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冬季皮膚瘙癢抹抹藥就好了?真相可沒你想的那麼簡單···

進入冬天後, 由於氣溫降低, 人體表皮的皮脂腺和汗腺分泌會減少, 再加上空氣乾燥, 皮膚易缺水, 容易出現皮膚瘙癢, 尤其是老年人更容易出現這種情況。

那麼

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

皮膚乾燥、瘙癢等問題?

我們又該如何科學用藥?

為了健康, 這些事你應該知道

大多數皮膚病僅用外用藥治療就可以有很好的效果。 但對於外用藥, 患者切勿“任性抹”。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皮膚科王曉彥教授

1

查病因明原理

謹慎擇藥

臨床上常見的皮膚病, 有的是感染了細菌、病毒、真菌等引起的, 如毛嚢炎、癤腫、丹毒、各種疣類、足癬及貓癬等;有的則和感染無關,

比如皮炎、濕疹、脂溢性皮炎、銀屑病等等。 皮炎和濕疹則和過敏因素以及人體的免疫功能失調有關。

根據皮膚病的發生機制, 皮科常用藥物分為以下幾類:

皮科常用藥物有哪幾類呢?

一是抗組胺類藥物, 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抗過敏藥, 有氯雷他定、西替利嗪、氯苯那敏等, 此類藥物主要是口服, 適用於皮炎濕疹等過敏性皮膚病。

二是抗感染藥, 此類藥物主要針對感染性皮膚病, 如頭孢類抗菌藥適用於細菌感染性皮膚病;鹽酸米諾環素可以治療以毛嚢炎損害為主的痤瘡;抗病毒藥物, 如伐昔洛韋、阿西洛韋, 可用於治療皰疹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膚病, 如帶狀皰疹等;抗感染藥既有口服,

也有外用劑型。

三是糖皮質激素類藥物, 此類藥可以防止和阻止免疫性炎症反應和病理性免疫反應的發生, 對任何類型的變態反應性疾病幾乎都有效, 常用的有潑尼松、甲潑尼松、倍他米松、丙酸倍氯米松、得寶松、潑尼松龍、氫化可的松、地塞米松等。

激素類藥也有口服和外用劑型, 口服激素類藥適用於嚴重過敏性皮膚病如急性泛發性濕疹等。

四是鈣調磷酸酶抑制劑, 是外用劑型, 如他克莫司軟膏, 它是一種非糖皮質激素外用免疫調節劑, 適用於頑固及慢性或者肥厚性皮炎、濕疹等。

貼心提醒

臨床上常可以見到有些患者皮膚上長疣或者痣時, 自行扣、掐、捏, 往往是疣或痣沒有變小反而長大, 甚至發生出血、感染等。

皮膚病需要規範診治。

2

激素藥有講究

不能濫用

外用藥物在皮膚科的使用非常廣泛。 王曉彥指出, 最常用的就是糖皮質激素類霜膏。

糖皮質激素類藥物是過敏性及免疫紊亂性皮膚病的一線治療藥物。 這類外用藥在使用時是非常有講究的, 不要因為其是外用藥而隨意使用。

2015年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皮膚性病專業委員會環境與職業性皮膚病學組提出了規範外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專家共識, 指出激素類霜膏長期間斷治療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療效, 有效降低特應性皮炎及其他皮炎濕疹類患者的復發率, 而且安全性高, 副作用最低。

使用外用激素的注意事項:

首先要明確皮膚病的診斷是否正確;

是否存在外用糖皮質激素的適應證及禁忌證;

所選糖皮質激素的強度、劑型是否合適;

對擬用藥物的作用、不良反應、使用方法、注意事項是否瞭解;

能否在適當時間內控制病情;

病情控制後能否很快減量直至停藥。

使用激素時不能忽視針對病因和誘發因素的檢查和治療。 各種皮膚感染, 如真菌、細菌、病毒等感染, 以及酒渣鼻、痤瘡、口周皮炎、皮膚潰瘍等為糖皮質激素的相對禁忌證;如果合併了過敏性皮膚病, 必須經過醫生評估風險, 在充分控制原發病的基礎上方可考慮使用;

另外, 如果對糖皮質激素或其基質等成分過敏, 則不能使用。

貼心提醒

激素類霜膏使用不當的話確實會出現激素性皮炎、皮膚萎縮變薄、毛細血管擴張及色素沉著或脫失等副作用。

但是, 不能因為這個原因拒絕使用激素, 可能會使許多皮膚病患者得不到應有的治療哦。

3

氣溫低空氣燥

做好潤膚

冬天北方氣候乾燥, 容易出現皮膚屏障功能受損, 出現乏脂性濕疹、乾燥性皮炎、乾燥性唇炎等。

乏脂性濕疹又稱冬季瘙癢症、裂紋性濕疹, 它是由於各種原因導致皮膚表面水分脫失, 皮脂分泌減少所致;乾燥性皮炎、乾燥性唇炎等也和冬天天氣寒冷乾燥有關。

滋潤護膚是每個人在冬季每天都要做的功課。

如何做好滋潤護膚

每日外塗護膚霜、維生素E乳等, 可以有效預防一些皮膚病的發生;

冬天在洗澡時, 水溫不要太高, 水太熱會破壞皮脂膜, 影響皮脂分泌;

應儘量選中性或弱酸性的沐浴露, 不要用鹼性的香皂、肥皂。

貼心提醒

只有專業規範的診療,才是對每一位患者負責的做法,冬季要讓自己“潤潤潤 ”哦!

編輯:肇慶食品藥品監管

不要用鹼性的香皂、肥皂。

貼心提醒

只有專業規範的診療,才是對每一位患者負責的做法,冬季要讓自己“潤潤潤 ”哦!

編輯:肇慶食品藥品監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