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互聯網背景下,“碎片化”時代的稀缺資源是什麼?

碎片化時代的來臨成為社會發展的趨勢, 影響到我們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

十幾年前, 我們還是通過白天看報紙, 晚上看電視的方式獲取資訊,

而互聯網時代的到來, 智能手機, 電商、社群、app等大量應用, 大大強化了人們主動接受資訊的需求。

博客, 網站、平臺等可以讓我們方便的獲取資訊, 公車上、零散的空餘時間、甚至是趟在床上就可以完成資訊的獲得。 大量的資訊可以讓我們有更多的選擇,

電腦的大資料更是可以按照閱讀者的需求自動推送, 資訊的獲得又可以讓人們有更多的談資, 所以人們也更樂得隨時隨地獲取自己感興趣的東西。

但不同的是, 在這種資訊碎片化時代, 使用者的注意力愈來愈短, 超過七八頁的文檔都沒有耐心去讀完, 電視的遙控器也在手上不停地轉換著, 碎片化時代更傾向於消遣性內容, 人們失去了細細品味和耐心思考的能力。 一切短時間就可以獲取的資訊越來越受到歡迎, 這大概是短視頻受到喜愛的原因, 時間成本的不斷提升, 讓碎片化時代的腳步越走越快, 影響著我們日常的種種。

碎片化寫作, 碎片化閱讀、碎片化的時間管理、資訊傳播碎片化, 生活方式碎片化……

資訊人工智慧專家西蒙說:“隨著資訊的發展, 有價值的不是資訊, 而是注意力。 ”

魯迅先生說:“凡是須得研究, 才會明白。 ”深入、專注地去研究才能弄明白事情

“專注”成為互聯網背景下, 碎片化時代的稀缺資源。 大量資訊的裹挾, 製造著一個又一個的興奮點,

讓人在不知不覺中忙碌、浮躁、逐漸喪失掉對自身專注力的控制。

網路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不要做網路資訊的俘虜, 不要做碎片化的人、碎片化的思維。 資訊海洋下, 做一個默默聽取別人高談闊論的受眾, 只會吞噬掉有限的時間和精力,

人們企圖付出很小的努力就可獲得成功, 是碎片化時代浮躁的根源。 完成一次任務和獲得成功, 都離不開“專注”。

碎片化資訊的大量汲取本是無可厚非, 如果在眾多的資訊中找到有趣的知識點, 然後利用網路進行知識的延伸, 探索其更深層次的東西, 然後加入自己的想法和分析,形成自己的觀點,培養辯證思考的能力,那就再好不過了。

然後加入自己的想法和分析,形成自己的觀點,培養辯證思考的能力,那就再好不過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