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風水>正文

白文峰:家住七裡村

七裡村位於延河下游, 距延長縣城七裡地, 背靠大山, 臨河而生, 從風水上看算一處宜居之地。 延河, 古稱“洧水”, 班固說這是一條出石油的河流, 兩千年後, 七裡村的興衰依然與這條河流有關。

1過往

李德生及女兒與油田職工合影

2歸宿

“重振雄風、再創輝煌”那幾年(1996—2005年), 在延長石油的歷史上絕對是一段波瀾壯闊、濃墨重彩的歲月, 僅對七裡村而言, 幾年間發生的變化日新月異、有目共睹。

原延長石油管理局局長赫宇巡迴辦公到七裡村經常講:七裡村是延長石油的母親礦, 一定要善待老礦, 把七裡村建設成全國一流的油礦。

大型生產單位遷出廠區, 採油隊、集輸站搬至野外, 噪音消失了、塵土不見了、原油味消散了, 廠區一下安靜整潔了許多, 道路硬化, 植樹種草, 鮮花怒放, 霓虹閃爍, 像變戲法一樣, 七裡村變成了一座漂亮的油城。

赫宇局長並不擅長唱歌,

可到七裡村總要亮亮嗓子, 唱得最多的就是那首《媽媽的吻》:

在那遙遠的小山村

我那親愛的媽媽

已白髮鬢鬢

女兒有個小小心願

再還媽媽一個吻

......

為什麼愛唱這首歌?看歌詞就能找到答案。

老局長把七裡村當成了媽媽, 通過這首歌表達一個石油工作者對石油母親的敬仰與愛戴。

有媽媽的地方就是家, 在情感歸屬上, 顯然把七裡村當成另外一種意義上的家了。

今年4月, 為集團公司礦史展覽徵集展品專程登門拜訪赫宇局長, 得知我們一行都曾在七裡村工作過時, 連連說:哦!老家來人了、老家來人了……中午特意留我們一起吃飯, 桌上打開一瓶存放多年的茅臺。

這種以七裡村為家的情感我理解, 源於七裡村特定的歷史淵源。

上世紀四十年代, 坐落于延長城西的延長石油廠廢棄之後, 出了旺油的七裡村接納承繼了延長石油, 第一任廠長陳振夏正是在七裡村幹出了一番天地, 1944年才獲得毛澤東“埋頭苦幹”的題詞嘉獎。

以七裡村為中心, 延長石油在前無古人的情況下,

為新中國的石油工業積累總結了寶貴的經驗, 開發玉門、克拉瑪依、勝利、大慶……不起眼的七裡村又成了一個人才基地。

憑著這些不可取代的歷史貢獻, 七裡村理所當然地成為中國石油的搖籃。 “搖籃”一詞, 形象地闡明了“母親”與“家”的內在關聯, 中國石油的根早就深深紮在了這片土地裡。

十幾年來七裡村一直限產, 年產量保持30萬噸左右, 這是一個高瞻遠矚、愛心彌久、堪稱偉大的決策。

在世界現代石油工業160餘年的開發進程中, 全球百年油田只有兩個, 一個是美國賓夕法尼亞的油溪油田, 早已淪為荒漠, 鮮有人煙;一個就是中國的七裡村, 依然油花蕩漾, 屹立高原。

母親健在家就安好。

如果石油枯竭, 七裡村保存得再完美, 不過一副僵硬的模型, 不過一具沒有溫度的標本。

如何讓七裡村在一代代關愛下更長久的存在於世, 其文化意義已遠遠大過經濟效益。

善待老礦, 就要細水長流、舒緩衰減、青春永駐、生機盎然。 用老局長的話說就是:且把步子放慢, 合理開發利用, 讓石油源源不斷地滋潤石油母親的容顏。

眼下,甚至更長的一個時期內,延長石油最具歷史使命感的一項舉措就是——在七裡村油田的地層之下再造一個百年油田,讓延長石油、中國石油長途跋涉之後,遠遠回望時仍能看見母親的笑臉,仍能感受家的溫暖。

下面是一個溫暖的事例。

剛剛過去的週末,我陪延長石油廠老廠長張俊的女兒回七裡村探望,見到負責接待的副廠長薛康時,80高齡的老人有些難為情,為週末打擾別人休息過意不去,語氣顯得拘束:“早就知道父親在延長石油當過廠長,做兒女的幾十年一直不曾來過,再不出來走走……”這時,薛廠長立即打斷老人的解釋:“不是出來走走,是回到家裡了!”一句回到家了,陌生感瞬間消失, 即刻把雙方拉至到家人的距離。老人哽咽著:“對,到家了,到家了!”淚花隨即湧出。

舉國動盪的時代,父親在這裡奉獻過青春,做女兒的出生十年後才看見父親的樣子……雖然第一次踏上七裡村的土地,可在對父親無數次的思念和想像中,她早把父親工作過的地方當作了一個歸宿,當作了一個家,到了步履蹣跚的晚年,仍然執著地要到這個家裡看看,一了夙願。

3村裡人

七裡村目前有兩個品牌,一是結束中國陸上不產石油的“延一井”,彰顯著歷史;二是成立於1996年的“村裡人”讀書會,代表著文化。

在延長油田一經談起,都會隨口而出一個熟悉的名字:哦!七裡村。

“村裡人”誕生20餘年,以文會友,凝聚起一大批企業內外的文朋詩友,出版各類文集20余部,成為延長石油享譽省內外的一個文化品牌。

“村裡人”讀書會兩任會長拓永祥(右一)、白文峰(左一)與著名作家高建群、延長作協主席張思明在一起

隨著企業重組,公司總部遷往西安,更多不同類型的單位納入,除之前單純的石油之外,多了煤炭、橡膠、化工研究等等。

多元文化的湧入對原先的文化格局衝擊不小,儘管如此,七裡村依然憑藉“村裡人”和其特殊的地緣優勢,無論在延長石油還是延安本土,都是一個不容忽視的文化重鎮。

十多年來,凡是到七裡村參觀學習的文化團體必定要看的地方有三個:先去“延一井”聽歷史,再到“蘇聯專家招待所”看發展,最後走進“讀書會展室”瞭解文化傳承。三個點共同代表著七裡村的人文架構,缺一不可。

今年7月底,“村裡人”換屆,油田公司企業文化部部長、“村裡人”資深會員衛尚科總結“村裡人”特點,其中一點就是為延長石油培養了一批優秀人才,無論是從村裡走出去的、還是在村裡堅守的,大都是單位的中堅骨幹,“村裡人”成了一個人才搖籃。這一點上,“村裡人”沿襲著七裡村的文化傳統,繼全國早期石油大開發之後,使七裡村再次成為一個重要的人才基地。

2007年夏,十幾位會員結伴去白城子,晚飯喝了酒,大咧咧的寶玲一時感慨,隨口說了一句:咱們多像一家人啊!以後一個個老死了,就建一個公墓埋在一起……

她還有話要繼續表達,但被大家的笑聲給止住了。接下來還有什麼奇思怪談不得而知,但瞬間冒出來“一家人”的念頭肯定源自肺腑。

一向冒冒失失的寶玲其實說了一句大實話,由她的話題引起,大家彼此都有了這種感覺——“村裡人”的那種氛圍真的就像一個“家”。

既然是一個家,那誰家又會沒有矛盾呢,可摩擦過後仍是一家。這方面最好的例子還是寶玲,因為一些瑣事,她在這個“家”裡哭過不少鼻子,可眼淚還沒擦乾,樂呵呵地又來了。白城子回來立即交來這次活動的作品,以《一次深刻的談話》為題記錄這件事情。

梁川入會時在甘穀驛採油廠工作,可“村裡人”有什麼活動比村裡的會員還積極,忙前跑後,一頭熱汗。還有一點,那就是回村必醉。說起這個他也納悶,反正就是七裡村這個地方特有魅力,“村裡人”特感溫暖,一來就身不由己。

有好幾次我陪在身邊,從言語神態中感悟到,他是把七裡村當作自己的家了。人們說家是避風的港灣,回到家裡,戒備心沒有了、生疏感消失了、徹底放鬆了、完全打開了、身心融於親情了、一切風平浪靜了……這種狀況下,本來就愛喝兩口,一來二去,醉意闌珊就再自然不過。

這種醉不是“酒逢知己千杯少”的豪邁大氣,不是意味相投的直接乾脆,也不是疲於招架的應酬對付,更不是逢場作戲的無奈做作,那是“更盡一杯酒”的綿長深緩和“能飲一杯無”的委婉探詢。

十多年來,“村裡人”一直贊助的貧困女童巧瑩,如今已大學畢業、自食其力。早些年一到暑假,會員們就結伴前往鄉下巧瑩家,送去學費和書籍,順便在那寬敞的院子裡,圍坐在大槐樹的陰涼下,熬一鍋土雞,烙一摞新麥餅,開開心心吃一頓。

遇到端午、中秋,巧瑩母親肯定要包一鍋粽子,送幾包月餅,紅薯南瓜上來了,開著拖拉機送到廠門口,頻繁往來中,那種走動就像一家人。有時我們過意不去,她反過來勸我們,你們都說是一家人了還這麼生分?從巧瑩母親那裡,“村裡人”在付出的同時也學會了接受,接受真誠、接受力所能及的感謝,這樣彼此才更坦然。說來也真奇巧,那天中午正修改這段文字的時候,巧瑩母親打來電話,先是說了些好久不曾聯絡之類的客套,話題隨即轉到巧瑩的婚事上,無非是些家長里短。姑娘畢業已經四年,也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我勸她不要太著急,兒女自有兒女福。

親戚越走越親,朋友越走越近。等到巧瑩出閣,我作為她的娘舅,自然要出一份高禮的。

西藏詩人陳躍軍是贊助巧瑩最遠的一位會員,沒來過七裡村,沒面見巧瑩母女,更沒吃過巧瑩母親做的粽子和月餅,卻一直牽掛巧瑩的學習與生活。

他在詩作《對一口井的懷念》中寫到:

我知道,這口井

那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

那是高樓大廈的第一塊基石

她是我們的圓心

走得再遠

七裡村依然是我們的家

那些歪歪扭扭的腳印

依然在村口

張望著我們前行的背影

詩意的想像中把七裡村比作一個家,他將對“七裡村”那種抽象的無法寄託的愛,像對家人一樣具體地傾注在了巧瑩身上。還有一些躍軍這樣的會員,沒在七裡村生活和工作過,精神層面上卻把“村裡人”早當成一個家了。

隨著重組,許多會員調到其他板塊,有的出了七裡村、有的出了延安、有的出了陝西省。環境變了、崗位變了、職務變了,唯一沒變的依然是“村裡人”會員的這個身份,始終堅持的是對巧瑩不曾間斷的贊助。多年過去,巧瑩這代人成長起來,步著我們後塵,承接延續著“村裡人”的溫馨。

20年,一代人的成長週期,在七裡村特有的“家”文化裡,“村裡人”把遠遠近近的會員凝聚成一個和和睦睦的家庭,溫馨是最吸引大家的一個特點。

歲月流逝,光陰荏苒,“村裡人”彼此牽掛惦念,除了“家”的氛圍,還有什麼更貼切、更到位的解釋呢?

“村裡人”讀書會叢書之一

4足跡

2010年9月上旬我離開七裡村,到油田公司檔案館報導,10月份工資正式轉出,七裡村與我脫離了工作上的關係。

真正離開了,一時卻難以適應。

我把在七裡村形成的所有資料打了一個包,起名“背對七裡村”存進電腦。按這個節點,我在七裡村生活工作了26年。出於職業習慣,按“大事記”的模式將這26年粗略過濾一遍。

1984年18歲,最美好的年華里和七裡村聯繫在一起。

1993年成家,分到一孔20平米的窯洞,比當年李德生住的那空窯洞大多了,還附帶一個抬頭就能望天的獨院,在七裡村有了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家。

1996年女兒出生,家的概念完全形成。開春後,一對燕子在窯簷下啄泥築巢,成雙入對,高旋低飛。女兒和雛燕一起成長,在那個小院裡度過了童年。妻子以三口之家為背景,寫了一篇《四季小院》的短文發在《延安文學》上。若干年後,文學前輩谷溪老人還記得這件事,一見面總要提起,你們家那個小院還好嗎?

2000年舉家遷至新樓。剛上樓那會,時常牽掛小院,女兒經常跑去找她的玩伴,我也在一個雨夜獨自撐開一把雨傘,踏著淅淅瀝瀝的雨聲,在小院門前徘徊許久。如今,很少再有四季小院的情懷了。

2003年,女兒離開七裡村去寶雞、西安上學,過早地背上了中國式教育的包袱。逢著週末,我和妻子風塵僕僕地出發,汽車、火車,還有一次登上了打折的飛機。返回途中,幾經周轉,回到七裡村已是夜色沉沉,尤其在冬日寒夜,那種家的感覺特別強烈。

就在這個時期,離開七裡村的伏筆悄然埋下,只是暫時沒有意識而已。

2008年女兒在西安上初中,學習成了一大家子關注的焦點,為了照顧女兒,夫妻倆終於萌發了離開的念頭。後來一個偶然機會,妻子如願調去西安工作,早晚接送女兒,一大半的心思都撲在了孩子身上。

2010年妻子調走一年,也是一個偶然的機會,我離開了原以為一輩子都不會離開的七裡村到了延安,雖沒和家人一起,畢竟近了一步。

回想26年,是七裡村決定了我的職業,一份和石油有關的工作。人生一世,工作就是生命的一個重要部分,結識一撥一撥的人,處理一個一個的問題,走過一段一段的經歷,在這個過程中慢慢成熟,結婚生子,成家立業。

回想26年,是七裡村給了我一個家,並賦予我17年的家居生活,夫妻都在一個單位上班,彼此鼓勵,攜手照應,是許多人羡慕的雙職工,依靠石油這個鐵飯碗有了自己的家業,日子平淡亦平穩。

回想26年,是七裡村薰陶了我的品性,為我提供了一個個鍛煉的崗位,最後與七裡村的歷史結緣,成為一名研究延長石油歷史發展的檔案工作者。

如果說我對七裡村還有一點貢獻的話,大都是在這個崗位上完成的。

參與編寫《延長石油史》,負責完成《七裡村開發志》,出版詩歌、散文《石油的村莊》和《這樣一次旅行》,伴隨“村裡人”讀書會日趨成熟……並獲國家、省部級諸多獎勵。

與檔案打交道,出沒於歷史,沉浸於歲月;在快樂中工作,在工作中快樂。

5情結

家住七裡村,住得久了都不願輕易離開,為什麼?因為生活舒適安逸,慣了就滋生一種惰性,不思進取、容易滿足,身邊的人相互影響,潛移默化地成為一種集體性的性格傾向。

我就明顯帶有這種傾向。

再加上骨子裡的閑淡散漫,更助長了這種傾向的滋生漫延。日子一長,身子沉沉的,哪都不想去。那個有趣的“溫水效應”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如果不是女兒上學、妻子調離,我肯定不會邁出這一步。

前一段時間,微信群裡有一篇《七裡村情結》的文章傳得很火。作者三十出頭,屬於晚輩。感興趣的是他的一段文字很好地闡釋了我的判斷,我的感覺在一位“80”後身上得到印證,說明我們不存在代溝。這些村裡出生的孩子,從小接受這裡的基因遺傳,那種無法釋懷的情結肯定是先存在於我們身上。

延長石油的範圍內,大家互相介紹,我一般不說是延長的,直接說七裡村的,直到今天離開七年,有人問起,下意識的回答依然如舊:我是七裡村的。這位小年輕把這種現象歸納渲染成一篇引起共鳴的文章,看得出對生養他七裡村情感十足。在這裡應用一段文字:

採油廠大門把村與縣城隔絕成了兩個世界,村裡有醫院,有菜市場,有超市,有學校,有幼稚園,有電影院,足不出村,便可以長到初中畢業。每每想起七裡村,我就仿佛看到她整潔的礦區街道,寬闊的職工體育場,錯落有致的社區。每次自我介紹的時候,我都會很自然地說,“我是七裡村的。”人家就會發問“七裡村在哪裡?”我就說“在延長縣啊。”“那你不直接說你是延長縣的就好了嘛!”“不,我是七裡村的。”這個對話很有意思。不理解的人肯定會說,你拽什麼拽,你七裡村不歸延長縣管麼?你們這群人老是在這個問題上要搞分裂!我遇到過很多次這樣的情況,讓人尷尬不已,我想叫它“七裡村情結”。

足不出村就能生活到初中畢業,一點也不誇張。除了上文提到的學校、醫院、超市,困難時期還辦過農場,職工養豬養羊,種菜種糧,自己解決溫飽。不同時期根據不同形勢需求,先後有過牛奶站、修路大隊、勞動服務公司、礦區管委會等。為了應對最近這次全球經濟危機,又成立了車輛管理中心,可謂需要什麼就成立什麼。大門一關,儼然一個小社會,不禁使人想起一則遙遠的故事:

……忽逢桃花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豁然開朗,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七裡村形成了一個小範圍的社會環境,有著自己的大眾心理。他給這種情結起了一個學術味很重的稱呼——“一種強烈的歸屬感”。

是的,人作為一個流動的文化因數,總得有一個“歸屬”來承認和接納。2005年後延長石油相繼改革重組,規模與範圍越組越大,一個炫目多變的年代開始動搖七裡村穩固的生活基礎。

醫院撤銷、學校解體、部分單位撤並組建,人員流動加速、活動範圍擴大、選擇機會增多,小而全的生活格局被打破,生活模式和家居結構一下子發生了意料不及的變化。

新的理念衝擊著四平八穩的往日生活,外面的世界一次次刺激著七裡村,走出村裡的人越來越多,人才流動似乎又啟動了往日的活力。

延長石油集團董事長楊悅、油田公司黨委委員兼志丹採油廠廠長賀建巨集、產品經銷公司副總經理李炳建、豐源實業總公司總經理王建良,還有衛尚科、高偉、宋隨平、拓永祥、馮麗、高安俠、白甯、李曉英……他們或是土生土長的延長人或“村裡人”會員,都在七裡村這個近乎封閉的小環境中有過各自的家居生活,都接受過七裡村人文積澱的滋養,善良、踏實、誠懇、穩重,然而又打破了滿於現狀、故步自封的惰性,有的成為企業重要領導,有的是單位業務尖子,有的立足本職默默奉獻。

走出七裡村的人群中,楊悅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被評為“加油中國傳承鐵人”十大年度人物,賀建宏獲全國“優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稱號。

走出七裡村的人也走向了全國,在更廣闊的空間平臺上挖掘更大的潛能,發揮更重要的作用,成為走出七裡村的典型代表。粗略統計,2007年至今10年,調出七裡村的幹部職工近300人,調出比例創建廠以來最高。

延長石油在發展,七裡村適應新的時代又延續特有的傳統,仍然像桃花源一般悠悠然呵護著不為外界所動的人們。

不為外界所動,那就為內心而動,留下的人也會短暫離開。到了週末,整個廠區冷冷清清,往日喧鬧一去不再。年輕人在西安延安置有房產,週末私家車一開,全家出動,留下一個靜悄悄的空殼。有的子女在外地上學,忙裡偷閒,來回奔波,延續著我當年的那種遷徙狀態,過著週末才能一家團聚的兩地生活。

夜晚,最亮的肯定是一排排孤零零的路燈,擴充著周邊的寂寞,整幢整幢的樓上只亮著幾扇燈光。短暫離開後,直到週末晚或周一大早才匆匆趕回,重複一周的生活。

不斷的搬離遷徙,因為除了七裡村,也有許多陌生而美麗的風景。能這樣想,還是受了那位小年輕的影響,他就看得開,畢竟人年輕。臨了,再引用一段他的文字作為這一小節的收尾:

由於種種原因,七裡村的小學、初中都已經消失不見,採油廠員工流動性也較以往有了很大改變。一次跟人聊天,他說他在延長縣工作,進一步交談,他說他在七裡村採油廠。我不禁愕然,甚至有些惆悵。隨著地域交流的不斷加強,這種“七裡村情結”終會慢慢消失,但採油廠的生命卻因為這些改變更加的綻放。時代在發展,加強人員交流肯定要比“閉關鎖國”強得多,看著安靜清高的七裡村,我反而十分開心,這種“七裡村情結”只是七裡村發展的一個過程,也是延長油田故事的一個縮影,這無數的縮影,終會拼起延長油田大發展的美麗藍圖。

家住七裡村——可能是精神層面上家、文化意義上的家和情感歸屬上的家,也可能是真正存在過的一個家。

人生閱歷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性格氣質不同,家的感覺可能是其中一種,也可能是幾種的相互交融,或在不同的境況下相互轉換。

對於那些僅僅是到過七裡村,甚至一次也沒來過、只在思維中想像過七裡村模樣的“村裡人”會員,那種“家”的感覺完全就是思想情感上的一種共鳴了。

無論何種狀態,這些人之間肯定有相通的交集,那些不同個體上相互一致的因素把他們連結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

世上幸福形形色色、多種多樣,一家有一家的幸福,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幸福。留下也罷離開也罷,我們盡職工作都是為了生活得更好,其實適合才是最好。

對於我,領略過這樣一次幸福又離開,會由衷地懷念,就像懷念初夏村裡無聲彌漫的槐香。這些年回望七裡村,感覺家依然還在那裡,感覺那份舒適並不是輕易就能獲取。曾經的歲月撚成一根隱形的絲線,輕輕地、牢牢地拴住你最柔軟的部位,拉一次痛一次。但是,就算有一絲絲痛感,在回憶中也會變得美好,一任歲月抺去疼痛。

2017.8.28

眼下,甚至更長的一個時期內,延長石油最具歷史使命感的一項舉措就是——在七裡村油田的地層之下再造一個百年油田,讓延長石油、中國石油長途跋涉之後,遠遠回望時仍能看見母親的笑臉,仍能感受家的溫暖。

下面是一個溫暖的事例。

剛剛過去的週末,我陪延長石油廠老廠長張俊的女兒回七裡村探望,見到負責接待的副廠長薛康時,80高齡的老人有些難為情,為週末打擾別人休息過意不去,語氣顯得拘束:“早就知道父親在延長石油當過廠長,做兒女的幾十年一直不曾來過,再不出來走走……”這時,薛廠長立即打斷老人的解釋:“不是出來走走,是回到家裡了!”一句回到家了,陌生感瞬間消失, 即刻把雙方拉至到家人的距離。老人哽咽著:“對,到家了,到家了!”淚花隨即湧出。

舉國動盪的時代,父親在這裡奉獻過青春,做女兒的出生十年後才看見父親的樣子……雖然第一次踏上七裡村的土地,可在對父親無數次的思念和想像中,她早把父親工作過的地方當作了一個歸宿,當作了一個家,到了步履蹣跚的晚年,仍然執著地要到這個家裡看看,一了夙願。

3村裡人

七裡村目前有兩個品牌,一是結束中國陸上不產石油的“延一井”,彰顯著歷史;二是成立於1996年的“村裡人”讀書會,代表著文化。

在延長油田一經談起,都會隨口而出一個熟悉的名字:哦!七裡村。

“村裡人”誕生20餘年,以文會友,凝聚起一大批企業內外的文朋詩友,出版各類文集20余部,成為延長石油享譽省內外的一個文化品牌。

“村裡人”讀書會兩任會長拓永祥(右一)、白文峰(左一)與著名作家高建群、延長作協主席張思明在一起

隨著企業重組,公司總部遷往西安,更多不同類型的單位納入,除之前單純的石油之外,多了煤炭、橡膠、化工研究等等。

多元文化的湧入對原先的文化格局衝擊不小,儘管如此,七裡村依然憑藉“村裡人”和其特殊的地緣優勢,無論在延長石油還是延安本土,都是一個不容忽視的文化重鎮。

十多年來,凡是到七裡村參觀學習的文化團體必定要看的地方有三個:先去“延一井”聽歷史,再到“蘇聯專家招待所”看發展,最後走進“讀書會展室”瞭解文化傳承。三個點共同代表著七裡村的人文架構,缺一不可。

今年7月底,“村裡人”換屆,油田公司企業文化部部長、“村裡人”資深會員衛尚科總結“村裡人”特點,其中一點就是為延長石油培養了一批優秀人才,無論是從村裡走出去的、還是在村裡堅守的,大都是單位的中堅骨幹,“村裡人”成了一個人才搖籃。這一點上,“村裡人”沿襲著七裡村的文化傳統,繼全國早期石油大開發之後,使七裡村再次成為一個重要的人才基地。

2007年夏,十幾位會員結伴去白城子,晚飯喝了酒,大咧咧的寶玲一時感慨,隨口說了一句:咱們多像一家人啊!以後一個個老死了,就建一個公墓埋在一起……

她還有話要繼續表達,但被大家的笑聲給止住了。接下來還有什麼奇思怪談不得而知,但瞬間冒出來“一家人”的念頭肯定源自肺腑。

一向冒冒失失的寶玲其實說了一句大實話,由她的話題引起,大家彼此都有了這種感覺——“村裡人”的那種氛圍真的就像一個“家”。

既然是一個家,那誰家又會沒有矛盾呢,可摩擦過後仍是一家。這方面最好的例子還是寶玲,因為一些瑣事,她在這個“家”裡哭過不少鼻子,可眼淚還沒擦乾,樂呵呵地又來了。白城子回來立即交來這次活動的作品,以《一次深刻的談話》為題記錄這件事情。

梁川入會時在甘穀驛採油廠工作,可“村裡人”有什麼活動比村裡的會員還積極,忙前跑後,一頭熱汗。還有一點,那就是回村必醉。說起這個他也納悶,反正就是七裡村這個地方特有魅力,“村裡人”特感溫暖,一來就身不由己。

有好幾次我陪在身邊,從言語神態中感悟到,他是把七裡村當作自己的家了。人們說家是避風的港灣,回到家裡,戒備心沒有了、生疏感消失了、徹底放鬆了、完全打開了、身心融於親情了、一切風平浪靜了……這種狀況下,本來就愛喝兩口,一來二去,醉意闌珊就再自然不過。

這種醉不是“酒逢知己千杯少”的豪邁大氣,不是意味相投的直接乾脆,也不是疲於招架的應酬對付,更不是逢場作戲的無奈做作,那是“更盡一杯酒”的綿長深緩和“能飲一杯無”的委婉探詢。

十多年來,“村裡人”一直贊助的貧困女童巧瑩,如今已大學畢業、自食其力。早些年一到暑假,會員們就結伴前往鄉下巧瑩家,送去學費和書籍,順便在那寬敞的院子裡,圍坐在大槐樹的陰涼下,熬一鍋土雞,烙一摞新麥餅,開開心心吃一頓。

遇到端午、中秋,巧瑩母親肯定要包一鍋粽子,送幾包月餅,紅薯南瓜上來了,開著拖拉機送到廠門口,頻繁往來中,那種走動就像一家人。有時我們過意不去,她反過來勸我們,你們都說是一家人了還這麼生分?從巧瑩母親那裡,“村裡人”在付出的同時也學會了接受,接受真誠、接受力所能及的感謝,這樣彼此才更坦然。說來也真奇巧,那天中午正修改這段文字的時候,巧瑩母親打來電話,先是說了些好久不曾聯絡之類的客套,話題隨即轉到巧瑩的婚事上,無非是些家長里短。姑娘畢業已經四年,也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我勸她不要太著急,兒女自有兒女福。

親戚越走越親,朋友越走越近。等到巧瑩出閣,我作為她的娘舅,自然要出一份高禮的。

西藏詩人陳躍軍是贊助巧瑩最遠的一位會員,沒來過七裡村,沒面見巧瑩母女,更沒吃過巧瑩母親做的粽子和月餅,卻一直牽掛巧瑩的學習與生活。

他在詩作《對一口井的懷念》中寫到:

我知道,這口井

那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

那是高樓大廈的第一塊基石

她是我們的圓心

走得再遠

七裡村依然是我們的家

那些歪歪扭扭的腳印

依然在村口

張望著我們前行的背影

詩意的想像中把七裡村比作一個家,他將對“七裡村”那種抽象的無法寄託的愛,像對家人一樣具體地傾注在了巧瑩身上。還有一些躍軍這樣的會員,沒在七裡村生活和工作過,精神層面上卻把“村裡人”早當成一個家了。

隨著重組,許多會員調到其他板塊,有的出了七裡村、有的出了延安、有的出了陝西省。環境變了、崗位變了、職務變了,唯一沒變的依然是“村裡人”會員的這個身份,始終堅持的是對巧瑩不曾間斷的贊助。多年過去,巧瑩這代人成長起來,步著我們後塵,承接延續著“村裡人”的溫馨。

20年,一代人的成長週期,在七裡村特有的“家”文化裡,“村裡人”把遠遠近近的會員凝聚成一個和和睦睦的家庭,溫馨是最吸引大家的一個特點。

歲月流逝,光陰荏苒,“村裡人”彼此牽掛惦念,除了“家”的氛圍,還有什麼更貼切、更到位的解釋呢?

“村裡人”讀書會叢書之一

4足跡

2010年9月上旬我離開七裡村,到油田公司檔案館報導,10月份工資正式轉出,七裡村與我脫離了工作上的關係。

真正離開了,一時卻難以適應。

我把在七裡村形成的所有資料打了一個包,起名“背對七裡村”存進電腦。按這個節點,我在七裡村生活工作了26年。出於職業習慣,按“大事記”的模式將這26年粗略過濾一遍。

1984年18歲,最美好的年華里和七裡村聯繫在一起。

1993年成家,分到一孔20平米的窯洞,比當年李德生住的那空窯洞大多了,還附帶一個抬頭就能望天的獨院,在七裡村有了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家。

1996年女兒出生,家的概念完全形成。開春後,一對燕子在窯簷下啄泥築巢,成雙入對,高旋低飛。女兒和雛燕一起成長,在那個小院裡度過了童年。妻子以三口之家為背景,寫了一篇《四季小院》的短文發在《延安文學》上。若干年後,文學前輩谷溪老人還記得這件事,一見面總要提起,你們家那個小院還好嗎?

2000年舉家遷至新樓。剛上樓那會,時常牽掛小院,女兒經常跑去找她的玩伴,我也在一個雨夜獨自撐開一把雨傘,踏著淅淅瀝瀝的雨聲,在小院門前徘徊許久。如今,很少再有四季小院的情懷了。

2003年,女兒離開七裡村去寶雞、西安上學,過早地背上了中國式教育的包袱。逢著週末,我和妻子風塵僕僕地出發,汽車、火車,還有一次登上了打折的飛機。返回途中,幾經周轉,回到七裡村已是夜色沉沉,尤其在冬日寒夜,那種家的感覺特別強烈。

就在這個時期,離開七裡村的伏筆悄然埋下,只是暫時沒有意識而已。

2008年女兒在西安上初中,學習成了一大家子關注的焦點,為了照顧女兒,夫妻倆終於萌發了離開的念頭。後來一個偶然機會,妻子如願調去西安工作,早晚接送女兒,一大半的心思都撲在了孩子身上。

2010年妻子調走一年,也是一個偶然的機會,我離開了原以為一輩子都不會離開的七裡村到了延安,雖沒和家人一起,畢竟近了一步。

回想26年,是七裡村決定了我的職業,一份和石油有關的工作。人生一世,工作就是生命的一個重要部分,結識一撥一撥的人,處理一個一個的問題,走過一段一段的經歷,在這個過程中慢慢成熟,結婚生子,成家立業。

回想26年,是七裡村給了我一個家,並賦予我17年的家居生活,夫妻都在一個單位上班,彼此鼓勵,攜手照應,是許多人羡慕的雙職工,依靠石油這個鐵飯碗有了自己的家業,日子平淡亦平穩。

回想26年,是七裡村薰陶了我的品性,為我提供了一個個鍛煉的崗位,最後與七裡村的歷史結緣,成為一名研究延長石油歷史發展的檔案工作者。

如果說我對七裡村還有一點貢獻的話,大都是在這個崗位上完成的。

參與編寫《延長石油史》,負責完成《七裡村開發志》,出版詩歌、散文《石油的村莊》和《這樣一次旅行》,伴隨“村裡人”讀書會日趨成熟……並獲國家、省部級諸多獎勵。

與檔案打交道,出沒於歷史,沉浸於歲月;在快樂中工作,在工作中快樂。

5情結

家住七裡村,住得久了都不願輕易離開,為什麼?因為生活舒適安逸,慣了就滋生一種惰性,不思進取、容易滿足,身邊的人相互影響,潛移默化地成為一種集體性的性格傾向。

我就明顯帶有這種傾向。

再加上骨子裡的閑淡散漫,更助長了這種傾向的滋生漫延。日子一長,身子沉沉的,哪都不想去。那個有趣的“溫水效應”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如果不是女兒上學、妻子調離,我肯定不會邁出這一步。

前一段時間,微信群裡有一篇《七裡村情結》的文章傳得很火。作者三十出頭,屬於晚輩。感興趣的是他的一段文字很好地闡釋了我的判斷,我的感覺在一位“80”後身上得到印證,說明我們不存在代溝。這些村裡出生的孩子,從小接受這裡的基因遺傳,那種無法釋懷的情結肯定是先存在於我們身上。

延長石油的範圍內,大家互相介紹,我一般不說是延長的,直接說七裡村的,直到今天離開七年,有人問起,下意識的回答依然如舊:我是七裡村的。這位小年輕把這種現象歸納渲染成一篇引起共鳴的文章,看得出對生養他七裡村情感十足。在這裡應用一段文字:

採油廠大門把村與縣城隔絕成了兩個世界,村裡有醫院,有菜市場,有超市,有學校,有幼稚園,有電影院,足不出村,便可以長到初中畢業。每每想起七裡村,我就仿佛看到她整潔的礦區街道,寬闊的職工體育場,錯落有致的社區。每次自我介紹的時候,我都會很自然地說,“我是七裡村的。”人家就會發問“七裡村在哪裡?”我就說“在延長縣啊。”“那你不直接說你是延長縣的就好了嘛!”“不,我是七裡村的。”這個對話很有意思。不理解的人肯定會說,你拽什麼拽,你七裡村不歸延長縣管麼?你們這群人老是在這個問題上要搞分裂!我遇到過很多次這樣的情況,讓人尷尬不已,我想叫它“七裡村情結”。

足不出村就能生活到初中畢業,一點也不誇張。除了上文提到的學校、醫院、超市,困難時期還辦過農場,職工養豬養羊,種菜種糧,自己解決溫飽。不同時期根據不同形勢需求,先後有過牛奶站、修路大隊、勞動服務公司、礦區管委會等。為了應對最近這次全球經濟危機,又成立了車輛管理中心,可謂需要什麼就成立什麼。大門一關,儼然一個小社會,不禁使人想起一則遙遠的故事:

……忽逢桃花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豁然開朗,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七裡村形成了一個小範圍的社會環境,有著自己的大眾心理。他給這種情結起了一個學術味很重的稱呼——“一種強烈的歸屬感”。

是的,人作為一個流動的文化因數,總得有一個“歸屬”來承認和接納。2005年後延長石油相繼改革重組,規模與範圍越組越大,一個炫目多變的年代開始動搖七裡村穩固的生活基礎。

醫院撤銷、學校解體、部分單位撤並組建,人員流動加速、活動範圍擴大、選擇機會增多,小而全的生活格局被打破,生活模式和家居結構一下子發生了意料不及的變化。

新的理念衝擊著四平八穩的往日生活,外面的世界一次次刺激著七裡村,走出村裡的人越來越多,人才流動似乎又啟動了往日的活力。

延長石油集團董事長楊悅、油田公司黨委委員兼志丹採油廠廠長賀建巨集、產品經銷公司副總經理李炳建、豐源實業總公司總經理王建良,還有衛尚科、高偉、宋隨平、拓永祥、馮麗、高安俠、白甯、李曉英……他們或是土生土長的延長人或“村裡人”會員,都在七裡村這個近乎封閉的小環境中有過各自的家居生活,都接受過七裡村人文積澱的滋養,善良、踏實、誠懇、穩重,然而又打破了滿於現狀、故步自封的惰性,有的成為企業重要領導,有的是單位業務尖子,有的立足本職默默奉獻。

走出七裡村的人群中,楊悅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被評為“加油中國傳承鐵人”十大年度人物,賀建宏獲全國“優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稱號。

走出七裡村的人也走向了全國,在更廣闊的空間平臺上挖掘更大的潛能,發揮更重要的作用,成為走出七裡村的典型代表。粗略統計,2007年至今10年,調出七裡村的幹部職工近300人,調出比例創建廠以來最高。

延長石油在發展,七裡村適應新的時代又延續特有的傳統,仍然像桃花源一般悠悠然呵護著不為外界所動的人們。

不為外界所動,那就為內心而動,留下的人也會短暫離開。到了週末,整個廠區冷冷清清,往日喧鬧一去不再。年輕人在西安延安置有房產,週末私家車一開,全家出動,留下一個靜悄悄的空殼。有的子女在外地上學,忙裡偷閒,來回奔波,延續著我當年的那種遷徙狀態,過著週末才能一家團聚的兩地生活。

夜晚,最亮的肯定是一排排孤零零的路燈,擴充著周邊的寂寞,整幢整幢的樓上只亮著幾扇燈光。短暫離開後,直到週末晚或周一大早才匆匆趕回,重複一周的生活。

不斷的搬離遷徙,因為除了七裡村,也有許多陌生而美麗的風景。能這樣想,還是受了那位小年輕的影響,他就看得開,畢竟人年輕。臨了,再引用一段他的文字作為這一小節的收尾:

由於種種原因,七裡村的小學、初中都已經消失不見,採油廠員工流動性也較以往有了很大改變。一次跟人聊天,他說他在延長縣工作,進一步交談,他說他在七裡村採油廠。我不禁愕然,甚至有些惆悵。隨著地域交流的不斷加強,這種“七裡村情結”終會慢慢消失,但採油廠的生命卻因為這些改變更加的綻放。時代在發展,加強人員交流肯定要比“閉關鎖國”強得多,看著安靜清高的七裡村,我反而十分開心,這種“七裡村情結”只是七裡村發展的一個過程,也是延長油田故事的一個縮影,這無數的縮影,終會拼起延長油田大發展的美麗藍圖。

家住七裡村——可能是精神層面上家、文化意義上的家和情感歸屬上的家,也可能是真正存在過的一個家。

人生閱歷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性格氣質不同,家的感覺可能是其中一種,也可能是幾種的相互交融,或在不同的境況下相互轉換。

對於那些僅僅是到過七裡村,甚至一次也沒來過、只在思維中想像過七裡村模樣的“村裡人”會員,那種“家”的感覺完全就是思想情感上的一種共鳴了。

無論何種狀態,這些人之間肯定有相通的交集,那些不同個體上相互一致的因素把他們連結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

世上幸福形形色色、多種多樣,一家有一家的幸福,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幸福。留下也罷離開也罷,我們盡職工作都是為了生活得更好,其實適合才是最好。

對於我,領略過這樣一次幸福又離開,會由衷地懷念,就像懷念初夏村裡無聲彌漫的槐香。這些年回望七裡村,感覺家依然還在那裡,感覺那份舒適並不是輕易就能獲取。曾經的歲月撚成一根隱形的絲線,輕輕地、牢牢地拴住你最柔軟的部位,拉一次痛一次。但是,就算有一絲絲痛感,在回憶中也會變得美好,一任歲月抺去疼痛。

2017.8.28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