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成交率91%!從414萬1.7萬!保利這場私家藏玉專拍有看頭

北京保利十二周年秋拍『金闕琳瑯——重要私家藏玉』專場於12月18日晚收槌, 該場上拍中國歷代玉雕精品35件, 總成交額為 8,904,450元, 成交率高達91%。

封面拍品清雍正 白玉臥足杯一對連純金暗八仙盞托不負眾望, 以4,140,000 元的價格拔得全場頭籌。 多件拍品溢價數倍成交, 一件清18世紀白玉杯、盤 (一套兩件)以無底價形式上拍, 最終拍得276,000元 。

專場成交全覽

Lot 5086

清雍正 白玉臥足杯一對連純金暗八仙盞托

成交價:4,140,000 元

估價:1,000,000-1,500,000 元

尺寸:杯直徑5.5cm;托直徑6.5cm

此對臥足杯以和田白玉琢成, 玉質純淨, 光透晶瑩, 觸手生溫。 杯體直口, 深弧腹, 腹至脛首, 無圈足。 臥足杯為明、清時期流行的杯式之一, 因杯底無圈足, 呈內凹的臥足而得名, 多見為瓷製品。

本品與瓷作形制甚為相似, 然薄壁均勻, 光素無紋。 杯身打磨細滑, 器形素雅, 具自然天成之趣。 所配圓形盞托以純金錘揲製成。 盞托沿部鏨刻水浪紋, 內部為裝飾暗八仙紋飾帶。

此盞托所用錘揲為金器主要製作技法之一, 即通過錘敲打金塊, 使之延伸展開成片狀, 再打制各種器形與紋飾。 盞托內暗八仙圖案為八仙紋派生吉祥紋樣。 此紋飾中並不出現道教八仙人物, 而是以八仙各自所持法器, 分別為葫蘆、團扇、魚鼓、寶劍、蓮花、花籃、橫笛和陰陽板為代表, 以寓吉祥長壽。 兩盞托底部有鏨刻款, 分別為:“八五歳金 重一兩二錢六分”和“八五金 重一兩□分”, 標示出了黃金的成色及重量, 是明清金銀器的常見做法。 今故宮博物院所藏的清代宮廷金器上亦有類似底款。

Lot 5074

元 白玉駱駝

成交價:816,500 元

估價:80,000-150,000 元

尺寸:長6.3cm

本品以白玉為料, 圓雕駱駝一隻。 駱駝之形作臥狀, 四肢壓於腹下。 駱身細刻駝毛, 與局部留皮之色相呼應。 淺刻眼、口、鼻、耳及駝峰, 意態溫馴。 玉體純淨凝厚, 順滑油潤, 質地極佳。

Lot 5084

清乾隆 黃玉仿古活環觚

成交價:402,500 元

估價:350,000-550,000 元

尺寸:高11cm

本品以整塊黃玉琢成, 觚形仿商周青銅觚式樣, 上敞下寬, 外形呈花瓣式, 掏膛深且勻。 口部呈蓮瓣狀向上盛開, 頸部細長, 腹部微鼓。 頸部上端與下部裝飾有龍首形器耳, 銜環。 上部與底部圈足裝飾雲雷紋, 腹部雕琢夔鳳紋。 玉料油潤, 做工規整。

乾隆時期, 仿古玉達到又一頂峰。 作品多為仿商周、戰漢器皿;或仿製古玉禮器, 多為圭、璧、斧類大器, 亦有蚩尤環等小器。 乾隆在收藏、整理清宮青銅器時,

對其進行了大量的仿製, 清宮舊藏玉器中可看到多例仿青銅器式樣之作。 乾隆時期仿青銅器玉作有別於還原式複製, 而是在原本青銅器造型和紋樣基礎上加以變化。 通過二次設計, 輔以上等白玉與細膩玉工, 以追求神似之感, 使作品精緻之余亦保留原本古樸莊嚴之感。

Lot 5095

清早期 壽山羅漢、碧玉山子

成交價:310,500 元

估價:120,000-180,000 元

尺寸:羅漢:高4.3;山子:高8.5cm

本品為壽山石笑獅羅漢,碧玉山子一組。碧玉隨形雕山石狀,造型奇兀嶙峋。木質底座亦雕成山石狀,以營造山間禪修危崖崢崢,清逸靜謐之景。碧石下坐笑獅羅漢,以壽山石圓雕而成,質地堅細凝膩,具有脂玉感。色澤瑩麗,包漿醇厚。羅漢外披袈裟,體態魁梧。方臉闊鼻,長眉細目,大耳肥碩。微昂首,左手扶一小獅。領袖、衣襟處嵌寶,並細雕水波紋。後背裝飾及如意雲紋。

十八羅漢為清代壽山石雕常見題材。笑獅羅漢,又名伐闍羅弗多羅尊者,博學強記,通曉經書,能暢說妙法,擁有五中不死福力。原為獵人,因皈依佛教不再殺生,有獅子來謝。因其常將小獅帶在身邊,故有此名。本品用料精良,構圖巧妙具畫意。所雕羅漢儀容泰然自若,莊嚴凜然,小獅憨態可掬。造型寫實逼真,生動傳神。刀法秀勁有力,局部細節如羅漢衣紋裝飾,面部五官,小獅鬃毛等皆雕刻細膩,處理微妙協調,為難得的佳作。

Lot 5085

清18世紀 白玉杯、盤 (一套兩件)

成交價:276,000 元

估價:無底價

尺寸:直徑6.5cm;直徑10cm

此套白玉杯盤,玉質色澤勻淨,完美無瑕如凝脂。玉杯由玉塊整挖而成。杯壁薄而通透。圈足,修足極為規整。白玉盤圓形,撇口,矮圈足。盤壁琢磨平整,拿捏可隔而觀手,遠視寶光盈盈,其形制可與同時期官窯瓷器盤造型相媲美。兩件器物謹遵“良材不雕”之原則,通體無紋飾。打磨精到,拋光細膩。器型線型流暢、圓滑,充分突顯玉材之自然大美,清素雅致。清宮舊藏中見有類似杯盤,可知本品當屬內廷或皇族貴戚之雅物。保存完整,流傳至今,甚是難得。

Lot 5080

明 火燒玉天鹿

成交價:230,000 元

估價:80,000-120,000 元

尺寸:長8.6cm

本品玉料白裡透黃,整器佈滿黑色沁。圓雕天鹿,形作臥狀,四肢壓於腹下,回首凝望,口銜靈芝。眼、口、鼻、耳以淺浮雕及陰線刻飾,凸雕技法雕獨角與靈芝。造型溫馴優美,神態刻劃傳神,緣部棱角平滑,呈明代特徵。明中葉以後,崇古之風再度盛行,出現以染色仿製古玉玉沁之法,火燒玉為其中之一。將玉投入火燒,使其色發黑,與墨玉相接近。此鹿黑沁即為火燒染色形成。鹿,古代視為為仁瑞之獸,象徵太平長壽。《瑞應圖》雲:“天鹿者,能壽之獸。五色光輝,王者孝道則至”。“鹿”、“祿”諧音,寓意繁榮昌盛、富貴無窮。

Lot 5083

元 舊玉仿古卮

成交價:230,000 元

估價:100,000-150,000 元

尺寸:高8cm

1.巴黎蘇富比,2010.06.09,lot49;

2.法國藏家舊藏(底座附老標籤)

Lot 5092

清乾隆 白玉連年有餘

成交價:230,000 元

估價:150,000-200,000 元

尺寸:長12cm

本品以上等白玉雕琢而成,玉質縝密,油潤溫厚。主體圓雕一隻鯰魚躍然出水,魚身豐腴肥碩,長須飄灑,背鰭聳立,搖動一波寒碧。水浪翻飛間,玉荷芊芊,搖曳生姿。整器線條流暢有力,動態十足,暗含魚戲蓮葉間之詩趣。所配木座亦構思別致,座身巧雕海浪紋,層層暗色海浪托起瑩白魚身,又有清朗月下,魚躍於淵之意境。蓮花鯰魚為清代十分常見的吉祥圖案,“蓮”“連”諧音,“鯰”諧音“年”,“魚”則諧音為“餘”,以表連年有餘或年年有餘之美好祝福。

Lot 5073

清乾隆 白玉獅子戲球

成交價:212,750 元

估價:150,000-200,000 元

尺寸:長6.8cm

此品以白玉為料,圓雕獅子繡球,質地溫潤如凝脂。所雕小獅雙目圓凸,嘴銜飄帶,雙爪抱繡球,欲作撲騰狀,神態活潑嬌憨。局部鬃毛刻畫細膩,線條圓柔。

Lot 5082

元 青白玉仿古雙耳壺

成交價:184,000 元

估價:150,000-200,000 元

尺寸:高10.5cm

此壺以青白玉雕琢而成,帶黑色玉沁。壺體較長,壺口方圓,鼓腹圈足。壺口處光素無紋,其下雕琢饕餮紋裝飾帶,雙耳亦作獸面形。腹部淺浮雕滿飾蕉葉紋。饕餮紋為商周青銅器常見裝飾紋飾,一般以抽象動物形式出現,有時僅作獸面。宋代仿古玉常以戰漢古玉為原型,也有部分形制仿商周青銅器。本品紋飾摹刻商周青銅壺造型與紋飾,莊嚴肅穆之氣濃郁。然整體器形進行局部修改,又具秀麗雅致之美,為宋代仿古玉作上品。

Lot 5088

清18世紀 白玉痕都斯坦風格花形洗

成交價:184,000 元

估價:50,000-80,000 元

尺寸:長11.3cm

1.英國藏家舊藏

2.倫敦蘇富比,2014.05.14,lot298,蘇格蘭貴族家族舊藏

此洗白玉料,器形如半剖的瓠瓜,造型別致。其面以疏密勻稱的波棱隔出瓜瓣;瓜蒂為柄,柄端向底面蔓延莨苕葉與花瓣紋;底則浮雕一花,花瓣起伏有致、邊緣微卷,生動寫實。精工細作,玲瓏透薄。造型,花紋皆具痕都斯坦風格。

痕都斯坦,即現在印度北部,古代隸屬于蒙兀兒帝國的勢力範圍。其地所制玉器華麗細膩,風格獨具,藝術史名之為“蒙兀兒玉器”。此類玉器具伊斯蘭風格,擅以純淨的玉色搭配繁複層層疊疊紋飾,光潔豐美;有時鑲嵌金絲及寶石,燦爛華麗,部分作品追求薄可透紋效果,採用水磨技術,通體玲瓏薄透,從內壁可以看到外壁浮雕花紋,故有“西昆玉工巧無比,水磨磨玉薄如紙”之贊。清宮舊藏亦有此類相似器物,如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青玉瓜瓣杯。

Lot 5069

清康熙 白玉留皮荷花水丞

成交價:172,500 元

估價:150,000-200,000 元

尺寸:長9cm

此水丞以白玉為料,局部留皮。玉質細膩溫厚,通透柔淨。器身作卷邊荷葉形,兩面採用凸雕技法雕琢半開荷花。荷莖、花根環繞器身。刀法靈動,局部之處更是精工細琢,荷花花瓣,荷葉葉脈,荷莖線條皆清晰流暢。荷葉捲曲,花隨風動的優美之態栩栩如生,頗有“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之風姿。

Lot 5068

清乾隆 琥珀筆舔

成交價:149,500 元

估價:無底價

尺寸:長6cm

本品所用琥珀質地清澈,朱澤深邃。筆舔作荷葉形,造型栩栩如生,拋光甚好。琥珀質地綿脆,但此品線條簡潔,乾脆中不失流暢之感,刀工上佳。配以骨制海浪紋座,更添秀麗。紅白兩色相交,卻又完美和諧融為一體,構思別致。

Lot 5079

元 黃玉歡

成交價:138,000 元

估價:100,000-150,000 元

尺寸:長5.4cm

本品黃玉玉料,背部留皮。獾身以圓雕技法雕琢,呈俯臥之姿。長吻圓目,雙耳外凸,勾卷雙角。刀法粗放簡練,而不失力度。獾“歡諧音,表喜慶歡樂之意。

Lot 5087

清18世紀 白玉痕都斯坦風格小爵杯

成交價:126,500 元

估價:30,000-50,000 元

尺寸:寬6.8cm

此杯以白玉為料,玉色呈半透明。杯呈爵形,流與尾不明顯,斂腹,三足外卷,花葉形雙耳,全器滿雕花葉紋、莨苕紋及四瓣花,寬而輕柔的花瓣,略帶波紋起伏,整體造型別致、紋飾流暢、胎體透薄,為痕都斯坦風格玉器。

Lot 5089

清中期 白玉小渣鬥

成交價:126,500 元

估價:無底價

尺寸:直徑5.7cm

渣鬥又稱爹鬥、唾壺,為用以裝盛獸骨、魚骨或者穢物的容器,為古之望族居家設宴必備之器。明清時期,渣鬥有時也被放置于床邊或幾案上,以備存納微小廢棄之物。清代之後,渣鬥功能性下降,陳設功用得到發展。現存明清渣鬥一般多為瓷器,玉制渣鬥甚為少見。本品以整塊白玉掏膛而制,玉質細潤,光澤透亮。上部大敞口,中部圓鼓腹,圈足。通體光素無紋,打磨光勻。器型玲瓏,使用於手,小巧便利。器壁極薄,料工具佳,且用料不惜工本,非一般人家所用。

Lot 5071

清中期 白玉年年有餘

成交價:115,000 元

估價:無底價

尺寸:長7.5cm

本品白玉玉料,玉質瑩潤。主體圓雕雙鯰魚,“鯰”諧音“年”,魚諧音“餘”,因而雙鯰魚紋飾具年年有餘、年年如意等吉祥寓意,故在清代玉雕中時常類見此類題材。清宮舊藏有年年如意佩,亦系採用雙鯰魚並列為題材,收納於竹雕瓜形盒內,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本品所雕魚眼,魚身紋路、魚須,身下浪花皆刻畫精細,兩魚交纏嬉戲,神態鮮活,頗有“歲其有時自今始,鼓腹含哺共嬉戲”之意。

Lot 5063

明 黃玉穀紋璧

成交價:97,750 元

估價:50,000-80,000 元

尺寸:直徑8.5cm

Lot 5066

清 白玉榴開百子珮

成交價:92,000 元

估價:50,000-80,000 元

尺寸:長6cm

Lot 5070

清乾隆 白玉金魚

成交價:92,000 元

估價:80,000-120,000 元

尺寸:長8.2cm

Lot 5081

元 白玉留皮犬

成交價:92,000 元

估價:80,000-120,000 元

尺寸:長6.5cm

Lot 5064

清18世紀 白玉留皮花鳥大帶扣

成交價:80,500 元

估價:無底價

尺寸:長9.5cm

Lot 5072

清乾隆 青白玉蓮蓬青蛙紙鎮

成交價:80,500 元

估價:無底價

尺寸:長6.5cm

Lot 5067

清早期 水晶青蛙

成交價:57,500 元

估價:50,000-80,000 元

尺寸:長5.3cm

Lot 5090

清中期 白玉馬上封侯

成交價:51,750 元

估價:無底價

尺寸:長6cm

Lot 5065

清中期 白玉轉心珮

成交價:46,000 元

估價:30,000-50,000 元

尺寸:直徑5.5cm

Lot 5075

明 白玉留皮羊

成交價:46,000 元

估價:無底價

尺寸:高3.2cm

Lot 5062

清18世紀 白玉痕都斯坦風格劍飾

成交價:40,250 元

估價:無底價

尺寸:長5.5cm

Lot 5078

清18世紀 白玉歡

成交價:28,750 元

估價:無底價

尺寸:長5.3cm

Lot 5077

明 舊玉臥犬筆擱

成交價:20,700 元

估價:無底價

尺寸:長10cm

Lot 5061

元 白玉帶勾

成交價:17,250 元

估價:無底價

尺寸:長8.2cm

Lot 5076

明 火燒玉鵝

成交價:17,250 元

估價:10,000-20,000 元

尺寸:長7cm

Lot 5095

清早期 壽山羅漢、碧玉山子

成交價:310,500 元

估價:120,000-180,000 元

尺寸:羅漢:高4.3;山子:高8.5cm

本品為壽山石笑獅羅漢,碧玉山子一組。碧玉隨形雕山石狀,造型奇兀嶙峋。木質底座亦雕成山石狀,以營造山間禪修危崖崢崢,清逸靜謐之景。碧石下坐笑獅羅漢,以壽山石圓雕而成,質地堅細凝膩,具有脂玉感。色澤瑩麗,包漿醇厚。羅漢外披袈裟,體態魁梧。方臉闊鼻,長眉細目,大耳肥碩。微昂首,左手扶一小獅。領袖、衣襟處嵌寶,並細雕水波紋。後背裝飾及如意雲紋。

十八羅漢為清代壽山石雕常見題材。笑獅羅漢,又名伐闍羅弗多羅尊者,博學強記,通曉經書,能暢說妙法,擁有五中不死福力。原為獵人,因皈依佛教不再殺生,有獅子來謝。因其常將小獅帶在身邊,故有此名。本品用料精良,構圖巧妙具畫意。所雕羅漢儀容泰然自若,莊嚴凜然,小獅憨態可掬。造型寫實逼真,生動傳神。刀法秀勁有力,局部細節如羅漢衣紋裝飾,面部五官,小獅鬃毛等皆雕刻細膩,處理微妙協調,為難得的佳作。

Lot 5085

清18世紀 白玉杯、盤 (一套兩件)

成交價:276,000 元

估價:無底價

尺寸:直徑6.5cm;直徑10cm

此套白玉杯盤,玉質色澤勻淨,完美無瑕如凝脂。玉杯由玉塊整挖而成。杯壁薄而通透。圈足,修足極為規整。白玉盤圓形,撇口,矮圈足。盤壁琢磨平整,拿捏可隔而觀手,遠視寶光盈盈,其形制可與同時期官窯瓷器盤造型相媲美。兩件器物謹遵“良材不雕”之原則,通體無紋飾。打磨精到,拋光細膩。器型線型流暢、圓滑,充分突顯玉材之自然大美,清素雅致。清宮舊藏中見有類似杯盤,可知本品當屬內廷或皇族貴戚之雅物。保存完整,流傳至今,甚是難得。

Lot 5080

明 火燒玉天鹿

成交價:230,000 元

估價:80,000-120,000 元

尺寸:長8.6cm

本品玉料白裡透黃,整器佈滿黑色沁。圓雕天鹿,形作臥狀,四肢壓於腹下,回首凝望,口銜靈芝。眼、口、鼻、耳以淺浮雕及陰線刻飾,凸雕技法雕獨角與靈芝。造型溫馴優美,神態刻劃傳神,緣部棱角平滑,呈明代特徵。明中葉以後,崇古之風再度盛行,出現以染色仿製古玉玉沁之法,火燒玉為其中之一。將玉投入火燒,使其色發黑,與墨玉相接近。此鹿黑沁即為火燒染色形成。鹿,古代視為為仁瑞之獸,象徵太平長壽。《瑞應圖》雲:“天鹿者,能壽之獸。五色光輝,王者孝道則至”。“鹿”、“祿”諧音,寓意繁榮昌盛、富貴無窮。

Lot 5083

元 舊玉仿古卮

成交價:230,000 元

估價:100,000-150,000 元

尺寸:高8cm

1.巴黎蘇富比,2010.06.09,lot49;

2.法國藏家舊藏(底座附老標籤)

Lot 5092

清乾隆 白玉連年有餘

成交價:230,000 元

估價:150,000-200,000 元

尺寸:長12cm

本品以上等白玉雕琢而成,玉質縝密,油潤溫厚。主體圓雕一隻鯰魚躍然出水,魚身豐腴肥碩,長須飄灑,背鰭聳立,搖動一波寒碧。水浪翻飛間,玉荷芊芊,搖曳生姿。整器線條流暢有力,動態十足,暗含魚戲蓮葉間之詩趣。所配木座亦構思別致,座身巧雕海浪紋,層層暗色海浪托起瑩白魚身,又有清朗月下,魚躍於淵之意境。蓮花鯰魚為清代十分常見的吉祥圖案,“蓮”“連”諧音,“鯰”諧音“年”,“魚”則諧音為“餘”,以表連年有餘或年年有餘之美好祝福。

Lot 5073

清乾隆 白玉獅子戲球

成交價:212,750 元

估價:150,000-200,000 元

尺寸:長6.8cm

此品以白玉為料,圓雕獅子繡球,質地溫潤如凝脂。所雕小獅雙目圓凸,嘴銜飄帶,雙爪抱繡球,欲作撲騰狀,神態活潑嬌憨。局部鬃毛刻畫細膩,線條圓柔。

Lot 5082

元 青白玉仿古雙耳壺

成交價:184,000 元

估價:150,000-200,000 元

尺寸:高10.5cm

此壺以青白玉雕琢而成,帶黑色玉沁。壺體較長,壺口方圓,鼓腹圈足。壺口處光素無紋,其下雕琢饕餮紋裝飾帶,雙耳亦作獸面形。腹部淺浮雕滿飾蕉葉紋。饕餮紋為商周青銅器常見裝飾紋飾,一般以抽象動物形式出現,有時僅作獸面。宋代仿古玉常以戰漢古玉為原型,也有部分形制仿商周青銅器。本品紋飾摹刻商周青銅壺造型與紋飾,莊嚴肅穆之氣濃郁。然整體器形進行局部修改,又具秀麗雅致之美,為宋代仿古玉作上品。

Lot 5088

清18世紀 白玉痕都斯坦風格花形洗

成交價:184,000 元

估價:50,000-80,000 元

尺寸:長11.3cm

1.英國藏家舊藏

2.倫敦蘇富比,2014.05.14,lot298,蘇格蘭貴族家族舊藏

此洗白玉料,器形如半剖的瓠瓜,造型別致。其面以疏密勻稱的波棱隔出瓜瓣;瓜蒂為柄,柄端向底面蔓延莨苕葉與花瓣紋;底則浮雕一花,花瓣起伏有致、邊緣微卷,生動寫實。精工細作,玲瓏透薄。造型,花紋皆具痕都斯坦風格。

痕都斯坦,即現在印度北部,古代隸屬于蒙兀兒帝國的勢力範圍。其地所制玉器華麗細膩,風格獨具,藝術史名之為“蒙兀兒玉器”。此類玉器具伊斯蘭風格,擅以純淨的玉色搭配繁複層層疊疊紋飾,光潔豐美;有時鑲嵌金絲及寶石,燦爛華麗,部分作品追求薄可透紋效果,採用水磨技術,通體玲瓏薄透,從內壁可以看到外壁浮雕花紋,故有“西昆玉工巧無比,水磨磨玉薄如紙”之贊。清宮舊藏亦有此類相似器物,如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青玉瓜瓣杯。

Lot 5069

清康熙 白玉留皮荷花水丞

成交價:172,500 元

估價:150,000-200,000 元

尺寸:長9cm

此水丞以白玉為料,局部留皮。玉質細膩溫厚,通透柔淨。器身作卷邊荷葉形,兩面採用凸雕技法雕琢半開荷花。荷莖、花根環繞器身。刀法靈動,局部之處更是精工細琢,荷花花瓣,荷葉葉脈,荷莖線條皆清晰流暢。荷葉捲曲,花隨風動的優美之態栩栩如生,頗有“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之風姿。

Lot 5068

清乾隆 琥珀筆舔

成交價:149,500 元

估價:無底價

尺寸:長6cm

本品所用琥珀質地清澈,朱澤深邃。筆舔作荷葉形,造型栩栩如生,拋光甚好。琥珀質地綿脆,但此品線條簡潔,乾脆中不失流暢之感,刀工上佳。配以骨制海浪紋座,更添秀麗。紅白兩色相交,卻又完美和諧融為一體,構思別致。

Lot 5079

元 黃玉歡

成交價:138,000 元

估價:100,000-150,000 元

尺寸:長5.4cm

本品黃玉玉料,背部留皮。獾身以圓雕技法雕琢,呈俯臥之姿。長吻圓目,雙耳外凸,勾卷雙角。刀法粗放簡練,而不失力度。獾“歡諧音,表喜慶歡樂之意。

Lot 5087

清18世紀 白玉痕都斯坦風格小爵杯

成交價:126,500 元

估價:30,000-50,000 元

尺寸:寬6.8cm

此杯以白玉為料,玉色呈半透明。杯呈爵形,流與尾不明顯,斂腹,三足外卷,花葉形雙耳,全器滿雕花葉紋、莨苕紋及四瓣花,寬而輕柔的花瓣,略帶波紋起伏,整體造型別致、紋飾流暢、胎體透薄,為痕都斯坦風格玉器。

Lot 5089

清中期 白玉小渣鬥

成交價:126,500 元

估價:無底價

尺寸:直徑5.7cm

渣鬥又稱爹鬥、唾壺,為用以裝盛獸骨、魚骨或者穢物的容器,為古之望族居家設宴必備之器。明清時期,渣鬥有時也被放置于床邊或幾案上,以備存納微小廢棄之物。清代之後,渣鬥功能性下降,陳設功用得到發展。現存明清渣鬥一般多為瓷器,玉制渣鬥甚為少見。本品以整塊白玉掏膛而制,玉質細潤,光澤透亮。上部大敞口,中部圓鼓腹,圈足。通體光素無紋,打磨光勻。器型玲瓏,使用於手,小巧便利。器壁極薄,料工具佳,且用料不惜工本,非一般人家所用。

Lot 5071

清中期 白玉年年有餘

成交價:115,000 元

估價:無底價

尺寸:長7.5cm

本品白玉玉料,玉質瑩潤。主體圓雕雙鯰魚,“鯰”諧音“年”,魚諧音“餘”,因而雙鯰魚紋飾具年年有餘、年年如意等吉祥寓意,故在清代玉雕中時常類見此類題材。清宮舊藏有年年如意佩,亦系採用雙鯰魚並列為題材,收納於竹雕瓜形盒內,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本品所雕魚眼,魚身紋路、魚須,身下浪花皆刻畫精細,兩魚交纏嬉戲,神態鮮活,頗有“歲其有時自今始,鼓腹含哺共嬉戲”之意。

Lot 5063

明 黃玉穀紋璧

成交價:97,750 元

估價:50,000-80,000 元

尺寸:直徑8.5cm

Lot 5066

清 白玉榴開百子珮

成交價:92,000 元

估價:50,000-80,000 元

尺寸:長6cm

Lot 5070

清乾隆 白玉金魚

成交價:92,000 元

估價:80,000-120,000 元

尺寸:長8.2cm

Lot 5081

元 白玉留皮犬

成交價:92,000 元

估價:80,000-120,000 元

尺寸:長6.5cm

Lot 5064

清18世紀 白玉留皮花鳥大帶扣

成交價:80,500 元

估價:無底價

尺寸:長9.5cm

Lot 5072

清乾隆 青白玉蓮蓬青蛙紙鎮

成交價:80,500 元

估價:無底價

尺寸:長6.5cm

Lot 5067

清早期 水晶青蛙

成交價:57,500 元

估價:50,000-80,000 元

尺寸:長5.3cm

Lot 5090

清中期 白玉馬上封侯

成交價:51,750 元

估價:無底價

尺寸:長6cm

Lot 5065

清中期 白玉轉心珮

成交價:46,000 元

估價:30,000-50,000 元

尺寸:直徑5.5cm

Lot 5075

明 白玉留皮羊

成交價:46,000 元

估價:無底價

尺寸:高3.2cm

Lot 5062

清18世紀 白玉痕都斯坦風格劍飾

成交價:40,250 元

估價:無底價

尺寸:長5.5cm

Lot 5078

清18世紀 白玉歡

成交價:28,750 元

估價:無底價

尺寸:長5.3cm

Lot 5077

明 舊玉臥犬筆擱

成交價:20,700 元

估價:無底價

尺寸:長10cm

Lot 5061

元 白玉帶勾

成交價:17,250 元

估價:無底價

尺寸:長8.2cm

Lot 5076

明 火燒玉鵝

成交價:17,250 元

估價:10,000-20,000 元

尺寸:長7cm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