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QLED力壓OLED,不灼屏和成本控制是決勝關鍵

QLED還是OLED?輝煌十年之久的液晶電視, 遭遇2014年的市場低迷, 以及2015年微量增長...目前, 整個彩電業新一輪技術調整正在加速到來。 採用QLED和OLED兩種新顯示技術的電視產品, 在色彩表現力、可視角度等方面都要遠超液晶電視, 擁有各自優點和認可的電視廠商。 但理性的從技術成熟度、量產、價格來看, QLED量子點顯示技術明顯更加符合產業發展需求。

OLED技術、壽命不成熟

從2013年首台OELD電視面世以來, 下一代顯示技術的話題便不絕於耳。 但在這樣的話題效應下, 隨後幾年中OLED電視卻並沒有像預料中的逐漸普及, 究其根本, 在於OLED技術的不完善是主要原因之一。

“灼屏”就是其中一個, “灼屏”是影響電視使用週期的主要因素, 也稱“燒屏”, 當然這個不是說電視螢幕被燒壞, 而是電視螢幕長期工作在高亮度下, 長時間播放單一畫面時, 造成的畫面殘影問題。 例如, 在長時間觀看CCTV-1, 那麼CCTV-1這個台標就會停留在電視螢幕的左上角, 造成永久的印跡。

很多OLED電視也都在說明書中有提醒, “如果同一圖像反復顯示或顯示較長時間, 可能會發生圖像殘留。 ”“OLED電視機因所用材料的特性而容易發生圖像殘留(燒灼)”。

前不久有外媒報導, 索尼的部分OLED電視在美國、俄羅斯兩大市場頻頻出現灼屏事件。 在俄羅斯, 310個賣場中有240多台出現“灼屏”。 這是OLED 電視的嚴重挫折, 說明灼屏問題已經非常嚴重,

這對於近年來發展本來就不順的索尼來說, 無疑是一個沉重打擊。

美國知名電視測評網站RTINGS曾對QLED與OLED進行殘影實驗。 測試結果顯示, OLED電視有較嚴重殘影隱患。 在滿分十分的情況下, OLED僅得5.4分, 而QLED電視因為無殘影問題, 得分為10分。

“灼屏”原因在於OLED電視採用混合有機材料製成,

而有機材料會隨著使用時間出現降解, 且這個過程是不可逆的。 “灼屏”也不是什麼新出現的問題, 早在10年前液晶與等離子電視顯示技術方向之爭時, 等離子落敗的原因之一就是燒屏。 等離子燒屏的本質是等離子的磷光體長時間受不同量紫外線照射後造成的發光狀態不一致現象。

面板良品率低, 不利技術進步

從發展角度來看, OLED電視另一個發展難題在於產能限制, OLED面板良品率不高, 從而演變出兩大弊端。 首先, 面板成本過高, 傳遞到電視的成本隨之上漲, 結果就是OLED電視售價昂貴, 基本上是液晶電視的5倍左右, QLED電視的2倍左右。 以65英寸電視為例, OLED電視的市場價格在3萬元左右, 而QLED電視大概在1萬到2萬元之間,

普通4K液晶電視則在4000-10000元之間。

另一個弊端在於, 產能不足將導致OLED電視很難大規模進入市場, 這覆蓋到了各個尺寸段的產品, 價格貴、品種少, 十分不利於市場推廣和培育。

更不利於OLED技術的進步。 電視顯示技術發展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 哪種顯示技術好壞, 能最終成為市場主流, 並不是完全取決目前的現狀, 理想的市場環境以及大規模應用, 為其後續的不斷完善和進化同樣十分重要。

等離子電視和液晶電視發展的過程中, 就是如此。 等離子電視在發展初期在很多指標上都要優於液晶電視, 尤其是色彩表現力。 但由於等離子面板技術僅被掌控在少數企業手中, 產業鏈發展較為封閉, 導致技術進步緩慢, 相反液晶電視則是得到普遍應用,

最終液晶電視在各個方面不斷完善, 結果就是力壓等離子電視成為一個時代絕對的主角。

QLED佔領市場技術高地

相比OLED電視, QLED電視採用的量子點技術, 量子點又名“納米晶”, 是溶液納米晶中的一種, 其是尺寸在2~10納米之間, 每一個粒子都是單晶的新型材料。 量子點具有獨特的光電特性, 它受到電或光的刺激, 會根據量子點的直徑大小, 發出各種不同顏色的非常純正的高品質單色光。

因為技術的不同,QLED生來沒有燒屏、壽命短、殘影等問題。顯示方面,QLED可以滿足色彩表現、可視角度等目前對畫質的所有標準。全球量子點領域知名學者浙江大學教授彭笑剛更是多次公開指出,“使用量子點技術的畫面比LCD顯示顏色加倍,能夠顯示出自然界100種顏色,大大超過OLED顯示的70種。”

三星QLED電視不僅能夠準確地呈現DCI-P3的色彩空間,而且還是世界上首台對100%顯色體積進行還原的電視,這意味著其可以在任何亮度水準下還原所有的顏色,例如,根據光線亮度的不同,一片葉子可以呈現出從黃綠色到藍綠色之間的不同顏色。

產能方面,QLED也不存在顯示的問題。據NPD DisplaySearch的資料顯示,全球量子點材料的市場需求將從2015年的不足250萬平米增長到2020年的近2500萬平米,年均複合增速超過50%。產品方面,僅三星今年就推出了4個系列、8個型號,橫跨55英寸到88英寸的量子點電視。

不過,QLED也並非十全十美,相比OLED而言,QLED電視也有一個短板,如產品形態方面。目前QLED電視還無法像OLED那樣實現柔性顯示。但是,這個短板在電視領域,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其實是個偽命題,因為OLED柔性顯示更多的應用于商用領域。然而,QLED電視只是暫時無法實現柔性顯示,量子點分為光致量子點和電致量子點技術,目前處於光致量子點階段,而到電致量子點階段是完全能夠實現柔性顯示。

更完善的顯示技術、更理想的價格、更廣闊的市場土壤,無疑讓QLED電視在於OLED電視競爭中已經搶佔先機。

因為技術的不同,QLED生來沒有燒屏、壽命短、殘影等問題。顯示方面,QLED可以滿足色彩表現、可視角度等目前對畫質的所有標準。全球量子點領域知名學者浙江大學教授彭笑剛更是多次公開指出,“使用量子點技術的畫面比LCD顯示顏色加倍,能夠顯示出自然界100種顏色,大大超過OLED顯示的70種。”

三星QLED電視不僅能夠準確地呈現DCI-P3的色彩空間,而且還是世界上首台對100%顯色體積進行還原的電視,這意味著其可以在任何亮度水準下還原所有的顏色,例如,根據光線亮度的不同,一片葉子可以呈現出從黃綠色到藍綠色之間的不同顏色。

產能方面,QLED也不存在顯示的問題。據NPD DisplaySearch的資料顯示,全球量子點材料的市場需求將從2015年的不足250萬平米增長到2020年的近2500萬平米,年均複合增速超過50%。產品方面,僅三星今年就推出了4個系列、8個型號,橫跨55英寸到88英寸的量子點電視。

不過,QLED也並非十全十美,相比OLED而言,QLED電視也有一個短板,如產品形態方面。目前QLED電視還無法像OLED那樣實現柔性顯示。但是,這個短板在電視領域,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其實是個偽命題,因為OLED柔性顯示更多的應用于商用領域。然而,QLED電視只是暫時無法實現柔性顯示,量子點分為光致量子點和電致量子點技術,目前處於光致量子點階段,而到電致量子點階段是完全能夠實現柔性顯示。

更完善的顯示技術、更理想的價格、更廣闊的市場土壤,無疑讓QLED電視在於OLED電視競爭中已經搶佔先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