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德國男乒登頂世界第一,國乒:咱們來日方長!

17日在阿斯坦納結束的世界巡迴賽總決賽上, 中國隊斂走了四項比賽中的三個冠軍, 包括備受矚目的男單桂冠——樊振東決賽直落四局復仇德國名將奧恰洛夫, 如願捧杯。

但是, 決賽告負的奧恰洛夫卻早在首輪擊敗日本選手丹羽孝希時便鎖定了世界第一位置, 將于明年1月新一期世界排名發佈時終結中國男乒隊長馬龍長達34個月的統治。

奧恰洛夫輸球仍能登頂世界第一, 還源於大概九個月前, 國際乒聯一項關於修改運動員積分規則的提案。 在新規下, 參賽頻率將成為重要決定因素;其次, 排名只計算有效期內分值最高的8個賽事積分,

洲際比賽只記一次, 奧運會和世錦賽積分分別可保持4年和2年, 但會逐年遞減。

新規的出臺, 很難說不是為了有意限制中國隊在世界乒壇的統治力。 因為像國乒每年只會參加6-8項固定大賽, 且每一站會選派不同選手,

以達到練兵目的。 男乒隊長馬龍就因為今年只參加了卡達和日本兩站世巡賽, 連年度總決賽的參賽資格都沒拿到。 要知道馬龍可是保持著64個月世界第一記錄的選手。

相比之下, 新科世界冠軍奧恰洛夫就“勤奮很多”, 甚至還參加了低級別的保加利亞公開賽和印度公開賽。 如此可見, 新規下積分的多少與參賽數量的多少直接掛鉤, 可謂是重數量輕品質。 這也直接影響了國乒現行的大賽選派制度, 導致國乒隊員的世界排名下降, 進而在國際大賽中無法獲得種子簽位, 使得決戰前的“內戰”幾率大大增加, 變相削弱國乒的實力。

記得九個月前, 時任總教練劉國梁說, 國乒對世界排名一直不是很重視, 因為“怎麼排前幾號都是我們的人, 世界排名也不是我們選材用人的重要參考依據”。 如今國際乒聯用實際行動告訴國乒前總教練, 沒有做不到, 只有想不到。

雖然德國人打破了中國人對世界第一的壟斷, 但是若論硬實力, 國乒無論個人還是團體實力依舊是世界獨一檔的存在,

短期內都難以有其他國家隊能夠撼動。 吃了新規則的暗虧後, 從長遠來看, 還是應該引起國乒隊的重視, 儘量避免新規則帶來的不利影響。

競技體育中, 沒有永遠的王者, 只有不斷進步的強者。 曾經獨孤求敗的中國國乒隊, 在近期也頻頻遭遇挑戰, 究竟是國乒能重回巔峰, 還是德國後來居上, 來日方長, 讓我們拭目以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