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人民日報》這樣報導廣西家事審判:家事千千結 法院這樣解

最高法院杜萬華專委(中)調研指導家事審判改革工作

“離!整天吵吵吵, 日子沒法過!”日前, 廣西柳州市民黃某與覃某“鬧”進柳州中院。

小倆口沒想到, 主審的吳法官竟和他們嘮起了家常。

是“嘮”, 更是“婚姻體檢”。 “兩人是自由戀愛結婚, 婚姻中並沒有不可調和的重大矛盾, 以及家暴等惡劣情節, 更多是因生活拮据、缺乏溝通引起的小吵小鬧。 ”一番“望聞問切”, 吳法官心裡有了底:二人感情並未完全破裂, 有和好的可能, “給你們12天冷靜期, 深思熟慮後再作決定。 ”

“處方”簡單, “療治”費心:第一天, 吳法官讓黃某主動約覃某一起帶著孩子遊玩;第二天, 分別電詢黃某、覃某對孩子今後生活的想法……12天后, 兩人牽著孩子來到法院, 領取了調解書。

從“一判了之”到“家庭救治”, 這是廣西家事審判改革帶來的一大變化。

家長里短事 止爭有點難

訴訟離婚, 複雜嗎?

不複雜, 至少在法律程式上如此。

“以前, 法官審理離婚案件, 通常是‘三部曲’:先問是否同意調解;調解不成, 就問孩子如何撫養;最後再問財產如何分割。 ”廣西南寧市良慶區法院法官黃豔芳說。

如果考慮社會大背景, 其實也複雜。 “數量龐大的婚姻家庭案件, 如果處理不好, 會直接導致未成年人教育與撫養、婦女權益維護、老年人贍養等大量社會問題出現。 ”廣西高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何豔斌說。

何豔斌介紹, 近年來, 廣西家事案件數量以年均10%的幅度持續上升;案件類型也日趨多樣化, 除了傳統的財產分割、繼承、扶養、贍養等, 婚約財產、探望權等新類型也不斷湧現。

但是在基層司法實踐中, 家事審判被重視的程度還遠不夠。 有的法院認為, “家長里短”瑣碎繁雜,

處理難度大, 結案效率低, 不易出成績;一些法官覺得, 家事案件技術含量低, 體現不出專業水準, 更願意審理房地產、財產侵權、合同等更“專業”的民商事案件。

“很多離婚案件, 最後常常變成了財產分割案件。 ”何豔斌說, “但家事糾紛具有很強的倫理性、私密性和一定程度的非理性, 常常剪不斷、理還亂。 ‘定分’易、‘止爭’難, 只重視財產處置, 往往容易激化家庭矛盾, 甚至會誘發惡性事件發生。 ”

法治添溫情 合力化糾紛

初到南寧市良慶區法院家事審判中心, 不少人都會驚訝——沒有高大的法官席, 倒見溫馨舒適的沙發、茶几, 柔軟的地毯, 茂密的綠植……

“用圓桌、沙發代替審判台, 用‘丈夫’‘妻子’台簽代替‘原告’‘被告’, 就是為了營造家的氛圍,

讓雙方緩解情緒, 打開心結。 ”良慶區法院副院長藍彬說。

硬體之變, 折射理念之變。 何豔斌介紹, 2014年, 包括良慶區在內的廣西部分基層法院開始進行家事審判方式與規則的嘗試與探索。 2015年9月, 廣西高院出臺意見, 選取南寧、柳州等6市10個基層法院作為家事審判改革試點法院。

人馬拉起來。 各試點法院設立家事法庭、巡迴法庭、家事審判合議庭等, 組建專業化審判團隊。 截至2017年7月, 廣西各級法院共成立家事法庭69個、家事巡迴法庭81個、家事合議庭147個、調解室114個, 共有家事獨任法官332人。 其中, 柳城、寧明縣法院成立了有獨立編制的家事審判庭。

理念新起來。 廣西試點法院推行“離婚冷靜緩和期”制度, 在緩和期內由主審法官實施挽救婚姻計畫。

引入婚姻家庭諮詢師, 開展庭前評估和心理疏導。 藍彬介紹, 良慶區法院引入專業心理諮詢師、婚姻家庭諮詢師駐院參與家事案件調解工作。 一些法院聘請家事調查員, 加大家事案件調查取證力度。 面對家暴, 不用再忍氣吞聲, 可在離婚訴訟前、訴訟中及訴訟後免費向法院提起人身安全保護裁定。

合力聚起來。 廣西推動建立“黨委領導、法院牽頭、各方參與”的家事糾紛化解機制。 目前, 廣西已有7個地級市建立了反家暴聯動工作機制。 “試點法院還與當地婦聯、民政局共同建立‘惜緣工作室’等場所, 共設立庇護中心18個、探視中心36個, 聘任家事調查員723人、人民調解員540人、心理諮詢(輔導)專家76人, 提高家事審判的社會化、人性化水準。 ”何豔斌說。

效應正顯現 問題須直面

“改革試點開始至2016年底,廣西共審結一審家事案件35848件,調撤結案21758件,調撤率達60%。”何豔斌認為,家事審判改革妥善化解了大量家事糾紛,“家庭療傷、社會減壓”的改革效應正逐步顯現。

“廣西家事審判改革,讓法官對婚姻家庭案件的敏感性、複雜性有了更多觀照,不再為判而判。一系列創新之舉,讓法有了溫暖的人性色彩。”廣西大學法學院教授黃瑩說。

但在實踐中,一些問題也須直面。“冷靜期、心理疏導、判後回訪等,會給法官帶來額外工作量,直接影響結案率和工作績效,一些法院、法官對推進家事審判改革的積極性不高。”一位基層法官坦言。

連結——

據統計,人民法院的婚姻家庭撫養繼承糾紛等家事案件持續上升,成為民事審判的第二大類案件。自2016年6月1日起,最高人民法院在全國選擇部分法院開展為期兩年的家事審判方式和工作機制改革試點。

目前,試點工作取得進展。絕大多數試點法院已成立專門家事審判機構。其中,獨立建制的家事審判庭超過50%,少年家事庭達到20%。近60%的試點法院組建了專業的家事調解隊伍。82%的試點法院佈置了符合家事審判特點的審判庭,配置家事調解室、沙盤分析室、單面鏡觀察室、心理輔導室等。在探索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方面,人民法院與當地綜治辦、民政、公安、婦聯、社區服務等部門創建了形式多樣的合作方式,超過80%的試點法院與相關部門建立聯席會議機制或者達成了合作事項。

”何豔斌說。

效應正顯現 問題須直面

“改革試點開始至2016年底,廣西共審結一審家事案件35848件,調撤結案21758件,調撤率達60%。”何豔斌認為,家事審判改革妥善化解了大量家事糾紛,“家庭療傷、社會減壓”的改革效應正逐步顯現。

“廣西家事審判改革,讓法官對婚姻家庭案件的敏感性、複雜性有了更多觀照,不再為判而判。一系列創新之舉,讓法有了溫暖的人性色彩。”廣西大學法學院教授黃瑩說。

但在實踐中,一些問題也須直面。“冷靜期、心理疏導、判後回訪等,會給法官帶來額外工作量,直接影響結案率和工作績效,一些法院、法官對推進家事審判改革的積極性不高。”一位基層法官坦言。

連結——

據統計,人民法院的婚姻家庭撫養繼承糾紛等家事案件持續上升,成為民事審判的第二大類案件。自2016年6月1日起,最高人民法院在全國選擇部分法院開展為期兩年的家事審判方式和工作機制改革試點。

目前,試點工作取得進展。絕大多數試點法院已成立專門家事審判機構。其中,獨立建制的家事審判庭超過50%,少年家事庭達到20%。近60%的試點法院組建了專業的家事調解隊伍。82%的試點法院佈置了符合家事審判特點的審判庭,配置家事調解室、沙盤分析室、單面鏡觀察室、心理輔導室等。在探索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方面,人民法院與當地綜治辦、民政、公安、婦聯、社區服務等部門創建了形式多樣的合作方式,超過80%的試點法院與相關部門建立聯席會議機制或者達成了合作事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