的方針。
兼併救活了企業, 也改變了職工的命運。

注重人所處的現場環境

拍攝新聞照片要到現場, 人物所處的現場環境與主題表現密不可分。 有的同志一到拍攝現場, 不是首先觀察拍攝對象和現場, 不是從對象的客觀實際出發, 而是匆忙地從人的著裝、形象和環境的完美上去考慮, 然後按自己的意願加工擺佈一番, 從而破壞了現場, 損害了新聞照片的真實性。 有時我們可以看到這樣一些照片, 其中人物和現場對所表現的題材沒有任何關係, 或把要反映的主題表現在沒有任何聯繫的場景上, 這種物件與現場沒有任何聯繫的表現方法, 使讀者弄不清作者究竟是要說明物件還是要說明場景。 一般說來, 一幅好的新聞照片應該是情與景、人與物與現場的和諧統一,

這是因為現場能説明讀者理解作品的主題思想, 能説明讀者判斷出所表現的事件發生地點和時間, 也可以説明讀者判定拍攝物件與它周圍環境聯繫。 如我拍攝的《以糧易貨, 換台彩電過大年》, 報導的是中興瀋陽商業大廈, 元旦、春節期間下鄉前往瀋陽郊區各糧庫, 在全國率先推出以糧易貨的銷售方式。 因交糧和取貨分別在不同的地點, 於是我待在糧庫的院中, 當農民于金生一家售1400公斤水稻後, 欣喜地抬著彩電走出糧庫時, 我按下了快門, 背景顯示出座座糧垛, 與現場的人物和諧統一, 讓人看後一目了然。 此稿發出後被多家中央大報採用。

注重人的真實形象

新聞攝影應該怎樣表現人?就是要表現特定人物在特定的環境中的真相和真情。攝影記者拍攝人物時,在現場進行擺拍折騰、指手劃腳,強求被攝者裝出某種姿態等等,均屬不妥。因為它嚴重破壞了新聞攝影的真實性原則。拍攝農民就要有農民的樣子,如果農民下田勞動,非要穿上西裝系上領帶,讓人一看就覺得是裝樣子。所以只有攝取人物在新聞現場的真實的有特點的動作、姿態,才能得到新聞人物的真實形象。我們強調真人真相,並不排斥由於攝影時所使用的鏡頭、所選擇的角度不同而產生的人物照片形象的多樣性。對於同一人物用不同的鏡頭,從不同的角度去拍,就會得到不同的形象效果,這也是攝影的魅力所在。我們不贊同干涉採訪物件的做法,提倡抓拍。人物形象的生動、感人之情,不是擺出來的,這樣的瞬間稍縱即逝,抓拍能更好地表現人在特定環境下的本來面貌,這樣才能獲得自然、真實的效果。我在拍攝《廠長為何要低頭》這張照片時,全國上下普遍打假,人民群眾對假冒偽劣產品痛恨至極,許多反映打假的攝影作品頻頻見報,而這張照片是拍自遼寧省技術監督局的一次新聞發佈會上,參加的人員是由於生產假冒偽劣產品而受令停產整頓的企業廠長,此時此地的廠長經理們簡直有點自慚形穢,同平日見到的風度翩翩人企業家的派頭形成明顯的對照。他們面對記者鏡頭,低頭回避,表現他們自己也是問心有愧,搞假冒偽劣產品不得人心。這是此時此地他們形象與內心情感的真實反映。雖然這張照片在表現用法上有所不同,但同樣起到了抨擊制假賣假的作用。

注重人的特有情感

在社會生活中,最本質的變化是人的變化,人的觀念、生活方式、行為方式的變化。而人是有情感的,“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要拍出有情感的照片,攝影記者要在感情上和採訪對象融合在一起。攝影記者自己如果沒有先被採訪物件所感動,他也很難拍出感動讀者的照片來。俗語說:只有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別人,自己受到感動,才能拍出好的新聞照片。此外,攝影記者還要通過自己的觀察力、想像力、形象思維以及造型能力,正確地把握拍攝時機,恰到好處地反映拍攝物件內心深處的情感,攝取到最充分、最真摯、最有代表性的一瞬間,使照片上的人物形象情真意切,真實感人。無論是手舞足蹈、興高采烈的場面,還是悲傷憂鬱、撕肝裂膽的生死訣別,都是新聞攝影中人物情感表達的不可多得的好時機。恰到好處地捕捉到新聞人物的這些情感變化,無疑會增加照片的感染力。1986年,瀋陽防爆器械廠破產倒閉,許多記者的照片表現的是緊閉的廠門被貼上了封條,所反映的僅是事物的淺層次東西。而當時中國青年報記者鄭鳴拍攝的《倒閉後的滋味》,把原廠長石永階因企業破產問題尚未調查清楚,未能領到救濟金證,而在一邊抽著悶煙的情景攝入鏡頭,生動地再現了人物當時的複雜心態和企業破產給人們帶來的衝擊,令新聞攝影界刮目相看。1995年,我拍攝了《陣痛後的喜悅》,反映了9年後的石永階今非昔比,他已擁有了自己私人小廠,幹得很紅火。他面對記者鏡頭。一邊工作一邊伸出四個手指告訴記者,一年產值40萬元。這是一種情感的變化,也是一種觀念的變化。看到石永階在困境中奮起,作為記者的我也為他高興。

經濟新聞中如何表現人,如何使人物的真相、真情、真境充分表現出來,使之和諧統一,需要記者的智慧,更要記者在採訪實踐中不斷的探索和研究。

新聞攝影應該怎樣表現人?就是要表現特定人物在特定的環境中的真相和真情。攝影記者拍攝人物時,在現場進行擺拍折騰、指手劃腳,強求被攝者裝出某種姿態等等,均屬不妥。因為它嚴重破壞了新聞攝影的真實性原則。拍攝農民就要有農民的樣子,如果農民下田勞動,非要穿上西裝系上領帶,讓人一看就覺得是裝樣子。所以只有攝取人物在新聞現場的真實的有特點的動作、姿態,才能得到新聞人物的真實形象。我們強調真人真相,並不排斥由於攝影時所使用的鏡頭、所選擇的角度不同而產生的人物照片形象的多樣性。對於同一人物用不同的鏡頭,從不同的角度去拍,就會得到不同的形象效果,這也是攝影的魅力所在。我們不贊同干涉採訪物件的做法,提倡抓拍。人物形象的生動、感人之情,不是擺出來的,這樣的瞬間稍縱即逝,抓拍能更好地表現人在特定環境下的本來面貌,這樣才能獲得自然、真實的效果。我在拍攝《廠長為何要低頭》這張照片時,全國上下普遍打假,人民群眾對假冒偽劣產品痛恨至極,許多反映打假的攝影作品頻頻見報,而這張照片是拍自遼寧省技術監督局的一次新聞發佈會上,參加的人員是由於生產假冒偽劣產品而受令停產整頓的企業廠長,此時此地的廠長經理們簡直有點自慚形穢,同平日見到的風度翩翩人企業家的派頭形成明顯的對照。他們面對記者鏡頭,低頭回避,表現他們自己也是問心有愧,搞假冒偽劣產品不得人心。這是此時此地他們形象與內心情感的真實反映。雖然這張照片在表現用法上有所不同,但同樣起到了抨擊制假賣假的作用。

注重人的特有情感

在社會生活中,最本質的變化是人的變化,人的觀念、生活方式、行為方式的變化。而人是有情感的,“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要拍出有情感的照片,攝影記者要在感情上和採訪對象融合在一起。攝影記者自己如果沒有先被採訪物件所感動,他也很難拍出感動讀者的照片來。俗語說:只有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別人,自己受到感動,才能拍出好的新聞照片。此外,攝影記者還要通過自己的觀察力、想像力、形象思維以及造型能力,正確地把握拍攝時機,恰到好處地反映拍攝物件內心深處的情感,攝取到最充分、最真摯、最有代表性的一瞬間,使照片上的人物形象情真意切,真實感人。無論是手舞足蹈、興高采烈的場面,還是悲傷憂鬱、撕肝裂膽的生死訣別,都是新聞攝影中人物情感表達的不可多得的好時機。恰到好處地捕捉到新聞人物的這些情感變化,無疑會增加照片的感染力。1986年,瀋陽防爆器械廠破產倒閉,許多記者的照片表現的是緊閉的廠門被貼上了封條,所反映的僅是事物的淺層次東西。而當時中國青年報記者鄭鳴拍攝的《倒閉後的滋味》,把原廠長石永階因企業破產問題尚未調查清楚,未能領到救濟金證,而在一邊抽著悶煙的情景攝入鏡頭,生動地再現了人物當時的複雜心態和企業破產給人們帶來的衝擊,令新聞攝影界刮目相看。1995年,我拍攝了《陣痛後的喜悅》,反映了9年後的石永階今非昔比,他已擁有了自己私人小廠,幹得很紅火。他面對記者鏡頭。一邊工作一邊伸出四個手指告訴記者,一年產值40萬元。這是一種情感的變化,也是一種觀念的變化。看到石永階在困境中奮起,作為記者的我也為他高興。

經濟新聞中如何表現人,如何使人物的真相、真情、真境充分表現出來,使之和諧統一,需要記者的智慧,更要記者在採訪實踐中不斷的探索和研究。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