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民隨筆丨媒體要為醫患關係穿針引線

一位八旬老讀者寫下一段34年前的醫患佳話, 刊登在12月3日的“夜光杯”欄目, 又恰好被當事醫院的領導看到, 於是很快促成一次重逢。 我和夜光杯編輯有幸在場見證, 也被兩位老人打動——快節奏的今天, 很久沒遇到這麼深沉而真切的醫患故事了。 臨走前, 老讀者連連感慨:媒體力量大!

一句“媒體力量大”從他嘴裡說出來, 是認同;而我內心感受到的, 是責任。

世界衛生組織曾稱讚我國用最低廉的成本保護了世界上最多人口的健康, 而處在社會轉型期的醫患關係, 難免會遇到問題。 儘管傷醫、辱醫、擾亂醫療秩序的不良事件仍然存在,

但是每天也會有許多醫患之間的感動故事發生, 會有以大醫精神救死扶傷的事件出現。 作為大眾媒體, 有責任搭建一座醫患溝通的橋樑, 弘揚正能量, 引導積極的醫患關係。

上海的媒體一直在努力:大型醫療紀錄片《人間世》努力捕捉白衣天使們最真實的工作狀態, 喚起觀眾對醫生職業最樸實的尊重;本報《新民健康大講堂》欄目定期邀請專家深入社區, 為居民送上特製的健康大餐;上海人民廣播電臺《名醫坐堂》欄目走過25年, 作為滬上最早的廣播類健康科普欄目, 讓醫生走出手術室, 通過電波與患者互動。 據說, 曾任中山醫院院長的楊秉輝當年為了到電臺給大家講健康知識, 先騎車再坐公車,

這位大專家的勞務費只有4元錢, 但他樂在其中。 媒體, 成為一條潤滑的紐帶, 對傳播科學知識、緩和醫患矛盾、構建和諧關係起到了其他介質不可替代的作用。

平心而論, 醫護人員的話語通常是簡單而明確的, 有些患者會覺得醫生不夠熱情。 事實上, 多數醫生都關心病人的安危, 但緊張、忙碌、壓力, 以及和患者溝通不暢的焦慮始終伴隨著他們的工作。 如果沒有媒體, 誰替他們說出心聲?

媒體, 作為醫患之間的資訊發佈和交流的平臺, 在兩者的互動關係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同時, 媒體作為公眾獲取資訊的主要來源, 也承擔著告知、溝通外界的主要作用。 我們樂於看到更多的媒體穿針引線, 讓好醫生多露臉, 讓好患者多發聲。

醫護群體得到更多尊重和理解, 患者也一定將獲得更多的幫助和救扶。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