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科普」如何進行心肺復蘇術

點擊上方“藍色微信名”可訂閱哦!

(1)發現患者倒地, 確認現場是否存在危險因素, 以免影響救治。

(2)判斷患者意識, 注意應做到輕拍重喚, 如無反應, 立即呼救並撥打急救電話或請他人撥打。 當只有一人在場時, 對8歲以下兒童、溺水、創傷、藥物中毒、過敏、窒息應先CPR5個迴圈(大約2分鐘)後再呼救。

撥打急救電話時應告知意外發生的地點、現場可聯繫的電話、報案人姓名、發生意外可能原因、患者情況(清醒程度、呼吸狀況、脈搏情況、有無出血)。

(3)立即將患者置於仰臥位, 翻身時整體轉動, 保護頸部, 擺放於平地或硬板床,

頭頸軀幹無扭曲, 雙臂放於身體兩側, 救護人跪于患者右側, 解開患者衣領、領帶以及拉鍊, 觸摸頸動脈, 未觸及立即施行胸外心臟按壓。

胸外按壓位置在雙乳頭連線與胸骨的相交處, 以左手掌跟部定位於此, 固定不要移動, 將右手疊放在手背上, 雙手掌跟重疊, 十指相扣, 使下麵手的手指抬起(以免按壓時損傷肋骨)。 雙肩正對人胸骨上方, 雙肩、臂、肘伸直, 以髖關節為軸, 垂直向下用力, 借助上半身的體重和肩臂部肌肉的力量進行按壓。 平穩的、有規律的進行, 每次抬起時, 掌跟不要離開胸壁, 保持已選擇好的按壓位置不變。 按壓深度至少5釐米, 頻率至少每分鐘100次。

嬰幼兒定位:雙乳連線與胸骨垂直交叉點下方1橫指, 幼兒一手手掌下壓,

嬰兒環抱法, 雙拇指重疊下壓, 或一手食指、中指併攏下壓, 深度幼兒至少2.5~3.5釐米, 嬰兒至少1.5~2釐米。

(4)按壓30次後立即開放氣道, 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 五個迴圈為一次有效的CPR。 人工呼吸與胸外按壓的比例是2:30。

開放呼吸通道, 清理口腔、鼻腔異物或分泌物, 如有假牙一併清除, 暢通氣道。

常用壓額拾頜法開放氣道:用一隻手壓患者前額, 使頭部後仰, 同時用另一隻手的食指及中指將下頜托。

開放氣道後立即人工呼吸, 最常見、最方便的人工呼吸方法是採取口對口人工呼吸和口對鼻人工呼吸。 口對口人工呼吸時要用一手將患者的鼻孔捏緊, 以防吹氣氣體從鼻孔排出而不能由口腔進入到肺內, 深吸一口氣, 屏氣, 用口唇嚴密的包住昏迷者的口唇,

不留空隙, 注意不要漏氣, 在保持氣道暢通的操作下, 將氣體吹入人的口腔肺部。 吹氣後, 口唇離開, 並鬆開捏鼻的手指, 使氣體呼出。 觀察人的胸部有無起伏, 如果吹氣時胸部抬起, 說明氣道暢通, 操作正確。 口對鼻人工呼吸與口對口人工呼吸類似, 一般用於嬰幼兒和口腔外傷者。 (選自:《健康大百科——兒童常見病防治篇》)

編輯:宣傳中心

首都兒科研究所服務號

sdekyjsfwh

長按二維碼, 關注我們

首都兒科研究所科普號

sdekyjskph

長按二維碼, 關注我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