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一老人收廢品撿到一銅塊,給小孩當鈴鐺,知道是古董後不願上交

古董珍寶, 對於鑒寶大師之人, 一眼便知是寶貝, 還是贗品。 這些專家不僅有中國歷史、文化、天文、地理等方面深厚的知識, 而且有著幾十年的鑒品經驗。 然而, 這些人堪稱為國寶級的鑒寶專家, 平凡人很難見到他們一面。

所以, 我們希望有他們一樣犀利的眼力, 有他們一樣豐富的知識, 那樣, 如果有一天, 我們真的遇見寶貝, 就可以一眼識別, 從而一夜飛黃騰達, 再也不讓國寶逃過我們的法眼。 不像接下來要講的這個收品廢老頭, 竟把國寶當作爛銅爛鐵, 給小孩當拖地鈴鐺玩, 糟蹋了國寶。 這件國寶的名字叫做“金代金印”。

在哈爾濱, 有一個老頭, 整天騎著他的三輪車, 穿街過巷去收廢品, 並以此謀生。 一次, 老頭收到一戶人家的一堆廢品, 有紙品、塑膠和金屬等, 其中金屬廢品中有一塊黑不溜秋的銅錠。 老頭拿回家洗乾淨後一看, 這好像是一塊舊稱鉈模樣的銅塊, 下面方形, 底下印有天書般的文字。

老頭拿了銅錠掂了掂, 挺墜手的, 於是就用繩子在其上面的孔穿了起來, 順手把它給家裡小孩當拖地鈴鐺來玩耍。 小孩拿著繩子跑呀跑, 銅錠在地上發出清脆的“鈴鐺”聲, 逗得小孩直笑不停。

幸好, 老頭有一個外甥女火眼金睛, 才不致於讓這件國寶繼續受此摧殘。 老頭那個在哈爾濱大學歷史系讀書的外甥女, 名叫王姝穎, 那天, 她來廢品店來看望老頭一家, 無意中她看到小孩在院子裡拖著一塊銅錠到處跑, 時不時發出爽朗的嬉笑。

王姝穎拿起銅錠一看, 不得了, 銅錠下面竟然有古文雕刻的字, 她意識到它不是一個廢稱鉈, 而是一件古董。 因為她的學識還不夠豐富, 對於這件古董是什麼年代的, 是什麼人用的等問題, 她還是一頭霧水。

於是, 王姝穎拿著古董找到金代文字專家張泰湘鑒寶, 經過他嚴謹的鑒定, 確定此古董是金代時期的金印, 底部用金文寫著:九疊篆字。 後來, 又經過各方專家的考證, 此金印是金代完顏阿骨打時期王宮的金印, 它在金代具有巨大的權力, 代表著王權不可侵犯。 這種金印極少存世, 對我們研究金代的政治歷史文化具有極其寶貴的價值。 於是,專家們請求老頭獻給國家作為學術研究之用。

老頭知道這枚金印是價值連城的寶貝後,就不願把寶貝上交,後來,學校答應給他外甥女王姝穎一定照顧之後,老頭才同意上交。現在,這枚金代金印成了洽爾濱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極為珍貴。

於是,專家們請求老頭獻給國家作為學術研究之用。

老頭知道這枚金印是價值連城的寶貝後,就不願把寶貝上交,後來,學校答應給他外甥女王姝穎一定照顧之後,老頭才同意上交。現在,這枚金代金印成了洽爾濱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極為珍貴。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