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第二屆側顱底手術入路多學科協作學習班邀請函

主辦單位:首都醫科大學三博腦科醫院 神經外科

_____主任/醫師

側顱底是神經外科、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口腔頜面外科均涉及的領域, 此區域神經血管結構複雜, 病種繁雜, 是顱底外科手術的熱點及難點之一, 以往各個學科都在自己的領域內開展側顱底外科工作, 近年來多學科協作開展側顱底外科手術越來越緊密, 交 流越來越廣泛, 新理念與新技術層出不窮。 首都醫科大學三博腦科醫院神經外科在於春江教授的領導下, 在聽神經瘤、岩斜腦膜瘤、頸靜脈孔腫瘤神經外科手術治療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在吳皓教授帶領下, 在聽神經瘤、岩骨病變、頸靜脈孔腫瘤耳科入路手術治療方面做出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為了加強側顱底多學科協作交流, 我們將於2017年6月13至17日舉辦“第二屆側顱底手術入路多學科協作學習班”, 歡迎大家參會交流。

本次學習班是由神經外科和耳鼻咽喉頭頸外科聯合舉辦的學習班, 主要授課內容包括:岩骨及橋腦小腦角的解剖, 電生理技術在側顱底外科中應用, 側顱底疾病影像學特點, 側顱底病變的診斷與術後護理, 重點圍繞聽神經瘤、頸靜脈孔腫瘤的神經外科及耳科入路的選擇等專題進行研討。 本次學習班形式包括:理論學習,

解剖操作, 疑難病例討論等。 歡迎廣大神經外科,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高年資醫師報名參加, 學員人數定為16人, 神經外科擬招收8人,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擬招8人, 每2個人分配一具屍頭, 操作機會多, 報名從速。 報名截止日期為開班前1周。

主要授課內容:

大型聽神經瘤面神經保留技巧

于春江

迷路入路聽神經瘤切除術

吳皓

岩斜腦膜瘤的手術治療策略

張宏偉

側顱底腫瘤手術入路選擇

張明山

側顱底疾病診治及研究進展

汪照炎

Fischer 顳下窩入路操作技巧及要點

汪照炎

側顱底腫瘤的影像學診斷

朱明旺

電生理監測技術在側顱底外科中的應用

韓一仙

枕下乙狀竇後入路開顱技術要點

谷春雨

CPA手術內鏡輔助技術

任銘

CPA病變鑒別診斷學

王浩然

橋小腦角區顯微解剖

曲彥明

遠外側入路操作技巧及要點

曲彥明

面肌痙攣及三叉神經痛的手術治療

任傑

CPA病變手術後護理

黃堅華

側顱底疑難病例討論(一)

張明山, 汪照炎

側顱底疑難病例討論(二)

汪照炎, 張明山

磨鑽的使用方法

汪照炎

屍頭操作

汪照炎 張明山

報到地點:首都醫科大學三博腦科醫院腦研所2樓教室

學習班學費:理論學習+屍頭操作6000元(2人1組)。

食宿自理, 統一安排。

主 辦 人 :于春江 吳皓 張明山 汪照炎

連絡人及聯繫電話:閆曉青 手機 13501205401

張明山 手機 13681033584

E-Mail:zhangms7606@sina.com

報名方式:電話、手機短信或電子郵件進行報名

聯繫地址:北京市海澱區香山一棵松50號首醫大三博腦科醫院神經外科二病區

郵 編 :100093

主辦人簡介

于春江教授簡介

主任醫師, 教授, 博士生導師, 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于春江, 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外科醫師分會委員會微侵襲神經外科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抗癌協會神經腫瘤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顱底外科分會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北京抗癌協會神經腫瘤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北京醫師協會理事;北京醫學會神經外科學分會腫瘤學組副組長;首都醫科大學神經外科學院院務委員會委員;首都醫科大學神經外科學院三系系主任;首都醫科大學神經外科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中華神經外科學會第三屆中青年委員會委員兼任組長;中華醫學會顯微外科學會委員;亞洲青年神經外科學會理事;亞太顱底外科學會理事;世界神經外科聯合會神經康復委員會委員;中華醫學科技獎評審委員會委員;中華醫學青年獎評審委員會委員;北京市神經外科專家委員會委員。 《中華醫學雜誌》、《中華外科雜誌》、《中華神經外科雜誌》、《中華實驗外科雜誌》、《中國微侵襲神經外科雜誌》、《中華神經外科疾病研究雜誌》、《現代神經疾病雜誌》、《國際神經病學神經外科學雜誌》編委。共完成聽神經瘤手術近2000例,其中70%為大型聽神經瘤,面神經功能保留率90%。

吳皓教授簡介

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吳皓,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耳科學研究所所長,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科帶頭人,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耳鼻咽喉科學系系主任,上海市耳鼻咽喉科臨床品質控制中心主任,上海市耳鼻疾病轉化醫學重點實驗室主任,兼任中華醫學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分會候任主任委員,衛生部聽力篩查專家組組長,WHO防聾中心常務委員,東亞耳科學會主席、法國耳鼻咽喉頸面協會的外籍委員及歐洲耳科學及耳神經外科學會員。《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誌》副主編、《中華耳科學雜誌》副主編、《中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誌》、《臨床耳鼻咽喉科雜誌》、《聽力學及言語疾病雜誌》等雜誌編委。吳皓1986年畢業于第二軍醫大學軍軍醫系,1989年在第二軍醫大學獲碩士學位。2003年獲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博士學位。1996年在法國巴黎第七大學BEAUJON醫院耳神經外科學習耳神經及側顱底外科。回國後在國內率先開展各種岩骨進路大型聽神經瘤手術。近年來在國內又開展了經乙狀竇後徑路面、聽、三叉神經功能性手術、顳下窩進路切除巨大動靜脈球體瘤、聯合進路前顱底腫瘤切除、顱底重建術及鼻咽癌放化療後的挽救性手術等,所開展的側顱底手術種類齊全,臨床療效較好,在國內耳科學界獨樹一幟。負責多項國家級重大或重點課題研究,並多次獲國家科技進步獎和上海市科技進步獎,先後在國內外期刊上發表論著150餘篇。

張明山主任簡介

副主任醫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顱底病區副主任

中華中青年神經外科交流協會委員,北京醫學會神經外科學青年委員會委員。

1995-2000年牡丹江醫學院臨床醫學

2003-2006年在首都醫科大學攻讀神經外科碩士學位,導師:張力偉教授;

2006年至今在北京三博腦科醫院顱底病房工作;

2009-2012年在首都醫科大學攻讀神經外科博士學位,導師:于春江教授;

2012年9-10月北京同仁醫院耳鼻喉頭頸外科訪問學習顱內外溝通腫瘤的診治。

2014年-2016年上海交通大學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博士後,導師:吳皓教授

從事神經外科工作14年,其中顱底外科學習及工作13年。專業特長:擅長對聽神經瘤、垂體瘤、膠質瘤、腦膜瘤,顱內外溝通腫瘤,顱內轉移癌等顱內腫瘤的診斷與治療。對神經外科重症患者的治療及併發症的防治也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近幾年在於春江教授指導下每年完成300餘例神經外科手術,其中每年完成側顱底腫瘤70餘台。結合神經外科及耳科專業特長開展複雜側顱底腫瘤的手術治療。

第一作者核心期刊發表論文13篇,其中SCI收錄2篇,參編著作2部。主持2項在研科研課題:北京市科委首都臨床特色應用研究課題“神經系統腫瘤發生神經軸轉移的臨床研究”,首都醫科大學基礎臨床研究課題“沙利度胺治療高級別腦膜瘤的動物實驗研究”。

2012年獲“首都醫科大學王忠誠優秀研究生獎學金”。

汪照炎主任簡介

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

汪照炎,現任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醫師,1998年畢業於上海第二醫科大學,2009年獲上海交大醫學院博士學位。目前擔任中華醫學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分會青年委員、耳科組組員,上海醫學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分會青年委員、耳科組副組長。先後於美國HOUSE耳科研究所、義大利Gruppo Otologico中心、法國巴黎第七大學Beaujon醫院等世界知名的耳科及側顱底中心進修學習。主持國家自然基金專案3項,發表SCI論文20餘篇。獲得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教育部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等獎項。主編及參編的專著包括《聽神經瘤》、《顳骨及側顱底解剖訓練手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等。

長期從事耳顯微外科、耳神經外科、側顱底外科以及小兒耳鼻咽喉科臨床。擅長各型中耳炎的手術,尤其是耳內鏡下中耳炎手術;聽神經瘤、頸靜脈孔區腫瘤的診治;NF2的綜合治療;成人和小兒人工聽覺植入,如人工耳蝸植入、骨橋植入、人工中耳植入等;擅長兒童腺樣體扁桃體肥大、分泌性中耳炎及各種小兒腫瘤性疾病的治療。

第一屆側顱底手術入路多學科協作學習班

指導學員操作

解剖實驗室照片

首都醫科大學三博腦科醫院

衛生部國家臨床重點專科(神經外科)

北京市三級醫保、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

醫保號:08159090

諮詢預約:400-0655-120

010-62856916/18

三博網址:www.sbnk.cn

:sanbonaoke

連鎖機構:

昆明三博腦科醫院

重慶三博長安醫院

重慶三博江陵醫院

《中華醫學雜誌》、《中華外科雜誌》、《中華神經外科雜誌》、《中華實驗外科雜誌》、《中國微侵襲神經外科雜誌》、《中華神經外科疾病研究雜誌》、《現代神經疾病雜誌》、《國際神經病學神經外科學雜誌》編委。共完成聽神經瘤手術近2000例,其中70%為大型聽神經瘤,面神經功能保留率90%。

吳皓教授簡介

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吳皓,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耳科學研究所所長,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科帶頭人,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耳鼻咽喉科學系系主任,上海市耳鼻咽喉科臨床品質控制中心主任,上海市耳鼻疾病轉化醫學重點實驗室主任,兼任中華醫學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分會候任主任委員,衛生部聽力篩查專家組組長,WHO防聾中心常務委員,東亞耳科學會主席、法國耳鼻咽喉頸面協會的外籍委員及歐洲耳科學及耳神經外科學會員。《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誌》副主編、《中華耳科學雜誌》副主編、《中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誌》、《臨床耳鼻咽喉科雜誌》、《聽力學及言語疾病雜誌》等雜誌編委。吳皓1986年畢業于第二軍醫大學軍軍醫系,1989年在第二軍醫大學獲碩士學位。2003年獲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博士學位。1996年在法國巴黎第七大學BEAUJON醫院耳神經外科學習耳神經及側顱底外科。回國後在國內率先開展各種岩骨進路大型聽神經瘤手術。近年來在國內又開展了經乙狀竇後徑路面、聽、三叉神經功能性手術、顳下窩進路切除巨大動靜脈球體瘤、聯合進路前顱底腫瘤切除、顱底重建術及鼻咽癌放化療後的挽救性手術等,所開展的側顱底手術種類齊全,臨床療效較好,在國內耳科學界獨樹一幟。負責多項國家級重大或重點課題研究,並多次獲國家科技進步獎和上海市科技進步獎,先後在國內外期刊上發表論著150餘篇。

張明山主任簡介

副主任醫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顱底病區副主任

中華中青年神經外科交流協會委員,北京醫學會神經外科學青年委員會委員。

1995-2000年牡丹江醫學院臨床醫學

2003-2006年在首都醫科大學攻讀神經外科碩士學位,導師:張力偉教授;

2006年至今在北京三博腦科醫院顱底病房工作;

2009-2012年在首都醫科大學攻讀神經外科博士學位,導師:于春江教授;

2012年9-10月北京同仁醫院耳鼻喉頭頸外科訪問學習顱內外溝通腫瘤的診治。

2014年-2016年上海交通大學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博士後,導師:吳皓教授

從事神經外科工作14年,其中顱底外科學習及工作13年。專業特長:擅長對聽神經瘤、垂體瘤、膠質瘤、腦膜瘤,顱內外溝通腫瘤,顱內轉移癌等顱內腫瘤的診斷與治療。對神經外科重症患者的治療及併發症的防治也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近幾年在於春江教授指導下每年完成300餘例神經外科手術,其中每年完成側顱底腫瘤70餘台。結合神經外科及耳科專業特長開展複雜側顱底腫瘤的手術治療。

第一作者核心期刊發表論文13篇,其中SCI收錄2篇,參編著作2部。主持2項在研科研課題:北京市科委首都臨床特色應用研究課題“神經系統腫瘤發生神經軸轉移的臨床研究”,首都醫科大學基礎臨床研究課題“沙利度胺治療高級別腦膜瘤的動物實驗研究”。

2012年獲“首都醫科大學王忠誠優秀研究生獎學金”。

汪照炎主任簡介

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

汪照炎,現任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醫師,1998年畢業於上海第二醫科大學,2009年獲上海交大醫學院博士學位。目前擔任中華醫學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分會青年委員、耳科組組員,上海醫學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分會青年委員、耳科組副組長。先後於美國HOUSE耳科研究所、義大利Gruppo Otologico中心、法國巴黎第七大學Beaujon醫院等世界知名的耳科及側顱底中心進修學習。主持國家自然基金專案3項,發表SCI論文20餘篇。獲得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教育部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等獎項。主編及參編的專著包括《聽神經瘤》、《顳骨及側顱底解剖訓練手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等。

長期從事耳顯微外科、耳神經外科、側顱底外科以及小兒耳鼻咽喉科臨床。擅長各型中耳炎的手術,尤其是耳內鏡下中耳炎手術;聽神經瘤、頸靜脈孔區腫瘤的診治;NF2的綜合治療;成人和小兒人工聽覺植入,如人工耳蝸植入、骨橋植入、人工中耳植入等;擅長兒童腺樣體扁桃體肥大、分泌性中耳炎及各種小兒腫瘤性疾病的治療。

第一屆側顱底手術入路多學科協作學習班

指導學員操作

解剖實驗室照片

首都醫科大學三博腦科醫院

衛生部國家臨床重點專科(神經外科)

北京市三級醫保、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

醫保號:08159090

諮詢預約:400-0655-120

010-62856916/18

三博網址:www.sbnk.cn

:sanbonaoke

連鎖機構:

昆明三博腦科醫院

重慶三博長安醫院

重慶三博江陵醫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