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前有李顯龍,後有文在寅,中國這一利器把外國領導人成功“圈粉”!

要說中國的新“四大發明”, 可是被外國人羡慕好久了。 現在在中國, 無論你是去買菜還是去商場購物, 去吃飯還是去看電影, 一部手機就能輕鬆搞定幾乎所有需求。 這不, 韓國總統文在寅就對這件事產生了極大興趣。

韓國總統文在寅12月13日到12月16日對中國進行了為期4天的國事訪問。

想知道文在寅被中國哪項新發明驚呆了嗎?請戳視頻~

視頻載入中...

雖說人家是來談正事, 但入鄉隨俗這些事, 也是一點兒沒耽擱。 不僅開展了各項外交活動, 還品嘗了中式早餐。

▲文在寅品嘗中式早餐豆漿、油條。

不過, 這看似普通的一頓早餐可給文在寅一個大大的啟發。

原來, 文在寅點餐後, 想嘗試中國當下正流行的移動支付。 由於他沒有註冊手機支付帳戶,

大使館工作人員便拿著智慧手機向他演示手機支付的步驟。 隨後, 文在寅用智慧手機掃描桌面上的條碼, 成功支付了68元的早餐錢。

看著手機的支付頁面, 文在寅饒有興趣地說:“這樣就算付完錢了嗎?”在場的韓國駐華大使盧英敏解答道:“中國大部分都是使用手機結帳。 ”

文在寅頓時認為自己國家的公共網路是時候要改革了。

▲神奇不?

被刷新“三觀”的韓國總統一回到國內就立刻行動, 首先就是解決在本國使用電子交易時那個不必要的安全外掛程式。

▲韓國電子交易需要的安全外掛程式

韓國的ACTIVE X是電子交易結算時安裝在電腦裡的安保程式, 但這個外掛程式極大地拖累了交易速度。

由於18年前採取的安全法, 韓國已經將ACTIVE X用作所有線上和電子財務交易的強制性安全系統。 韓國《中央日報》此前報導稱, 在韓國100個使用頻率最高的網站中, 有44個網站都使用了ACTIVE X嵌入式程式。

為了改變這種現狀,文在寅經過“一頓早餐”的思考後,真切地感受到了取消不必要外掛程式的必要性。12月18日在參加青瓦台首席秘書輔佐官會議時表示,以取消“一些使用公共網路安裝不必要外掛程式”為目標,在2018年以前迅速改變行政程式和完善相關法律制度。

這也算是大刀闊斧走向改革了吧。

話說,這已經不是外國領導人第一次被中國的移動支付“圈粉兒”啦!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就和文在寅一樣,因為在中國買東西吃引發對本國發展的新思路。

8月20日,新加坡《海峽時報》刊登了一篇題為《2017國慶群眾大會:當林瑞生在智慧城市上海感到自己成了“鄉巴佬”》的文章。是的,你沒看錯,這個新加坡人力部長林瑞生在上海街頭買吃的卻吃了一臉土,感覺自己像個“鄉巴佬”。

不過,林瑞生這臉土吃得也不虧,至少讓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發現在中國很多城市使用現金已過時,就連信用卡都越來越少。

從計程車付費到給服務生小費,幾乎所有支付都只需拿手機掃一掃。李顯龍認為,新加坡發展已經落後中國一些智慧城市,在電子支付方面,中國已走在最前端。

所以,新加坡也開始打造智慧國家,相關政府部門表示,新加坡的各種系統都需簡化、集成,未來一年半內,新加坡將部署2.5萬台銷售終端,可以接受多種支付方式,比如手機支付等。

而且,金融管理部門和各家銀行已經開始部署一套全新的支付服務——PayNow,來增加新加坡國內移動支付的種類。

▲一家甜品店的員工正在掃描顧客手機上的二維碼。

看到這些外國領導人都開始行動,外國小夥伴們坐不住了。

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就用了一個笑話來證實,中國的移動支付已經完勝別國!在中國,連一個街頭乞丐乞討都會詢問你拿支付寶,或者微信支付?相比路人直接給現金,他們更希望能接收一筆手機捐款。

▲CNBC報導截圖

中國的移動支付普及速度遠高於其他國家,據iRearch統計,去年中國的移動支付交易額已達5.5萬億美元(1美元約合6.57元人民幣),成為世界最大的移動支付市場。然而,中國的移動支付並不滿足於僅在中國發展,更是大舉進軍美國、歐洲等國際市場。

此前,美國《福布斯》網站就提到,如果你是品牌經理或零售商會逐漸發現,你正在應對中國的電子商務公司在自己的國家相關行業中落地生根。

市場研究機構eMarketer在一份研究報告中稱,中國迅速鋪開移動支付,很大程度上是基於後發優勢。中國沒有牢固的信用卡文化,所以反而更容易直接從現金支付階段跳躍至移動支付階段。

而改變消費者根深蒂固的消費習慣反而成了日本、美國等發達國家發展移動支付的最大挑戰之一。

聲明: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人民日報”(ID:rmrbwx),在此致謝!

為了改變這種現狀,文在寅經過“一頓早餐”的思考後,真切地感受到了取消不必要外掛程式的必要性。12月18日在參加青瓦台首席秘書輔佐官會議時表示,以取消“一些使用公共網路安裝不必要外掛程式”為目標,在2018年以前迅速改變行政程式和完善相關法律制度。

這也算是大刀闊斧走向改革了吧。

話說,這已經不是外國領導人第一次被中國的移動支付“圈粉兒”啦!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就和文在寅一樣,因為在中國買東西吃引發對本國發展的新思路。

8月20日,新加坡《海峽時報》刊登了一篇題為《2017國慶群眾大會:當林瑞生在智慧城市上海感到自己成了“鄉巴佬”》的文章。是的,你沒看錯,這個新加坡人力部長林瑞生在上海街頭買吃的卻吃了一臉土,感覺自己像個“鄉巴佬”。

不過,林瑞生這臉土吃得也不虧,至少讓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發現在中國很多城市使用現金已過時,就連信用卡都越來越少。

從計程車付費到給服務生小費,幾乎所有支付都只需拿手機掃一掃。李顯龍認為,新加坡發展已經落後中國一些智慧城市,在電子支付方面,中國已走在最前端。

所以,新加坡也開始打造智慧國家,相關政府部門表示,新加坡的各種系統都需簡化、集成,未來一年半內,新加坡將部署2.5萬台銷售終端,可以接受多種支付方式,比如手機支付等。

而且,金融管理部門和各家銀行已經開始部署一套全新的支付服務——PayNow,來增加新加坡國內移動支付的種類。

▲一家甜品店的員工正在掃描顧客手機上的二維碼。

看到這些外國領導人都開始行動,外國小夥伴們坐不住了。

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就用了一個笑話來證實,中國的移動支付已經完勝別國!在中國,連一個街頭乞丐乞討都會詢問你拿支付寶,或者微信支付?相比路人直接給現金,他們更希望能接收一筆手機捐款。

▲CNBC報導截圖

中國的移動支付普及速度遠高於其他國家,據iRearch統計,去年中國的移動支付交易額已達5.5萬億美元(1美元約合6.57元人民幣),成為世界最大的移動支付市場。然而,中國的移動支付並不滿足於僅在中國發展,更是大舉進軍美國、歐洲等國際市場。

此前,美國《福布斯》網站就提到,如果你是品牌經理或零售商會逐漸發現,你正在應對中國的電子商務公司在自己的國家相關行業中落地生根。

市場研究機構eMarketer在一份研究報告中稱,中國迅速鋪開移動支付,很大程度上是基於後發優勢。中國沒有牢固的信用卡文化,所以反而更容易直接從現金支付階段跳躍至移動支付階段。

而改變消費者根深蒂固的消費習慣反而成了日本、美國等發達國家發展移動支付的最大挑戰之一。

聲明: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人民日報”(ID:rmrbwx),在此致謝!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