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全國文明村——漢源縣大田鄉新堰村的振興之道

新堰村文化院壩

午後的陽光, 照射在漢源縣大田鄉新堰村村活動室的院子裡。 12月11日, 雖然才下午三點, 但是已經有不少人來到了這裡,

享受午後的陽光。 “一定要拍得好看一點”在院子裡休息的劉香芸老奶奶叮囑道, 像這樣的午後, 她一般都會來到這裡, 曬著暖洋洋的太陽, 和自己的同伴聊聊家常。

新堰村位於漢源縣西北部, 距縣城25公里, 面積3.6平方公里, 轄8個村民小組, 總人口1823人。 曾獲四川省文明村、四川省鄉村旅遊示範村、四川省環境優美示範村稱號, 今年更是榮獲第五屆全國文明村鎮稱號。

生態農業助發展

新堰村以水果種植為主要產業, 三月梨花盛開, 除了新堰村的梨花之外, 更是可以一覽九襄萬畝梨花, 借助這樣的地域優勢, 新堰村打造出了“槿上梨花”農業觀光旅遊景點。 “五月櫻桃採摘, 七月八月李子、桃子採摘, 九月十月蘋果梨子採摘,

可以說我們新堰村一年四季都有收入。 ”新堰村黨支部書記馮培福說。

新堰村文體活動

“我以前是貧困戶, 現在村裡的水果產業發展很好, 我除了自家地裡有經濟收入之外, 在閒置時間還去水果市場裝貨, 一年下來, 也能為家裡帶來上萬元的額外收入。

”新堰村村民劉建峰說道, 他今年28歲, 從以前的貧困戶到現在蓋起兩層樓房, 他的經歷, 也是新堰村經濟發展的見證。 據統計, 新堰村2016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03萬元, 超過全鄉平均水準, 位居全縣前列。

新堰村的農業生產結構, 從最開始的傳統農業, 到發展養殖業, 再到生態觀光農業, 產業升級的同時, 村民生活品質也得到了提高。 新堰村以打造“田園風情梨花生態文明旅遊村莊”為目標, 堅持把文明村創建作為改善人居環境、提高群眾生活品質的“民心工程”。

“我們這裡以前村民家裡的垃圾都倒入了自家的糞池, 後來大家修建新房屋之後, 沒有了糞池, 當時垃圾滿山都是。 ”62歲的老人馮成全談起近幾年新堰村的變化感慨道, “2008年開始,

馮書記就組織村民修建起了垃圾池, 進行垃圾分類, 大大改善了環境衛生情況, 現在我們村更是招聘了5位保潔員, 負責道路的保潔。 ”

文化院壩內休息的老人

2011年以來, 新堰村大力實施基礎設施建設、村莊風貌塑造、環境治理、文明新風創建等專項活動,

把農田水利基本建設與農業觀光旅遊相結合, 構築“村在樹中、房在花中、依山傍水”的立體生態村莊。 2015年以來, 在梨花景區、木槿水河常態化開展環境綜合治理和群眾愛國衛生運動活動, 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得到有效保護。

文化建設促文明

“我們以前農閒時業餘活動很少。 ”新堰村村民代樹萍談說, “現在我們組織了一些人打起了腰鼓, 圖個樂子, 常常出來鍛煉, 身體也好了。 ”現在代樹萍是新堰村腰鼓隊的隊長, 在空閒的時候, 她便開始組織村裡的夥伴, 一起到文化院壩裡練習腰鼓。

新堰村道路

“百姓的生活富起來了,就需要加強精神文明建設,保障老百姓在空閒的時間裡,能有健康文明的休閒方式。現在,劉家山那裡還成立了一個歌友會,不僅僅是我們新堰村的人,其他地方也有人來參加。”馮培福介紹說,新堰村很注重傳統文化的傳承弘揚,組建了新堰村文藝演出隊,以“我們的節日”為主題,常態化開展“經典誦讀”、節日民俗和文化娛樂活動。3年來,舉辦廣場舞、腰鼓、唱歌等文藝活動80餘場次。不僅宣傳了傳統文化,也豐富了大家的空閒生活。

作為漢源縣法制建設示範村,新堰村近年來開展“新堰文明家庭”創建活動3次、“立家規·揚家風”等主題活動3次、科普宣傳活動6次,對新堰外來外出務工人員開展文明禮儀和道德培訓6次;社會管理有序,治安良好,群眾滿意率95%以上。

現在,新堰村已經走在了鄉村振興的道路上,在新的時代,新堰村又將開始新的征程。

新堰村道路

“百姓的生活富起來了,就需要加強精神文明建設,保障老百姓在空閒的時間裡,能有健康文明的休閒方式。現在,劉家山那裡還成立了一個歌友會,不僅僅是我們新堰村的人,其他地方也有人來參加。”馮培福介紹說,新堰村很注重傳統文化的傳承弘揚,組建了新堰村文藝演出隊,以“我們的節日”為主題,常態化開展“經典誦讀”、節日民俗和文化娛樂活動。3年來,舉辦廣場舞、腰鼓、唱歌等文藝活動80餘場次。不僅宣傳了傳統文化,也豐富了大家的空閒生活。

作為漢源縣法制建設示範村,新堰村近年來開展“新堰文明家庭”創建活動3次、“立家規·揚家風”等主題活動3次、科普宣傳活動6次,對新堰外來外出務工人員開展文明禮儀和道德培訓6次;社會管理有序,治安良好,群眾滿意率95%以上。

現在,新堰村已經走在了鄉村振興的道路上,在新的時代,新堰村又將開始新的征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