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農村戶口取消了,以後的農民就是城市人了?

2014年7月, 《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出臺, 明確指出要取消農業戶口和非農業戶口性質區分和由此衍生的藍印戶口等戶口類型, 統一登記為“居民戶口”, 這意味著自1958年開始、在中國存在半個多世紀的“城裡人”和“鄉下人”戶口將不復存在。 伺候, 包括北京在內, 30個省份陸續出臺各自的戶籍制度改革方案, 均提出“取消戶口性質區分”。

“農業戶口取消政策是在土地確權後出臺, 所以土地確權完成後, 農業戶口將全面取消。 ”這個消息讓剛剛看到農村要迎來大發展的農民產生了迷茫。 土地值錢了, 戶口被取消了, 那我們該享受的待遇還有嗎?

農民朋友的這種心情可以理解, 但是其實這屬於“庸人自擾之”。 國家取消農業戶口並不是為了剝奪農民朋友的權益。 相反, 國家在發展農業上是做好改變傳統種植無法給農民帶來收益, 做成大農業,

農民及土地都能更好的發揮最大的用處。

取消農業戶口的目的, 是讓農民不再作為一個固定的階層, 不再是之中打上烙印的“身份”, 以後不管在哪生活, 都統一的“居民”。 至於是否從事農業, 就只是職業選擇問題了, 跟選擇從事建築, 法律等其他職業一樣,

與戶口不在有必然的聯繫。 所以, 未來的農民是職業化的, 也會有考核培訓, 至於宅基地的福利, 都不再是判定一個是否是農民的標準。

其實, 農業戶口和城鎮戶口是由區分的, 和是否區分農村和城市, 沒有必然的直接的聯繫, 一個是戶籍管理制度,

一個是地理概念, 所有人都是“居民”, 但可以是生活在城市的居民, 也可以生活在農民的居民。 很多國家沒有從戶籍制度上區分農村人和城市人, 但顯然所有國家都有城市和農村的地裡區別。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