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南充32個村入選省級“文化扶貧示範村”

12月18日, 記者從市文廣新局獲悉, 日前, 四川省2017年“文化扶貧示範村”名單出爐, 我市32個村入選。

今年6月, 全省正式啟動“文化扶貧示範村”創建工作。 通過申報、評審等環節, 經四川省“文化扶貧示範村”創建活動領導小組研究同意, 全省共237個退出貧困村入選四川省2017年“文化扶貧示範村”, 我市有順慶區搬罾鎮小河壩村、高坪區斑竹鄉倒馬坎村、嘉陵區大通鎮芝麻灣村、閬中市西山鄉岳林埡村、南部縣盤龍鎮中窯壩村、西充縣晉城鎮白鶴觀村、儀隴縣新政鎮安溪潮村、營山縣安固鄉浮山村、蓬安縣錦屏鎮西拱橋村等32個村入選。

“西拱橋, 是福地;相如裡, 人稱奇……”當天, 記者來到蓬安縣錦屏鎮西拱橋村活動廣場, 此時, 十余位大媽, 正揮舞著扇子、敲著腰鼓以文藝演出的形式, 向村民宣傳該村制定的“村規民約”。

“西拱橋村屬移民扶貧村, 今年入選省級‘文化扶貧示範村’。 ”該村黨支部負責人向記者介紹, 為使群眾既要在物資生活上脫貧, 也要在精神生活上脫貧, 該村通過文化扶貧不斷增強貧困戶內生動力, 村上先後開闢活動場所2300平方米, 文藝演出舞臺180平方米, 建立文化宣傳專欄8處。 同時, 該村群眾自發組建健步走隊、秧歌隊、腰鼓隊、快板隊、樂器隊、小品相聲隊等6支隊伍, 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宣傳脫貧攻堅政策。 此外, 利用農民夜校、大講堂等平臺開展感恩教育、樹立典型,

以此引導村民形成好風氣、養成好習慣。

近年來, 我市始終把脫貧攻堅與文化發展相結合, 貧困地區文化活動真正實現有陣地、有隊伍、有經費、有活動、有效果、有機制, 構建起貧困地區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