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花木蘭當了那麼長時間兵,在男人的世界裡,沒人發現她是個女人?

鄉愁瘦了思鄉的人兒, 也讓思鄉的路在盡頭變得更瘦。 如果說, 王昭君與蔡文姬是兩隻飛在塞上的兩隻素衣鴻雁, 那麼, 花木蘭就是一隻在巴彥淖爾這方土地上被武裝起來的鴻雁將軍。

唧唧複唧唧, 木蘭當戶織, 不聞機杼聲, 唯聞女歎息。 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 女亦無所憶。 昨夜見軍帖, 可汗大點兵, 軍書十二卷, 卷卷有爺名。 阿爺無大兒, 木蘭無長兄, 願為市鞍馬, 從此替爺征。

東市買駿馬, 西市買鞍韉, 南市買轡頭, 北市買長鞭。 旦辭爺娘去, 暮宿黃河邊。 不聞爺娘喚女聲, 但聞黃河流水鳴濺。 旦辭黃河去, 暮至黑山頭, 不聞爺娘喚女聲, 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萬里赴戎機, 關山度若飛。 朔氣傳金柝, 寒光照鐵衣。 將軍百戰死, 壯士十年歸。

歸來見天子, 天子坐明堂。 策勳十二轉, 賞賜百千強。 可汗問所欲, 木蘭不用尚書郎, 願借千里足, 送兒還故鄉。

爺娘聞女來,

出郭相扶將。 阿姊聞妹來, 當戶理紅妝。 小弟聞姊來, 磨刀霍霍向豬羊。 開我東閣門, 坐我西閣床。 脫我戰時袍, 著我舊時裳。 當窗理雲鬢, 對鏡貼花黃。 出門看夥伴, 夥伴皆驚惶。 同行十二年, 不知木蘭是女郎。

雄兔腳撲朔, 雌兔眼迷離。 雙兔傍地走, 安能辨我是雄雌!

織機的聲音連綿不斷, 花木蘭正在窗戶下織布。 聽不到織機的聲音, 只能聽到木蘭的歎息聲。 問木蘭想什麼、回憶什麼。 木蘭既沒有想什麼, 也沒有回憶什麼。 昨天晚上見到了軍中的文告, 可汗大規模的徵兵, 徵兵的名冊很多, 每卷都有木蘭父親的名字。 木蘭的父親沒有大兒子, 木蘭沒有哥哥, 願意為此去買鞍馬, 從此替父親出征。

去東邊買了匹好馬, 去西邊買馬鞍, 去南邊買籠頭, 去北邊買馬鞭。 花木蘭這只被武裝起來的鴻雁, 她要去哪裡呢?

早上辭別了父母, 傍晚投宿在黃河邊上, 聽不到父母呼喚木蘭的聲音, 但能聽到黃河水流的聲音。 次日早上, 離開黃河而去, 傍晚到了黑山腳下, 聽不到父母呼喚木蘭的聲音, 但能聽到燕山上,

敵人騎的戰馬的聲音。

在這裡, 我們讀到了巴彥淖爾資訊:黃河、黑山頭以及燕然山。 黃河作為地理上的一個概念, 證明了黑山頭與燕然山的確切位置, 即花木蘭要去的地方。 陰山橫亙於內蒙古自治區的中部, 其蒙古語名字為“達蘭喀喇”, 意思為“七十個黑山頭”;燕山即燕然山, 是今蒙古境內之杭愛山, 漢代時, 漢軍與匈奴曾經在這裡展開多次戰爭。 花木蘭要去的地方即是巴彥淖爾陰山下的某地方。

膾炙人口的《木蘭詩》是北朝民歌,歷史學家範文瀾在《中通史簡編》中早已肯定, 這首詩的內容是真實的。 1982年曹熙先生發表《木蘭辭新考》, 明確花木蘭確有其人。

內蒙古一位作者在其作《遙望陰山話木蘭》裡說, 花木蘭的“花”姓是後人加的,木蘭本名穆蘭, 穆是鮮卑人的姓。 花木蘭約出生在西元412年的“河南地”, 屬今日的伊盟。

我覺得這種說法有些玄乎, 河南地大了去了, 怎麼可能只指今天的伊盟(鄂爾多斯)?

這位作者又說, 鮮卑人是在聖武皇帝時從今日內蒙古東北部到陰山(大青山)一帶的。 鮮卑人南遷後,“散諸部落,始同編民”(《魏書》卷113《官氏志》),花木蘭的父親亦為編民居“河南地”。花木蘭替父從軍是參加對陰山之北柔然的戰爭。

根據《太平寰宇記》記載:“自周、秦、漢、魏,前後出師北伐,唯有三道。”其東道是從今河北定縣出喜峰口,西道是從隴西出甘肅安西,中道出黑山,正與《木蘭詩》中“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旦辭黃河邊,暮至黑山頭”相符。黑山即今日包頭昆都侖河谷北之陰山。從今伊盟的“河西”到黃河邊是一天的路程,從黃河邊到昆都侖河谷北之陰山正好也是一天路程,再精確點講是到當年中通的咽喉懷朔鎮(固陽縣城一帶)。

我覺得對於一首詩歌而言,這是不是太確切了一些?“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旦辭黃河邊,暮至黑山頭。”這位作者的意思是,花木蘭從老家到黃河邊走了一天的時間,又從黃河邊到黑山頭走了一天時間。但哪來那麼精確?詩歌不是地理志,早晨從老家出發,晚上到黃河邊,可以走一天,也可以走兩天,甚至更多,早晨和晚上可以是一天,也可以是很多天。同樣,從黃河邊到黑山頭也是這麼個理。

這位作者還說,西元429年,“秋七月,車駕東轅,至黑山,校數軍實,班賜王公將士各有差。”(《魏書》4卷世祖紀)這時“可汗大點兵”,花木蘭替父從軍。北魏皇帝拓跋燾率軍一直將柔然趕到漠北,“北度燕然山”(《北史》卷86《蠕蠕傳》)。

西元439年,拓跋燾完成了統一黃河流域的大業,從此北魏皇帝稱“天子”。西元 442年北魏皇帝“行幸陰山之北”(《魏書》卷4《世祖紀》),當了12年兵的花木蘭“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天子接見花木蘭,封她為五品尚書郎,她怕女兒身份暴露,犯下欺君之罪,提出“願借明駝千里足,送兒還故鄉”。

這位作者最後說,“天子”命花木蘭做尚書郎說明她是有文化的鮮卑人,因為尚書郎歷來是文人擔任,負責掌管文書奏章。這樣,花木蘭回到故里,脫下戰袍思緒萬千,寫成了《木蘭詩》。後來,北魏皇帝遷都洛陽,禁止使用鮮卑語,鮮卑人大量內遷山東、河南一帶,花木蘭和弟弟的後裔也必然內遷《木蘭詩》也逐漸譯成漢語廣泛流傳。

故事的大背景是沒有錯的,但要想通過這些就把花木蘭說成是某地人,當然是不可靠的。寫類似文章的還有鄂爾多斯市准格爾旗史志辦的楊玉銘先生。

楊先生根據民國年間編纂的《綏遠通志稿》,並查閱漢魏至隋唐有關征戰的記載,對照《木蘭詩》記述的古地名考證現地名,認為花木蘭為隋代勝州屬地突厥族人,即今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准格爾旗人。

楊先生說,在《隋書》和《資治通鑒》中記載突厥啟民可汗的駐牧地在“勝、夏二州之間,東西至河,南北四百里”。書中記載的勝州在今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准格爾旗北境,東西至河,即黃河,突厥啟民可汗駐牧地就在黃河最大一灣內。而勝州東、北兩面距黃河更近,所以花木蘭才能“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渡河東行約百里有“黑水”,即今呼和浩特的大黑河,《木蘭詩》有的版本為“黑山”,即殺虎山,在呼和浩特東南百里,也是東征必經的要道;繼續東行至“燕山”,是隋將韋雲起討伐契丹的戰場。

從木蘭行軍的地理方位考證,楊玉銘推斷出木蘭的家鄉在勝州附近啟民可汗所屬牧地,木蘭買鞍馬鞭轡之城有東、南、西、北四市,便是隋朝設置的勝州城,今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准格爾旗北的十二連城古城遺址,當年人口眾多、市井繁華,盛極一時。《木蘭詩》後文“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也說明木蘭的家在勝州城內。至於詩中開篇的“機杼聲”,再次驗證了木蘭的家離勝州城不遠,突厥人的遊牧生產方式因勝州城漢族人的影響逐步漢化了。

對於花木蘭是隋煬帝時勝州啟民可汗所屬突厥族女子,楊玉銘認為能進一步解釋《木蘭詩》中的一些難解之句。“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可汗不在白天公佈出徵兵冊,而在夜間通告到戶,是因為突厥牧民白天出去放牧,夜裡才回到部落的緣故。“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史學家歷來認為一卷有爺名則可,卷卷有名不近情理。殊不知,這是遊牧民族的戶兵制,而非漢族政權的府兵制,兵戶世代出兵,父退子繼,平時生產,戰時出征。

楊先生認為,北方遊牧民族大約每隔三年編制一次兵冊,名叫“比丁”,男子年滿十六歲記名入兵籍,到五十五歲或六十歲才退役。花木蘭的父親自十六歲入兵籍,經歷十二次比丁,已是五十二歲的老翁,雖未到退役年齡,但年邁體弱,無法出征。又因“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所以導致了木蘭“從此替爺征”,成就了巾幗英雄的千古美名。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但楊先生與上面說的那位作者犯了一個同樣的錯誤,那就是他們在研究地方史時,有意或者無意地向自己的故地靠攏,這不是嚴謹的史學態度,是地方誌慣用的手法。說句良心話,僅靠書面上的一些資料想把一千多年前一個人的老家“說”到某一地實在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好在這些東西可以留下來豐富我們的生活。

而當《木蘭詩》選入中學語文課本,被廣大青年吟誦;花木蘭的故事搬上戲劇舞臺,在國內長演不衰;美國迪士尼公司製作的卡通片《花木蘭》,更是將花木蘭的美名傳遍全球。我們應該看到,這裡的財富價值,即誰擁有了花木蘭這個經濟符號,就擁有經濟效益發展的名片。

然而,無論花木蘭的祖籍何處,我們都不能否認花木蘭在陰山與邊地少數民族征戰的史實,哪怕僅僅是一首詩或者一首歌。巴彥淖爾向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陰山上的高闕塞、雞鹿塞等重要關塞,更是誕生英雄史詩與征戰傳說的好地方。我在巴彥淖爾烏拉特中旗的新忽熱古城採訪時,就聽說花木蘭當年曾經在這裡征戰並且想家的故事。今天,這故事如同一隻從遙遠年代的戰地起飛的鴻雁,把鄉思的歌撒落了一地,美得讓人可以忘記歷史。

木蘭不遠萬里,奔赴戰場,像飛一樣渡過一道又一道的關卡,越過一座又一座的高山。打更的聲音夾雜在北方的寒氣中,寒冷的月光照射在鎧甲上。許多將軍戰死了,壯士很多年才歸來。

木蘭歸來見皇上,皇上坐在明亮的大堂中。冊封了許多官職,賞賜了許多立功的將士。問木蘭想要什麼,木蘭不願意做官而願意遠足,回故鄉。

木蘭父母知道女兒回來,忙出門相迎;木蘭的姐姐知道妹妹回來,馬上化妝;木蘭的弟弟知道姐姐回來,忙殺豬宰羊。開開我房間的東門,坐在我的西邊床上,脫下我的戰袍,穿上我舊時的衣裳。對著窗戶整理頭髮,對著鏡子貼花黃。出門去找朋友,朋友們都很吃驚:和木蘭在一起十二年,不知道木蘭是女郎。

雄兔靜臥時,兩隻前腳時時爬搔;雌兔靜臥時,兩隻眼睛常眯著。兩隻兔子貼著地面走,怎能分辨出雌雄……

彎弓征戰作男兒,夢裡曾經與畫眉。

幾度思歸還把酒,拂雲堆上祝明妃。

這首詠史詩是唐朝詩人杜牧所寫,借取《木蘭詩》“當窗理雲鬢”的意境,把木蘭終究是女孩兒的本色完整地表現了出來:“夢裡曾經與畫眉”啟發人們去想像木蘭“夢裡”的情思——她只是在夢鄉裡,才會和女伴們一起對鏡梳妝。借助夢境,讓木蘭脫下戰袍,換上紅妝,運筆尤為巧妙。“幾度思歸還把酒”發揮想像,精心刻畫了木蘭矛盾的內心世界:在戰鬥中,木蘭固然很有英雄氣概,但日常生活分明有著少女心靈深處的思歸之情。在這個過程中,他明月對酒,想起了與自己不一樣,但卻同樣擔負著和平使命的王昭君。

王昭君和親,死留青塚,永遠博得後世的同情;木蘭為了安靖邊烽,萬里從戎,一直受到人們讚美。詩人通過“把酒”、“祝明妃”,把木蘭對明妃的敬慕之情以及作為女性的惺惺相惜之意接近完美地表現了出來。而詩中所說的“拂雲堆”就在今內蒙古巴彥淖爾。‍只是有一個問題顯得不合情理——花木蘭當了那麼長時間的兵,成天在男人的世界裡,怎麼就沒有人發現她是個女人?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謝絕其他媒體轉載!

鮮卑人南遷後,“散諸部落,始同編民”(《魏書》卷113《官氏志》),花木蘭的父親亦為編民居“河南地”。花木蘭替父從軍是參加對陰山之北柔然的戰爭。

根據《太平寰宇記》記載:“自周、秦、漢、魏,前後出師北伐,唯有三道。”其東道是從今河北定縣出喜峰口,西道是從隴西出甘肅安西,中道出黑山,正與《木蘭詩》中“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旦辭黃河邊,暮至黑山頭”相符。黑山即今日包頭昆都侖河谷北之陰山。從今伊盟的“河西”到黃河邊是一天的路程,從黃河邊到昆都侖河谷北之陰山正好也是一天路程,再精確點講是到當年中通的咽喉懷朔鎮(固陽縣城一帶)。

我覺得對於一首詩歌而言,這是不是太確切了一些?“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旦辭黃河邊,暮至黑山頭。”這位作者的意思是,花木蘭從老家到黃河邊走了一天的時間,又從黃河邊到黑山頭走了一天時間。但哪來那麼精確?詩歌不是地理志,早晨從老家出發,晚上到黃河邊,可以走一天,也可以走兩天,甚至更多,早晨和晚上可以是一天,也可以是很多天。同樣,從黃河邊到黑山頭也是這麼個理。

這位作者還說,西元429年,“秋七月,車駕東轅,至黑山,校數軍實,班賜王公將士各有差。”(《魏書》4卷世祖紀)這時“可汗大點兵”,花木蘭替父從軍。北魏皇帝拓跋燾率軍一直將柔然趕到漠北,“北度燕然山”(《北史》卷86《蠕蠕傳》)。

西元439年,拓跋燾完成了統一黃河流域的大業,從此北魏皇帝稱“天子”。西元 442年北魏皇帝“行幸陰山之北”(《魏書》卷4《世祖紀》),當了12年兵的花木蘭“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天子接見花木蘭,封她為五品尚書郎,她怕女兒身份暴露,犯下欺君之罪,提出“願借明駝千里足,送兒還故鄉”。

這位作者最後說,“天子”命花木蘭做尚書郎說明她是有文化的鮮卑人,因為尚書郎歷來是文人擔任,負責掌管文書奏章。這樣,花木蘭回到故里,脫下戰袍思緒萬千,寫成了《木蘭詩》。後來,北魏皇帝遷都洛陽,禁止使用鮮卑語,鮮卑人大量內遷山東、河南一帶,花木蘭和弟弟的後裔也必然內遷《木蘭詩》也逐漸譯成漢語廣泛流傳。

故事的大背景是沒有錯的,但要想通過這些就把花木蘭說成是某地人,當然是不可靠的。寫類似文章的還有鄂爾多斯市准格爾旗史志辦的楊玉銘先生。

楊先生根據民國年間編纂的《綏遠通志稿》,並查閱漢魏至隋唐有關征戰的記載,對照《木蘭詩》記述的古地名考證現地名,認為花木蘭為隋代勝州屬地突厥族人,即今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准格爾旗人。

楊先生說,在《隋書》和《資治通鑒》中記載突厥啟民可汗的駐牧地在“勝、夏二州之間,東西至河,南北四百里”。書中記載的勝州在今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准格爾旗北境,東西至河,即黃河,突厥啟民可汗駐牧地就在黃河最大一灣內。而勝州東、北兩面距黃河更近,所以花木蘭才能“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渡河東行約百里有“黑水”,即今呼和浩特的大黑河,《木蘭詩》有的版本為“黑山”,即殺虎山,在呼和浩特東南百里,也是東征必經的要道;繼續東行至“燕山”,是隋將韋雲起討伐契丹的戰場。

從木蘭行軍的地理方位考證,楊玉銘推斷出木蘭的家鄉在勝州附近啟民可汗所屬牧地,木蘭買鞍馬鞭轡之城有東、南、西、北四市,便是隋朝設置的勝州城,今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准格爾旗北的十二連城古城遺址,當年人口眾多、市井繁華,盛極一時。《木蘭詩》後文“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也說明木蘭的家在勝州城內。至於詩中開篇的“機杼聲”,再次驗證了木蘭的家離勝州城不遠,突厥人的遊牧生產方式因勝州城漢族人的影響逐步漢化了。

對於花木蘭是隋煬帝時勝州啟民可汗所屬突厥族女子,楊玉銘認為能進一步解釋《木蘭詩》中的一些難解之句。“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可汗不在白天公佈出徵兵冊,而在夜間通告到戶,是因為突厥牧民白天出去放牧,夜裡才回到部落的緣故。“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史學家歷來認為一卷有爺名則可,卷卷有名不近情理。殊不知,這是遊牧民族的戶兵制,而非漢族政權的府兵制,兵戶世代出兵,父退子繼,平時生產,戰時出征。

楊先生認為,北方遊牧民族大約每隔三年編制一次兵冊,名叫“比丁”,男子年滿十六歲記名入兵籍,到五十五歲或六十歲才退役。花木蘭的父親自十六歲入兵籍,經歷十二次比丁,已是五十二歲的老翁,雖未到退役年齡,但年邁體弱,無法出征。又因“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所以導致了木蘭“從此替爺征”,成就了巾幗英雄的千古美名。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但楊先生與上面說的那位作者犯了一個同樣的錯誤,那就是他們在研究地方史時,有意或者無意地向自己的故地靠攏,這不是嚴謹的史學態度,是地方誌慣用的手法。說句良心話,僅靠書面上的一些資料想把一千多年前一個人的老家“說”到某一地實在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好在這些東西可以留下來豐富我們的生活。

而當《木蘭詩》選入中學語文課本,被廣大青年吟誦;花木蘭的故事搬上戲劇舞臺,在國內長演不衰;美國迪士尼公司製作的卡通片《花木蘭》,更是將花木蘭的美名傳遍全球。我們應該看到,這裡的財富價值,即誰擁有了花木蘭這個經濟符號,就擁有經濟效益發展的名片。

然而,無論花木蘭的祖籍何處,我們都不能否認花木蘭在陰山與邊地少數民族征戰的史實,哪怕僅僅是一首詩或者一首歌。巴彥淖爾向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陰山上的高闕塞、雞鹿塞等重要關塞,更是誕生英雄史詩與征戰傳說的好地方。我在巴彥淖爾烏拉特中旗的新忽熱古城採訪時,就聽說花木蘭當年曾經在這裡征戰並且想家的故事。今天,這故事如同一隻從遙遠年代的戰地起飛的鴻雁,把鄉思的歌撒落了一地,美得讓人可以忘記歷史。

木蘭不遠萬里,奔赴戰場,像飛一樣渡過一道又一道的關卡,越過一座又一座的高山。打更的聲音夾雜在北方的寒氣中,寒冷的月光照射在鎧甲上。許多將軍戰死了,壯士很多年才歸來。

木蘭歸來見皇上,皇上坐在明亮的大堂中。冊封了許多官職,賞賜了許多立功的將士。問木蘭想要什麼,木蘭不願意做官而願意遠足,回故鄉。

木蘭父母知道女兒回來,忙出門相迎;木蘭的姐姐知道妹妹回來,馬上化妝;木蘭的弟弟知道姐姐回來,忙殺豬宰羊。開開我房間的東門,坐在我的西邊床上,脫下我的戰袍,穿上我舊時的衣裳。對著窗戶整理頭髮,對著鏡子貼花黃。出門去找朋友,朋友們都很吃驚:和木蘭在一起十二年,不知道木蘭是女郎。

雄兔靜臥時,兩隻前腳時時爬搔;雌兔靜臥時,兩隻眼睛常眯著。兩隻兔子貼著地面走,怎能分辨出雌雄……

彎弓征戰作男兒,夢裡曾經與畫眉。

幾度思歸還把酒,拂雲堆上祝明妃。

這首詠史詩是唐朝詩人杜牧所寫,借取《木蘭詩》“當窗理雲鬢”的意境,把木蘭終究是女孩兒的本色完整地表現了出來:“夢裡曾經與畫眉”啟發人們去想像木蘭“夢裡”的情思——她只是在夢鄉裡,才會和女伴們一起對鏡梳妝。借助夢境,讓木蘭脫下戰袍,換上紅妝,運筆尤為巧妙。“幾度思歸還把酒”發揮想像,精心刻畫了木蘭矛盾的內心世界:在戰鬥中,木蘭固然很有英雄氣概,但日常生活分明有著少女心靈深處的思歸之情。在這個過程中,他明月對酒,想起了與自己不一樣,但卻同樣擔負著和平使命的王昭君。

王昭君和親,死留青塚,永遠博得後世的同情;木蘭為了安靖邊烽,萬里從戎,一直受到人們讚美。詩人通過“把酒”、“祝明妃”,把木蘭對明妃的敬慕之情以及作為女性的惺惺相惜之意接近完美地表現了出來。而詩中所說的“拂雲堆”就在今內蒙古巴彥淖爾。‍只是有一個問題顯得不合情理——花木蘭當了那麼長時間的兵,成天在男人的世界裡,怎麼就沒有人發現她是個女人?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謝絕其他媒體轉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