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塑膠紫菜、馬航MH370調查、中國女子赴韓整容被限制離境……信他們的人都有同一個特徵!

12月20日, 宅到死的長安君少見的出去參加了個論壇。

在(高大上)很膩害的公安部網路安全保衛局指導下, 中國互聯網協會、中國網路空間安全協會和騰訊公司聯合主辦了一場互聯網安全責任論壇。

這名字, 高端!但後來長安君發現, 討論的是一個(深入人心)接地氣的話題——

“撕不斷、咬不碎、有腥臭味”的紫菜

是廢舊塑膠袋做的

榴槤和牛奶一起吃會咖啡因中毒

有人利用塑膠造假大米

無醬油代碼的醬油致癌

肉鬆餅是棉花做的

肉、蛋、奶是現代老年病的根源

某咖啡連鎖店承認糕點含致癌橡膠鞋底原料

空心菜是毒中之王

市面上出現了用糖精泡過的棗

桃子西瓜同食有劇毒

真相到底是什麼?

(點擊圖片揭曉答案)

細細消化了兩天

為了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

長安君覺得有責任和義務

把學習筆記分享給大家

主題:網路謠言治理

主講人:騰訊公司與專家學者

一個報告:騰訊公司聯合中山大學傳媒與設計學院資料傳播實驗室聯合發佈了《2017騰訊公司謠言治理報告》

一、

哪些謠言最熱門?

根據2017年騰訊各平臺處理的有效謠言文章中,可以看出健康與養生、奇聞趣事、食品安全類文章占比最大。

在食品安全類謠言中,塑膠紫菜高居榜單首位。醫療健康類謠言中,癌症出現的頻率最高。社會、科學及其他類謠言則緊跟社會熱點話題,發佈不實內容。

開頭長安君列舉的是十大食品安全類謠言,報告裡還發佈了——

醫學類十大謠言

1、警惕:三五年後眼睛失明會大面積爆發

2、某地醫院出現人感染sk5病毒死亡案例

3、科學發現蒲公英根可在48小時內殺死98%癌細胞!

4、低鈉鹽就是送命鹽

5、《科學》雜誌重磅發現:66%癌症發生是因運氣不好

6、“辟穀斷食”獲得了諾貝爾醫學獎

7、科學發現:多吃主食死得快

8、一滴血就能測癌

9、刺破足底淤血是腦溢血的救命絕招

10、霧化治療危害更甚於輸液

社會、科學及其他類十大謠言

1、《戰狼2》票房60億,開慶功宴,給你發紅包

2、地震雲可以測地震

3、周潤發去世

4、中國三遊客赴韓整形被限制離境

5、MH370消失是美國專利陰謀,為了劫持中國工程師

6、Facebook的“AI”失控,用人類不懂的語言對話

7、某地要飛機噴農藥治白蛾,儘量少出門

8、猛獸傷人,南非野生動物園會擊斃遊客

9、百餘團夥搶小孩,偷器官

10、中國將啟用常旅護照:歐韓澳新141國家免簽

另外長安君還發現,五大謠言典型案例中, 普遍比女性更容易受到迷惑……

“塑膠紫菜”——“59%”的男性受眾信了

“馬航MH370調查”——78%的男性受眾信了

“中國女子赴韓整容被限制離境”——73%的男性受眾信了

“14歲神童事件”——77%的男性受眾信了

“九寨溝地震‘地震雲’”——這次終於逆襲成功,只有45%的男的信了

二、

他們通常有這四大套路!

感歎命令引注意

假借權威增可信

誇張表達來恐嚇

煽情路線促轉發

造謠主體名稱特點:包裝成熱心又專業的資訊分享平臺形象

所以當你聽到“教你”“知識”“智慧”和“爆料”這類詞語時,就要小心了!

食品安全類謠言中,公眾怕造假,對食品加工技術存在不信任。

所以,當你聽到“勾兌”“假冒”“添加劑”“激素”這類詞語時,也要小心!

值得注意的是,有將近三分之一的健康養生類謠言都提到了——“癌症”。

在現場,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新聞發言人、新聞宣傳司司長兼新聞宣傳中心主任顏江瑛,深入淺出的舉了很多我們耳熟能詳的謠言例子。

給大家繼續深入介紹了,涉食品藥品謠言的五個特點:

1內容的反復性和週期性

舉例:肯德基六個翅膀雞、頂花帶刺的黃瓜用避孕藥、大閘蟹上市的時候,大閘蟹注膠等謠言就會出現、塑膠大米每年都會炒,跟受眾接受資訊特點有關係。

對涉食品藥品謠言,受眾往往選擇性注意(謠言和一般資訊先點擊謠言)、選擇性理解(對謠言寧可信其有)、選擇性記憶(好的資訊記不住,壞的東西記得住)

2包裝的虛偽性和迷惑性

縱觀近些年的視頻藥品謠言中,“激素”、“避孕藥”、“酸鹼性”、“轉基因”等帶有“科學性”的包裝詞頻頻出現,有很強的迷惑性和欺騙性,更容易讓普通民眾容易相信並傳播。

3語言的煽動性和情感性

“再不看就要被刪了”、“揭露……內幕”、“膽戰心驚,快轉給你的家人看”等等都頻繁出現在此類謠言的標題和正文中。

往往對老年和剛剛觸網的受眾帶來很大的刺激,願意看願意傳,造成裂變式傳播。

4情節的故事性和生動性

利用故事來切入謠言核心內容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增強了謠言文本的生動性,讓食品藥品謠言更加有血有肉、更貼近生活,也更能聳人聽聞,這也是此類謠言敘事方式中非常特別、有效的手段。

例子:一個醫生的角度,講不要用退燒藥,講得有鼻子有眼,很容易迷惑受眾。不排除有公司性產業化推手在炒作。

5傳播的快平臺性和跨時間性

在梳理的食品藥品謠言文本是發現,其中不少謠言都是複製或者轉載了來自天涯、貼吧、博客等平臺的謠言文章,大量的跨平臺轉載現象使得謠言的傳播在網路空間和時間維度上也更加複雜,在背後的邏輯也正好揭示了為什麼食品藥品謠言屢禁不止、屢肅不清,當在一個平臺上進行了闢謠、澄清後,謠言往往會在另一個平臺改頭換面捲土重來。

三、

我們能怎麼做?

面對如此密集的來勢洶湧的謠言,我們很難什麼都懂,總會有漏網之魚擊中了我們心中的痛點,但不要急,我們已經在科技的軌道上走了很遠……

騰訊專門開發了一系列“闢謠神器”

他們是這樣工作的:

較真平臺

是一個闢謠內容輸出智庫

企鵝號闢謠機制

利用機器演算法主動觸達

謠言易感人群

手機管家謠言騙局粉碎機

基於用戶標籤做精准推送

QQ流覽器謠言大掃除

針對用戶興趣和社會熱點

給出權威解答

截至目前

已闢謠閱讀總次數達9億

攔截謠言超5億次

闢謠榜單、研究報告累計發佈76個

闢謠專家和機構合作方達1304家

長安君試過以後

才敢說好,比如——

Q:“香蕉和牛奶同吃會中毒”?

怎麼樣

長安君的學習筆記終於寫完了

走不走心?

但還有一句話不得不說,

雖然科技日新月異,

大資料越來越實用,

但核心還在於

我們要提高自己的辨識能力

——讓謠言止於智者

桃子西瓜同食有劇毒

真相到底是什麼?

(點擊圖片揭曉答案)

細細消化了兩天

為了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

長安君覺得有責任和義務

把學習筆記分享給大家

主題:網路謠言治理

主講人:騰訊公司與專家學者

一個報告:騰訊公司聯合中山大學傳媒與設計學院資料傳播實驗室聯合發佈了《2017騰訊公司謠言治理報告》

一、

哪些謠言最熱門?

根據2017年騰訊各平臺處理的有效謠言文章中,可以看出健康與養生、奇聞趣事、食品安全類文章占比最大。

在食品安全類謠言中,塑膠紫菜高居榜單首位。醫療健康類謠言中,癌症出現的頻率最高。社會、科學及其他類謠言則緊跟社會熱點話題,發佈不實內容。

開頭長安君列舉的是十大食品安全類謠言,報告裡還發佈了——

醫學類十大謠言

1、警惕:三五年後眼睛失明會大面積爆發

2、某地醫院出現人感染sk5病毒死亡案例

3、科學發現蒲公英根可在48小時內殺死98%癌細胞!

4、低鈉鹽就是送命鹽

5、《科學》雜誌重磅發現:66%癌症發生是因運氣不好

6、“辟穀斷食”獲得了諾貝爾醫學獎

7、科學發現:多吃主食死得快

8、一滴血就能測癌

9、刺破足底淤血是腦溢血的救命絕招

10、霧化治療危害更甚於輸液

社會、科學及其他類十大謠言

1、《戰狼2》票房60億,開慶功宴,給你發紅包

2、地震雲可以測地震

3、周潤發去世

4、中國三遊客赴韓整形被限制離境

5、MH370消失是美國專利陰謀,為了劫持中國工程師

6、Facebook的“AI”失控,用人類不懂的語言對話

7、某地要飛機噴農藥治白蛾,儘量少出門

8、猛獸傷人,南非野生動物園會擊斃遊客

9、百餘團夥搶小孩,偷器官

10、中國將啟用常旅護照:歐韓澳新141國家免簽

另外長安君還發現,五大謠言典型案例中, 普遍比女性更容易受到迷惑……

“塑膠紫菜”——“59%”的男性受眾信了

“馬航MH370調查”——78%的男性受眾信了

“中國女子赴韓整容被限制離境”——73%的男性受眾信了

“14歲神童事件”——77%的男性受眾信了

“九寨溝地震‘地震雲’”——這次終於逆襲成功,只有45%的男的信了

二、

他們通常有這四大套路!

感歎命令引注意

假借權威增可信

誇張表達來恐嚇

煽情路線促轉發

造謠主體名稱特點:包裝成熱心又專業的資訊分享平臺形象

所以當你聽到“教你”“知識”“智慧”和“爆料”這類詞語時,就要小心了!

食品安全類謠言中,公眾怕造假,對食品加工技術存在不信任。

所以,當你聽到“勾兌”“假冒”“添加劑”“激素”這類詞語時,也要小心!

值得注意的是,有將近三分之一的健康養生類謠言都提到了——“癌症”。

在現場,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新聞發言人、新聞宣傳司司長兼新聞宣傳中心主任顏江瑛,深入淺出的舉了很多我們耳熟能詳的謠言例子。

給大家繼續深入介紹了,涉食品藥品謠言的五個特點:

1內容的反復性和週期性

舉例:肯德基六個翅膀雞、頂花帶刺的黃瓜用避孕藥、大閘蟹上市的時候,大閘蟹注膠等謠言就會出現、塑膠大米每年都會炒,跟受眾接受資訊特點有關係。

對涉食品藥品謠言,受眾往往選擇性注意(謠言和一般資訊先點擊謠言)、選擇性理解(對謠言寧可信其有)、選擇性記憶(好的資訊記不住,壞的東西記得住)

2包裝的虛偽性和迷惑性

縱觀近些年的視頻藥品謠言中,“激素”、“避孕藥”、“酸鹼性”、“轉基因”等帶有“科學性”的包裝詞頻頻出現,有很強的迷惑性和欺騙性,更容易讓普通民眾容易相信並傳播。

3語言的煽動性和情感性

“再不看就要被刪了”、“揭露……內幕”、“膽戰心驚,快轉給你的家人看”等等都頻繁出現在此類謠言的標題和正文中。

往往對老年和剛剛觸網的受眾帶來很大的刺激,願意看願意傳,造成裂變式傳播。

4情節的故事性和生動性

利用故事來切入謠言核心內容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增強了謠言文本的生動性,讓食品藥品謠言更加有血有肉、更貼近生活,也更能聳人聽聞,這也是此類謠言敘事方式中非常特別、有效的手段。

例子:一個醫生的角度,講不要用退燒藥,講得有鼻子有眼,很容易迷惑受眾。不排除有公司性產業化推手在炒作。

5傳播的快平臺性和跨時間性

在梳理的食品藥品謠言文本是發現,其中不少謠言都是複製或者轉載了來自天涯、貼吧、博客等平臺的謠言文章,大量的跨平臺轉載現象使得謠言的傳播在網路空間和時間維度上也更加複雜,在背後的邏輯也正好揭示了為什麼食品藥品謠言屢禁不止、屢肅不清,當在一個平臺上進行了闢謠、澄清後,謠言往往會在另一個平臺改頭換面捲土重來。

三、

我們能怎麼做?

面對如此密集的來勢洶湧的謠言,我們很難什麼都懂,總會有漏網之魚擊中了我們心中的痛點,但不要急,我們已經在科技的軌道上走了很遠……

騰訊專門開發了一系列“闢謠神器”

他們是這樣工作的:

較真平臺

是一個闢謠內容輸出智庫

企鵝號闢謠機制

利用機器演算法主動觸達

謠言易感人群

手機管家謠言騙局粉碎機

基於用戶標籤做精准推送

QQ流覽器謠言大掃除

針對用戶興趣和社會熱點

給出權威解答

截至目前

已闢謠閱讀總次數達9億

攔截謠言超5億次

闢謠榜單、研究報告累計發佈76個

闢謠專家和機構合作方達1304家

長安君試過以後

才敢說好,比如——

Q:“香蕉和牛奶同吃會中毒”?

怎麼樣

長安君的學習筆記終於寫完了

走不走心?

但還有一句話不得不說,

雖然科技日新月異,

大資料越來越實用,

但核心還在於

我們要提高自己的辨識能力

——讓謠言止於智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