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探訪“虛擬實境療法”戒毒:吸管遞來那一瞬特真實

整整齊齊的教室和宿舍、各式各樣的標語和宣傳板、綠草如茵的操場和鮮紅的塑膠跑道——如果沒有門口那一道厚厚的鐵門, 這裡就像是一所普通的高中。 不過, 在進門登記處, 澎湃新聞記者偶遇的一對略顯憂愁、找不到接見室的老夫婦點醒了這個場所的真實身份:浙江良渚強制隔離戒毒所。

去年12月, 這裡成為了一種新型的戒毒方法——VR, 是全國有名的。 ”

在其中一幢教學樓前, 澎湃新聞記者見到了4名接受VR戒毒療法的吸毒人員。 他們穿著統一的藍色服裝, 均為來自浙江杭州地區的男性, 年齡從青年到中年不等,

吸食冰毒的時間也有所差異:有第一次進戒毒所的, 也有“四進宮”的反復吸毒人員。

當被問及觀看VR戒毒影片與傳統的戒毒影片的區別時, 4名吸毒人員紛紛說道, 觀看時覺得身臨其境, “特別真實”。 他們特別提到, 在影片第一階段的最後, 鏡頭特寫一個正散發著嫋嫋白煙的吸管, 那一刻, 他們的毒癮瞬間被激發起來, 恨不得湊上前去。 但也就在這“神魂顛倒”的時刻, 影片進入第二階段, 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吸毒會帶來的各種惡果, 尤其是健康方面的損害。 在某些特別有代入感的鏡頭出現時, 所有參與人員的心裡都重重地一顫。

吸毒人員鄭某提到, VR戒毒影片做得十分真實, 尤其是在細節方面下足了功夫, “裡面描寫了吸毒人員的牙齒發黃、潰爛,

你看看我們所裡的, 哪個牙齒是好的。 ”他說道, 以前雖然也模糊地知道吸毒會給健康帶來各種負面後果, 但並沒有仔細深思過。 通過VR影片“身臨其境”地還原, 他真正體驗到“噁心”和恐懼。

對這種新型療法的效果, 4名吸毒人員均給予了肯定。 “效果有是肯定有的。 以後真的要遇到可能複吸的場景, 可能會想到片子裡看到的, 猶豫一下。 這猶豫的一下就很關鍵了。 ”吸毒人員宋某說道。

VR戒毒影片裡到底放了啥?

在杭州賽翁思科技有限公司, 澎湃新聞記者也體驗了一把VR戒毒影片。 戴上VR眼鏡, 手腕上貼上連接測量心率設備的資料線, VR戒毒系統就會在播放影片的同時, 通過測量觀看者的心率變異性來評估毒癮的渴求度,

並依此來評估戒毒效果。

影片共分為三個階段。 在第一個階段, 影片還原了真實的吸毒場景:有圍坐在沙發上吸毒的, 有躺在床上衣衫不整吸毒的, 有邊玩著電腦遊戲邊吸毒的, 這些都是經過實際訪談過吸毒人員, 根據回饋而量身訂做的場景。

賽翁思科技技術總監何大倫介紹說, 不吸毒的人在看到這些片段時, 並不會覺得特殊, 只有吸毒人員才能體會到其中細節的高度還原。 冰毒燃燒時的火焰顏色、燃燒出來的白煙效果、吸毒時的“專業”器材和“專業”手法都是令吸毒人員興奮的關鍵因素。 VR影片中的吸毒人員會做出許多意義不明的行動, 沒有吸毒的人看了可能會覺得一頭霧水, 卻是在還原很多吸毒人員的真實表現。

第一階段的毒癮觸發階段, 以吸毒人員向澎湃新聞提到的“緩緩靠近的吸管”特寫結束。 隨後, 影片進入第二階段, VR影片展現吸毒會帶來的惡果, 在臨床上被稱為“厭惡治療”, 目的是使吸毒人員對毒品相關的事物產生排斥感而達到戒除吸食毒品。 在“噁心”的“厭惡治療”的階段過後, VR戒毒影片以溫馨的“回歸”階段結尾。

第三階段取材於生活中很多普通的場景:西湖邊的鳥語花香、在社區健身場所玩耍的孩童和在一旁看護的老年人、小巷子一對正在打羽毛球的夫妻、甚至是街邊早餐店剛出鍋的一鍋生煎、家裡剛做好的一桌飯菜。

孟某說道, 很多測試者都對“食物”這一刺激印象很深, “他們說, 你們太壞了,

還特寫揭開鍋蓋後那個冒出來的熱氣。 ”

欲戒除毒癮, 必先觸發毒癮

VR戒毒系統是基於怎樣的科學邏輯進行設計的?專案負責人、浙江省戒毒管理局科學專家汪永光博士向澎湃新聞介紹道, VR戒毒系統的第一個突破點, 就是在於能夠量化對毒癮的渴求程度。

“如果說是煙癮的話, 你拿根香煙在他面前晃一晃, 他的煙癮沒准就犯了。 可是冰毒不一樣, 首先你也不能真拿冰毒去刺激他, 其次冰毒在視覺上也就和鹽差不多”, 汪永光說道。 和海洛因這種能觸發生理依賴的毒品不一樣, 冰毒主要是觸發心理上的依賴。 由於在強制隔離戒毒所中, 吸毒人員根本接觸不到心理刺激, 也不會產生毒癮, 所以也很難評估戒毒的效果。

而在觀看毒癮觸發影片的過程中, 吸毒人員的心率會產生不同程度的變化。VR戒毒系統能夠記錄、評估這些心率變化,得到一個客觀量化的“毒品渴求度”指標,通過觀察治療前後“毒品渴求度”的改變,就能直觀地評估VR戒毒療法的治療效果。

其中另一個關鍵因素就在於VR戒毒影片非常的“摳細節”,力求還原吸毒人員回到現實生活中可能遭遇的受誘惑場景。“可以說,吸毒人員只要能抵禦住我們VR影片的毒癮誘惑,就能成功抵禦住在現實中的毒癮誘惑。”汪永光說道。

VR戒毒影片的另一項創新在於運用VR技術輔助傳統的“厭惡治療”達到更好的戒毒效果,即讓吸毒人員在毒品與令人噁心的各種負面場景間建立新的條件反射。不過這種單純的“巴普洛夫式”的“厭惡治療”效果不穩定,“人和動物不一樣,人是能思考、有邏輯的,他可能不覺得是毒品討厭,而是給他看片子的人討厭”,汪永光說。

VR戒毒研發團隊注意到了一個以色列研究團隊去年發表在《自然》雜誌子刊Neuropsychopharmacology上的一種“提取後對抗性條件制約法”,在記憶再鞏固的時間窗內對不穩定的記憶進行干預,達到改寫或是清除原有的記憶的目的,並進一步輔以厭惡治療法的操作方式,將先前的連結取代為新的記憶。在大鼠上對可卡因渴求的動物實驗上,結果顯示該干預方式能夠成功的取代舊有成癮行為模式並降低對毒品的渴求度。

“人最美好的是記憶,最糟糕也是記憶。”汪永光說道。記憶對於戒毒來說也是最重要的。這種“提取後對抗性條件制約法”,本質上是先提取出關於毒品的“美好”記憶,再立刻用糟糕的電擊記憶進行修改。VR戒毒系統通過第一階段的影片喚醒毒癮,提取記憶,再用第二階段的“厭惡治療”進行記憶替代,最後用第三階段的溫馨影片鼓勵吸毒人員早日擺脫毒癮,回歸家庭和正常生活。

除了省良渚強制隔離戒毒所之外,這套VR戒毒系統今年還要在浙江的其他戒毒所擴大試點,隨後會向浙江全省範圍內推廣,並計畫推行至全國。杭州賽翁思科技有限公司CEO何晨表示,當試點樣本量持續累積的同時,會根據收集到的資料不斷的優化VR戒毒系統以及其毒癮渴求度評估核心演算法,並且定期向社會大眾公佈此戒毒專案的進展與成果。

何晨表示,VR技術還會在更多與心理和腦科學相關的領域有所作為。除了戒毒治療之外,杭州賽翁思科技有限公司還在自閉症、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腦卒中等研究方向進行全方位的佈局。

吸毒人員的心率會產生不同程度的變化。VR戒毒系統能夠記錄、評估這些心率變化,得到一個客觀量化的“毒品渴求度”指標,通過觀察治療前後“毒品渴求度”的改變,就能直觀地評估VR戒毒療法的治療效果。

其中另一個關鍵因素就在於VR戒毒影片非常的“摳細節”,力求還原吸毒人員回到現實生活中可能遭遇的受誘惑場景。“可以說,吸毒人員只要能抵禦住我們VR影片的毒癮誘惑,就能成功抵禦住在現實中的毒癮誘惑。”汪永光說道。

VR戒毒影片的另一項創新在於運用VR技術輔助傳統的“厭惡治療”達到更好的戒毒效果,即讓吸毒人員在毒品與令人噁心的各種負面場景間建立新的條件反射。不過這種單純的“巴普洛夫式”的“厭惡治療”效果不穩定,“人和動物不一樣,人是能思考、有邏輯的,他可能不覺得是毒品討厭,而是給他看片子的人討厭”,汪永光說。

VR戒毒研發團隊注意到了一個以色列研究團隊去年發表在《自然》雜誌子刊Neuropsychopharmacology上的一種“提取後對抗性條件制約法”,在記憶再鞏固的時間窗內對不穩定的記憶進行干預,達到改寫或是清除原有的記憶的目的,並進一步輔以厭惡治療法的操作方式,將先前的連結取代為新的記憶。在大鼠上對可卡因渴求的動物實驗上,結果顯示該干預方式能夠成功的取代舊有成癮行為模式並降低對毒品的渴求度。

“人最美好的是記憶,最糟糕也是記憶。”汪永光說道。記憶對於戒毒來說也是最重要的。這種“提取後對抗性條件制約法”,本質上是先提取出關於毒品的“美好”記憶,再立刻用糟糕的電擊記憶進行修改。VR戒毒系統通過第一階段的影片喚醒毒癮,提取記憶,再用第二階段的“厭惡治療”進行記憶替代,最後用第三階段的溫馨影片鼓勵吸毒人員早日擺脫毒癮,回歸家庭和正常生活。

除了省良渚強制隔離戒毒所之外,這套VR戒毒系統今年還要在浙江的其他戒毒所擴大試點,隨後會向浙江全省範圍內推廣,並計畫推行至全國。杭州賽翁思科技有限公司CEO何晨表示,當試點樣本量持續累積的同時,會根據收集到的資料不斷的優化VR戒毒系統以及其毒癮渴求度評估核心演算法,並且定期向社會大眾公佈此戒毒專案的進展與成果。

何晨表示,VR技術還會在更多與心理和腦科學相關的領域有所作為。除了戒毒治療之外,杭州賽翁思科技有限公司還在自閉症、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腦卒中等研究方向進行全方位的佈局。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